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銀行運營主管工作計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基本情況概述
據統計2011年我行全轄平均集中對賬賬戶為3,330戶,其中:重點賬戶1,769戶,非重點賬戶1,561戶。網上銀行自助對賬賬戶2,074戶;網銀對賬占比達62.28%,城區集中管轄對賬網點11個,由3名專職對賬人員負責完成城區的銀企對賬工作。較遠縣市支行9個網點銀企對賬工作由5名兼職人員分管完成。對賬方式按客戶類別分層管理,采取靈活多樣的對賬方式,主要采取按月網上銀行發送客戶自助對賬單、上門面對面人工送達對賬單、電話預約、發傳真、由省分行統一按月、季度外包郵寄對賬單等多種方式開展對賬工作。平均月度重點對賬的回收率達到100%,按季度余額對賬的回收率達到99.37%,網上銀行自助對賬回執點擊率達99.97%,全轄重點賬戶面對面對賬回收率達到 99.34%,創我行銀企對賬歷史最好水平。
二、銀企對賬管理指標對比調查分析
2011年二季度我行共發送郵寄對賬單1,813戶,其中:地址有誤和空地址退信82戶,在82戶退信中空地址退信占51戶、地址有誤退信占31戶,兩項退信率占全行總發送量的4.52%。二季度退信戶數較一季度下降122戶。
2011年三季度我行共發送郵寄對賬單1,765戶,其中:地址有誤和空地址退信75戶,在75戶退信中空地址退信占58戶、地址有誤退信占17戶,三季度退信戶數較二季度下降7戶,退信率較二季度下降0.28個百分點,其中:空地址退信占總量的77.33%,地址有誤退信占總量22.67%,兩項退信率占全行總發送總量的4.24%,兩項退信率均高于省分行3%考核指標。從客戶對賬系統反饋三季度退信網點分布在11個支行,雖然較二季度減少7個網點,退信率呈下降的趨勢,取得可喜的成績,但退信率仍然高于省分行空地址在1%考核指標,地址有誤在2%專項考核標準,持續影響我行在省分行運行專業單項考核。如何強化退信賬戶的管理成為我行銀企對賬工作的重點、難點。
三、目前銀企對賬存在的風險分析
(一)銀企對賬退信風險原因分析
1.我行自2010年12月實施賬戶集中審批開銷戶管理以來,前臺操作風險控制環節依靠賬戶集中審批把關,但在現行操作中并未得到全面有效控制。新賬戶開立時賬戶資料的信息錄入是由前臺柜員通過前臺系統操作進行,到后臺通過系統集中審批時,前后臺系統相互不匹配,對事前錄入賬戶信息如往來戶注冊資金、注冊地址、辦公地址、通訊地址及單位聯系方式等錄入的內容,到后臺集中審批系統只有注冊資金與注冊地址兩項內容,前臺賬戶信息若存在錄入不正準確不完整的情況時,集中審核無法通過系統控制風險隱患,形成新開立賬戶空地址或錯誤地址不能及時變更,錯誤的郵寄對賬地址要等一、兩個月后再通過省分行反饋郵寄對賬退信,無形中大量的退信業務,加大人工重新發送郵寄和回收成本,嚴重影響網點對賬工作的時效性。
2.近年隨著西部大開發建設工作的全面鋪開,內地來疆從事礦產資源開發和基礎建設的企業越來越多,特別是企業建設初期開立的工程項目部、建筑安裝工程公司的賬戶較多,這些施工企業不管工期的長短,都受新特的氣候影響,基本上企業每年的4-10月開工搞建設,每年的11月到下年的3月回原籍進行冬歇。因此區分行銀企對賬系統如果在11月到下年3月郵寄單位的對賬單,勢必造成單位聯系不上無法完成對賬,形成對賬滯后的風險。
3.通過銀企對賬發現個別企業在未對賬的情況下先在柜臺辦理了變更名稱或銷戶手續,企業變更名稱或銷戶后,公章、財務章均被交到公安局進行銷毀。對賬員在辦理紙制對賬時無法在對賬單上加蓋企業財務章,給對賬工作帶來一定難度。企業只能去公安局開證明,證明此前的財務章已被銷毀,這樣就浪費了大量的時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從而影響了銀行對賬率,增加了對賬工作難度。
(二)引發銀企對賬風險因素分析
1.內外部因素引發銀企對賬業務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我行在開展銀企對賬檢查工作中,發現有一支行對賬人員12月份通過一級分行對賬中心發送某股份有限公司郵寄貸款余額對賬單1戶,貸款余額為5個億資金,查看客戶對賬系統該行生成維護對賬結果與單位反饋收回實物對賬回執貸款余額不符,單位反饋貸款余額對賬回執中缺少1個億資金,經現場檢查跟蹤落實屬銀企雙方單位專職對賬人員履職中未嚴格執行客戶對賬管理辦法處理業務流程,從而引發的潛在操作風險隱患。
(1)銀企對賬人員在催收單位對賬回執工作中,單位財務人員聲稱銀行發送郵寄對賬單未收到,單位沒有發生退信,銀企對賬人員通過前臺報表主機系統打印客戶余額對賬單進行人工二次發放回收,在系統維護結果時未對客戶對賬系統生成貸款分戶余額與人工二次發放回收對賬單結果進行深入核對,系統本身對對賬回執錄入的結果不顯示核對內容,其潛在的對賬風險不容易掌控。
(2)通過進一步核查落實, 在前臺報表系統未升級時打印人工 二次發放客戶貸款分戶對賬單,容易形成打印內容不全,上述業務是漏打印該企業貸款科目中的1個億資金對賬單1份。由于前臺報表主機系統生成數據與后臺客戶對賬系統數據不匹配,形成的操作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3)做為單位的財務人員無論收到銀行任何方式提供的銀企對賬單,都應該認真履行核對企業財務收支往來明細賬務,避免違章行為引發單位財務人員挪用公款或銀行內部人員將客戶賬務記載錯誤無法防范的重大風險隱患。
(三)外部因素引發的未達賬項風險需要警惕防范。
未達賬項是反映對賬業務工作成效,揭示賬戶管理風險的主要標志,在2011年《內控和案防制度執行年活動實施方案》中的六個重要風險點兩個關注點之一,將“逐筆對未達賬項進行核查并及時回訪客戶,對發現的問題查清并及時逐級上報風險報告”作為一項風險點進行防范。
我行對賬中心在檢查銀企對賬工作落實未達賬項核實情況時,發現某支行企業客戶6月份反饋的郵寄對賬單回執填列的未達賬項注明:銀行列賬單位未列賬借方3筆,累計金額為66,491.10元,經與專職對賬人員核實銀行入賬時間為6月16日,單位將3筆款項列入未達賬項,未達類型填列為“銀行已支付列賬、企業尚未支付記賬”,經詢問專職對賬員說:原因是該企業單位內部負責人出差未審批列支,故單位財務人員未進行記賬,將3筆未記賬業務填列在對賬單回執“未達賬項中”,對于這類由于單位方原因引發未達賬項,存在掩蓋真實賬務反映的風險,需要專職對賬人員與企業負責人進一步核實確認未達賬項原因。
1.通過3筆未達賬項可以看出,企業單位財務人員沒有及時做賬處理,網點的協助對賬人員對企業連續發生填列未達賬項的情況,缺乏操作風險主動防范意識,銀行對賬員在處理未達賬項時沒有和企業單位共同深入核實未達賬項原因,對單位內部未及時支付記賬形成的資金風險,銀行對賬員沒有提醒企業財務人員,存在單位財務人員內部挪用公款的重大的風險隱患。
2.支行協助對賬人員若不嚴格按照規定要求和操作流程,不認真仔細地逐筆核對未達賬項的來龍去脈,對單位內部行為導致的賬務核算不清的問題有可能將風險轉嫁到銀行來承擔,對銀行對賬形成外部風險沖擊。
四、管理優化對策
(一)實施賬戶集中審批管理流程改造
1.網點在開立新賬戶時要加強賬戶信息資料錄入工作的完整、準確性,將開立賬戶錄入資料內容通過流程優化設置為系統硬控必輸項,減少網點賬戶資料信息采集不準確不完整引發的風險事件及空地址、錯誤地址的退信工作量。
2.通過完善優化前后臺系統流程相互匹配條件內容一致性,把內部集中系統審批控制防范工作切實落到操作環節中,以便提高整體賬戶集中審批管理工作效率。
3.網點普遍存在賬戶銷戶時不及時提示單位財務人員先核對銀行賬務,將系統流程優化銷戶之前提示銀行與企業先核對賬務后再進行銷戶,包括開通網上銀行服務賬戶同步銷戶提示。
4.建議在系統中增設一項功能,未進行對賬的企業無法銷戶,在得到系統提示后,柜員可以告知財務人員先對賬后銷戶,從而便捷了客戶,也提高了銀行的工作效率。
(二)為冬歇企業單位設定銀企對賬套餐服務
1.對冬歇企業每年4-10月正常開工期間,對煤炭、房地產、鐵路及公路建設企業的銀企對賬業務流程進行改造、設置時間段,實施業務發生制進行郵寄銀企對賬單,保證銀企對賬工作落到實處。
2.在冬歇企業每年11月到下年3月資金和人員都在休息時期,改變對賬方式,分行可以不執行郵寄銀企對賬單,提前預約申請采取電子對賬回單的形式。
(三)采取有力措施加強銀企對賬重要風險點防范工作管理,有效提升服務價值。
加強銀企對賬重點風險防范工作管理是防范業務運營風險,注重實施加強賬戶、銀企對賬工作同步管理,規范客戶對賬行為,使對賬工作做到年初有工作計劃,事中有系統硬控制,事后有檢查一起形成多層次防控網來加強銀企對賬工作的管理。
1.要提高客戶對銀企對賬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盡管銀企對賬工作量大、難度較高,但銀企對賬工作是銀企防范資金風險的有效辦法,長期持續有效的做好銀企對賬,既可以遏制內外部挪用資金行為,也可以加強銀行對企業資金流動的監控,確保特定資金的??顚S?避免被挪用。因此,銀行工作人員要牢固樹立風險防范意識,決不能對銀企對賬工作有所忽視。
2.要培養客戶的主動對賬意識。 要消除對賬人員嚴格按規定對賬服務會引起客戶不滿的顧慮,大力宣傳銀企對賬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促使客戶提高認識,端正態度,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程序履行對賬手續,養成客戶認真執行對賬制度的良好工作習慣,由被動變為主動,積極督促客戶配合銀行的對賬工作。
3.要不斷完善銀企對賬工作制度。通過建立健全銀企對賬工作制度,明確對賬人員在對賬單發放收回等各個環節的崗位責任,完善對賬工作程序,確立對賬行為規范。在此基礎上,將銀企對賬工作質量納入績效考核以及內部管理的重要內容,定期對銀企對賬工作結果進行核查,確保制度落實嚴格到位。
4.要認真把握對賬工作重點風險關鍵環節。做好對賬的前后臺分離,確保對賬工作的有效性,并換人核對收回的對賬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銀企對賬工作,對未發出的對賬單要說明原因;未達賬項要與客戶逐筆核對落實、核查后在對賬回單上注明查實日期、賬務不符原因等,對銀行內部員工出現的業務差錯應嚴密賬務調整處理流程,并作好相應操作記錄;應妥善保管對賬單回單,集中分類裝訂,作為會計檔案歸集管理。
5.細化客戶群,不同客戶采取靈活的對賬方式。對賬方式不宜“一刀切”,應重視客戶的財務實際情況靈活商定對賬方式。如對于大額存貸款企業,應提倡由銀企雙方財務主管或負責人直接安排,采取上門“面對面對賬”,如此更易充分暴露雙方可能形成的財務差錯和經濟案件,確保銀企雙方賬務完整正確,同時銀行方可借上門對賬之機與企業方交流溝通,收集其合理化建議,促進銀行不斷改進服務方式,跟進拓展新業務產品服務功能,鞏固銀企合作關系。再如對于業務量大、資金流動頻繁的企業,可根據其業務特點和客戶需求,實時為客戶打印柜面客戶對賬單,以便及時掌控賬務核對信息,加強企業內部風險防范。
五、[參考文獻]
[1]中國 工商銀行.關于進一步規范銀企對賬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J].制度研究,2008 ,(1) .
[2] 工商銀行昌吉州分行.關于開展銀企對賬工作專項檢查的通報[J].制度執行檢查,2010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