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初中美術教學在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初中美術教學在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初中美術教學在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新形勢下,我國義務教育的改革力度不斷加強,相關學校全面推廣實施新的教育政策,重視初中美術教育。在以往的初中教學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響,美術學科的受重視程度不高,而且教學模式不夠多元,缺乏創造性。對于美術教育的意義,西方教育家第斯多惠提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盵1]美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欣賞藝術,提升美術核心素養。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激發學生的創作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造力。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能夠使學生從日常生活、大自然中發現和感受藝術之美,開闊眼界,提升綜合素養,進而對日常生活中的美有更深刻的感悟,對美術形成獨到的見解。學校要通過初中美術真正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而不是使教學僅僅停留在形式上。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深遠的影響。

一、初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近些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教育部門和各地中學越發重視初中美術教學。與以往不同,在當前的美術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意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將創新思維培養作為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2]。1.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初中生正處在特殊的年齡段,他們的自我意識逐漸獨立,價值觀也不斷完善。教師通過美術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通過美術作品表達自身的想法,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論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美術無處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其美術核心素養的提升,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積極的影響。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夠真正體現美術教育的本質。

2.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美術的本質是人們將在生活中看到的人和物通過藝術加工的方式創作成作品,作品蘊含了人類的情感、智慧、思想和藝術感悟。美術的具體表達形式多種多樣,如繪畫、雕塑等。美術是人們思想和情感表達的產物,創作者的創新能力是美術不斷發展的源頭活水。初中生可以通過美術作品表達內心思想和個人意志,進而提高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是學生在學習美術基礎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促使其美術創作的核心要素。

3.有利于促進初中美術教育的發展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從宏觀層面看,當下教育部門和各地初中學校正在積極努力地推進教育改革,新課程標準也明確提出初中美術教師要重視對初中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包括創新思維、表達能力和創作能力。這樣一方面能夠優化我國初中美術教育結構和教學體系,促使初中美術教師轉變教學思維,使其擺脫以往教學思維的束縛,與時俱進,創新初中美術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符合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要求,有利于促進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4.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泵涝谏钪须S處可見,但一些人缺少發現美的意識。美源自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中美術教學不僅能夠通過美術基礎理論讓學生了解美術學科的理論架構,而且能夠通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3],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幫助他們通過鑒賞美術作品體會生活的美好,感悟人生的真諦,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對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二、初中美術教學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措施

美術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美術創作的理論知識,而且要重視對學生創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學生具備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才能更好地根據個人的思想、意志表達美術之美。

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可視化的教學資源較多。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情境教學是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一種課堂教學模式。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美術教材第五單元的主題是“移步換景,別有洞天”,主要目標是讓學生欣賞中國古典園林。古典園林藝術是中國傳統美術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美術發展歷史中璀璨的藝術瑰寶。古典園林的造景藝術深刻地體現了中式傳統美學的藝術情趣,“移步換景”是古典園林的精髓,也是古代匠人和園林主對美的自然表達。中國的古代私家園林大多分布在江南一帶,尤其以蘇州的園林最負盛名,拙政園、留園都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國古典園林。蘇州園林的精妙之處體現在其具有可游、可賞、可居的特點。蘇州園林最顯著的藝術特征之一就是“移步換景”,咫尺之內可以再造乾坤,是中國藝術美的體現和表達。造園師巧妙地運用了多種園林藝術的創造技巧和手法,善于將亭臺樓閣、花、木、水、石頭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精巧雅致的自然之美。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互聯網教學設備,在課堂上展示蘇州園林的精美圖片,播放紀錄片、影視片段等,讓學生從視覺、聽覺、心理上感受到蘇州園林的藝術之美。在美術理論講授層面,教師可以通過具體的圖片和視頻教學資料講解蘇州園林“移步換景,咫尺乾坤”的藝術體現[4]。美術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自發尋找素材,并且分析和講解蘇州園林的藝術美感。這一過程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營造良好的美術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提升美術核心素養。

2.增強課堂內容的延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生的思想較為活躍,對身邊的事物總能保持積極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中美術教師要善于激發并利用好學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增強美術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與延展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美術教材的內容是基于美術理論而編寫的,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要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充分融合,理論不能脫離實踐而存在。教師要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運用美術理論,并根據自身的領悟和審美積極發揮創造力,從而實現美術教學的根本目標,體現美術教學的實踐意義。課堂教學的內容是有限的,而美術卻在生活中處處都有體現,增強美術課堂內容的延展性,通過切實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鑒賞能力,能夠使學生從生活的細節處發現美術對生活的重要意義。延展美術課堂內容是將美術理論和日常生活相融合的有效途徑之一。如,人教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主題是“為生活增添情趣”,其中包括插花、擺件、手工燈飾、裝飾畫等內容。這些美術元素源于學生生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插花,其是古老、典型的東方藝術形式之一。唐宋時期,我國的插花藝術就發展到了巔峰。插花藝術體現了人們對于鮮花的創新組合,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插花藝術也較為常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講解插花的發展歷史、插花的藝術創作要點以及插花的情感表達。一方面,美術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式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共同創作插花作品,然后相互點評。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尋找不同的插花藝術作品,將其拍成圖片帶回課堂與同學一起賞析,并在此過程中分享自身的感悟;或讓學生回到家中自行創作一幅插花作品,以圖片的形式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創作思路。教師通過實踐,可以鍛煉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習插花藝術是對美學的學習。花朵本身就是嬌艷而美麗的,插花藝術可以讓原本就十分美好的事物變得更美。因此,學生需要懂得一些花藝表達技巧,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即使是已經殘敗的花朵,也可以展現出別樣的藝術之美。學生可以通過藝術創新,使不同的花朵呈現出雅致精巧的藝術美感。插花藝術創作不僅能夠更好地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而且能使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有效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他們的創新思想。

3.鼓勵自主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無論在教學模式方面,還是在教學理念層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一,部分學校認為美術學科不夠重要,對美術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確的認知。其二,以往的初中美術教學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部分教師沒有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意識的培養不夠重視。對于初中生來說,美術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以美術理論基礎為核心的,通過美術鑒賞,學生可以切身感受到美術作品的感染力,不斷提升審美修養。過去,美術教學理念的局限和教學模式的單一阻礙了初中美術教育的全面發展,同時也制約了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F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美的追求也不斷提升。無論是城市中的自然環境,還是個人的居住空間,處處都體現了美術的實用之美。人教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主題是“美好宜人的居住環境”,此單元包括和諧溫馨的生活空間、裝點居室以及關注社區居住生活環境三個方面的內容。從教材內容的結構可以看出,較之以往的美術教材,現在的初中美術教材在內容和結構上作出了一定的改革與創新。教師將現代社會人居環境中的藝術之美融入教學,讓學生了解不同的室內裝修風格體現了不同的文化底蘊和精神思想,并通過展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美術作品,讓學生體會到美術對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5]。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越發意識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初中生生活在一個物質極為豐盛的時代,通過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其能夠欣賞傳統美術作品,增強民族自豪感,進而在美術創作上不斷創新。近幾年,新中式室內裝修風格較為流行,極簡風格也備受年輕人喜歡。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將現代家居的美術特征融入美術教學,讓學生體會到美術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讓學生參與美術創作實踐,使學生走進美術世界,知道美術源于生活。通過美術學習,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美術作品的美感,提升美術鑒賞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美術之美的地方有很多。如,現代城市建設快速發展,人居環境質量不斷提高,城市環境越來越美,城市雕塑隨處可見。雕塑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現形式,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講解雕塑的起源、發展等,然后介紹國內外雕塑大師的生平、代表作品,讓學生深入了解雕塑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懂得如何欣賞雕塑,進而從雕塑的紋理構造、情感表達、構造技巧等方面展開鑒賞。通過雕塑藝術鑒賞,學生在提升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能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在欣賞同一件美術作品時,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共鳴和情感體驗。初中美術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把美術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上充分地展示自我、表達觀點。美術作品是創作者基于自身的美學思想創造的產物,對于初中生而言,比起機械地掌握美術理論基礎知識,培養其美術鑒賞能力、學習興趣、創新能力更加重要。

4.創設教學美境,激發創新靈感初中美術教學要將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作為出發點,美術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創作能力、鑒賞能力、分析能力,具備扎實的美術基礎理論知識,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第一,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教室內張貼經典的美術作品、藝術大師的肖像畫等。第二,積極宣傳美術創作格言,把美學原理設置在學生隨處可見的地方,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第三,在教室內陳列和展示學生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進行美術創作,并舉辦不同主題的學生作品展覽,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美術創作。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營造美術創作氛圍,同時讓學生更好地相互交流,積極參與創新實踐。人教版美術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美術作品的深層意蘊”,包括情感的抒發和理念的表達,以及如何通過美術作品弘揚真善美。美術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鑒賞美術作品,從美術作品的構圖、色彩、勾線等專業角度展開分析,鼓勵學生在賞析過程中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同一幅美術作品帶給每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感悟往往是不同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表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賞析齊白石、張大千等大師的作品,也可以讓學生分析國外雕刻大師的經典作品,鼓勵學生大膽分享自己的審美觀念,以此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結語美術創新是美術教學的靈魂和最終目的,美術教師應該意識到以往單一灌輸教學方法的局限性,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學生通過體驗生活、發現身邊事物的美好,并將其以各種方式展現出來,能夠有效提高創新能力。教師要增強美術課程的趣味性,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知識。美術創新源于生活,而且是學生的自主行為。因此,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生活中美的事物的認知和思考,培養學生對美的感悟能力、創作能力、想象力,有利于更好地達到美術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石顯美.新課改下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3):264-265.

[2]張麗娜.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11):59-60.

[3]胡建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途徑分析[J].美術教育研究,2020(3):122-123.

[4]馮秋霞.淺談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才智,2019(15):29.

[5]杜軍.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5):101.

作者:呂金平 單位:甘肅天水市秦州區關子中學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