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篇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研究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作為中國共產黨創建的浙東重要抗日根據地之一,寧波地區有著豐富的紅色文獻資源,也有責任開發、利用好紅色文獻資源的深厚內涵和價值,構建社會傳承紅色精神的良好氛圍。這是增強寧波城市綜合實力的堅強力量,也是寧波助推共同富裕的精神支撐。如何科學有效開發利用紅色文獻資源,豐富紅色文化的表現形式,展現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更好兌現紅色文獻資源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價值,已經成為新時代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一、推動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
(一)傳播紅色文化,弘揚紅色精神紅色文獻資源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斗爭中形成的不可再生、不可代替的寶貴歷史資源,是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歷史見證。紅色文獻蘊含著共產黨人可歌可泣的革命斗爭精神,以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檔案館、圖書館、革命紀念館等傳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陣地,充分挖掘、開發紅色文獻資源,保管好、利用好紅色資源,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紅色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傳承、傳播,弘揚紅色精神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傳承地方精神,增強文化軟實力寧波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文獻資源大市,紅色文獻種類繁多。這些紅色文獻資源因其特有的歷史底蘊、精神內涵和紅色基因而具有特殊地位,是寧波開展黨史教育、開設紅色課堂和發展紅色旅游的有力支撐,能夠有效增強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同時,紅色文獻資源作為特殊文獻資源,具有較強地域性和地方文化特征,為傳承地方精神發揮積極作用。紅色資源賦予了地方文化時代價值與時代使命,是特殊時期形成的珍貴資源,需要發揮其存史、明志、育人的功能,并以文化帶動經濟發展,增強城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培育愛國情懷無數革命先烈留下的優良傳統是永遠激勵我們前進的寶貴財富,任何時候都不能丟。作為傳播社會現代文化的公共服務機構,擔負著革命傳統教育的功能。紅色文獻資源作為承載先輩們遺志的歷史載體,其深厚的精神價值內涵,靈活多樣的表現形式,讓受眾產生強烈的使命感,產生深刻的精神共鳴和心理洗滌。學習、理解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斗精神,能進一步提升群眾文化素養,培養愛國情懷。
二、寧波地區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概況
(一)紅色文獻資源整理情況開發利用的前提是收集整理,紅色文獻質與量均達到一定程度,才能聯動開發、系統利用。紅色文獻產生于特定的歷史環境,經過戰火的洗禮,加上歲月的侵蝕,留傳至今實屬不易。紅色文獻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和文化價值高的特點,被譽為“現代文物”或“新善本”。收集和整理紅色文獻,對其進行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開發,可達到保護和繼承歷史文化遺產的目的。除檔案館、圖書館、黨史研究室等政府機構,紅色文獻的私人收藏和社會機構保存近年來也頗為興盛,民間力量的加入,為紅色文獻資源收集和整理注入了強大的力量,也使紅色文獻資源的收藏體系更為完善。寧波圖書館培育專職的地方文獻征集工作人員,到有捐贈意愿的紅色名人后人家中收集文獻資源,還定期聯系寧波各類企業、團體、民間機構等,收集民間的零散紅色文獻,并對這些紅色文獻進行著錄、標引形成紙質目錄或數字目錄。鄞州區檔案館常態化開展紅色檔案資料征集活動,建立紅色根脈專題檔案庫,加強對寧波地區紅色文獻資源的收集與整理。
(二)紅色文獻資源庫建設情況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以紙質保存的傳統方式已不能滿足紅色文獻保護和傳承的需求,升級紅色文獻的記錄形式,建立全面的紅色文獻資源大數據共享平臺迫在眉睫。為給讀者多樣化的數字服務體驗,加大紅色文獻傳播力度,寧波圖書館上線了紅色報刊檔案數據庫、紅色經典專題庫、中國共產黨思想理論資源數據庫等相關紅色黨建數據庫。挖掘紅色文獻資源的特殊內涵,闡釋其時代價值,踐行偉大建黨精神,也是各類文化場所、教育場所開發紅色文獻的形式之一。寧波充分挖掘校園內外“紅色根脈”教育資源,特別是當地的紅色遺跡、校園的紅色景觀、校史中的奮斗故事、校友中的英雄先烈等,編寫校本讀本,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浙東革命精神等在校園中落地生根。紅色故事和紅色曲藝作為傳承紅色文化的特殊載體形式,也是開發紅色文獻資源的有效方式。故事和曲藝能夠以更便于理解、更利于傳播、更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將紅色文獻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如寧波圖書館依托紅色館藏資源,組織力量開展了《紅色寧波:100人剪影與100種文獻》圖書的整理、撰寫與出版,以故事和文獻相結合的形式進一步弘揚和傳承寧波紅色地域文化;根據張人亞的紅色事跡改編的廣播劇《不忘初心———尋找張人亞》榮獲浙江省第十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紅色文獻資源功能發揮情況為了更好地利用紅色文獻資源,更廣地傳播紅色文化,寧波以建設紅色空間、舉辦紅色書展、推出紅色研學線路等方式用活當地紅色文獻資源,提升其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寧波圖書館內的“喬石書房”,既是集文物收藏、文獻閱覽、陳列展示、宣傳教育、學術研究等功能于一體的特藏文獻室,又是寧波的“紅色名片”,以“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為宗旨,為各類機構團體提供閱讀、黨課、展覽、觀影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套餐,是備受市內各行業、各群體喜愛的紅色學習基地和紅色人文空間。創新紅色文化傳承方式,天一閣、圖書館開展暑假紅色夏令營活動;市教育局發起“尋訪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紅色研學精品線路征集活動,利用紅色文獻資源著力打造行走中的“紅色課堂”,引導全市中小學生深入學習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愛黨情懷、汲取奮進力量。寧波還充分利用“紅色文獻+文旅融合+研學旅行”三位一體的運行模式,設計紅色文化線路、打造紅色基地、做優紅色旅游,以紅色文化促進城市經濟,推動文旅深度融合。
三、進一步助推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路徑和建議
(一)強化制度保障,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地方規章從頂層設計上來看,完善紅色資源相關立法,發揮法律法規的引導作用,是保障紅色資源合法合理開發利用的前提條件。寧波地區紅色文獻資源因其歷史原因,涉及內容廣泛,具有隱私性、涉密性等特性,需要從地方立法層面來規定紅色資源可開發利用的范圍,避免利用不當帶來的危害性行為。特別是寧波地區對紅色文獻資源的開發和征集具有形式多樣、渠道廣泛的特點,既有革命烈士后人捐贈、又有特色機構單獨開發、還有面向社會采購或者征集,因此在開發利用過程中要完善地方立法,確保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內容準確性、資源合法性、程序有效性,為社會群眾帶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二)強化要素投入,更大力度推動收集整理和開發利用工作除了圖書館和檔案館,專門針對紅色文獻資源收藏、保存、開發、利用的機構或場所相對較少,特別是對紅色地方文獻資源的收集整理、開發利用,還處于探索階段。紅色文獻資源具有形式多樣、分布面廣等特征,寧波應發揮經濟大市的優勢,一方面加大政府經費投入,另一方面發揮企業家力量,帶頭捐贈款項,同時加強社會機構合作,引導民間力量參與,切實調動各方積極性,提高對各類紅色文獻資源的征集和購買力度。尤為重要的是,應建立寧波紅色地方文獻征集隊伍,加大對寧波特色紅色資源的采集和開發利用,豐富文獻內容和文獻形式,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大力加以推廣,讓寧波地區的紅色文獻資源真正活起來,提高文獻利用率,為群眾提供快捷方便的利用形式,同時也對紅色地方文獻進行了保存、整理和收藏。
(三)強化紅色教育,創新面向少年兒童的展現形式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將紅色文獻用于新時代少年兒童德育教育,面向廣大少年兒童開展紅色文獻開發和紅色閱讀推廣,既是立德樹人、紅色育人的重要途徑,也是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的主要創新形式。要結合各類愛國教育基地,通過案例的解說、紅色閱讀活動的開展以及多維度的表達,幫助少年兒童更加深刻、直觀地理解革命成果的來之不易,更好地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黨愛國之情。
(四)強化品牌塑造,多路徑促進文化業態融合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紅色文獻資源開發利用要實現良性循環機制,就需要打造精品紅色品牌,實現文化業態的融合。在加強紅色文獻資源利用的同時,積極拓展外在延伸,利用紅色資源+民宿、紅色資源+地鐵、紅色資源+景點等模式,建立紅色書吧、紅色驛站、紅色實踐基地等,開展寧波本土紅色文獻資源宣傳推廣等活動,深入挖掘并提升相關旅游景點的紅色內涵。文化系統與教育系統應當聯合互動,整合館藏紅色文獻資源,創建紅色教育基地,設計紅色研學路線,以社會化合作的模式,在中小學生群體中開展紅色教育,推廣紅色閱讀,傳播紅色文化。還可以嘗試依托寧波地區的紅色文化遺存和革命舊址,深挖全市的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旅游新業態,將旅游產品從單一紅色教育向紅色山水觀光、紅色文化體驗、紅色記憶找尋等多元化的旅游產品體系轉型。
(五)強化數字轉型,建立健全面向新時代的紅色傳播路徑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要充分借助數據管理技術對紅色文獻信息資源的文本、圖片及音視頻資料進行數字化處理、整合和可視化呈現,完善著錄規則,升級記錄形式,建設寧波地區聯合共享的紅色文獻資源大數據共享平臺,使得紅色文獻信息獲取更加便捷、直觀、形象,拉近人們與歷史記憶的時空距離,探索保護紅色革命歷史文獻和傳承紅色文化的新途徑。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紅色文化陣地應充分利用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將傳統紅色文化教育方式與數字技術高度融合,拓展寧波地區紅色文獻的傳播路徑,構建多元化、全方位、立體式的紅色文獻傳播展示平臺,提升寧波地區紅色文獻資源的利用研究價值,擴大寧波地區紅色文獻資源在全國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杜永華.高校圖書館紅色閱讀空間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刊,2021(9):1-5.
[2]宋姬芳.圖書館紅色文獻利用與研究探析———以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22(2):71-76.
[3]張理甫.新時代紅色文化資源價值提升研究[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9):71-73.
[4]佟瑞娟.圖書館紅色文獻資源建設與推廣路徑探究[J].文化月刊,2021(12):116-117.
[5]劉曜檀.“立德樹人”視角下公共圖書館紅色文獻開發路徑探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2(8):23-25.
[6]劉革,董薇.數字人文視域下紅色文獻的數字化開發與利用[J].河北科技圖苑,2021(6):28-32.
作者:何東凝 單位:寧波圖書館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