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方法研究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方法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方法研究

1.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的價值

由于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對于能源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尤其是電氣能源的消耗過大。通過電氣節能技術的改造,不僅能夠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緩解溫室效應、降低生態環境破壞,而且也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2.建筑電氣節能遵循的原則

電氣節能最主要的就是必須保障建筑功能的整體完善,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通過恰當的方式和合理的規劃設計,能夠保持電氣資源的高效利用,并且對建筑設備進行優化配置,保障整個建筑工程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在電氣工程改造過程中,找出無用或者是沒必要的能源資源消耗,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減少這部分能源資源的消耗[2]。

3.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途徑分析

3.1照明系統的節能

首先,在電氣工程節能規劃設計時,最主要的就是保障照明系統滿足視覺需求、照明標準及照明工具等相關的硬性規定,同時也應該選擇緊湊型的熒光燈或者高效熒光燈,滿足普通建筑的整體需求。其次,選擇高效、合理的電氣附件能夠有效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例如:燈管中的電感鎮流器整體的功率約為燈管額定功率的20%左右,而電子鎮流器的功率則僅為16%左右;電子鎮流器具有噪聲更小、啟動電壓極低、質量較輕、不會出現閃屏情況等優點,利用電子鎮流器取代電感鎮流器能夠有效減少鎮流器功率消耗50%左右[3]。

3.2暖通和空調系統的節能

傳統的空調僅僅是針對空氣的溫度、濕度進行控制,對環境的調控不迅速,很容易造成人體不舒適。為此可以將舒適性指標作為空調的參數,不僅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控制方法存在的不足,而且也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的效果。對影響人體舒適感的環境因素進行的分析,并且將不同的環境參數進行快速的整合,保障獲得相同的熱舒適性效果,在不同的熱濕環境中采取不同的空調設計,保障空調系統的整體運行質量[4]。

3.3電梯系統的節能

電梯能耗占據建筑總能耗的20%左右,僅次于空調、暖通系統。利用能量回饋技術,可以有效地解決電梯的能源消耗問題,節電率達到22%~44%。3.4供配電系統的節能供配電系統是各項電氣設備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由于自身線路損耗問題,導致供配電系統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節能設計時必須考慮線路傳輸中的浪費。通常來說,線路損耗與線路的長短具有明顯的相關性,線路越長,則產生的浪費也就越多;在線路運行的過程中,阻抗與導線的截面積成反比,所以在線路縮短的基礎上增加導線的截面積能夠有效地減少線路損耗[5]。變壓器是供電系統的重要設備,在變壓器運行的過程中,如果三相負荷不平衡也會造成變壓器的三相相差過大,導致不必要的電能損耗。通過恰當的方式對電力負荷進行合理的分配,使變壓器工作時的三相負荷保持平衡,提高供配電系統的整體穩定性。有效控制內部電壓,避免負序磁場產生,盡可能地降低電動機的機械能耗,保障三相電壓的有效平衡。3.5其他用電設備的節能風機和水泵也是建筑的主要耗能設備,根據其工作狀態,由變頻調速系統動態調整供給這些設備的電壓、電流、有功量、無功量、頻率、功率、功率因數等,達到轉距與負載匹配,使其保持在、最經濟的運行狀態。

4.電氣設備管理

4.1設備的維護與更換

必須要對固件進行的分析,如果能夠維修則必須要維修,避免直接更換而浪費材料。此外,很多更換下來的備件經維修之后還可以在其它設備中應用。

4.2培養節能管理意識

對于電氣設備管理、維護人員,最主要的就是加強節能管理意識,只有提高管理人員自身的節能降耗意識,才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恰當的方式來不斷提高設備管理的水平。4.3其他用電設備管理弱電設備要想進一步實現節能降耗,要采取恰當的方式來控制能源資源的消耗。加強弱電房的日常管理,下班后不用的弱電設備,必須關閉電源,避免浪費。

4.4建筑設備管理系統

通過EMS能夠對電機進行在線實時監控,而且也能夠實現電機短路、高溫、漏電等故障的實時處理,為用戶配電網絡和電氣設備提供不間斷的保護,增強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保護用電的整體質量。

5.結論

新時期建筑電氣節能設計能夠提高建筑電氣節能的整體效果,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軍峰.關于建筑電氣節能設計措施的探討[J].山西建筑,2018,44(34):179-181.[2]楊棟文.住宅小區建筑電氣設計中的有效節能策略分析[J].科技風,2018(36):99.[3]韓穎,謝歡.基于智能化建筑電氣節能優化設計的探究[J].居舍,2018(35):91+106.[4]夏鳴.基于智能化建筑電氣節能工程設計的問題分析[J].居舍,2018(35):104.[5]欒笛.高校建筑電氣照明節能設計[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2):220.園林景觀設計中的花境設計要點分析董博洋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風景園林設計所(030024)

作者:王躍森 廈門勤奮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