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校企合作下民辦高職院校黨建探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校企合作是現階段高職院校采用的新的人才培養模式。黨的也提出了“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所以加強校企深度合作已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然選擇和現實決策。這種人才培養模式也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開拓了新空間。
1.校企合作對民辦高職學生黨建工作的意義
近年來,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的內容和形式由單一的人才需求,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逐步擴展到定向人才培養、企業文化創新和核心競爭力提升等領域。而校企黨建合作可以更好促進基層黨建工作的發展,是校企共同培養高素質、強技能人才環節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民辦高職院校更應重視學生的黨建工作,創新黨建工作模式,提高黨建工作水平,為社會培養更多的人才。
1.1有利于學校黨建工作的延續和補充
民辦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有著較強的營利性,辦學時間較短,學生黨建工作管理機制不夠健全,實行校企黨建合作開展實習期學生黨建工作,便于校方對學生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的全程教育和管理,有利于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考察和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促進社會各界對民辦高職院校的認同,確保民辦高職院校持續健康地發展。
1.2有利于促進資源共享及校企深度合作
在當前的校企合作中,黨組織的建設與黨員教育管理方面的合作還需進行深入探索。校企合作黨建可以利用校企兩種資源,讓學生將課堂中學習到的黨建理論知識運動到實際工作中,充分體現他們在黨的培養下的創先爭優精神。同時,可以為學生黨員的培養拓寬途徑,豐富黨建工作的形式和成果,進一步提升黨員的培養質量。此外,還可利用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開展對企業的社會責任教育,對員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職業精神的培養。
1.3有利于解決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實習期加長,在校時間縮短,傳統的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管理難以有效開展,通過校企黨建共建在學生黨建方面積極發揮作用,從而有助于破解學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困境,提升學生黨建工作的實效性,企業也能通過發揮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先鋒模范作用中獲益,最終為校企雙方實現共贏。
2.校企合作模式下民辦高職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
2.1現有黨支部管理職能有限
按照高職院校“2+1”或“2.3+0.7”的培養模式,三年的高職生將有近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時間用于校外頂崗實習,在校時間大大縮短。而民辦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單位主要以中小微企業或民營企業為主。在校外實習期間,每個單位接收的學生人數有限,導致學生實習分散、流動性大,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不能正常參加黨支部開展的組織生活與黨內活動。支部對學生黨員的考評和監督管理也會出現脫節,影響了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質量,從而影響了解決從思想上入黨的根本目標的實現。
2.2企業對學生黨建工作積極性有待加強
由于現階段校企合作黨建工作本身還處在探索階段,企業參與學生黨建工作認識不足。由于行業不同,企業黨組織的覆蓋面也不同,而和民辦高職院校合作較多的中小微企業或民營企業其主要目的是在生產經營中獲取較大經濟利益,黨建基礎薄弱,建立基層黨組織情況也參差不齊。即使企業有黨組織,考慮到學生實習期間流動性大和管理培養的成本,企業參與學生黨員管理教育往往重視不夠,積極性不高。
2.3實習期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后續培養需加強
由于學生實習單位分散并且實習期間流動性較大,支部很難以原有的組織形式開展學習教育和組織生活。雖說每個學生都有選派實習指導教師,但大部分指導教師都是專業能力強,黨建經驗少,使得對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的跟蹤培養、考察教育流于形式。還由于工作性質差異,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與黨支部的聯系又受客觀條件的制約,致使部分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組織觀念淡薄,學習黨的理論知識主動性降低,異地開展黨建又存在黨建專家不足、資源不足、經驗不足等困難。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校企合作學生黨建亟待加強。
3.加強民辦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
3.1做好黨建延伸及拓展學生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途徑民辦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頂崗實習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教育管理、培養考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積極探索新時代學生黨建工作的新方法,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黨建工作體系。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頂崗實習時間長、實習單位分散、管理難度大等特點使得學生黨建從校園延伸到企業勢在必行。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實習過程中,可以選任勞動模范、企業能手、部門領導等思想素質高的工人和企業領導干部擔任學生實習期的指導教師,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把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思想教育和實踐教育相結合,使學生能夠主動融入企業,積極參與企業各項活動,增強企業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良好的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團隊合作能力。企業指導教師根據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在實習期的表現給出綜合評定意見,作為轉正和發展的重要參考依據,發揮企業對學生的教育功能。
3.2創新黨建工作思路營造校企對接文化
針對校企合作培養模式下,學生在校時間縮短,去企業實習期時間長的特點,民辦高職院校要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思路,從新生始業教育開始,注重對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大對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力度,實習期間考察也不間斷,對實習期間的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教育管理、培養考察。可以校企黨支部結對共建,促進創新性人才培養,定期開展校企聯誼活動,打造資源共享平臺,完善校企在教學、生產過程中各自所需的智力資源和技術支持,以文化為紐帶推動融合,圍繞專業技術、技術改造、黨建知識等方面展開競賽,通過系列活動,吸引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積極投身爭優創先和比學趕超活動中,更加鞏固黨建基礎,有效提升黨建工作活力,合力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
3.3擴大企業黨組織夯實黨建基礎
民辦高職院校由于自身的特點,校企合作單位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這些企業黨建工作很不平衡,黨組織覆蓋率低。民辦高職院校基層黨建工作要緊緊圍繞服務地區經濟發展這個中心,把學生黨建工作有機地融入企業經濟活動之中,發揮民辦高職黨組織對黨建較為薄弱的中小微企業的政治引導,推動基層黨組織組建工作,夯實黨建基礎,使中小微企業沿著正確、健康的方向發展,同時校企雙方發展形成良性互動和有機融合,實現學校、企業、社會的共贏。
參考文獻
[1]陳勇,黃漢華,李璋,等.校企黨支部結對共建,促進創新性人才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5(26):153-154.[2]李艷梅.我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就和問題及其對策初探[J].職教論壇,2015(36):26-30.[3]張燕.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院校與非公企業基層黨建合作的可行性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120-121.[4]劉剛.企業文化視角下的校企黨建共建影響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