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學寄生蟲病》雜志,于1973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31-1961/R,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年度學科進展、標準與指南、讀者作者編者等。
《國際醫學寄生蟲病》雜志報道內容:主要報道危害人類健康的各種寄生蟲病的病原、醫學媒介生物及其基礎、病因、流行病學、臨床、防治研究等方面的綜述、論著及進展類文章,介紹國內、外寄生蟲學研究領域的新成果、新經驗、新進展和新動態。
述評 論著 特約綜述 綜述 現場研究 疾病控制 病例報道 學術爭鳴 國外學者專欄 學術會議動態 年度學科進展 標準與指南 讀者作者編者
(1)文中凡引用他人觀點、資料的務必查對準確,并在注釋和參考文獻中依先后順序注明出處。
(2)列出至少5個中、英文關鍵詞。中文關鍵詞放在中文摘要后,英文關鍵詞放在英文摘要后,中、英文關鍵詞一一對應。
(3)論文格式:題目、作者姓名、工作單位(含省、市)、地址及郵編、內容提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4)基金項目指文章產出的資助背景,一般為國家或省部級基金項目項目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項目應依次列出,中間用“;”隔開,每個項目須給出基金編號。
(5)“一”后加“、”號,“l”后加“.”,(一)、(l)不加任何標點,‘第一”、‘首先”后面均要加“,”號。
2012 2013 2014 2015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2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3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4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本刊文章見刊的年份
在2015年的被引次數
被本刊自己引用的次數
被引次數的累積百分比
學者姓名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曹建平 | 28 | 心日本血吸蟲;隱孢子蟲;隱孢子蟲?。谎x;克隆 |
湯林華 | 23 | 心瘧疾;惡性瘧原蟲;流行病學;中華按蚊;微小按蚊 |
汪俊云 | 16 | 心免疫層析試條;利什曼原蟲;內臟利什曼??;黑熱??;囊型包蟲病 |
陳家旭 | 15 | 心日本血吸蟲;試劑盒;循環抗原;寄生蟲病;人芽囊原蟲 |
陳韶紅 | 14 | 心循環抗原;試劑盒;寄生蟲;寄生蟲??;衛氏并殖吸蟲 |
周曉農 | 14 | 心血吸蟲??;釘螺;寄生蟲??;日本血吸蟲;疫情 |
申麗潔 | 13 | 心旋毛蟲;弓形蟲;旋毛蟲成蟲;旋毛蟲??;HIV陽性者 |
陳勤 | 13 | 心惡性瘧原蟲;科技期刊;《國外醫學寄生蟲病分冊》;裂殖子表面蛋白1;瘧疾 |
殷國榮 | 13 | 心剛地弓形蟲;弓形蟲;鼻內免疫;可溶性速殖子抗原;免疫小鼠 |
朱淮民 | 13 | 心醫學寄生蟲學;蚊蟲;瘧原蟲;諾氏瘧原蟲;病原體 |
機構名稱 | 發文量 | 主要研究主題 |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217 | 蟲??;吸蟲;血吸蟲;吸蟲??;血吸蟲病 |
大理學院 | 36 | 蟲??;寄生;寄生蟲;免疫;基因 |
第二軍醫大學 | 32 | 原蟲;瘧原蟲;按蚊;基因;瘧疾 |
山西醫科大學 | 29 | 弓形蟲;剛地弓形蟲;細胞;免疫;弓形蟲感染 |
中山大學 | 29 | 細胞;管圓線蟲;廣州管圓線蟲;免疫;寄生蟲 |
云南省寄生蟲病防治所 | 17 | 原蟲;瘧原蟲;基因;惡性瘧;間日瘧 |
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 | 16 | 吸蟲;血吸蟲;蟲?。晃x??;血吸蟲病 |
廣西壯族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 | 15 | 瘧疾;吸蟲;蟲病;內轉錄間隔區;瘧疾監測 |
南京醫科大學 | 14 | 吸蟲;致弱尾蚴;尾蚴;免疫;寄生蟲 |
鄭州大學 | 14 | 旋毛蟲;蟲病;流行?。涣餍胁W;旋毛蟲病 |
國際醫學寄生蟲病編輯是比較負責任的,效率高,態度認真。編輯都很負責。論文要有創新,是有希望錄用的。退修時注意格式及審稿人的意見的話就基本會錄用。感覺期刊還是很正規和公正的。
這個期刊還不錯,2015年2月初投稿,半個月后開始外審,外審一個月給了專家審稿意見,專家審稿很認真,給的意見很中肯,3月底修完,4月初進入主編終審,5月錄用。終于能畢業了,輕松了好多,感謝該期刊。
審稿時間給出了嚴格的規定,大約兩個星期,并在到期之前再次寫信提醒,還是很嚴謹的,之前大家反映的無人處理和審稿時間過長的問題這次沒有出現,可能負責的編輯不一樣,工作態度和狀態也不一樣,但是我覺得只要文章嚴謹,避免出現錯誤,也就還好。
真是一個糾結的過程,投之前在這里看到,很多人說這個期刊審稿速度快,就投了,一審是很快,1個月左右狀態變成評審已審回,可是沒過幾天又送審了,然后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過了2個多月,才有了審稿意見,說是大修,根本就沒有幾條審稿意見,都是些格式或者語言上的意見,一周返回,結果狀態一直是責任編輯。
10月份投稿,11月底收到審稿意見,5個審稿人,詳細提出了修改意見,12月底完成修改稿,一周內主編同意接收。國際醫學寄生蟲病審稿速度比較快,主編認真負責。
該看最初編輯審稿挺快,但是專家審稿就不一定了,看人。有的快有的慢,但是總體還是挺快的。而且編輯人員態度很好,似乎因為方向不符合雜志要求被退稿,編輯特意打電話說明,還詳細告知退還審稿費流程!至少從態度上來說還是不錯的期刊!
投稿相對有點麻煩,在線提交論文之后,還要郵寄紙質論文,快遞和審稿費在路上的時間就要耽擱一些。今年9月17號投的,22號通知交審稿費,28號開始審稿,11月23號通知退稿。其實本來沒打算這篇能投上,也知道投不上,完全是導師看我太閑,想為難我一下……
基本有難度,有發表過,速度沒有想象中的快,兩月前又投了一篇,現在還在審中!我覺得吧!最主要是內容,內容和雜志的要求相符,達到雜志的分量,就會被接受。祝大家好運!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