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內控中的運作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0引言
目前,醫療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快,而醫療體系也隨著現實的情況在不斷地改革,醫院在戰略發展方面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同時所面臨的競爭也在不斷地加大。如果僅僅是從公益性角度出發,醫院首先需要保證的是“費用合理,服務適宜”,這樣才能盡可能的不至于虧損,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再就是采用現代化的服務更好地進行管理工作,特別是醫院的財務內控,全面預算則在對財務管理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是在新醫療體制中,對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內控中所能發揮出的作用進行全面的研究。
1、現有預算制度管控不夠的原因
在國家醫改政策的號召下,醫院的轉型發展越來越迫切,國辦發〔2019〕4號《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中指出,醫院的發展目標和方式必須發生變化,由規模擴張型轉為質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促進收入分配更科學、更公平,實現效率提高和質量提升,促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落地。由之前的盲目追求醫療收入增長,變為追求質量發展,通過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進行成果評估。績效改革指標體系中,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重要考核指標,但是很多醫院往往很難真正做到位。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1缺乏內部控制意識
很多醫院都存有這一問題,在內部控制的認識上沒有引起重視,很多醫院的管理人員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重要性,所以財務內控方面就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審批流程不夠完善,沒有設置稽核會計對賬務、分錄進行稽核等等。醫院雖建有相關財務內部控制制度[1],卻因疏于管理而未得到落地實施。長此以往任其肆虐發展下去定會給醫院的經濟問題上帶來沉重的打擊。
1.2預算管理內部控制不夠全面
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預算編制缺乏科學性與合理性[2],預算一般由臨床科室向預算歸口管理科室進行需求申報,再由歸口管理科室進行匯總上報至財務科,但是往往臨床科室對于預算概念薄弱,加上對醫院各項物資、設備采購制度、流程不清楚,預算申報數與實際執行數相差甚遠。二是三年預算滾動編制形同虛設,按照財政廳關于預算申報的通知,要求報送下一年預算數的同時,會要求各單位自行編制下一年開始的三年滾動預算編制計劃,目的是為了增強單位預算編制的前瞻性,避免項目重復申報,使得大量預算資金閑置,不能起到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
1.3預算控制和考評機制不健全
目前,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中普遍有重編制、輕執行現象的存在,進行預算編制的時候按照制度流程,會要求經過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下一年所有預算支出項目,進而報院長辦公會、黨委會審批,最后報送省衛健委、財政廳審批。申報流程環環相扣,而在跟蹤預算控制的時候,職能科室往往比較隨意,以至于在預算調整時,無法執行的項目不報送預算調減,可預見的預算超支項目不報送預算調增。預算執行進度緩慢,很大原因是醫院領導層面重視不夠,無法真正嚴格扣罰科室分配績效,職能科室負責人都抱著“濫竽充數”的心態,導致執行進度滯后,資金沉淀結余,使用的效率和效益不高[3]。在對預算進行分析的時候,各科室對預算間的差異分析的也不夠深入,往往存在互相推諉的情況;在現有信息化建設不全面的情況下,財務科的預算管理會計一人也無法對所有項目的預算差異產生原因進行準確判斷,從而寫出預算執行差異分析報告。
2、財務內控引入全面預算管理的意義
2.1有助于醫院優化內部控制機制
醫院在財務內控中引入全面預算管理方式,可以及時了解財務問題,并提出科學的解決措施,通過處理財務問題逐步完善醫院財務內部管控制度,建立適合醫院的財務管理模式,不斷提升醫療機構的管理質量。另外,醫院完善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減少財務風險,確保財務管理過程的高效性、合理性,全面預算管理在財務內控中起到協同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醫院管理創新的現代化,并提高醫院的整體水平。
2.2有助于規范醫院的管理決策
把全面預算管理和醫院財務內控相結合之后,可以使醫院的決策信息更精準、更有效。醫院采用全面預算管理可以促使醫院科學規范決策與設置管理目標,進一步保證醫院的經營效益。
2.3有助于醫院各科室協作溝通
醫院將全面預算管理引入財務控制中,可以將醫院的財務控制細分至醫院各科室,確定管理者的權利和職責,將全面預算管理貫穿于財務內控全過程。另外,全面預算管理促進了各科室的數據溝通,進一步加強了各科室間的協作[4]。
3、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內控中的應用策略
3.1明確預算管理的目標
實行全面預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在遵循國家各項方針、政策、制度的前提下,保證各項收入、支出合法合規;利用預算編制的全面性特點,防控腐敗風險;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讓每一筆錢都真正用在刀刃上。全面預算管理的實施需要各科室、各職工的緊密配合,更加需要醫院領導的大力支持。
3.2建立良好的預算編制機制
第一,從預算編制的源頭出發,以醫院的長期發展計劃為戰略部署,將各項支出費用按照職能科室進行歸口管理,各科室制定各項費用支出的制度、流程,申報預算時由臨床科室上報至職能科室進行歸口匯總,再由職能科室上報財務科進行編報。第二,預算申報時按照財政廳關于滾動預算編制的文件部署,立足醫院發展之本,逐項分析每一個預算支出項目執行進度,據此編制三年滾動規劃預算,避免出現“高占用,低執行”的情況。第三,建立預算執行的經濟責任制,將各個預算單位負責人設為本單位預算執行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科室的預算執行負責。第四,重視預算執行監督工作,全面落實預算執行的獎懲機制,加大預算執行的獎懲力度(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績效方案中必須對預算執行結果予以深刻體現,做到公平公正),加快結轉結余資金的使用,保證預算執行進度,提高預算執行質量[5]。第五,做好預算調整事項的宣傳、提醒工作,在調整會議召開前,針對預算執行率過低,或者過高的項目對科室進行預算調整提醒,督促其將今年無法執行的項目金額調至因不可預見突發情況而需要預算支持的項目中去。
3.3完善全面預算的管理體系
以構建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為目標,以明確權責、創新機制、提升績效為重點,進一步完善預算管理體制。在推行全面預算的管理理念過程中,醫院應當進一步改進內部控制的方式,在財務工作中將全面預算的管理思想得到更好的實施。同時,管理人員應當實時性地進行監督與管理,及時、妥善地處理具體的預算問題。并且結合相關的預算目標,對執行情況進行有效地調節,工作人員還需要及時把新的問題匯報于上級管理者,不斷優化醫院的內控體系,建立健全的管理體制[6]。此外,還需要制定科學的績效運行監控指標,根據財預〔2019〕136號關于印發《中央部門預算績效運行監控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各單位需要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預算執行進度、重大項目績效延伸情況、其他情況進行監控。醫院需要不斷細化績效運行監控指標,逐項分解預算項目,根據具體項目進行績效分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3.4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統
任何科學的管理都不是單純依靠手工的力量,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火熱興起,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新的挑戰。一個好的預算管理方案離不開先進的信息化系統的搭載。在此之前醫院現有的各項信息系統(如績效核算系統、HIS系統、工資系統、財務賬務系統等)都是相互獨立的,并未形成一個有效專業的信息集成中心,所以,醫院應當積極地構建一套獨立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統,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充分結合傳統的管理經驗與現階段醫院的管理需求,構建全面預算的管理流程體系及數據庫,借助合理化的數據分析與監控,實現對醫院財務預算的編制、分析、調節、執行、審批、考核等作出全程式管控,促進醫院內部資源的優化配置。
3.5培養專業化的管理人才
專業化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醫院政策的支持。首先,要積極的讓人才外出參加各種培訓班,不斷更新管理理念,接觸最新的管理資訊和方法,提升管理者的綜合素質,不斷深化他們關于全面預算管理思想的了解與操作技能。第二,財務部門應該轉變思想和角色,積極的由之前的“賬房先生”轉為“軍師重臣”,財務不僅僅只是將數字報告交付院領導,更應該深入一線調研,剖析數據背后的原因,找出可能存在的漏洞,提升管理水平,準確的為相關領導提供合理化建議。第三,設計醫院的績效分配方案,靈活地運用評分積分卡功能調配醫院的績效,達到優績優酬的目的。此外,還需要引進或培養適量的管理型人才,讓團隊里面的質量和素質達到更高的檔次。
4、結語
實施全面預算管理,是內部控制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于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財務風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醫院領導層需要發動全員參與,樹立“預算不是財務部門的事情,是全院各科室、各成員的事情”的理念,互相配合,把預算管好,用好;其次還需要搭建健全的制度體系,購置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培養優秀的管理人才,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全面預算管理的效用,實現醫院的長遠發展目標。
參考文獻:[1]張筱.全面預算管理在醫療機構財務內控中的應用淺析[J].中國總會計師,2019,(05):90-91.[2]陳松.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9,(06):106-107.[3]付麗君.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內控中的運用[J].財會學習,2018,(21):58-59.[4]林漢斌.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內控中的有效利用[J].中外企業家,2018,(20):1-2.[5]史艷杰.全面預算管理在醫院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8,39(22):102-103.[6]毛建榮、彭松波.高校內部預算管理中的預算松弛及其控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8,(09):131-133.
作者:劉婷婷;作者單位: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