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低碳經濟與環保研究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低碳經濟與環保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低碳經濟與環保研究

低碳經濟環保研究: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摘要】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對于提升國民經濟以及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其中低碳經濟模式更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戰略舉措,是保障經濟與環境二者協調發展的途徑,同時也是促進友好型環境以及節能型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對環境的維護,而在維護環境的過程中又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得經濟發展的模式和形態能夠得到極大轉變,并向著循環低耗的方向發展和改變,就能夠促進經濟海域環保的協調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環保:協調發展;問題;分析

1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模式的基本特點是碳排放量低,能源的消耗量比較低。它主要是以通過高效的利用自然資源以及開發清潔能源的模式來促進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又與溫室排放的氣體標準標準,以及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核心理念來適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模式是發展經濟的一類新形態,其實質就是促進經濟的可持續與穩定發展,同時達到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目的。低碳經濟模式是指發展以低碳為核心的經濟模式、能源消耗模式、產業模式以及低碳技術模式等,其主要特點就是由工業社會的發展模式轉變為生態社會的發展模式,低碳經濟模式不僅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還能夠極大的促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低碳經濟模式是促進經濟發展的新的起點,究其根本,低碳經濟模式可以看成是一場充滿巨大挑戰性的社會變革,其涉及到了與能源相關的科學技術、經濟模式不以及市場消費模式,最終目的就是要達到低的溫室氣體的碳排放。

2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隨著全球化經濟發展的進程加快,低碳經濟科學技術以及相關的產業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和提升。目前低碳經濟模式在歐洲國家的發展已經相對成熟,但是由于我國引入低碳經濟模式的時間比較晚,因而低碳經濟在國內的經濟發展和建設還存在很多問題。目前國內低碳經濟模式發展的現狀及問題如下:

2.1缺乏合理的產業結構

目前國內三大產業的比例大致為1:5:4,其中占比較大的為第二產業,同時也是國內的主體產業。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并且對國際貿易的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決定性作用。現階段,國內生產制造的產品大都比較低端,因而使得一些基礎的能源和材料被大量消耗,即煤炭、石油等。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國內缺乏合理的產業結構,而落后的工業制造技術也是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重要因素。總之,產業結構是影響國內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重要因素。

2.2碳排放量不可控

我國在高碳能源方面的主要特征就是多煤、少氣、缺油,煤碳在國內所有的高碳能源中所占的比例能達到70%以上,并且煤炭中所含的碳也是所有的高碳能源中較高的。因此國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強度夠很高,已經超出了世界二氧化碳排放平均水平的30%及以上。盡管國內采取了很多措施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例如研究和開發清潔型能源,以及開發具有可再生性的資源等。但是短時期內還是不能改變這一現狀,因此二氧化碳排放的量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國內把煤炭作為生活和生產的主要能源的消費模式還很難進行根除。

2.3缺乏先進的低碳技術

目前的低碳技術內容主要有采集和封存碳技術、節約能源和減少碳排放的技術、可再生資源技術。國內要想實現低碳經濟產業發展的目標,至少需要將近60種核心技術的支持,而目前國內的還缺少42種。從這方面可以看出,國內在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模式中,還缺乏先進的低碳技術來加以支撐,并且目前國內在整個低碳技術方面的研究和發展也是相當落后。要想實現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其核心就是要大力開發和創新低碳技術,因為先進的低碳技術直接決定低碳經濟發展的效率和成果。

2.4能源消耗持續加大

目前國內正大力建設現代工業化的經濟,其基本要求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的穩定和可持續,而發展經濟就不得不消費大量的能源。目前國內能量消耗較大的產業大致有六種,因此使得國內的高碳能源消耗問題日益突出和加劇。再加上國內正致力于城鎮化的建設和發展,因此使得未來的能源消耗將持續加大。

3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途徑

3.1構建低碳環保的發展體系

要想實現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首先就是要構建良好的低碳環保的發展體系。因此可以建立完善的能源可再生法規,加強和落實政策法規的實施和執行,加強太陽能源、海洋能源、風力能源以及地熱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并大力開發生物質能,從而促進能源可再生性的多方位發展和進步。同時還要建立低碳經濟工程,并積極研究和開發沒煤電清潔型的生產基地,以及建設具有可替代性新型資源基地,例如核能、水能以及太陽能源等,從而促進新型的能源消費模式發展。在農村,政府部門以及環保部門還要引導農民們大力修建沼氣池,充分利用生物質能,從而為生活和生產提供穩定的能源。

3.2加強環境保護與資金投入

在運用具有可再生性的能源進行發電時,國家和政府部門要給予一些發電企業設備資金上的鼓勵和補償。只有這樣,那些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收益又比較慢的發電企業才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下去,人們的生活環境才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時政府在環保這一方面還要對企業創新低碳技術以及使用生物能源這一塊給予一定的補貼,這樣能源政策才能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另外還要大力宣傳生物燃料的使用優勢,使得人們能夠養成良好的環保生活的習慣。

3.3發展低碳產業

發展低碳產業是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發展低碳產業對于促進現代化服務貿易以及高新技術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同時也是調整和轉變國內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低碳產業不僅能夠是企業生產更多的污染低、附加值高的出口產品,同時還能夠避免污染高、耗能高的出口產品生產,從而使國內的產業結構更加趨向于低碳化。

3.4加強宣傳與制定標準

國家和相關的政府部門要加強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的理念的宣傳和倡導,同時還要制定相關的降低能源消耗以及節能發展的標準,從而促進人們的消費觀念的改變。例如城鎮公共設施建設方面,要建立相關的節能降耗的標準和制度,從而使其達到環保節能的標準和要求。另外在衣食住行方面也要大力提倡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并制定相關的消費標準和節能制度。

4總結

綜上所述,低碳經濟與環保協調發展不僅能夠極大的促進國內經濟和社會的共同進步和發展,還能極大的改變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方式,并有效的改善人們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從而促進經濟和生態的協調發展。因此國家和政府要大力開發低碳經濟產業結構和模式,積極宣傳和倡導低碳環保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生活模式,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生態的協調統一的發展和進步。

作者:劉璇 葉莉 單位:北海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

低碳經濟與環保研究:低碳環保經濟視角下石油企業管理與創新探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觀念不斷更新,國家要求企業成產要在低碳環保的環境中進行。石油企業要想持續長期的發展,就必須把低碳環保觀念作為理論指導,這是大勢所趨,改革傳統的發展模式,創新企業管理理念,要使石油企業發展能夠達到低碳環保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前進。

關鍵詞:低碳環保;石油企業;管理與創新一、引言

在國家大力提倡低碳環保觀念的背景下,企業要想獲得持久穩定的發展,就要主動響應國家的號召,在創新的基礎上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使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充滿動力。對于石油企業來講,低碳環保觀念的提出對石油企業的發展構成有力的挑戰,所以石油企業要想在這種環境下生存就必須對管理方面有所創新,果斷摒棄污染環境的發展模式,使創新之后的管理能夠適應低碳經濟的要求[1]。

二、石油企業管理的基本內容和特點

石油企業管理和企業管理學的基本方面沒有太大差異,但石油企業作為能源類企業有其自身的不同,如在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有特殊性。石油企業是重工業的一部分,主要從事資源開發和發掘工作。石油企業是我國的經濟命脈,所以由國有壟斷,所在在財務管理和人員管理方面和國有資本的相關管理有同樣的特征。在國有壟斷企業中,財務管理一般和地方及中央財政部門財務管理過程緊密相關。

三、石油企業管理的特點

石油企業管理過程自身有鮮明的特征,如企業的生產活動需要數量巨大的資金支持,涉及的工作范圍十分廣,動用的人力物力要遠遠多于其他類型的企業。石油企業管理的過程需要系統科學的管理方法,石油企業和發電、化工等重工業的發展緊密相連。石油企業的營銷過程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管理過程有較大差異。發改委具有管理能源類的產品價格的作用,所以企業營銷過程表現在產品的調度過程和重要能源的營銷過程,和一般企業相比,根本不需要細分市場和培育分銷商和商,不需要經過市場的調節即可完成銷售。在開發新產品時,石油企業和一般的企業有很大的不同,一般制造型企業追求產業鏈的重構性開發,而石油企業則是更加追求對產業鏈的延長[2]。

四、低碳經濟對石油企業改革的要求

低碳經濟理念要求石油企業逐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化石燃料的使用量。這就要求石油企業要改革銷售和生產兩方面,在銷售方面面對國家經濟政策的實施,替代品增多,很多企業減少石油的需求壓力,企業自身內部也要調整以適應石油產品的需求減少的狀況。在生產方面,石油企業應該在管理模式上下功夫,減少因為石油運輸,開采過程中的能源消耗,能夠有效的減少污染,實現能源的清潔生產。

五、石油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策略

1.摒棄傳統的生產模式

用低碳環保經濟的視角看石油企業的發展,可以得出石油企業必須摒棄傳統的生存模式,主動適應現階段社會的經濟發展。只有這樣石油企業才有的競爭優勢,才可以持久穩健的達到可持續的發展。石油企業要想長期的發展下去必須把低碳環保的理念根植于公司發展中。石油企業必須擺脫傳統的“高消耗低產能”的生產模式才能實現生產的可持續。整個石油企業的生產結構需要作的調整,優化企業資源,降低資源的高消耗問題。要積極主動的開發新的技術,發展綠色能源產業,開發可循環再生的能源,果斷摒棄以污染環境為代價的生產模式。經過技術創新可以有效的實現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并且能夠提高石油的利用價值,遇到不能夠適應低碳環保發展要求的要徹底的改造重組,使企業獲得持續不斷的發展活力。在傳統模式的轉變過程中努力的開拓新的發展領域,提升石油企業的內在競爭力。

及時是要把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難題作為管理創新的重點研究,為企業高效運轉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第二是精細深入的研究石油企業管理方式。因為石油企業是資源和技術密集型的領域,所以要注重精細化、體系化,這樣才能實現企業的永續發展。第三是向企業員工灌輸資源節約的理念。石油企業是能耗特別高的大產業,我們必須要降低消耗。在煉油過程中,應該尋找能源替代品,控制成本,利用新技術如能源再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3]。

2.資金管理和人才管理

對資金管理和人才管理過程中,應當有意識的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以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逐漸減少石油企業各級行政人員的待遇和級別,使得企業能夠向非行政化過渡。在招聘高等教育人才的時候應當更加靈活,加大投資力量吸引高等學府的知識分子出任管理層領導,進行產學研的融合。既可以促進石油企業管理的科學化,也可以促進技術研究成果變成生產力,才資金管理過程中應該創造性的模仿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借鑒他們的次級準備制度;也可以利用資金進行風險投資,專門對一些適用于進行生產方式改善的高科技產業項目,并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建設相對獨立的資金運行部門。

3.技術上的改革

科學技術是及時生產力,當今社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飛快發展,石油又是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各國對石油的開發都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石油經過這么多年的開采,新油田的發現也越來越困難,因此我國一定要在技術上實現突破,用的生產技術作為支撐。和國際社會對比,我國的石油生產技術暫時還處于比較劣勢的地位,要想在競爭力巨大的石油行業中生存下來,必須研發新的開采技術,例如:水平鉆井技術,負壓鉆井技術等。我國必須緊跟步伐,不能落后,為了更好的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應該探索和創新新的節能減排的技術。如采納的節能技術實現資源配置使用的較大化,在傳統的管理模式上加入節能減排的觀念。在管理過程中要與相關的高校緊密合作,和高校一起培養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為企業輸送新鮮的血液,這樣可以減少國有壟斷企業自身長期養成的僵化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另外,也促進企業管理的合理化和技術成果向現實轉化,實現雙贏。

六、結語

低碳環保經濟是全球大勢所趨,國家政策明確要求的。石油企業的創新管理需要實事求是,根據自身具體的特點綜合進行系統化改造,以達到低碳環保經濟發展的目的。

低碳經濟與環保研究:基于低碳經濟視角下環保能源與材料發展策略研究

摘要:經濟的新常態下,人們對工業革命以來的高碳發展模式不斷質疑。低碳經濟與生活理念毫無疑問成為社會的共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低碳經濟是人類社會回歸自然本質的必然要求。分析了低碳經濟概念的背景和原因,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探討了我國低碳經濟環保能源與材料的發展對策,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施節能減排;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發展低碳技術,形成低碳技術體系;倡導低碳生活方式,形成有利于低碳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

關鍵詞:低碳經濟 低碳生活 環保材料

一、引言

在經濟的新常態下,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發展低碳經濟,倡導低碳生活已成為社會的共識。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一場以低碳經濟為核心的產業革命已經出現,低碳經濟不但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結構的大方向,更已成為全球經濟新的支柱之一,也是我國占據世界經濟競爭制高點的關鍵。

當前,中國正處于把握經濟增長機遇和進行低碳轉型的兩難選擇之中,我們必須既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與氣候保護的一般規律,順應發展低碳經濟的潮流和趨勢,同時還要根據中國的基本國情和國家利益,尋找一條協調長期與短期利益、權衡各類政治目標、謀求雙贏的低碳發展路徑。本文通過對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概述和發展要求的分析,最終得出中國發展低碳經濟和倡導低碳生活的幾點策略。

二、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替代能源材料

我國能源結構中的高碳特征非常明顯。我國整體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到92.7%,其中煤炭又占到68.7%。這與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以石油天然氣為主的能源結構大不相同。眾所周知,煤相對于石油天然氣屬于高碳能源,CO2排放強度大。我國能源儲量十分有限,人均很低。有數據表明,我國能源消費的CO2排放強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中國以煤炭等化石燃料為主的能源結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隨著中國經濟的繼續增長,能源需求和消費增加,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將在一個比較長的時期內保持持續增長的趨勢。發展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的重要選擇。但是,長期以來,我國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內長期處于世界較低水平??稍偕茉丛谖覈茉聪M構成中不到2%,遠低于世界平均8%的水平。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必須加快開發清潔的可替代能源,尤其是戰略性地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費比重,向“低碳富氫”的方向發展。

三、發展低碳技術能源技術

我國的低碳環保材料技術水平較低,研發能力不足,科研投入不足。目前我國的研發支出占GDP的比重不足1.5%,與發達國家的2%尚有較大差距。我國的人均研發經費只有日本的14%。在應對低碳社會的挑戰中,我國政府要加強對低碳研究機構的長期投入,構建部級的低碳技術研究機構,整合國內的技術資源,協調開展基礎性和公共性技術研發,重點支持低碳經濟領域內的核心相關技術,加強技術儲備。《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等國際文件規定發達國家有義務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低碳相關技術轉讓,但事實上的執行效果并不好。我國在發展低碳技術時,必須以自主創新為重點,整合國內資源,重視知識產權保護,掌握真正屬于自己的低碳技術。

我國應該重點支持研究新材料和替代舊材料技術。我國的能源結構高碳特征明顯,碳排放強度很大。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就必須發展新能源和替代能源,提高新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逐步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我國能源市場廣闊,要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并加以消化吸收。同時,堅持獨立自主。我國還應該積極發展和推廣應用碳捕獲和碳封存技術、替代技術、減量化技術、再利用技術、資源化技術、能源利用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綠色消費技術、生態恢復技術等,有效發揮先進技術在節能中的特殊作用,優化發展煤油等化石燃料深加工技術,促進清潔生產和清潔循環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鼓勵推廣包括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源技術在內的“低碳能源”技術。

四、倡導低碳生活方式

與國外建筑材料相比,我國建筑物材料的保暖性能普遍較差,造成大量能源損失。我國目前正處于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全國城市人口比例將達到56%,約新增110億平方米以上需采暖的民用建筑。近年來,我國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私家車大量增加。汽車行業對碳排放的貢獻很大,每燃燒1升汽油,要放出約2.2公斤CO2。然而,汽車的能源利用率很低,只有約0.3%到0.5%。汽油所含化學能的大部分都用來加速車身和機械損失,真正用來加速乘客的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對于我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資源小國來說,政府應該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鼓勵步行和騎自行車出行,減少不必要出行,尤其不應該鼓勵私家車的發展。鼓勵消費的同時堅決反對浪費。我國在公款吃喝和餐桌上的浪費問題嚴重,傳統習俗中有以飯菜過剩為有面子和過度勸酒為熱情好客的惡俗。政府應該積極推進移風易俗,提倡剩菜打包,嚴格管理公款吃喝,鼓勵發展快餐業,推進以中央食堂為主的集中生產和統一配送。政府應該發動大眾來減排,鼓勵低碳生活方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對個人“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幾項小建議,如把在電動跑步機上45分鐘的鍛煉改為到附近公園慢跑,可以減少將近10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機甩干衣服,而是讓衣服自然晾干,可以減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休息時和下班后及時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1/3等等。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