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服裝品牌的發展研究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服裝品牌的發展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服裝品牌的發展研究

可持續性是一種能夠長久維持的狀態,被聯合國定義為“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子孫后代滿足其需求的能力”。在服裝行業,最直觀體現可持續能力的是服裝。作為一種獨特的物質文化載體,服裝不僅有傳遞生活態度和藝術審美的功能,還有折射社會現實的價值。后疫情時代,需求發生了結構性變化,社會價值不斷被強調,服裝企業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可持續”這一命題。產業規模的持續性增長必然會汲取社會和環境資源[1],因此可持續時尚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相契合的理念正逐漸融入服裝品牌發展戰略,成為未來時尚產業創新經濟的新方向。

1服裝行業可持續發展現狀分析

1.1過度消費主義引起反思

目前,時尚產業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其中一個突出的原因就是大量被丟棄的衣服堆積,而后變成時尚垃圾。這些浪費行為與極高的時尚品牌辨識度有關,在消費者盲目追求時尚的環境下,服裝品牌抓住了他們對潮流的渴望心理,復刻出秀場上的爆款,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在快速制作和銷售的過程中導致了一系列嚴重的污染問題。但衣服并不是污染產生的唯一來源,從服裝產業的運行體系上看,從原材料的生產與供應到產品的制造、包裝、運輸、銷售和使用,其中每一環節都可能產生巨大的污染。在意識到問題嚴重性后,StellaMcCartney、優衣庫等品牌陸續發出支持可持續發展的聲明,呼吁相關人員重視時尚引發的污染問題并采取行動[2]。誠然,“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社會責任的組成部分”這一共識在很大程度上推進了時尚產業的變革,但總體進展仍停留在制定目標、突破原有技術或理念等,實際行動也未像品牌所承諾的那樣積極全面地展開。

1.2消費者行為的轉變

后疫情時代,每個人似乎都在反思與環境的關系,嘗試提出一種更加友好環境、減少生態污染的生活方式,在服裝的選擇上也愿意去了解“可持續”理念[3]。相比過去的服裝產業,快時尚通過爆款頻出和更新迅速的特點頗受消費者青睞。而現在,隨著對個性化以及手工化的需求,消費者提倡服裝的質量勝于數量,“慢時尚”正逐漸獲得認可。雖然消費者表達了他們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認同,但已有調查表明,在實際購買時消費者選擇的大多都不是可循環的產品,他們不愿意為此支付更多的錢,而接受在產品的風格、質量和更高性價比方面買單。時尚被定義為不斷變化和創新、新穎,對很多人來說時尚即為消費的驅動力,這與可持續性的重要內涵之一“重復使用”產生了矛盾。因此品牌增強可持續能力的其中一個途徑,是向消費者傳播可持續時尚的優勢,在“理解與支持”的基礎上做出改變性的選擇。1.3多方協同推動產業變革可持續時尚是將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社會公平性理念貫穿于服裝的產業全流程,對行業當下及未來發展都有重要意義?!鞍l展可持續時尚”已成為全球共識,想要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服裝企業、非營利組織、政府機構等多方的共同努力[4]。近年來,中國、美國、英國等國家政府通過立法和法規,從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護、信息披露等方面積極引導行業實現可持續轉型;2022年,R.I.S.E.可持續時尚創新平臺和大道應對氣候變化促進中心聯合發布了第一版《時尚行業可持續行動指南》,對“可持續時尚”的含義進行了明確解讀,從環境和社會兩方面列舉了面臨的挑戰;開云、LVMH等集團聚焦于原材料選擇,希望改變時尚產業與土地的關系,以用地方式轉變實現農業的可再生。雖然各方立場不同,但在探討“可持續時尚”議題時團結一心,積極地推動著可持續時尚的改革進程。

2始祖鳥品牌的可持續發展分析

始祖鳥,1989年創立于加拿大海岸山脈,2019年中國安踏體育完成了對其母公司AmerSportsCorporation的收購。品牌自創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制造世界上性能最佳、最持久耐用的戶外裝備,用實際行動與自然和諧共生,通過獨特的制作技術、環保的面料配件和全流程的循環再生,體現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文化。

2.1可持續力量:詮釋獨立女性時尚態度

除了專注于戶外領域,始祖鳥的時尚都市、商務通勤系列都體現了品牌對品質與工藝的追求。2009年推出的高端系列Veilance實現了穿著場景從戶外運動至商務日常的延伸,強調人與自然、戶外與都市的平衡。十一年后,該系列推出了全新的女子產品,不僅延續了品牌特有的設計風格,還針對女性群體在面料上進行了改良,以更加輕量、柔軟的特點提高與女性的適配度。SYSTEM_A是始祖鳥的性別融合系列,在進入中國市場后首次推出女款產品,無論在顏色還是設計上,都更符合女性消費者的需求。以上這些轉變,都與女性客群在戶外運動市場中所呈現的巨大消費潛力密不可分。始祖鳥對女性力量的洞察和支持,不局限于服裝設計和面料選擇,還注重女性內心力量的強大生長。去年國際婦女節之際,品牌推出宣傳活動“她”主場,聚焦女性戶外攀巖愛好者?;顒佑纱匀藙Ⅵ┌l起,戶外KOL和登山運動員等10位女性參與中國西藏洛堆峰攀登并全部成功登頂。在這場攀登中,10位女性不斷打破自己的邊界、感受自我的力量,也用行動詮釋了始祖鳥向所有女性傳遞的態度:經歷比抵達重要,探索比征服更讓人心動。這場活動催化了品牌與目標客群之間共鳴的產生,同時專業性與時尚感兼具的服裝也受到了眾多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2.2可持續環保:推出全新“REBIRDTM”計劃

作為起源于高山,與大自然相當貼近的戶外品牌,始祖鳥在為消費者提供專業裝備的同時,一貫堅持自然環保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標,于2021年推出融合了自然與時尚的全新環保概念———REBIRDTM計劃。傳統服裝產業在生產中通常會按照“原料—制造—使用—廢棄”的路徑,但始祖鳥通過REDUCE、REUSE、REPAIR、RESPECT四個維度,構建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循環模式以及突破性的藝術美學。其中“REDUCE”表示在生產中減少污染,為環境減負;“REUSE”表示拆解重構、舊物新用;“RE-PAIR”表示專業養護和修補,延長產品使用時間;“RESPECT”表示尊重自然,助力可持續。四部分內容體現了品牌旨在通過行動倡導環保精神,推動循環以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深度表達了“倡導循環,尊重自然”的初心。REBIRDTM計劃的另一個核心是“凈零排放、循環利用”,包括升級改造、回收利用和維修保養。這些內容不僅有對生產模式進行了轉型與升級,還包含了品牌全流程的銷售與售后服務迭代。REBIRDTM計劃是對品牌自身提出的要求,也是希望向消費者所傳達的環保理念,進而與消費者共同創造更循環的生產、穿著方式。

2.3可持續流行:創造多元產品形態

在后現代主義社會的語境下,始祖鳥充分認識到服裝設計不再只是生產導向,而是設計師表達生活態度和思考的一種藝術創作方式。2020年始祖鳥與英國舊物改造單位GreaterGoods共同將廢棄的單品回收后結構重組,由設計師對回收衣物的可塑性進行判斷,盡量使每一片材料釋放最大價值,再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新”單品。創作背后所承載的不僅是設計師在消費主義環境下對于回收材料的重新思考,更體現了始祖鳥對于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思考結果。2021年5月,始祖鳥任命NicoleMcLaughlin成為品牌首位設計大使。作為一名專注于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設計師,McLaughlin擅長用解構、再造的設計方式賦予舊物以藝術新生,在把廢棄物改造為可穿戴設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她的加入極大地幫助了始祖鳥實現可持續循環戰略中的想法,尤其是在改變消費者對廢棄材料的看法上,以可實踐的方式推進了制造業和消費體系的有效溝通。

3品牌如何推動建設可持續時尚

3.1倡導可持續設計

對于時尚行業來說,可持續設計的核心不僅在于對美學和功能的體現,更應該對產品的生命周期加以考慮,讓服裝在設計、制作、使用和循環的過程中實現價值最大化,減少資源消耗和廢棄物的產生[5]。在服裝的面料選擇上,使用可持續面料是品牌最為普遍的方法之一,天然面料、可降解面料以及可回收再利用的面料都能有效減少對環境的傷害,有高研發水平的品牌也建議嘗試開發新型面料;在設計環節,品牌與設計師主要采用零廢棄設計、慢速設計、情感持久設計和再循環設計4種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面料,制定出最優的可持續服裝設計方案;對于生產過程中的影響,可以選擇免噴涂、不含有害化學成分的生產工藝,以及低耗能、對于污染排放有管控的生產供應鏈[6]。

3.2正確引導消費者

品牌營銷方式與消費者文化的相融對實現可持續時尚十分關鍵,這不僅與品牌的銷量息息相關,也是可持續觀念深入消費者心中的重要路徑。在可持續觀念更為成熟的歐洲地區,品牌更會強調產品的生產分銷過程減少塑料使用或污染的理念以及產品碳足跡,量化數據,展現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此舉有利于提升歐洲消費者更多承擔可持續發展責任的成就感。在中國市場,在可持續觀念還沒有完全普及且強調性價比的環境下,高科技、強性能、天然材質這樣的標簽則更能讓消費者買單。服裝品牌要承擔時尚界與消費者之間溝通的角色,在互動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顧客關系,引導顧客理性消費、責任消費。必要時可以與雜志媒體合作,推動科學化、全方位、多渠道地高效傳播與教育,倡導可持續時尚觀念的同時,給出更有助于可持續目標實現的措施建議,促進消費和穿著行為的轉變。

3.3回收、再利用和轉售

當前,衣物的平均壽命被認為在3年左右。過了這段時間,消費者就有可能將其丟棄,即使它們沒有任何破損、只是褪色過時。在服裝行業尤其是快時尚品牌,當已有產品還未全部銷售完時,品牌就會為了緊跟潮流而繼續生產新品,導致了嚴重的庫存堆積問題,部分品牌甚至會通過焚燒銷毀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此舉不僅對環境造成了污染,還增加了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廠的承載量。未來時尚行業可以搭建回收和修復的平臺,將廢棄的紡織品從流水線中選出,回收后加以再次利用和制造,最終投放到市場。其中,品牌可以對回收后的二手服裝進行升級改造,使其成為新系列;也有品牌為生產中的庫存面料搭建新的轉售平臺,以低于市場價的平均價格為時尚和設計專業人士提供材料。這種“可循環”生產鏈如果被廣泛應用,不僅能減少總體廢棄物產量和處理垃圾的社會成本,還可以進一步激活二手市場,引導消費者將閑置物品加入共享平臺進行二手置換或交易。

3.4把握元宇宙機遇

從數字時裝周到NFT藝術品,元宇宙的到來、數字經濟和虛擬技術的發展,使得時尚和數字結合得越發緊密,一個全新的數字消費時代即將開啟,而時尚產業也會借助科技的力量實現非物質化的數字化轉型。已有實踐表明,目前服裝品牌參與元宇宙的方式主要有三種:合作游戲發售虛擬或顯示服裝產品;發行虛擬鞋服NFT產品;入駐元宇宙平臺,開發虛擬總部或體驗館,提升品牌交互。在已經布局元宇宙的服裝品牌中,企業可通過游戲來打破界限并進行營銷傳播,利用NFT技術進行身份驗證和透明化,時裝秀、樣品和沉浸式展廳等數字解決方案減少了實體商品的生產與浪費。元宇宙的發展還將改變傳統消費領域設計師、品牌、IP作為主導者的地位,轉變為消費者在虛擬世界更具選擇的自主性,設計師無需考慮實穿性而創作出更有創意的作品,同時社區和個人也都可以參與未來時尚產業的建設。

4結語

在消費理念轉變、數字化轉型加速、競爭日益激烈的全球時尚市場中,“可持續發展”作為企業與品牌公益宣傳層面上的內容,已經成為衡量服裝企業的重要標準。服裝品牌的可持續時尚發展建設并不是在短時間能夠完成并見到成效的,這不僅需要重新審視時尚和品牌的價值,深度洞察消費者的需求與關注點,更需要遠見和決心去變革品牌的經營理念和商業模式,挖掘價值內核去制定相關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服裝品牌應該在自我評估當下所處階段的基礎上,策略性地為可持續性發展轉型的環節進行基本戰略布局,同時長期關注并保護環境,將可持續融入品牌長期發展計劃中,實現可持續時尚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董妍,陳大公.從物質性轉向到消費關系重構———可持續時尚發展的背景、歷程與可能性[J].藝術設計研究,2022(04):11-15+49.

[2]劉樂.淺析可持續時尚品牌的發展與創新———以StellaMcCartney為例[J].西部皮革,2020,42(01):111.

[3]魏山森,梁建芳.新冠肺炎疫情對服裝可持續消費關注度的影響———基于舊衣回收、舊衣改造和舊衣捐贈的百度指數分析[J].絲綢,2021,58(12):40-46.

[4]吉哲.綠色環保理念下的服裝品牌可持續發展研究[J].化纖與紡織技術,2021,50(05):5-6.

[5]王子佳.“雙碳”背景下中國服裝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西部皮革,2021,43(24):118-119.

[6]曾琦.品牌皮具消費及設計的趨勢探析[J].皮革科學與工程,2022,32(06):84-89.

作者:屈思玘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