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戰略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圖書館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經出現了,象征著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長久以來,豐富的文獻資料、書籍等一系列的紙質資料都在各大圖書館中進行保存。在管理過程中,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會對此類資源進行整理、歸納、修整以及分類,為讀者的借閱以及深度學習提供便利條件。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資源的聚集地,其存在的目的主要是為廣大師生提供教學和科學研究的輔助,是知識傳播的介質,幫助各大高校實現對人才的培養,并對高校自身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全球的大數據呈現爆發式增長,已經體現在各個行業中,在高校圖書館的建設中,資源建設的飛速猛增以及信息服務的多樣性給高校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1]。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發展,科學研究必然發生一系列的轉變,其研究的對象、內容、方法以及科學研究外部的交流溝通和研究資源的獲取都面臨著挑戰。有效地利用大數據將會對社會的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在大數據背景下,在信息化進程中,科研信息化完全處于前衛位置。在科研領域中,高校圖書館在科研團隊外部之間的溝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研團隊間體系的變化同時要求高校圖書館對于提供的科技信息的科學性以及價值的有效性進行有效把關。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快腳步以適應在大數據背景下的科學研究的轉型,為科學研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1.現狀
大數據幾乎無處不在,應用于社會各個行業。大數據提高了產生、收集以及傳遞信息的效率,并且在信息分析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大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做出更加正確、有效、科學的決策。日常生活以及重大決策由于大數據的發展,也帶來了便利條件。從1996年到現在,數字圖書館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圖書館內部包含豐富的資料、內部資料結構完整、訪問圖書館用戶量大、投資效益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就。大數據在為高校圖書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有研究指出,大數據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里程碑,可以為人類帶來福音。有報告指出,數據會如同貨幣般帶來價值,其流通的價值要遠高于其本身存在的價值。2009年,一些歐洲的圖書館率先采取與科技信息研究機構合作的方式,通過網絡更加便捷獲地獲取科學數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高校圖書館資源傳遞的方式也發生著改變,曾經圖書館管理員扮演著傳遞資源的角色,然而現在更多的是使用者自己具備相應的技能便可以進行圖書資源的訪問與獲取。與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相比,使用者更傾向于使用數字資源條件下的網絡資源,此類資源獲取更便捷,但其中會夾雜著大量的無用信息,導致獲取到的數據資源價值偏低,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評估篩選。隨著使用者獲取資源技能的不斷提升,對圖書館管理員價值的認知就會愈來愈低,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速度與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速度不匹配,導致認知產生一定程度的偏差。企業和政府在社會發展中處于主體地位,但是科技資源配置在我國分配不均,企業所擁有的科技資源配置薄弱,很多科技成果不能夠轉變成現實的應用[2]。與發達國家相比,國內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低,大中型企業在國內的占比偏低,原始創新力和集成創新力亟待提高。在信息化高速膨脹的時代,企業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可以將高校圖書館資源加以利用,爭取政府的有力支撐,使高校圖書館在科技創新的路上發揮作用。
2.大數據下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
大數據時代對高校圖書館使用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使用者對獲取到的科技信息的質量與數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提出了高質量的要求。首先,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便是如何不斷地迎合使用者變化的要求,做出相應的服務轉型。同時伴隨著網絡碎片化的發展,使用者通過便捷方式獲取到的信息資源中冗雜的無效信息占比不斷增加,如何從大量的數據中獲取潛在的價值也成為高校圖書館面臨的一個主要業務。此業務的發展方向也將直接導致高校圖書館在大數據背景下的發展方向及水平。大數據可以對高校圖書館使用者的搜索要點、借閱習慣以及偏好進行分析,利用大數據的分析結果對圖書館的管理以及資源進行合理的轉型分配,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做到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高校圖書館也需要做出業務的轉型。高校圖書館不能完全憑借傳統的模式對使用者進行服務,傳統的借閱模式和服務品質終將被淘汰,高校圖書館應借助大數據的力量,實現數據共享、信息資源的有效重復利用。如何將大數據的處理、分析業務作為圖書館的創新業務進行轉型發展成為高校圖書館面臨的重大挑戰。高校圖書館目前仍處于前期的發展階段,同時面臨著大數據的沖擊,如果不能夠做到順應發展成功轉型,就會慢慢淡出高校核心地位。在信息不斷發展的今天,高校圖書館已經基本實現資源數字化,但正是由于側重于數字化的建設導致大量資源的重復建設以及資源長期保存工作被忽略,在存儲的數據中,非結構化數據的價值更大然而其存儲量很低導致圖書館資源遠離企業甚至是個體使用者。而對于使用者而言,有價值的信息才是他們從高校圖書館最想獲得的東西,由于高校圖書館對于使用者最迫切的需求以及使用習慣的不敏感,對信息資源數據的重要性的認知不到位使得高校圖書館的發展受到一定制約。其次,高校圖書館始終倡導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但目前并沒有完全實現。同時,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深度并沒有達到使用者期待的程度。高校圖書館最美好愿景是任何使用者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任何途徑都可以進行信息資源的有效獲?。郏常?。而當前,我國的高校圖書館無法滿足此項需求。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投資不合理同樣是其轉型的一大難題。一方面,政府投入的資金遠不足以滿足高校圖書館的實體以及服務建設,即使專項撥款下發也難以維持長久的更新建設所需。另一方面,高校圖書館在經營體系內圖書的損耗也成為其一項很大的支出,信息資源想要達到共享同時涉及到版權問題,同樣增加了高校圖書館的經濟負擔。高校圖書館始終以信息資源的存儲、開發以及傳播為己任,在大數據時代的沖擊下如何做到滿足使用者不斷提升的需求,使其處于高校核心地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3.高校圖書館數字化轉型的策略
3.1對資源進行數字化整合與管理
高校圖書館現有的圖書資源分為兩大類,紙質資源和數字資源。為了迎合用戶在互聯網背景下對于圖書資源的新需求,滿足豐富性、多樣性、隨時獲取等特點,需要重新整合信息資源的結構,在充分滿足資源高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對現有的館藏資源數字化,以更加多元的方式對資源進行存儲,比如圖片、視頻、手稿、照片、電子文獻錄入等。資源的重新整合與規范化管理是轉型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大量的傳統紙質館藏資源是每個高校圖書館的立館之本,因此實現全面的、徹底的、絕對化的數字化資源是不現實的,但是為了實現數字化的管理與應用,可以先針對具有較成熟體系的資源、易于實現數字化的文獻以及使用頻率較高的資源進行開發存儲與錄入,針對某一領域的信息進行系統的整合,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型數字化圖書館。此外,在互聯網背景下,對現有的資源進行開發整合后,還需要對其進行維護與保存,這就需要制定具體的、全面的策略來保證資源的高質量。為了能夠長期保存與維護數字化資源,資源存儲的標準、以何種方式存儲資源、涉及到資源的轉移時信息的備份與還原方式、圖書館信息環境的安全維護措施等問題需要重點關注,如果沒有成熟的策略去長久地管理維護數字資源,不能夠長期為用戶提供有效的高質量的信息,那么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對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存儲與整合工作將得不償失。
3.2實現知識服務數字化
在數字化信息資源的基礎上,圖書館數字化知識服務理念應運而生。任何一個圖書館服務理念的根本都是以讀者為中心,提供便捷、高效、高質量的服務。在大數據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應用便利的網絡技術,轉變傳統的服務意識,實現數字化服務理念勢在必行。首先,無線網絡環境與通訊設備多樣化的今天,讀者需要隨時在任何有網絡的環境下,在各種通訊設備上進行信息的檢索與存儲,傳統的去固定地點的圖書館檢索與查閱資料已經明顯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一些特定的、稀缺的館藏特色資源除外。用戶需要在任意時間登錄圖書館檢索,而非特定的圖書館開放時間,用戶需要能夠以任意的通訊設備進行隨地的館外檢索,不僅僅局限于網頁、客戶端,甚至手機APP和PAD檢索等,因此我們的服務平臺必須兼容各種網絡與硬件設備生態圈,為讀者提供便利、溫馨的服務。另外,數字化的服務理念還體現在通過大數據技術,統計用戶訪問與檢索方向、興趣等,對用戶訪問信息的分布進行發掘,從大量的數據中分析信息的訪問趨勢,為用戶提供知心的服務,提高用戶的滿意度,明確圖書館發展的最有利的方向。對于服務平臺進行不斷的改進與創新,比如增設可視化統計、興趣推薦等板塊,以數據來引導服務理念的發展。由于圖書館的資源涉及社會各行各業,可以考慮多與企業、高校合作,使其作為數據供應源豐富圖書館的服務業務,最大程度地為用戶獲取高質量、有效的信息,使不同層面的用戶能夠更加方便的共享信息,提高知識服務的效率與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圖書館知識服務。
3.3發揮高校人才優勢
高校圖書館的轉型較普通圖書館具有明顯的優勢,那就是大學校園里的高素質人才。不論是大學生或是講師,都會對文獻的檢索有較高的需求,尤其是對于某些專業領域的信息,非專業個人很難獲取到精準的信息。網絡上固然有很多相關的信息,但是大多范圍大而雜,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這個需求對相關領域的專業信息進行整合與推廣,極大地便利在校的大學生與教師的使用。比如教師的專業課的視頻資源錄入、教學課件PPT、教師或者名人講座等資源,還可以與其他外校圖書館進行知識共享,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此外,還可以開設網絡打卡興趣閱讀平臺,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增加讀者知識獲取的多樣性。
3.4優化投資結構,動員社會支持
無論是數字化圖書資源的開發、信息的存儲與維護,還是個性化的知識服務,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先進的技術成本的增加,數字化的智能服務理念,給高校圖書館帶來的經濟壓力不可小覷。而資金投入有限是高校圖書館長期面臨的現實問題。因此,在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轉型過程中,政府與社會的支持是保持圖書館長期穩定發展的中堅力量。圖書館必須積極爭取政府對其進行長期穩定的、可持續化的、多元化的投資,當然館內也需要提供切實可行具有創新性的項目,這就需要圖書館每個研究員積極創新。此外,動員社會上的企業、個人或者圖書館行業內的專業機構進行贊助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發展政府和社會的力量來增加收入來源,對投資收入的結構進行優化,否則,以目前大多數圖書館提供的無償的或者公益性的服務方式,難以實現數字化圖書館的轉型[4]。
3.5提高圖書館員整體水平與知識產權意識
數字化圖書館的長期發展需要數字化信息的管理、數字化知識服務、社會和政府的支撐,更需要每一個圖書館員的維護。新型的數字化圖書館對學生扎實系統地掌握專業理論同時,具備實踐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符合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定位。堅持以OBE教育理念進行專業建設,必將培養出工程實踐能力強、創新能力強、具備競爭力的高素質工業化新工科人才。
參考文獻[1]何曉蓉,劉愛明,盛欣.OBE理念下高等工程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思考[J].黑龍江教育,2018(8):76-78.[2]王娜,劉杰,林琳,等.基于“OBE”教育模式的地方高校跨文化人才培養研究[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34(4):111-114.[3]江旭梅,唐子蛟.新工科視閾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河學刊,2018(6):29-30.[4]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許峰,張鵬.OBE教育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設計[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10):21-22.[6]王春艷,尹志娟,李兆清,等.基于OBE理念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18,32(7):73-76
作者:劉麗萍;作者單位:黑龍江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