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主題意義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強調,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圍繞文本主題來設計教學活動內容。研究發現,學生對文本主題的理解程度與其閱讀思維的發展水平直接相關?;谥黝}意義的閱讀探究活動,能夠幫助學生在學習生詞、語法的過程中同步了解作者的思維方式,進而對文本整體有更深刻的見解。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一些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過分注重閱讀技巧的講解,這導致學生雖然能夠偶爾取得高分,但是難以形成完善的英語閱讀素養,最終本末倒置[1]。因此,教師應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深入了解文本的內涵和主題,體會作者的思想,最終在閱讀學習中形成推理、分析以及創新的思維。
一、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的重要性
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深諳閱讀模塊在初中英語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不僅能夠學到豐富的詞匯知識及語法知識,還能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情感分析能力[2]。最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提出,利用主題意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了解國外文化內涵,最終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3]。學者孔麗芳在其論文中指出,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閱讀教學主要是將文本作為載體,引導學生在分析文本、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建立完善的思維品質,最終形成良好的英語核心素養[4]。通過上述分析能夠發現,學生在探究文本主題意義的過程中,能夠復習鞏固已學的知識內容,并運用學過的知識經驗來思考問題,最終獲得高效的閱讀體驗。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正是基于此,筆者在實際教學中一般采用三步教學法:第一,圍繞文本主題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第二,根據文本主題設計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第三,根據文本主題設計豐富的教學實踐活動。
二、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原則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主要遵循兩大教學原則:目的性原則和遞進性原則。
(一)目的性原則
在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中,每一單元均有一個主題作為學習主線,單元內不同模塊的內容均圍繞此主題展開。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圍繞單元主題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幫助學生將本單元的內容聯系起來,并最終建立系統的脈絡圖[5]。筆者經過調查發現,在以往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難以將學過的知識與新知識建立聯系,這常常導致認知沖突的發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帶來了負面影響。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教師需要在主題意義探究過程中秉持目的性原則,激發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認知結構,最終達到融會貫通的目標。
(二)遞進性原則
在利用主題意義探究方式開展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遵循遞進性原則,即教師要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閱讀的規律。該方式有利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筆者認為,依據遞進性原則,可以采用分層次、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展主題意義探究活動,具體為:第一步,教師先引導學生對閱讀文本的內容進行泛讀,該過程有利于幫助學生理清文本的主題信息;其次,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讓學生不斷完善對主題脈絡的梳理,此環節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的整體結構及作者的思維情感[6]。第二步,在學生對文本主題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礎上,教師應適當鼓勵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對文本中的疑難問題進行分析與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以引導者的身份帶領學生對文本中作者傳達的觀點以及語言特征進行分析,使學生將學過的知識和經驗與文本主題進行融合,最終對文本形成更加深刻的見解[7]。第三步,教師還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實現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并鼓勵學生運用主題信息來解決問題,最終達到學以致用。
三、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的教學實踐研究
(一)教學內容
以譯林牛津版初中英語教材中九年級上冊四單元為例。該單元主要介紹了美國著名運動員SpudWebb的勵志經歷。最初,SpudWebb由于身材矮小而沒能得到教練的重視,但是他并未因此放棄自己的理想,而是鉆研球技,最終克服了身體短板,在比賽中奪得冠軍。該閱讀文本中,作者不僅使用了很多動詞來描寫SpudWebb的性格與品質,還運用前后對比的敘述方式來表達SpudWebb的成功來之不易。因此,筆者將本單元的閱讀主題設置為“堅持就是勝利”,并圍繞該主題設計了詳細的主題探究活動,以達到幫助學生了解人生的價值以及堅持的意義。
(二)教學過程
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筆者設計了六大教學流程,分別為課堂導入環節、觀察與猜想、閱讀與思考、精讀查找文本細節、再讀與反思、討論與探究。
1.課堂導入環節在閱讀課堂開始環節,教師可以詢問學生最喜歡的運動類型是什么,這種導入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文本的主題引入對話內容:“Whatisyourfavoritesport?Doyoulikeplayingbasketball?Wouldyouliketobeabasketballstarwhenyougrowup?”學生總是對未來的發展有諸多憧憬,紛紛搶答。此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對三個問題的答案寫在黑板上,進而引出今天的閱讀主題“Nevergiveup”和“Keepdreams”。通過在主題意義探究活動中合理設置導入環節,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同時將課程主題滲透至對話內容中。該教學流程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知識,并根據對話內容合理預測文本內容,進而培養學生完善的思辨能力[8]。
2.觀察與猜想在該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本文主人公SpudWebb的相關影視資料。通過對比SpudWebb初中時期和成名之后的照片,引導學生注意主人公發生的變化。具體對話形式如下:教師:“Doyourecognizethepersoninthepicture?”學生:“SpudWebb.”教師:“Youareright.SpudWebbwasonlyfifteenyearsoldatthattime.Comparedwithotherbasketballplayers,whatdoyouthinkaboutSpudWebb?”學生:“Hewasveryshort.”教師:“Yes!Buthestillwanttokeephisdream.Finally,hardworkpaysoff.SpudWebbbecameabasketballstar."(在交流中引出新詞graduate、succeed、force,為后續的主題探究活動做鋪墊)在該環節中,教師通過向學生展示SpudWebb的照片來引導學生熟悉文本主題,并在交流對話中引出需要學習的新詞匯,引導學生感受生詞的含義。
3.閱讀與思考在該環節中,教師鼓勵學生通過泛讀的方式對文本內容進行大致瀏覽,并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圈出描述SpudWebb永不放棄的內容。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生詞時,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根據上下文內容猜測生詞含義。自主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文本的主題、結構通過思維脈絡圖的形式展現出來。通過閱讀文本內容可以發現,主人公SpudWebb在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追夢行為,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帶領學生了解主人公的成長歷程,學生在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主人公永不言棄的精神將有更深的體會。該教學活動的重心在于讓學生利用泛讀形式掌握文本的整體信息,并對關鍵信息進行整理與匯總,最終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現出來。在該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置一系列合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層含義,最終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4.精讀查找文本細節要想深刻理解文本的主題和內涵,教師還需要帶領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精讀,找出細節。比如,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通過時間順序理清SpudWebb的成功歷程。首先,讓學生在精讀過程中勾畫出時間介詞及一些轉折詞(although、however、while、when);精讀結束后,通過問題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挖掘文本細節,例如:“DidWebbgetagreatsuccessatajuniorcollege?”這一問題能夠使學生了解到轉折詞匯出現的意義。通過第一遍文本精讀使學生了解主人公和主題有關的具體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需要準確把握文中的關鍵詞句,通過這樣的方式梳理出文本結構,體會作者傳達的思想感情。
5.再讀與反思實際上,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容,還應帶領學生揣摩作者所要傳遞的觀念,這是閱讀的核心素養。因此,在第二遍文本精讀的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思考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癢hatisthewriter’spoint?DoeshesupportWebb?”學生在精讀中就需要尋找文本中能夠體現作者想法的關鍵詞句。例如,文中寫道:“SpudWebbprovedthat……”該句型從側面烘托出作者對主人公的態度,即對主人公永不言敗的精神給予了肯定。在該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文中的關鍵詞句進行分析,了解作者對主人公的態度以及要傳遞的價值觀念。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思考文本的內涵與思想。這樣不僅能夠對文本主題意義進行深度探究,也提升了學生的深度學習能力。
6.討論與探究在課堂接近尾聲時,教師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學生對文本主題進行探究。例如:“Ifyouhaveabigdreambutencountersomedifficulties,willyougiveup?”該問題能夠幫助學生產生共情,并積極運用本節課所學的生詞、句型來表達自己的看法。這種討論、探究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思維,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探究結束后,教師再次提出本節課的主題“Nevergiveup”和“Keepdreams”,這樣前后呼應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培養學生獲取基本文本信息的能力,更要培養學生把握作者寫作意圖的能力。通過在課堂的最后環節展開討論與探究,既能夠幫助學生掃清閱讀障礙,深刻理解文本主題,也最終使學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開展主題意義探究活動,教師得以將學生的學習重點聚焦在文本主題上,而不是僅僅學習簡單的詞匯句型。實踐表明,以上設計的主題探究活動能夠以文本為載體,將教材中不同模塊與教學內容聯系起來,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素養的目的。
作者:黃曉燕 單位:江蘇省如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