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治理現代化中政府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治理現代化中政府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治理現代化中政府推進職業教育的發展對策

1.治理現代化的理論解析

治理現代化概念通常被理解為國家及政府的治理現代化,大到國家小到地方政府運用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更好地去統治和管理各項事務。

1.1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內涵解讀

國家治理現代化即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一方面使國家制度體系更加完備、成熟、定型,另一方面,在理性化頂層設計下的制度執行更加高效、透明、公平。 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再一次明確了當前改革的總目標是建設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俞可平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符合當前中國國情的政治理念,是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在政治道路上不斷積累的成果,是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的重要創新。與以往國家治理、管理不同,更加現代化的治理使國家進一步放權、分權,各類治理主體得到更加民主化的環境,同時加強頂層設計,規劃各類主體的行為,使黨、政及多元主體能夠在參與社會各項事務上達到統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建設鋪平道路。

1.2政府治理現代化的價值走向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然要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政府治理現代化是整個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沈榮華認為,政府治理現代化的走向包括職能定位科學的、機構合理的、事權劃分明確的、政事分開的、透明高效的、法制軌道運行的政府。政府和公民作為治理主體最重要的兩端,如果要實現治理現代化,政府需要不斷革新自己的思想理念、政策法規等,積極引領廣大公民參與到社會的各項治理中,廣集民智,使治理方式和治理主體能夠多元化,使治理現代化同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生活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接軌。近些年來,我國政府的治理理念、模式、工具得到了不斷的革新,政府治理機構和機制也得到了不斷的優化和調整,但仍存在諸如約束公共權力運行的法律及憲法性不足,公務員職業化程度較低等問題,這就需要繼續深化政府治理改革,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

2.職業教育的內涵厘定

2.1職業教育的內涵

研究職業教育的內涵首先要明晰職業的含義,職業既是個體社會存在的載體,又是個體接受教育的結果,是指不同勞動者所從事的不同性質的社會勞動。而職業教育又稱為職業技術教育,是指學生為獲得某種社會職業資格,專門接受某種特定的知識技能教育,這種教育既是一種專業化技能教育,也是一種全納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最終成為社會需要的技術應用型人才。

2.2職業教育的分類

通過閱讀大量國內外職業教育相關文獻,對職業教育的分類加以總結并整理。依據學歷層次,將職業教育分類為初級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初級職業教育逐漸減少甚至有些地方已經消失,我國職業教育主要以中高等職業教育為主,中等職業教育人群主要對應高中階段,是我國職業教育的主要力量,核心是培養中級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國具備中等職業教育的學校主要包括職業高中、普通中專(含高職院校的中專部)、技工學校和成人中專。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招收普通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對應層次是???,主要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高級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骨干力量。目前我國具備高等職業教育資格的學校主要有高等技術專科學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學院、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班、普通高等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中開辦的高等職業教育、職業大學、職業技術類專業班。依據受教對象從事某種職業的時間順序,分為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職前教育是指受教對象為了進入某個特定的職業,接受該職業相關的學習、培訓,經過一定的考核和篩選最終獲得準入該行業的資格。職后教育是指受教者進入該行業后,根據行業需求進行的技能、知識再學習,不斷更新自己能力和學識,以應對飛速發展的時代。職業教育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命運,因此職前教育和職后教育都不能忽視。

2.3職業教育的功能

職業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樣,都是社會文化、政治思想、科學技術傳遞的載體,具有育人的功能,但職業教育也有其特色功能。推動經濟內涵式發展,當前我國產業正由勞動密集型向知識技術密集型快速轉變,勞動力的質量必須跟得上產業的不斷升級,因此需要大量的應用技術型人才,尤其是需要培養更多高級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為我國經濟內涵式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推動教育公益化發展,中國有許多農村和貧困地區的青少年仍然沒有辦法上學,這就導致了這些地區有大量的閑置勞動力,不利于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阻礙脫貧攻堅戰役的進程,向這些地區推廣職業教育可以幫助轉移剩余勞動力,讓更多青少年有學可上,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擺脫貧困,推動農村及貧困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更有效地維護社會的安定。讓更多的青少年實現自己的價值,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有的人并不適用于傳統的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的大眾化使這些孩子打開了自己生活的另一扇窗,使他們能夠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并不斷努力鉆研,最終實現自身價值,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發揮自己的潛能,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3.基于治理現代化視角提出政府推進職業教育發展的對策

職業教育作為一種“公共服務”或“公共物品”,政府對其具有主導作用,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治理體系奠定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政府對職業教育的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指引著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以政府為主導充分協調“政、校、企”之間的關系對職業教育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政府要以現代化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推進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

3.1開放、法治的治理結構奠定職業教育發展的基礎

政府推動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首先要建立現代化治理體系,現代化的職業教育治理體系是政府擁有現代化的職業教育治理能力的前提。這個體系并不是一個隨便的框架,而是制定并不斷調整適用于職業教育的各項制度體系,包括職業教育相關的各項制度、法律法規以及相關的機制體制,不斷進行優化調整來使整個職業教育治理體系更加法治化,而且這個體系必須面向大眾,確立職業教育參與者的主體地位,把以人為本觀念落實到職業教育治理的各個領域,同時還需要與時俱進,一個體系并不適用于任何時期,職業教育治理頂層的設計就是一個不斷摸索進步的過程。

3.2科學、理性的治理方式指引職業教育發展的道路

首先,政府在對職業教育的治理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高執行能力,政府對職業教育事業各項事務的執行力體現出政府的公信力和號召力,提高職教事業政府相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提高政府對職業教育各項事務的決策力、選擇能力、評估能力和反饋能力。其次,為規范職業教育事業從事者的行為,除了及時制定并調整相關法律條例外,政府的大力監督也尤為重要,政府及相關人員應對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負起責任,定期監督、審查并予以公示,對行業內存在的不規范或違法行為及時予以糾正,為職業教育現代化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政府需要明確自身定位,提供品質的服務,政府在參與職業教育的過程中雖然權力是有限的,但是在有限的權力下提供品質的服務,可以改變以往政府對職教事業宏觀調控的不足或過足的現象,以品質的服務回饋參與職業教育事業的廣大參與者,提高參與者的積極性,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同時也形成職業教育事業平穩發展的良性循環。

3.3多元、民主的治理主體豐富職業教育發展的內容

政府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基本扮演著引導者的身份,更多的是學校、企業的參與,政府如何正確處理好“政、校、企”三者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以往,我國長期受計劃經濟影響導致社會辦學力量參與職業教育事業缺乏動力,學校雖然很努力,但是企業對職教事業的熱情度不足,這就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根據國情、地情,認真研究,制定出一系列面向社會力量參與職教事業的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與學校接軌合作,使職業教育的治理主體更加多元化、民主化,將職業教育的發展推向更加實用性、專業性的道路。

4.結論

新形勢下對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應對這些挑戰,不僅需要職業教育事業各方參與者共同努力,還需要政府正確的引導、治理。政府需要運用現代化的職業教育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對職業教育的治理能力,使我國職業教育事業朝著更美好的未來前行。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