《安徽文博》雜志,年刊,由安徽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館協會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文物研究、文物科技與保護、考古發現與研究等。雜志是一本專注于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的學術期刊,一直致力于提供一個集中展示安徽乃至全國文物工作新成果、新動態的平臺,積極探討文物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促進我國文物事業的繁榮和發展。
雜志內容涵蓋了博物館學研究、歷史研究、文物研究、文物科技與保護、考古發現與研究等多個領域,旨在弘揚安徽文化,促進省內文博事業的繁榮發展。《安徽文博》以其獨特的定位、豐富的內容和專業的品質,在文物領域樹立了良好的口碑,成為了許多讀者支持和喜愛的主流平臺。
此外,《安徽文博》雜志對于來稿有明確的要求,包括文章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結構、圖表設計、作者簡介以及參考文獻的格式等,以確保文章的質量和學術性。雜志鼓勵原創性成果,要求資料完整、可靠,觀點明確,文字精煉,層次清楚,數據準確并經過統計學處理。未來,雜志將繼續秉承“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的宗旨,不斷提升辦刊質量和水平,為廣大讀者提供更多優質的內容和服務,同時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以更好地適應數字化時代的需求和挑戰。
文物研究 文物科技與保護 考古發現與研究等
(1)譯稿請事先征得翻譯版權并在文后予以說明,如出現著作權爭議,后果由譯作者自負。
(2)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2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3)“作者簡介”的格式如下: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學位、職稱、研究方向,研究生文章需其導師任通訊作者,并注明通訊作者的職稱、是否碩博導師。
(4)題名與標題以最恰當、簡明的詞句反映論文、報告中的最重要的特定內容,題名應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語、首字母縮寫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5)一般注釋采用附注的形式,即在正文需注釋處的右上方按順序加注數碼l、2、3、……,在正文之后寫明“附注”或“注釋”字樣,然后依次寫出對應數碼l、2、3、……和注文,回行時與上一行注文對齊。
(6)本刊要求研究論文內容必須具有學術價值,即理論性論文要有一定的理論創見,應用性論文要有突出的應用成效,綜述、評論、短篇和個案應能反映當前學術活動的新動態和先進水平。
(7)表、圖要跟在文字之后。采用三線表,表序、表題應在表的上方;圖的大小要適中(寬60~130mm),圖的下方打印圖號、圖題及圖注。
(8)前言:交代本研究歷史背景、研究意義和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需解決的問題,重點闡述本研究創新點。不需詳述歷史過程,不涉及本次研究的數據和結論。避免和摘要雷同。
(9)研究成果所屬基金資助項目名稱及編號同時請務必提供篇名、作者姓名、單位、關鍵詞和摘要的英文翻譯。
(10)參考文獻僅限于作者親自閱讀過的近期公開出版發行的主要文獻,按照文中首次出現的次序編號,在文中對應處的右上角用方括號標注。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44
人氣 12820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1
人氣 7740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5
人氣 6535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2.66
人氣 5486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4
人氣 4720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7
人氣 3089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7
人氣 2967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5
人氣 2763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38
人氣 2737
省級期刊
人氣 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