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信息技術已經開始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社會發展進程開始加快,而政府作為穩定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創建出電子化的政府系統,屬于必然的發展趨勢,可使得傳統的政府向著電子政府的方向發展,在此情況下,就應該結合電子政務的環境發展背景,篩選最佳的政府公共管理方式,形成良好的公共管理機制與發展模式。
一、電子政務分析
對于電子政務而言,主要是政府部門采用計算機技術與網絡信息技術,將自身的管理工作與職能,利用計算機網絡系統進行集成,實現組織結構的優化,全面的改善工作流程,以此更好地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對于電子政務而言,屬于社會快速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屬于我國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從本質上來講,電子政務的核心在于電子信息技術、數字化網絡技術,屬于先進政府管理觀念與信息技術相互整合的產物,并非簡單在傳統政府管理的基礎上單純的進行網絡管理,而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與數字化技術,改變傳統的政府公共管理方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提升工作效率與水平。與此同時,在電子政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政府部門與部門之間、部門與群眾之間均可以便捷的溝通交流,不僅能夠拓寬相互的交流渠道,還能全面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透明度,使得群眾全面的了解政府公共管理的基本流程,并參與到公共管理的活動中,實現群眾的監督目的,促進廉政的良好發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彌補傳統工作的不足,改善目前的發展現狀。
二、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原則
為了在電子政務的環境之下改善政府公共管理現狀,應遵循科學化的原則,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有效提升整體的工作水平。具體原則為:
(一)系統化、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合原則
政府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各個系統之間均具有相互聯系的特點,要想通過各個系統來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工作效果,就應該于電子政務的背景之下,充分的將系統化與信息化管理方式整合,遵循全面整合性的原則,保證公共管理工作的每個系統,均可以處于同一信息系統,不僅能夠提升公共管理工作便利性,還能形成管理方式的優化模式,使其可以向著現代化管理的方向發展。
(二)遵循規范化、權變性相結合的管理原則
在我國政府公共管理趨于復雜的發展背景之下,對各方面管理工作的要求逐漸提升,要想確保公共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必然要積極地進行公共管理創新改革。尤其在電子政務的發展背景之下,政府部門開展規范化的公共管理工作,不僅可以提升公共管理工作的規范性,還能營造出較為良好的內部環境。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人員在執行自身工作的過程中,也需要樹立規范化管理的觀念意識,遵循規范化與權變性管理的原則。對于權變性管理而言,主要是按照行政組織的具體運行情況,利用權變的措施行使組織權利,促使組織職能的優化發展,形成良好的發展模式。對于規范化與權變性管理而言,將二者相互融合直接影響公共管理工作的生存與發展,建議政府部門強化規范化與權變性的管理力度,在二者相互整合的情況下,明確自身的管理責任與義務,并促使公共管理工作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三)遵循民主化的原則
從宏觀發展的角度來講,政府部門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民主化主要表現在權利分散方面與放松規制方面。對于權利分散而言,則是使得權利向著社會還有民眾回歸,屬于一大發展趨勢,政府部門在實現權利分散的過程中,要求分權機構在工作中結合實際狀況,快速分析與判斷,提升分權機構的各方面工作效率,改善目前的工作現狀;對于放松規制而言,則是政府在工作中,為提升社會的整體利益,按照社會的特定限制權力,在其中設置一些規則行為,從屬性的角度來講,可以將放松規制劃分成政府內部管理與外部管理的規制,可通過合理的規制方式全面提升整體工作效率。為在電子政務的環境背景之下合理開展政府公共管理工作,應將全力分散機制與放松規制的機制設置于民主化的基礎上執行,使得政府部門全面組織開展公共管理工作。
(四)遵循市場化的原則
政府部門的政務職能,主要就是促使社會公共事業良好發展,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電子政務的環境背景之下,政府部門開展公共管理工作,市場化發展屬于大勢所趨,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發展,主要是利用政府部門與社會相關部門的合作,在宏觀調節的情況下,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利用較低的成本和很少的資源,為社會提供最高質量的服務,從而提升整體的服務質量[1]。
(五)遵循信息化的原則
電子政務主要就是將電子技術與網絡技術作為載體,屬于全新的工作模式,不僅為政府公共管理帶來了很多發展機遇,同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電子政務的背景之下,政府部門需要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構建出專業化的網站平臺,在建設可視化系統的情況下,提升整體工作的公開性與透明度。在此情況下,建議政府部門加大投入力度,保證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可以實現信息化的發展目的。建議政府部門可以創建出數據信息共享的良好平臺,將各種信息其中,不僅能夠為政府內部信息管理提供便利,提升內部的管理效率,還能在信息傳播的情況下使得群眾對政府決策形成全面的了解。為有效地解決相關問題,應該創建出政府與群眾之間相互互動的平臺,使得群眾可以全面參與其中,相互之間互動與交流,以便于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2]。
三、電子政務環境下政府公共管理方法
為改善政府公共管理的現狀,應在電子政務的環境下篩選最佳的方法,遵循科學化的原則,全面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水平,打破傳統工作的局限性。具體措施為:
(一)科學進行政府職能的定位
社會公共管理的領域中,政府部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長期發展的進程中,政府部門占據主導位置,一味的片面擴大自身公共管理職能,難以有效提升整體工作效率。在此情況下,就需要合理的采用電子政務平臺,將自身的公共管理職能,從權威性向著服務性發展,遵循科學化的工作原則,準確進行自身職能的定位。在此過程中應該強化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與服務職能,將自身在公共管理的作用發揮出來[3]。
(二)強化安全防范的工作力度
隨著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其應用在政府的公共管理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工作效率,使得群眾積極參與到公共管理的工作中,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透明度。然而,在此背景之下很容易導致政府在日常工作中面臨信息安全的威脅,主要因為電子政務是將網絡信息技術與自動化技術作為載體,如若相關系統中有安全漏洞問題,就會導致公共管理工作的實施受到影響,各方面的工作效率降低[4]。在此情況下,應該強化各方面電子政務的信息安全防范力度,例如:合理使用先進的防火墻技術,在各個不同的網絡系統之間,創建安全管理控制點,動態化的監督數據流安全性,保證可以全面審查與控制相關數據安全。另外,實際工作中還需合理使用加密、身份認證的相關技術,全面提升數據信息的安全性,保證電子政務平臺的合理應用[5]。
(三)制定完善規劃方案
電子政務的環境之下建議政府部門在實際工作中,制定出較為完善的公共管理規劃方案,促使其向著更好地方向發展。在此過程中,應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保證規劃的細致性與操作性,從根本上提升工作水平。由于我國目前的公共管理工作,都是按照政策要求與制度要求來執行,很難充分地將各方面工作落實,電子政務的操作性較差,難以滿足具體的工作要求。在此情況下,就應該結合電子政務特點,執行可行性的工作計劃,將計劃內容落實到實踐操作中,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6]。在此期間,相關部門需要制定出信息公開化的管理制度,在政府部門信息公開的情況下,借助電子政務平臺,強化職能管理、信息管理與網站管理等相關部門的合作力度,及時地將各種公關管理信息,提升整體管理工作的效果。另外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強化電子政務的硬件建設力度,創建專門的網站平臺,使得群眾感受到電子政務的便利性,有助于電子政務的良好應用與發展。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工作中,采用電子政務平臺應該做好推廣工作,對公共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與先進技能的教育培訓,使其可以采用網絡信息技術有效完成自身職能工作[7]。
(四)借助電子政務創新公共管理方式
政府部門在公共管理的過程中,可借助電子政務進行公共管理方式的創新,尤其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進程中,高新技術開始迅速進步,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工作必須要順應時代潮流,遵循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將自身的職能作用轉變,向著服務型、效率型的方向轉變,借助電子政務平臺,合理進行政府公共管理的創新[8]。在此期間應該積極進行理論與實踐操作的創新,將電子政務的應用作為主要發展動力,創新相關管理工作與制度內容,促使電子政務可以與公共管理工作良性的互動,促使電子政務的可持續發展。與此同時,應該借助電子政務營造出良好的公共管理創新平臺,創建較為完善的公共管理體系,對于傳統的管理行為與工作流程,進行網絡化的整合,重塑相關的流程,為公共管理工作提供新的平臺,轉變傳統的工作觀念,對公共管理的結構進行優化處理,在提升整體服務質量的情況下,增強公共管理的創新能力,以此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9]。
四、結語
近年來在電子政務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為政府部門的公共管理工作帶來很多新的發展機遇,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進行創新改革,將會對公共管理的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在此情況下,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在政府公共管理的工作中創建專業化的電子政務平臺,遵循與時俱進的發展原則,借助電子政務的先進技術與平臺,提升政府公共管理的規范化水平,為群眾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管理服務。
【參考文獻】[1]張宇茜.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政府公共管理方法分析[J].商情,2016,11(45):129-130.[2]李鑫."電子化"政府改善了公共管理環境嗎?[J].現代經濟信息,2018,56(4):111-128.[3]馬浩.基層電子政務中的數據共享問題[J].數字化用戶,2018,24(28):169-233. [4]倪雯.基于電子政務的政府管理模式創新研究——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J].信息化建設,2016,34(9):27-146.[5]萬延龍.淺談電子政務建設與檔案工作的發展[J].卷宗,2016,11(4):38-39.[6]李夢琳.湖北省政務微信公共服務研究[D].湖北:武漢科技大學,2018,46(22)144-256.[7]李菲.整體性治理視域下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機制研究[D].河南:河南師范大學,2018,34(12)233-238.[8]吳靜燕.河源市人社局電子政務微信平臺優化[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18,45(55)133-234.[9]尹立雅心.電子政務環境下矯正公共政策執行偏差的研究——以青島市電子政務為例[D].四川:電子科技大學,2017,35(44)55.
作者:何媛婷;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