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中國能源消費狀況與優化對策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1.我國能源消費現狀
(一)能源消費量逐年增多
我國對于煤炭的消費量逐年增多,2003年我國消費煤炭約為834.7百萬噸油當量,2014年就已經達到近十幾年來的較高峰1962.4百萬噸油當量。對于石油、天然氣的使用,我國目前仍儲量有限,但消費也在不斷增加,2016年石油年均消費578.7百萬噸油當量,天然氣年均消費189.3百萬噸油當量,兩者占當年能源消費總量的25.2%。
(二)能源結構不合理
目前,發達國家已經進入油氣為主、多種能源協調發展的階段,而我國還處于以煤炭為主的相對落后的能源結構時代。一直以來,我國都是一個耗煤大國,“多煤、少油、缺氣”是對目前能源結構的有效概括。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存在嚴重的不合理性,國家也在積極倡導進行能源的戰略性改革,要求多使用清潔能源、少使用煤炭能源,然而實施起來卻存在諸多困難。在2005年以前,煤炭在我國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約為73%,2015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逐漸下降到64%左右,而2005-2015年這十年的時間里天然氣等非一次性能源則逐漸由7%上升到12%左右,2016年我國煤炭消費又下降兩個百分點。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國能源轉型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暫時仍然無法撼動煤炭“一枝獨大”的現狀。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估計,到2020年我國煤炭需求量將達45-48億噸,我國煤炭依舊有近10億的增長空間。
(三)能源分布不均勻
我國能源分布特點是南比北多、西比東貧,品種的分布是北方煤炭、南方水、西部石油天然氣。為了平衡能源分布,形成了北煤南運、西氣東輸以及西電東送等長距離運送格局。全國煤炭絕大部分位于我國北部,尤其是山西、內蒙古、陜西這三個地帶,占到煤炭總量的64%;石油和天然氣主要分布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達到全國總量的80%,雖然我國石油總量位居世界第九,但是石油消耗量巨大,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在2014年進口量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較大的石油進口國;在清潔能源方面,太陽能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寧夏等地區,這些地區在世界上都屬于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
(四)能源利用率低
目前,我國對于能源的消費量只增不減,部分能源儲備已經告急,然而能源的使用效率卻一直不高,造成了能源的極大浪費。燃煤的火力發電還是我國主要的發電形式,在歐洲等發達國家,火力發電能源利用率可以達到45%以上,而我國的火力發電能源利用率僅有33%左右。據統計,我國對于能源的使用效率在世界上排第74名,因此我國在節能減排的任務上如重而道遠。能源效率如此低下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我國對于能源效率的認識不夠,不能真正意識到能源消耗帶來的嚴重后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人們過于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能源消耗與破壞;另一方面,由于我國現在對于能源利用方面的科研工作有限、技術裝備落后、科研人員水平有限、使用方法老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能源的高效使用。
(五)能源消費與環境不協調
首先,煤炭作為我國的主要消費能源,為我國發展帶來了非常積極的作用,然而近些年來煤炭消耗逐漸顯示出許多弊端?!懊禾俊币辉~不可怕,可怕是它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碳(CO2)以及一氧化碳(CO)等其他含碳的化合物,這些物質進入到大氣,會造成難以挽回的環境污染。就二氧化碳來說,其是“溫室效應”的“元兇”,每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都在以可怕的速度增長。據世界氣象組織觀測,2014年4月北半球當月CO2濃度達到春季有史以來的較高值,超過400ppm,而在工業化以前,CO2濃度僅為278ppm。二氧化碳造成的溫室效應危害已經十分明顯,海平面升高、氣候異常、海洋風暴增多、動物們面臨無家可歸的威脅等等。其次,近年來,“霧霾”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霧霾中含有大量的PM2.5,作為固體顆粒污染物,PM2.5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以及肺癌等。霧霾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和垃圾的燃燒而形成,尤其在我國冬季,燃燒煤炭是最主要的取暖方式,因此冬季成為霧霾的高發期。,我國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著手建造核電站,到目前為止,核能發電占我國發電總量的2.3%,然而核電站的運行卻不能容忍有半點偏差。核反應時會產生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泄露到外界,會對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2011年3月12日,受九級大地震的影響,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不僅造成周圍居民大量死亡以及孕婦產下畸形兒,而且即使兩年后,也仍有29萬災民無家可歸,同時周圍水域被大范圍污染,致使放射物質隨著水流進入到別的國家。
2.我國能源消費優化策略
(一)合理規劃能源結構重新架構一個合理、切實的能源結構是我國能源消費方面面臨的最主要問題。只有降低煤炭能源在我國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清潔能源的使用,才能有效轉變能源結構。為了控制煤炭能源的使用,及時,我國應該限制每年煤炭資源的開采量,對煤炭開采進行有效監督,防止私人企業濫開濫采。第二,鼓勵民眾少使用煤炭。在政策上面,國家要有強而有力的措施,嚴工業企業是否有濫用能源的現象,如果發現企業私自過度使用煤炭而造成環境污染,應給予嚴厲懲治。第三,地方政府要積極配合工作。為了限制煤炭能源的使用,我國應該根據國情,重新對煤炭價格進行優化,可以參考國際上的煤炭價格,做出合理調整。在減少煤炭能源使用的同時,大力提倡使用清潔能源,如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第四,雖然核能存在巨大的潛在風險,但是核能能量高、能源利用高、利大于弊,我國應該著重于核能的開發與利用。多種能源同時發展,以清潔能源為主應該成為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主要目標。
(二)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當前的國際社會共識,就是多利用可再生能源,增加能源使用的次數。與一次性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能源利用率高,同時因為是環境友好型,所以應該成為未來的主要能源。當今世界,全球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當屬太陽能和風能,可再生能源發展最快的地區就是歐盟。目前全球的能源利用發展趨勢,趨向于以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為主。我國目前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主要還是以煤、石油、天然氣等一次性能源為主。關于可再生能源的相關法律法規還沒有完善,開發技術有待提高,同時可再生能源開發成本高,使得它目前規模較小,難以形成穩定的市場需求。因此,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產業和市場,推廣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已經成為能源開發的當務之急。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會加大我國對土地以及能源的利用率,幫助三農產業發展,改善本國農作物框架,擴展農民收入方式,加快農業發展,有利于我國發展和生產新的工業。因此,加大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規模,這樣既能夠促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能增加社會和經濟收益。全球有大量種類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相比太陽能、地熱能、水能、生物質能、海洋能等能源,風能由于分布廣泛更加容易得到,并且成本很低,所以風能被世界各國大量利用。我國發展風能六十多年來,取得了極大進步與突破,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發電量、機器總量以及風力發電廠數量。我國已經開始把風力發電轉變為商業結構,由于一次投資風力發電成本比較高,其每年運行時間較短,因此剛開始投資壓力很大,需要國家通過一些政策獎勵來鼓勵發展風力發電。國家既要推動地方政府積極性,為補貼風力發電出臺相關政策,以此鼓勵企業多加利用風力資源,也要加大對科學研究的投入,促進科技創新和科學開發,讓風力發電設備及時更新換代,以此加速風力發電的推廣。我國位于地球北部,國土廣闊,擁有大量太陽能資源,尤其是居住不集中、交通不方便的偏僻廣大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更應該利用此地大量的太陽能資源,采用太陽光發電技術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現在,太陽能已經進入廣大農村地區,太陽能發電已經成為目前的主要研究重點,國家應該不斷加大對太陽能開發的科研投入,使其能夠得到普遍應用。太陽能是一種清潔環保能源,其不會釋放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太陽能的開發和使用會較大限度改善生態環境,有效緩解全球變暖問題。
(三)提高能源利用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首先,國家要加大能源方面的科研投入,在經費上、政策上給予支持,引入先進設備,吸引人才。不僅要對做出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給予獎勵,而且要向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經驗。在西方,有很多發電廠都采用了新型設備,使用了更為先進的儲能方式,大大提高了能源利用率,我國可以在現有的發電系統上作出合理改進。其次,國家應該對企業進行監督。我國存在許多高耗能的化工企業,其不僅管理模式有缺陷,而且創新能力不足,造成產能過剩。國家應該通過監督,要求其進行產業改革,合理使用能源,拒絕使用劣質能源。,企業應該改進其管理模式。從當前角度來看,企業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社會各級政府應該盡可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認真扮演好市場“催化劑”與“維護者”的角色,給化工行業創造一個良好的對外開放的環境??傊?,化工企業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政府應該加大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嚴格規范國內市場競爭環境,打破地方保護主義,提供資金來支持化工企業的產業改革,并且為走向國際的企業提供后盾保障。
(四)加強國際間能源合作
從目前我國與世界各國的能源合作來看。2013年,與奧巴馬總統就兩國合作達成了共識,加強兩國在能源方面、食品安全以及環境問題等方面的合作;同年,我國與卡塔爾就加強能源合作簽署了《中國發改委與卡塔爾能源工業部關于加強能源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這個備忘錄為兩國之間的合作提供了保障。2014年,我國與利比亞、印度加強能源合作。在推動國際間能源合作方面,我國一直做著堅持不懈的努力,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績。煤炭資源是我國使用最廣的能源,石油是對我國發展最為重要的能源。石油能源作為我國的戰略物資,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軍事力量壯大都帶來了不可比擬的積極作用。然而,我國一直是一個石油資源短缺的國家,大部分石油資源依靠進口,目前我國石油進口已經達到總石油量的58%左右,其中有50%的石油來自中東。我國石油缺口逐年增大,據估計到2020年,我國石油缺口將達到2.4億萬噸,即到2020年我國約有70%的石油依賴于進口,前景非常嚴峻。2016年我國原油進口來源占比如表2所示。美國現在進入頁巖氣革命時代,其對于石油的需求將會減少,但美國是世界上石油儲備較為豐富的國家,對于我國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中美之間對于石油的競爭關系將可以得到改善,雙方可以加強國際合作,達到互利共贏。為了加強與其他國家的能源合作,我國應該積極推進與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通過外交手段保障與各國的合作,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做好工作。同時,我國作為世界貿易組織的一員,應該鼓勵企業“走出去”,支持與國際企業合作,提高國有企業在世界能源方面的話語權。能源合作是一個長期并且緩慢的過程,我國應該實現合作多元化,建立一個多方面、多方位的石油供應體系。在保障自身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根據世界經濟、政治以及能源的變化,及時優化和促進符合我國國情的能源合作發展戰略,繼續加強與中東各國、中亞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的深入合作。
(五)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由于存在各種各樣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傾盡全力使用新材料和新技術來解決環境問題。對我國而言,在前期應該致力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對企業的監督和管理。首先,完善相關政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主要支持新型技術產業以及服務業,限制對能源、材料、水資源消耗巨大的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努力在根本上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發展節能型產業體系;其次,鼓勵節能工程,把節能項目設為重點項目,大力推廣高效節能產品;,完善相關環境保護法律,加大能源監管力度,堅決反對只重經濟而忽略環境的做法。
(六)加大節能環保宣傳力度
除了要加強政府監管力度之外,還可以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宣傳節約能源的重要性,以此加強全民環保意識和節能意識。首先,大力推廣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理念,逐漸引導人們的消費模式,使其變得健康、文明、節約。其次,在義務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等階段加大宣傳節約能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利用報紙、影視、網絡等媒體,大力普及節能環保知識,鼓勵社會各界參與,促使全社會形成節能和環保習慣。,政府要多向人們普及節能減排相關知識,支持節能環保行為,鼓勵國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節能減排。如果全國的照明燈具全部換為節能燈,那么每年全國能夠大約節電600億度;反之若要生產這么多電,就需要300億公斤煤炭。因此,節能減排不能僅僅依賴于政府單方面的推動或者大多數企業的落實,同時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參與。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飛速時期,勢必會加大對能源的消耗,為了保障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應該認清能源消耗的現狀,對癥下藥,采取有效措施減少一次性能源的使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迎合當今世界能源發展趨勢,響應時代要求,將“開源”、“節流”道路堅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