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擋土墻施工技術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擋土墻施工技術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擋土墻的施工首先是要對其進行施工測量及放線定位,在進行坡面的刷坡防護,進而對擋土墻的基坑進行開挖,并進行基地開挖檢查,經檢查不合格的要繼續進行開挖施工,而合格后則要進行擋土墻基底的高程測設。水泥砂漿的拌制,將拌制好的水泥砂漿在基坑內進行擋土墻的砌筑,并注意設置沉降縫,在施工的整個過程中要及時進行沉降觀測,并對擋土墻的高程進行測設與檢查,經檢查合格后,要將墻頂砂漿進行初步的調平,并進行水泥砂漿的勾縫與后期養生。

二、擋土墻施工的主要控制要點

1.擋土墻基坑的開挖施工

基坑開挖之前,首先必須要通知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檢查確認,并對原地面的位置及坐標做詳細的測設與登記,未經監理的工程師確認不得進行開挖施工。為方便后期復查與審核工作的開展,通常會將基礎內的軸線控制樁延長到基坑的外部,并對其進行固定。

對于已測設的基坑開挖線,首先要進行表面的清理與處置,如對表面樹根、雜草等的清理,以防對后續開挖施工造成不必要的影響,隨后進行整體的開挖施工,則主要是采用挖掘機等機械來進行土石方的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所遇到的較大的孤石或較為堅硬的巖層,則首先要采用人工對其進行爆破施工,再用機械配合進行對已爆破的土石方進行整體開挖,在開挖距離標高尚有20cm的范圍內要及時改用人工進行施工操作。且在基坑開挖的過程中,要對基坑的邊坡的穩定性進行實時的觀測,以防出現坍塌或滑坡現象給工程施工帶來不良影響,如發現有裂縫或松動情況后,要及時停止開挖,并對其進行必要的支撐,最終報監理工程師確認。

對于基坑內土石方的開挖與后期的處理,要經過監理工程師的簽字確認后,監理工程師認為該挖方的土石方材料可以用作其他工程的填筑施工材料后,方能將該材料用于其他工程的施工,如不能再用于工程中,則要及時對其進行合理的清理與堆棄?;釉陂_挖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排水設施的良好施工,保證在施工開挖的過程中可以及時實現對坑內水量的排除,不致由于水對基坑的整體強度帶來較大的影響,從而危害基礎的穩定性。

基坑開挖過程中對于標高的嚴格控制,主要體現在當施工人員將基坑開挖施工至設計要求的標高后,但基底的承載力卻尚未達到設計中所要求的承載力時,則要將施工現場的各項基本資料提交至監理工程師處,并予以深入的審查,依監理工程的各項指示對現場進行各項施工處理,開挖的基坑未經過監理工程師的簽字認可,施工人員不得繼續進行基坑的砌筑或澆筑施工。

開挖與砌筑施工都要對測設樁位進行嚴格控制,對于墻面和伸縮縫也必須要拉線立架,保證墻面具有較好的平整度,對于沉降縫的處理要切實保證其通直且沒有雜物的堵塞?;优潘O施的良好處理,為基坑成型后的砌筑及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且其承載力要經監理工程師對其進行檢查確認后方能生效。在澆筑或砌筑基礎層時,主要參考基礎層的材料,如基礎層是較為堅硬的巖石層面的話,則首先要將巖層的表面進行濕潤和清洗,坐上水泥漿進行上層結構的砌筑。但如果基底為土質的情況下,則可以直接進行水泥砂漿的坐漿施工。

2.塊石的砌筑施工

塊石砌筑施工中對于塊石的等級及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要嚴格落實各項試驗規程中對石塊材料的技術指標,尤其是對于抗壓強度的控制上要保證在30Mpa的強度以上。對于石塊本身而言,要具有堅硬、密實和耐久的特點等,沒有風化剝落或裂紋等不良缺陷。石塊材料外表面不得出現有砂漿或淤泥、油漬等跡象,不利于石塊與水泥砂漿之間的粘結作用形成,所以在在石塊運輸、堆放以及施工使用過程中,要盡可能的避免不合理的損壞或廢棄材料的產生。

對于塊石的形狀要求,主要為方正狀態,上下平面要大致平行,石塊的厚度通常要控制在200~300mm的范圍內,施工的過程中盡量將石塊上的一些尖銳部分鑿去,部分鑲砌面上會出現凹坑,但其凹坑的深度也是有限制的,要求不大于20mm為宜。監理工程師驗收過的基坑砌筑邊線,一般會采用人工對砂漿進行砌筑施工,對于砂漿的拌制也要采用機械設備進行,用機拌砂漿進行塊石的砌筑。

塊石的砌筑施工要成行進行,且施工進度大致保證水平,某一層次的石塊應與相鄰是層次的搭接至少保證要80mm,且砂漿的砌筑縫要不大于30mm。鋪砌過程要先鋪砌角隅與鑲砌面的石塊,隨后則是對幫襯塊石的鋪砌,腹石及內部填充料則可以在最后進行施工。各層之間的塊石要相互錯開,砂漿砌筑后的平縫與豎縫寬度均有嚴格要求。

在砌筑過程中如出現塊石松動或砌縫的開裂現象,要及時將塊石提起,將已施工的墊層砂漿與砌縫砂漿清掃干凈后,再進行重新鋪砌與砂漿砌筑。塊石砌筑好后要及時進行勾縫,且勾縫深度要大于20mm,但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要先將砌縫的砂漿刮深超過20mm,以便于后期的對外露砌縫的勾縫施工。勾縫完成的砌體,要根據所采用的水泥的類型及其相應的制約條件,在水泥砂漿實現初凝以后,加強后續的養生。

砌體砌筑通常會分層進行施工,在施工上一層次時盡量不振動到下面的層次,且嚴謹在已砌筑好的層面上進行砌體的拋擲或大幅度的翻動,盡可能少的給石塊帶來敲擊或振動。對于部分定位的轉角石則要選擇形狀較齊整的,且砌筑起來與其他層析銜接平順的塊石,上下層間接縫要錯位,不得出現通縫的現象。

砌筑時對于塊石的安排應在下層砌筑體積較大的塊石,選取形狀、尺寸相對合適的塊石進行砌筑,而對于一些較寬的豎縫,則通常采用小石塊進行填塞。擋土墻的砌筑一般常采用分段砌筑的方法進行,大概每段10~15m的范圍,且要在基礎地質易于發生變化的位置設置相應的施工縫。

擋土墻施工要按照設計規范的要求布設排水設施,即泄水孔等。且在泄水孔的進口處要設置反濾層,增強泄水孔的排水效果,如果擋土墻出現排水不良的現象,在寒冷季節很容易產生凍裂現象,所以一般會在墻后最低的排水孔位置處以上填筑30cm厚的砂礫夾卵石,以實現水分的良好滲透。墻趾部分的回填,回填過程要進行分層填筑,層厚要嚴格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進行。墻體砌筑技術后要將頂面的砂漿抹平,防治后期地面水帶來的不良沖刷現象。

3.基礎與墻身片石混凝土施工

片石混凝土的比例要進行嚴格的控制,對于片石的填充數量要控制在混凝土總體積的25%以內,且片石不能過薄,要控制在150mm以上,否則很容易折斷,不具有良好的抗折、抗壓強度。對于片石抗壓強度要控制在30Mpa以上,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混凝土的級別,片石在施工前要進行必要的清掃與沖洗。澆筑混凝土之后要緊接著將符合要求的片石放置在其上部,凈距不小于100mm,片石表面距墻身的距離也要大于150mm為宜,嚴禁片石與鋼筋或預埋件的接觸,以免移動其位置或影響其施工質量。

鋼模板的架立,架設側模與端模,且模板的強度要符合設計規范的要求,對于模板的尺寸也要做到十分的精確,模板架設完成后,通常還要在模板的內部涂刷一層機油來作為脫模劑,防治混凝土成型后,模板不易脫落的現象。接下來就是混凝土的澆筑與振搗,采用分層澆筑的方法進行施工,振搗時振搗器垂直插入混凝土,并要插至前一層混凝土,實現混凝土層之間的結合良好。混凝土振搗時混凝土整體不在下沉、冒泡和泛漿,其表面也較為平坦,在混凝土振搗完成以后要進行大概1天的放置,嚴禁出現不必要的振動。

篇2

1.施工技術要點。

基槽挖土方施工一定要配合整個墻體進行,可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具體步驟為:通過測量放線找好開挖線和邊線的起點及終點→樹立樁標→標明高程和開挖深度→開挖。施工中要根據具體使用要求設置排水溝和集水坑的數量和位置,必須使其工作表面是干燥的,且基底未受水侵;現澆鋼筋砼擋土墻施工中,要完成現澆鋼筋基礎,應把握如下技術要點:安裝基礎鋼筋→預埋墻身豎向鋼筋→基礎澆灌砼→安裝墻身鋼筋。其中,預制鋼筋砼擋土墻的基礎鋼筋應有兩步,第一次先安裝最下層的鋼筋,當基礎堅固強度完成,并將預制墻身安裝完畢后,再進行第二階段的基礎鋼筋安裝;現澆墻身砼的擋土墻要與基礎結合面要按施工縫施工技術標準處理,具體操作步驟為:鑿毛→鑿除松散的砼或浮漿→清水沖洗表面→架起墻身模板。砼澆灌前,應先將墻面刷一層水泥漿或墊上水泥砂漿,然后再澆灌墻身砼。砼澆灌時,表面泌水多的話,為保持頂部牢固,要先做排水或逐層減水處理,澆灌頂后面時抹面要及時,定漿后還要將表面抹平。擋土墻施工中的伸縮縫、沉降縫寬2cm(可用相應厚度的泡沫板或模板填充,完工后再抽出),從墻頂到基底分布從墻的內、外、頂三方填塞深15cm的瀝青麻絲,擋土墻泄水孔選用ф10cm的硬質空心管,在泄水孔的進口旁鋪設外包土工布的50cm×50cm×50cm的碎古,下排泄水孔進口的底層用30cm厚的粘土鋪好,作夯實處理。

2.所需注意的事項。

2.1設計注意事項。

在擋土墻設計中,要充分考慮滲透性和排水合理性等因素,因為如果不將這些因素納入考慮范圍,后期一點點的滲透都可能導致整個擋土墻結構的毀滅,而且在水工混凝土擋土墻的后續使用中,會持續受到水的沖擊,會讓滲透性增加,一旦發生洪水險情滲透將一發不可收拾,不但給后期的修復和維護增加無謂的難度,所產生的后果和損失會異常嚴重,甚至難以估量。盡管混凝土的滲透性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這種風險,要想增加安全性,應調節混凝土中各材料的配比,使其滲透性保持在預期可控的范圍內。特別是在設計排水管時更要多加留意,因為排水管從橫切面來看是高低方向,為確保墻體結構的整體穩定性,排水管的設置距離要適中,不應過小,也不應太大,太大就會影響排水速度。而在排水管數量的設置上,應根據雨季的排水量而定,設計標準為能滿足其使用要求的多一點即可。

2.2施工注意事項。

在施工中,挖基過程如果遇到淤泥層或軟土層,要馬上換圖,并上報監理工程師及業主,得到批準后再換土施工。砼澆灌時現場施工人員的分配要科學合理,木工、電工、鋼筋工和試驗工等相關人員必須都在場,出現問題要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最后收漿后要及時進行養護,立刻灑水,養護的時長≥7天,常溫時24小時后就可在保證墻面不被損壞的情況下,對墻身的側模板進行拆除。

三、水工混凝土擋土墻的基本負載

一般而言,水工混凝土擋土墻的基本負載,指的是其所承受的壓力和重力都是普通水位情況下的。而一旦遇到突發洪水或地震臺風等緊急情況發生時,水工混凝土擋土墻所承受的壓力和重力都會加強,這種情況則是其他負載。擔無論是哪種,墻體的承受能力都是我們在計算基本負載時必須要考慮進去的。通常的計算步驟為:確定水工混凝土擋土墻的整體設計、幾何結構和自身重量→分別確定正常情況和非正常情況下的下水位的高度、水流速度→采用超真模擬法進行模擬實驗(在洪水沖垮墻體的情況下算出擋土墻的最大承受壓力)。在實際的運算過程中,一定不能忽視如下因素:風速,水的含沙量及填料量。當其中某項因素參數值不確定時,可利用對單一矩形模塊的測試來確定其影響度。

四、計算水工混凝土擋土墻基本指標的方法

1.關于滲透性。

要計算出較為合理的滲透性,通常我們采用分布式矩陣法,就是將混凝土墻在邏輯中進行分隔,使其形成大小不同的矩形模塊,并分別進行滲透性測試,緊接著對幾個小矩形進行整體測試,得出墻體滲透性的平均值,最后進行誤差評估。而在實際的計算中,還要考慮不同工程墻體在不同時期的滲透性的變化,這會在一定程度上讓計算更加繁瑣。

2.關于抗震性。

目前關于抗震性的計算尚無較好的方法,一般采用全真模擬的方式來進行結果測試。在模擬操作中,需先做好方針模擬合理性的評估,再進行振動增加測試,并對每個不同震壓下墻體結構的穩定性和后期的損失度進行詳細的記錄。注意,抗震性的計算中不必將方針叔公混凝土擋土墻抗垮,只要得出其能承受的合理震壓即可。所謂的合理震壓,即震后擋土墻的原有功能不變,或有部分損傷只需簡單修復就不會影響正常工作為基準。

3.關于浮動性、這也是水工混凝土擋土墻使用中的關鍵環節。

其具體的計算公式為:E=kV/U(其中k表示與混凝土的實際配比關聯的比例常數,V表示墻體所承受的所有向下的壓力,U表示作用在墻底向上的張力)。實際運算中具體的參數值應以指導書籍為準。

篇3

在以往的公路施工中,施工單位一般會選用相對較緩的路基邊坡,以便于進行施工。但這種邊坡具有較大的占地面積和較差的穩定性,如果有山洪或暴雨等自然災害出現,會導致坍塌事故的發生。加筋擋土墻技術在公路路基中的應用能夠使上述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加筋擋土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填土;第二部分是填土中的帶狀拉筋;第三部分是墻面板。由于加筋擋土墻經濟耐用,能夠有效節省用地和材料,而且Φ鼗基礎有著較低的要求,因此受到施工單位的青睞。

1 工程設計概況

某施工路段位于軟弱碎屑巖類工程地質區,地貌類型為丘陵河谷,每年境內降雨充沛,氣候地域差異因地勢高差懸殊而極其明顯,地基組成部分為礫巖、粉砂巖和細砂巖,路線全長約18km。全線以路基為主,路基長度約15km,占全線長度的83.3%。該施工路段有190m的加筋擋土墻,將c30墻式護欄作為墻頂護欄,擋土墻施工計劃工期為45天。

2 加筋擋土墻施工準備

2.1 現場準備

首先,施工人員要對設計文件進行熟悉,對擋土墻施工技術的具體要求全面掌握。在備全擋土墻開工文件及圖紙以后,要及時校核工程量及幾何尺寸;對已報驗并獲得監理人員批準的路段進行測量放樣;其次,施工單位要結合現有的設備能力,通過對工程施工的要求、條件和特點進行綜合考慮以后,具體安排機械材料、施工人員以及時間;最后,要設置專人平整場地,留設暢通的施工便道,機械和人員就位,針對一些地段因受地下和地表水影響出現不良土質的,要提前將排水工作做好。

2.2 技術準備

首先,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對施工圖進行詳細了解,然后將最佳的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出來;其次,對施工質量控制措施進行編制,根據項目部提出的質量要求,結合現場施工條件分解項目工程質量目標,隨后制定出能夠達到工程質量目標的質量控制措施,在施工中認真實施,嚴加控制;最后,建立高水平的施工隊伍,在組建施工隊伍時,要確保施工人員具有多年的擋土墻施工經驗,從而按時、優質的完成施工任務。

2.3 材料準備

在施工以前,要根據要求將砼配合比做好,對進場石料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對細集料進行篩分監測,在監理人員監測合格并簽字后,才能夠運輸施工原材料進場。工程技術人員在對工程所需材料計劃進行編制時,要按照施工進度計劃的工料分析進行,對倉儲和堆場面積和材料運輸進行準確計算,從而確保及時供料;在施工過程中,所有材料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計劃和時間段進場,并設置專人對材料進行保管。

2.4 機械設備準備

在施工以前,要備齊施工所用機械設備,根據施工路段的施工條件,該段施工所用機械設備包括以下幾種:1臺PC200挖掘機進行土方開挖;3臺15m2自卸車進行土方運輸;3臺ZH70插入振搗器進行砼施工;1臺鋼筋切斷機、1臺鋼筋彎曲機和1臺鋼筋調直機進行擋土墻的鋼筋加工;2臺RX300交流電焊機進行鋼筋焊接,2臺TS100污水泵進行排水。

3 公路加筋擋土墻的施工工藝

3.1 測量放樣

施工單位要對擋土墻基座軸線和邊樁精確測定,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加樁,要將護樁設置在已測定的控制樁周圍,使施工時擋土墻的位置精度得到保障,要對基坑開挖深度嚴格控制,將放樣資料全部上報監理人員審查,合格簽字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3.2 基坑開挖

施工過程中,可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的方法進行基坑開挖,開挖時要嚴格按照基坑底類型、尺寸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另外要確保埋置深度滿足施工要求。如果有松軟地層出現在施工路段,可通過跳槽法開挖來防止失穩現象存在于墻身上部,再開挖深度與設計深度相符后整平基坑并將其夯實。如果需要換填基底土質,需要先將軟土挖除,將優質填料分層鋪設在基底,隨后進行夯實,相比于原基坑寬度,換填層基坑寬度必須大1~1.5m左右。在開挖基坑時,要對基坑邊坡的穩定性綜合考慮,擋土墻放坡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對于水位以下的基坑,在完成開挖施工后要及時將水排出,防止基底長時間浸泡。當挖掘機施工深度超過標高30cm時,需要停止機械挖掘,改為人工挖基,避免原土被擾動或出現超挖情況?;娱_挖到設計標高后,需要及時處理基底,避免暴露的地基因長時間浸泡或擾動而出現承載能力削弱,同時要及時復驗斷面集合尺寸,監測地基承載力,在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繼續進行施工。

3.3 基礎處理

如果基本地基承載力與設計要求不相符時,基礎承載力可以通過碎石等材料換填的方式進行提高?;靥顣r需要分層進行夯實和整平,另外確保寬度符合要求。在完成驗收且合格后才能繼續施工。部分地基條件較差,只有通過補強措施才能使其夠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避免有不均勻沉降現象出現。擋土墻基礎要以C20石砼為主,將沉降縫或伸縮縫每隔15m設置在路基基礎上,并整平其表面。

3.4 墻體施工

3.4.1 架立臨時模架。將臨時模架按照擋墻的墻面傾角進行架立,并完成拉線。

3.4.2 鋪設加筋土工格柵。在施工以前,要對土工格柵的抗老化性能、抗拉強度和有效面積等性能進行復試,使其能夠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在儲存土工格柵時應將其余外界隔離,防止自然災害對其的損壞,同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施工。在對土工格柵鋪設以前,需要對下一層填料的壓實度、平整度和標高進行檢查。在對格柵進行切割時,要綜合考慮上層連接用的水平段長度、第一層格柵設計長度加上墻面部分長度。在對土工格柵拉筋鋪設時要按照設計位置機械能,施工人員要對每填層的坡率和標格控制,在拉筋回折后一定固定受拉筋。施工人員需要水平鋪放第一層格柵,同時垂直于墻面,在墻底用U型釘固定尾部,在墻外面臨時放置反包段,相鄰格柵不得搭接。施工人員可以采用打包機將裝有草種及土壤的網眼袋封口。對網眼袋位置拉線控制,并確保堆放整齊,擋土墻外側必須是裝有草種的一段面。要將格柵豎向間距控制在30cm或60cm左右,可適當調整最上層格柵間距,但必須控制在60cm以下,從而確保路面基層位于個山上,將加筋長度控制在大于5m且小于12m的范圍內,反包長度控制在1m左右。施工過程中,嚴禁施工機械行駛在未覆蓋填料的筋材上,大型機械想要在筋材上行駛,必須確保填料覆蓋拉筋0.2m。

3.4.3 排水設置。施工人員要將30cm的碎石反濾層設置在墻背,并將縱向軟式透水管設置在底部用于對滲水的收集,將三通PVC管每隔2m設置一節,用于排除集水,排水孔必須超出地表高度約30cm。

3.4.4 填筑填料。所填筑的填料一般為土質或土石混合料,需保持35°以上的內摩擦角,粒徑在10cm以下,不允許使用高液限黏土或有機質土,壓實度必須滿足路堤填筑要求,不允許通過羊角碾進行壓實,對于距邊緣1m范圍的盡可能采用平板夯實或蛙式夯。

3.4.5 碾壓機運行方向應與擋墻的水平走向保持平行。結合填料性質及碾壓機械確定具體的碾壓遍數。壓路機的本次碾壓應與上次碾壓保持1/3的輪跡重疊,第一次需要輕壓不帶振動。壓路機要從格柵中部向尾部逐步進行碾壓,隨后向擋土墻墻面逐步轉移(圖1)。

3.5 擋土墻墻頂施工

3.5.1 填料的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可以通過C20砼壓頂,在擋土墻壓頂達到75%砼強度時,可以將C30鋼筋砼防撞護欄澆筑在墻頂。

3.5.2 綁扎鋼筋,在將成形的鋼筋運輸現場后,可通過搭接連接的方式進行拱墻鋼筋的安裝。

3.5.3 在澆筑防撞護欄砼以前,需要毛壓頂砼,并將其清洗干凈,施工單位可以通過插入式振搗器在砼澆筑時進行振搗,當砼停止下沉后停止振搗,使其具有平坦的表面,呈浮漿為度。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路施工中,加筋擋土墻施工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施工單位需要根據相關要求,科學調配施工機具,科學組織施工人員,合理安排施工實際,不斷提升加筋擋土墻施工技術水平,努力建設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優質公路。

參考文獻

[1] 建文,鄭清君.青藏鐵路高原濕地路基加筋土擋土墻施工技術[J].隧道建設,2013,19(2).

篇4

擋土墻是一種能夠抵抗側向土壓力,用來支撐天然邊坡或人工邊坡,保持土體穩定的構筑物,廣泛應用于房屋、水利、水電、公路各類工程。特別是隨著我國城鎮化的快速發展,為了節約土地美化城市,擋土墻的設計與施工不僅要求美觀實用、安全經濟,而且關系主體工程的安全。因此,擋土墻建設應注重設計與施工,一方面,應慎重方案設計,精心計算,依據計算結果及現場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斷面尺寸;另一方面,應根據設計圖紙,結合現場施工實際,精心選材、科學施工,確保工程既經濟安全又美觀實用。

1 擋土墻的設計策略

1.1 科學選型

選型是擋土墻設計中較為關鍵的一步?;诓煌囊暯牵瑩跬翂τ胁煌姆诸?。如從設置位置看,可分為路塹墻、路堤墻、路肩墻和山坡墻等類型;如從建筑材料看,可分為砌石、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板等擋土墻;如從結構型式看,可分為重力式、減力板式、錨桿式等擋土墻。在具體設計和施工中,設計者應結合工程的類型、當地的土質狀況以及擋墻材料的選擇等進行合理的選型。由于重力式擋土墻材料來源廣、施工方便,因此設計者大多選用該類型擋土墻。但應充分其應用特點,如重力式擋土墻適用于高度小于6m、地層穩定,且開挖土石方時不會危及相鄰建筑物安全的地段,其頂寬不宜小于400mm,底寬約為墻高的1/2-1/3;同時,基底可做成逆坡或在基底設置混凝土凸榫,墻底埋深應不小于500mm,以增強墻底的抗滑能力。

1.2 優化方案

擋土墻的結構設計方案選擇得好,不但可以使擋土墻發揮有效的作用,確保工程安全,而且能夠節約工程投資。因此,在設計中,由于擋土墻的設置受到墻高、外力、地形、擋土墻后回填土類別、地基持力土層類別、水文條件、建筑材料、擋土墻的用途等影響,應根據工程實際需要,按照具體情況確定合適的擋土墻方案,對幾個方案進行比較,進而調整優化方案。方案比較一般包含兩個方面,即擋土墻和其他結構(如護坡、抗滑樁等)的比較和擋土墻本身結構形式的比較。筆者對某廠區進行擋土墻結構設計時曾設計3種方案:現場的廠區外自然地面與廠區內地面設計標高,兩者最大的高差達到6m多,而作為擋土墻持力層的粘性土層在自然地面以下約2-3m處,估算擋土墻高度約為8-10m高。第1個方案考慮的是擋土墻形式為扶壁式鋼筋混凝土擋土墻,擋土墻縱向長度約110m,此方案由于擋土墻體厚度較厚、混凝土用量較大,擋土墻工程造價高,經濟上不大合理;第2個方案的是考慮鋼筋混凝土錨桿式擋土墻,雖然減少了面板用的混凝土量,但在粘性土層中的錨桿單桿允許拉力較低,僅為330KN,而根據擋土墻的受力情況,需要布置較多的錨桿才能滿足要求,此方案不僅造價比較高,而且現場施工難度比較大;第3個方案則采用水泥砂漿砌毛石擋土墻,改變廠區地面排水走向,廠區地面做成一定比例的坡度,適當降低廠區內地面與廠區外自然地面的高差,使最大高差部分降至為5m,工程更加經濟合理。由此可見,擋土墻的結構設計,應根據現場的自然地形、地質及當地的經驗及技術條件,綜合考慮選定一個最優的設計方案,使之造價經濟、安全可靠、施工方便。

1.3 精心計算

擋土墻設計時計算的內容大致包括土(水)壓力的計算、抵抗傾覆和抵抗滑移能力的檢驗、地基對擋土墻承載力大小的檢驗。具體是:①擋土墻的穩定驗算。擋土墻的穩定驗算包括抗傾覆驗算和抗滑移驗算,作用在擋土墻上的荷載有墻體的自重、主動土壓力、墻底反力以及擋墻埋入土中部分所受被動土壓力,墻體按實際土的重度計算,荷載效應應按承載能力極限狀態下荷載效應的基本組合。②墻身截面強度驗算。驗算截面可選在基礎底面、1/2墻高處或上下墻交界處等。墻身截面強度驗算包括法向應力和剪應力的驗算。剪應力雖然包括水平剪應力和斜剪應力兩種,但重力式擋土墻只驗算水平剪應力。③基底壓力驗算。擋土墻在自重及土壓力的垂直分力作用下,基底壓力按線性分布計算。其驗算方法及要求完全同天然地基淺基礎驗算方法。擋土墻的基底壓力應小于地基承載力,否則地基將喪失穩定性而產生整體滑動,擋土墻基底常屬偏心受壓情況,即要求墻底平均壓力小于地基承載力,且墻底邊緣最大壓力不大于1.2倍地基承載力。同時要求偏心距不大于擋土墻的墻身寬度的1/4。需要指出的是,因用于計算主動土壓力的庫侖理論較適用于砂性土,而對于黏性土的壓力計算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因此設計以黏性土做填料的擋土墻時,設計參數如填料的內摩擦角等的取值應相對合理。

2 擋土墻的施工技術與方法

2.1 施工技術

擋土墻的施工技術主要包括:①基槽挖土方。挖基槽土方采用挖掘挖機及人工配合進行開挖,在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需要設置排水溝及集水坑進行施工排水,保證工作面干燥以及基底不被水浸。②地基處理。當挖基發現有淤泥層或軟土層時,需進行換土處理,報請監理工程師及業主批準后才能進行施工。③碎石墊層施工。根據設計圖紙現澆鋼筋砼擋土墻,預制擋土墻的基礎墊層為C10砼墊層10公分厚。④鋼筋安裝?,F澆鋼筋基礎先安裝基礎鋼筋,預理墻身豎向鋼筋,待基礎澆灌砼完后且砼達到2.5Mpa后,進行墻身鋼筋安裝。預制鋼筋砼擋土墻的基礎鋼筋分二次安裝,第一次安裝最底層的鋼筋,基礎達到一定強度,安裝好預制墻身后,再安裝第二階的基礎鋼筋。⑤現澆砼基礎。按擋土墻分段長,整段進行一次性澆灌,在清理好的墊層表面測量放線,立模澆灌。⑥現澆墻身砼?,F澆鋼筋砼擋土墻與基礎的結合面,應按施工縫處理,即先進行鑿毛,將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漿鑿除,然后架立墻身模板,砼開始澆灌時,先在結合面上刷一層水泥漿或墊一層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漿再澆灌墻身砼。⑦伸縮縫、沉降縫及泄水孔的處理。以上技術,需要施工者熟練掌握并按照一定的工序進行施工。

2.2 施工方法

在具體施工中,應根據“開挖基坑-處理基底-砂漿的制作與運輸-填筑墻背-現澆擋土墻-模板制作與安裝-鋼筋綁扎-拌制混凝土-澆筑-養生-墻背填料且壓實”的工藝流程進行有組織、有步驟地施工作業?,F以漿砌重力式擋土墻為例分析其操作方法:①對于基坑的開挖,首先要做好場地排水工作,挖至標高后不得長時間將坑底暴露、浸泡,避免消減基底的承載能力。在基坑開挖時不應破壞基底土的結構,若出現超挖現象,必須采用原土回填,且必須夯實或換填處理。②對于基底的處理,若基底為土質,應將其整平夯實;如是巖石地基,應根據空洞的大小用水泥混凝土或者碎石子來做填充處理;如是基底巖層有外露的軟弱夾層時,宜在墻趾前對此面層做特殊保護。3)對于砂漿的拌制,應以均勻、充分為準,配置精度不宜超過相應規定,如水泥、外加劑等以質量比為上下2%;對于砂漿的運輸,應檢查其稠度和是否分層。4)對于砌筑,在砌筑前應進行基底表面風化、松散土層予以清除干凈,在砌筑第一層砌塊時,應將表面洗凈、潤濕、再坐漿砌筑,以此保證砌體與基層間的抗拉彎能力和抗剪能力。若采用臺階式基礎時,臺階轉彎處不應砌筑成通縫,砌體與臺階壁間的縫隙應當插滿漿塞滿?;A完成后,應立即做回填處理,應以小型機械進行壓實,并在表面留下3%的向外傾斜坡,以防積水滲入基底。5)對于沉降縫、伸縮縫等的砌筑,一般為2—3cm,兩種接縫應當垂直,并且在兩側的砌體表面需要平整,不能搭接,必要時需要加修槽工序。接縫中若需要做防水處理,當采用膠泥做填充材料時,應該沿著墻內、外、頂三邊填塞并搗實。但是無論采用任何一種填塞材料時,其填塞深度不得小于15cm,以此來滿足防水要求。

3 結語

合理選擇擋土墻的形式,做好擋土墻的優化設計,落實施工要求是工程建設的首要任務,對工程的安全、經濟、合理、美觀意義深遠。一方面,在工程建筑中不僅要考慮邊坡的穩定性,而且在擋土墻的選型上還要進行各種擋土墻方案比較,分析其技術的可行性、經濟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應按照國家技術規范組織工程的實施,確保擋土墻工程優質、適用、經濟、安全,使之在建筑工程中充分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篇5

聞垣高速公路LA3項目K22+100~K22+930段路基右側緊臨中條山山坡,左側緊臨涑水河河床,路線走向處于山體與河道之間,基本上與山坡坡腳和涑水河河床平行布設,路基填土高度平均為17m,最高處達23m,涑水河為一條季節性河流,百年一遇的最大洪峰流量為343m3/s。路基填筑前地形如下圖:

原設計該段路基左側采用頂寬2.2m、底寬3.2m、高4m(其中埋深2.5m)的漿砌片石護腳墻進行防護,由于K22+100~K22+930段路基填土高度過高,路基占地寬度過大,另外,在2007年7月份時的洪水季節,涑水河河水經常把河岸左側的橫濟線沖毀、損壞原有漿砌片石防護堤、掏空路基邊坡。為了確保聞垣高速公路的施工質量,我項目部最初提出該段路改橋方案,但因增加投資過大被交通廳否定,2009年6月份,湖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按照省廳意見下發了K22+100―K22+930路基防護工程變更設計圖紙,取消該段左側漿砌片石護腳墻,變更為加筋格賓擋土墻,擋墻下部采用TML2×2×0.5ZnP鍍鋅覆塑加筋格賓,上部采用TM L2×2×1ZnP鍍鋅覆塑加筋格賓,即加筋長度為L2,格賓單元長度為2m、厚度分別為0.5m或1.0m,依地形變化,墻前鋪設6m長、17cm厚的雷諾護墊,墻后及護墊底部采用無紡土工布作為反濾層,分層填土壓實。如下圖2所示。

2 施工前的準備

2.1 技術準備

項目部測量隊根據導線和水準聯測結果,采用全站儀按照施工圖設計坐標,對K22+100~K22+930段擋土墻位置按每10m計算出加筋格賓外邊緣距中樁距離,然后進行準確定位,再由現場技術員放出基礎開挖邊線,并測量地面標高以確定開挖深度。項目部試驗室對格賓材料送有資質的檢測中心進行檢驗。

2.2 機械準備

首先將加筋格賓材料進行進場放置,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器具以及用于作業的絞合鋼絲和拉緊格賓蓋子等進行進場準備,安排施工準備工作。另外,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格賓面墻在裝填石料時因受壓鼓出影響面板平整性,項目部專門用方木加工了若干個固定方格面板,面板規格為長2m、高0.5m和1.0m;另外,現場還配備了2臺用于基坑內排水的水泵、18J和22J振動壓路機各一臺、1臺1.0m3的用于開挖基坑的挖掘機、1臺用于壓實墻后填筑土的電動夯、2只用于超粒徑石塊的破解的大錘。

2.3 準備材料

通過多家對比和考察,最終我們確定了馬克菲爾有限公司作為我們的供應商,主要標準為:馬克菲爾有限公司生產的加筋格賓材料在高速公路中應用較多、單價合理、質量較好;技術指標為:低碳鋼絲直徑ф2.7mm/3.7mm,鋼絲容許公差為±0.06mm,抗拉強度≥350MPa,最小鍍鋅量245g/m2,延伸率≥10%,鋼絲網面抗拉力≥50KN/m,網格型號8cm×10cm。為了強化構件剛度,利用邊端鋼絲對鋼絲面板邊端進行處理,邊端鋼絲的規格為:直徑為ф3.4mm/3.4mm,最小鍍鋅量265g/m2,鍍層鋼絲公差保持在±0.07mm;用于綁扎的鋼絲規格為:直徑ф2.0mm/3.0mm,最小鍍鋅量215g/m2,公差為±0.05

mm。由于采用項目挖方段開采的石料對格賓進行填充采,為了施工作業方便,項目物機部與廠家進行溝通協調提前采購設備,用翻斗車將經鑿巖機處理后的開采石料分批運至施工現場。

2.4 作業條件

K22+100~K22+930段路線距王橫二級公路約200m,交通條件便利,該段加筋格賓擋土墻施工處的基坑采用挖機開挖到設計底標高,然后用人工對基底進行整修,最后采用22J振動壓路機壓實,壓實后經項目部試驗室采用輕型觸探法檢測,其基底承載力滿足設計要求的400KPa后才開始進行施工。

2.5 人員配置

K22+100~K22+930段格賓擋墻配備現場管理人員6人,安全員3人、技術員4人,工人90人,廠家技術指導2人,共分3個作業隊分段作業,共計105人。

3 加筋格賓擋土墻施工流程

3.1 運輸

為了運輸方便,在工廠內對加筋格賓單元進行壓實、捆牢等處理,通過拖掛車把處理后的加筋格賓材料運到施工現場,卸于指定地點。施工中使用的絞合鋼絲要成卷放置,對于加固鋼環要進行成箱包裝存放。

3.2 組裝

在廠家技術指人員的協助指導下,現場施工人員從捆束中取出折疊的加筋格賓單元,然后放置在堅硬、平整的地面上,通過人工方式把加筋格賓單元展開,按照折痕組裝成使用前的形狀,組裝過程中使前面板、側面板及背板進行垂直擺放。各接面板邊緣通過專用的絞合鋼絲按照10-15cm的間隔單圈纏繞―雙圈纏繞鎖緊方式進行間隔絞合處理,每一次絞合的邊緣按不超過1m控制。

3.3 清基

加筋格賓進行安裝前,對地基表面的浮土、雜物等現場施工人員要進行清理,按照技術人員的要求對每個加筋格賓進行放樣處理,最后在現場用石灰標識每個格賓的輪廓,確定具置。

3.4 安裝

現場施工人員完成對施工現場的清基工作后,在輪廓線內根據位置將事先安裝好的加筋格賓單元進行逐個放置,對加筋格賓構件面墻之間的所有相鄰邊進行絞合連接處理,按照10-15cm間隔進行單圈纏繞―雙圈鎖緊式絞合,使面墻絞合成一個連續的整體面。(見圖5)

方格面板經過木板加工好以后,為了確保格賓面的平整和豎直度,現場施工人員在加筋格賓的前面按照1m間隔用鋼絲綁扎固定,使面板與格賓面緊密相連。(見圖6)

利用鵝卵石或者弱風化片石對加筋格賓內部進行裝填處理,石料的規格為:強度大于30Mpa、粒徑大小10-30cm,通過人工采用干擺砌石方法進行格賓籠填充操作。填充過程中對加筋格賓的規格要求:第一高度為0.5m的,現場分2層裝填施工,每次用石頭填充,厚度為25cm;第二高度為1m的,現場分3層裝填施工,每次填充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對于相鄰格賓單元裝填第一層石料時要保持同步進行,對格賓內的前、后面板采用加強鋼絲進行連接處理,保證單元間充分絞合形成一個連續的整體。沿格賓長度方均勻地設置加強鋼絲,這樣格賓內的加強鋼絲總共設置了4道。然后進行第二次石料填充操作,通過這種方法防止加筋格賓單元因受力不均引起變形。為了降低格賓內的填充石料的自然沉陷,利用小粒徑填料處理填充料之間的空隙,并對每層填充的石料做高出頂面3-5cm處理,如此循環作業。

通過上述處理完3個以上連續的加筋格賓單元,通過人工絞結蓋板與面墻箱籠頂邊,在此過程中,對格賓蓋板用鉗子等工具進行拉平處理。相鄰格賓蓋板同時絞合,剩余的邊端鋼絲折入已完成的格賓內部。(見圖8)

3.5 墻后回填

全部安裝并填充完畢每一層加筋格賓后,施工人員對加筋格賓后部的拉筋網面進行拉撐處理,按1m間隔在拉筋網面末端同設置小木樁將其固定在地基上,按每米間隔采用絞合鋼絲點絞合的方式處理相鄰幅面,連接兩幅拉筋網面。沿加筋格賓墻背部豎向,鋪設寬110cm或寬160cm的土工布,并將土工布固定在格賓墻背部、底部30cm平鋪于基底上、頂部預留30cm 待墻后回填后平鋪。(見圖9)

墻后填土每層松鋪的規格為:厚度30cm、壓實厚度25m、松鋪系數按1.2控制,將填料通過自卸車運輸到施工現場,將填料卸在加筋格賓的一端,然后通過推土機將填料推到加筋格賓拉筋網面上。從面墻沿著加筋網面尾部將土料進行攤鋪處理,并逐步把填料填滿整個拉筋網面,最后通過平地機對填料精平。在填料壓實處理時,先通過18J振動壓路機進行一次靜壓,防止推起筋帶或錯位,接著利用18J振動壓路機弱振碾壓,壓路機沿與墻平行方向行走,沿著拉筋中部先向尾部進行,然后再由中部向面墻進行,對搭接寬度的碾壓要大于設備寬度1/3,沿著第二遍的碾壓方向采用18J振動壓路機進行第三遍強振碾壓,最后再利用22J振動壓路機進行強振碾壓,直到符合設計要求,通過對現場碾壓結果檢測,測點壓實度經過5遍碾壓后全部達到93%以上。

通過采用輕型電動夯實機進行壓實的方式,對距離加筋格賓擋土墻面1m范圍內的路基進行處理。

在進行第一層回填完成之后而第二層土方填筑之前,通過采用石灰打格上土的方式對填料厚度進行控制,參照第一層的施工參數進行施工作業,碾壓5遍后對填料壓實度開始進行檢測,直至全部達到93%以上,如此循環往復作業,已安裝的加筋格賓頂面與回填高度在同一個水平面上時停止回填施工,然后進行第二層加筋格賓安裝。

現場施工人員將等待安裝的第二層加筋格賓單元安放在壓實的土層上,參照第一層的施工方法,對石料進行填充和格賓單元絞合,然后在加筋格賓網面上進行填土,如此反復填土,直到最后進行加筋格賓之上的路基填筑施工。

4 施工注意事項

在施工過程中,影響加筋格賓擋土墻的施工質量的因素較多,其中主要的是:施工人員對工藝掌握的熟練程度和施工過程中的執行力。根據加筋格賓擋土墻的結構特征,結合項目施工經驗,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在施工過程時需要注意:

①進行加筋格賓填充時,填充料要輕拿輕放,防止砸壞格賓鋼絲。

②對相鄰格賓填充要同步進行,防止相鄰填石高度差超過35cm,對加筋格賓外側的30cm回填,采用干砌片石的方式進行施工,確保面墻平整、密實、石料粒徑均勻。

③裝填石料過程中要求裝填飽滿、減小空隙率。振動壓路機碾壓時,防止格賓內的石料發生位移、造成沉降過大,導致拉筋面產生較大拉應力。

④在施工段落和正在施工段落,現場技術人員隨時對標高進行檢測,確保加筋格賓單元處在同一標高線上。

⑤在格賓墻拉筋網面沒有填土方之前,嚴禁一切車輛在的拉筋網面上行駛和作業,在已有填料保護的拉筋網面上,施工車輛也要慢行,禁止在加筋區域急轉彎或急剎車。

5 小結

聞垣高速公路LA3項目K22+100―K22+930段路基工程應用的加筋格賓擋土墻,與傳統擋土墻相比,加筋格賓擋土墻提高了結構的整體性和牢固性,適應比較大的沉降以及無法預測的荷載,對不同形式的彎曲應力、張應力和剪切應力都有抵抗作用,不存在沉降縫,不需反濾層,因為格賓內填石間的空隙大大提高了格賓的滲水能力。另外,加筋格賓施工完成后,通過插枝、噴播等在各層間的錯臺上進行綠化,有利于加強環境保護與維持生態平衡。因此,對于條件限制或需縮短邊坡坡腳的地段,加筋格賓擋土墻是一種理想的施工方案。

參考文獻:

篇6

Keywords: high building engineering,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圖分類號:TU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 工程概況

擋土墻按支撐形式一般分為重力式擋土墻,扶壁式擋土墻和懸臂式擋土墻,高層建筑工程當中一般使用扶壁式擋土墻來抵抗邊坡土壓力和地下室土壓力。恒尊·春天里工程位于浙江舟山,工程三面環山,項目占地100畝,總投資約5億,該工程中有新建的25棟住宅樓,數個單層、部分兩層的地下停車場,建筑依山坡而建,靠到山坡一面需修筑擋土墻來支撐整個坡體土壓力,其中擋墻穩定系數:抗滑穩定系數Kc≥1.3;抗傾覆穩定系數Ko≥1.5,擋土墻截面配筋大樣詳見下圖。

二 施工方案

1、測量工程

首先看圖紙,看基礎和自然地面的標高,確定放坡系數,計算得出邊坡挖土的下邊線和上邊線各偏離軸線多長的距離,根據測繪站留下的建筑角點,定出擋土墻的軸線位置,并引出樁點,做好軸線樁點的維護工作,由于施工場地較大,實際施工時可在現場打設木樁定好擋土墻中心線,用激光測距儀把標高打在木樁上。將相應設計標高和自然地面標高分別標注在圖紙上。用全站儀放出擋土墻邊線,劃出開挖范圍,釘好樁位,在施工場地附近布置控制樁位。根據設計圖紙標注的擋墻中心線、平面位置及高度尺寸,現場測量訂出擋墻開挖線;為便于施工,墻趾部份的排水溝、盲溝的開挖線可考慮一并測訂出來。精確測定出擋土墻基座主軸線和起訖點,每端的銜接是否順直,并按施工放樣的實際需要增補擋土墻各點的地面高程,并設置施工水準點,直線段線段應平直,曲線段成線應圓順,不準有硬彎,墻面坡率必須準確。在基礎表面上彈出軸線及墻身線。測量成果自檢復核后,報監理工程師簽認,方可作為施工依據。

2、基坑開挖以及地基處理

(1)、為保證挖方邊坡穩定,施工過程中沒有采用爆破作業,采用挖掘機、汽車運輸相結合?;娱_挖邊線放線與基底抄平,在基坑開挖前,按照擋土墻基礎詳圖上的基槽寬度和上口放坡的尺寸,由中心樁向兩邊各量出開挖邊線尺寸,并作好標記;然后在基坑兩端的標記之間拉一細線,沿著細線在地面用白灰撒出基槽邊線,施工時就按此灰線進行開挖。為了控制基槽開挖深度,當基槽開挖接近槽底時,在基槽壁上自拐角開始,每隔3~5m測設一根比槽底設計高程提高0.3~0.5m的水平樁,作為挖槽深度、修平槽底和打基礎墊層的依據。水平樁一般用水準儀根據施工現場已測設的±0標志或龍門板頂面高程來測設的。要嚴格按照放樣線組織開挖,墻后坡面按設計坡率刷夠標準,基坑按設計挖夠尺寸,挖到設計基底面標高時,應請監理工程師到現場,確認地基承載力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監理工程師簽認同意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嚴格按設計要求控制挖方邊坡坡比,按實際地面線核準邊樁,不超挖或欠挖,挖方地段的施工方法做到合理布置,做好排水工作,避免產生大量集水現象。恢復定線,放出邊樁,計算開挖深度。

(2)、為節約勞力,加快工程建設速度,采用機械化開挖方式,并采用先進的作業方法。土方運距在50m左右,選用推土機推運;挖土宜選用挖掘機配合自御車作業。

根據本工程特點,選用反鏟挖掘機作為工程的挖土機械。墻基礎為軟弱土層,不能保證圖紙要求的強度時,應經監理工程師批準,采用加寬基礎或其它措施。浸水或近河路基的擋土墻基礎的設置深度,應符合圖紙規定,且不小于沖刷線以下1.5m。用兩臺或多臺挖土機設在不同水平面作業高度上同時挖土,邊挖土,邊將土傳遞到上層,由地表挖土機連挖土帶裝上;上部可用大型反鏟,中、下層用大型或小型反鏟,進行挖土或裝土,均衡連續作業。

3、鋼筋工程。

篇7

在公路工程中,擋土墻主要是用于路基填土或者山坡土體的支撐,避免土體變形發生坍塌問題,影響公路的正常通車。將擋土墻技術應用于公路工程中能夠實現路堤和路塹邊坡的穩定性優化,能夠將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積減少,避免路基受到水流沖刷出現滑坡、塌方等不良問題。為了將擋土墻的效果充分發揮出來,工作人員在設計擋土墻結構時嚴格遵守相關規范標準,加強驗算公路工程的基底壓力、墻身強度、穩定性等。在建設擋土墻時要仔細核算相關參數。

2公路工程建設中的擋土墻選型

在選擇擋土墻類型時需要注意從如下方面進行考慮:第一,合理選擇擋土墻設置位置。對于陡峭的挖方邊坡,為了將邊坡高度降低,將山坡開挖減少可以采用路塹擋土墻施工技術,保證山體結構處于平整狀態。在公路工程中選用擋土墻技術處理路肩或者路堤有著較高的經濟性。第二,合理選用施工材料。當前取材容易且施工便捷的方法就是漿砌片石擋土墻技術,該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范圍,并且我國山區有著十分豐富的石料資源。在施工中,按照≤10m的標準控制擋土墻的高度。漿砌石片擋土墻能夠提升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并且有助于節省工程材料成本。第三,合理選擇截面形式。擋土墻截面形式要根據其結構特點、類型和工程實際需要進行合理選擇。重力式擋土墻適合應用于5m以內的邊坡支護中,這種擋土墻類型有著簡單的結果和便捷的施工方式。很多山區公路都有著陡峭的橫坡,為了避免仰斜式擋土墻墻高過高而浪費資源可以選用俯斜式擋土墻。如果公路工程所在區域的地基條件較好,為了實現材料節約可以將界面盡量減少,當墻高超過5m時可以使用衡重式擋土墻。

3抗滑擋土墻布設原則

不同的情況要選擇不同的擋土墻布置方式、合理選擇擋土墻的大小、類型等。其一,工作人員需要合理分析滑坡的類型、大小等情況,做好抗滑擋土墻的布設,將抗滑擋土墻具體布置方位確定??够瑩跬翂δ軌蛴行б种乒饭こ讨兄行⌒偷幕聠栴}。其二,如果中小型滑坡中的巖層鎖扣較為穩定,那么可以將抗滑擋土墻設置在巖層鎖扣的地方。其三,公路工程開挖階段也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好擋土墻設置,避免施工開挖引發滑坡出現嚴重的質量安全事故。在擋土墻布設時,要在距離公路工程最近的建筑物上面布設擋土墻,從而將滑坡下滑力盡量降低,將擋土墻的抗滑能力提升,為后期填土工作提供便捷。其四,在路塹邊坡處,需要有效分析當地的自然地質條件,做好滑坡位置擋土墻的設置。如果所在位置有著較為完整的巖層那么可以用上擋下護的方式確保巖層的穩定性,避免發生滑坡。其五,如果公路工程所在區域的地下水較為豐富,那么在設置擋土墻之前手下需要進行排水處理,然后在滑坡位置設置擋土墻。其六,如果公路所在區域為水庫沿岸地帶,那么水庫需水量會影響到當地的土質,為了避免發生巖層浸水滑坡問題,需要合理設置擋土墻。首先要做好擋土墻位置的確定,在容易出現滑坡的位置加強支擋,同時設置在高水位附近位置。通常可以選用抗滑樁或者抗滑擋土墻施工方式,可以有效穩定高水位以上的滑坡體。此外,在建設二三級抗滑擋土墻時,應當有效分析當地的地形、蓄水水位等實際情況,從而確保擋土墻安置的位置精確合理。

4擋土墻施工技術在公路工程中的應用

4.1合理確定施工方案

不同公路項目有著不同的地質條件,面臨著不同的邊坡環境。如果在較高陡峭度的位置開展公路工程建設,那么邊坡的穩定性不高,需要采取擋土墻技術進行邊坡防護,提高邊坡的穩定性,避免發生滑坡、坍塌等問題。施工方案制定和優化是第一個步驟,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調查施工路基地點的實際情況和邊坡情況,為施工方案制定奠定數據基礎。設計人員根據具體勘查結果做好邊坡支護形式和類型的選用。

4.2施工放樣

在擋土墻施工方案確定之后需要正式開展施工作業。測量放樣主要是根據設計圖紙中的數據要求進行擋土墻的放樣測量,明確擋土墻的建設尺寸、大小,用全站儀測量擋土墻設置的位置、高度等,并且加強底座寬度和基礎深度的控制測量。通過測量放樣能夠將擋土墻施工整體質量提升,能夠按照實際要求準確、有效、全面地測繪出數據,將施工中數據不準確等問題有效解決,同時避免影響到施工質量。

4.3基槽開挖

在開挖基槽前首先要處理好施工現場,保證現場干凈整潔,用設備處理現場,保證現場平整,避免雜物影響開挖作業,同時要排空地下結構中的積水,按照設計要求做好排水坡的設置。在一切準備得到后可以正式開展溝槽開挖作業。挖掘機是當前公路工程基槽開挖常用的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流程進行溝槽挖掘,開挖過程中加強各項參數的測量監控。開挖完成后需要專門的監測人員檢測軸線、標高、承載能力等,當確定各項指標符合標準規定后可以開展下一步施工作業。

4.4模板安裝

開挖完基槽后需要安裝模板,通常選用拼裝連接鋼的方式作為模板。管理人員要嚴格控制模板安裝質量,在完成拼裝后檢查模板縫隙等是否能夠達到質量規范要求。當模板安裝質量合格后可以澆筑混凝土,注意做好混凝土澆筑材料質量控制,堅持連續性原則,做好澆筑速度控制,加強振搗密實,保證混凝土強度、穩定性都達標。

4.5設置錨桿擋土墻

設置擋土墻時要充分發揮普通砂漿的作用,將鉆孔技術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鉆孔后,將錨桿砂漿位置準確地確定,將錨桿插入特殊位置,做好插入深度的嚴格控制,將錨桿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提高公路擋土墻建設質量。

4.6澆筑混凝土

工作人員在混凝土澆筑前需要按照設計方案復核標高、軸線等參數,將內部雜質及時清理出來,將水分排出。在模板上將標高線彈出并且按照10cm的間隔標準放置鋼筋,外露鋼筋控制在3cm以內?;炷翝仓梢园凑辗謱訚仓蛘叻侄螡仓姆绞竭M行施工。在一層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用適量的15~30m直徑的片石放置整齊,為保證施工質量可以采用人工投放方式,連續地完成混凝土澆筑,做好混凝土長度、尺寸的嚴格控制。在混凝土澆筑階段,要加強控制混凝土結構的強度,保證能夠符合設計標準,可以將石筍插入到混凝土內部,對石筍外露長度進行嚴格控制。初凝前,利用片石凸起的形狀充分結合墻身和凸榫。在澆筑階段如果發現質量問題要將施工立刻停止,對混凝土性能和質量進行嚴格檢查。

4.7墻身砌筑

在砌筑墻身前要將片石徹底清洗干凈,如果中斷砌筑需要對片石進行再次沖洗。石料要不易風化質量達標,強度不得低于50MPa。墻身鋪筑可以采用分層鋪筑的方式,在施工前首先清除干凈石料表面的泥土、灰塵等,每個工作面包括兩層片石,并且不能貫通每個工作面。在安裝下層砌石時,應當合理控制砌石大小,削除凸出部分。做好砂漿、混凝土的配置,注意加強運輸、保存過程的管控,以免出現離析等不良問題。采用分層錯縫的方式處理砌體,保證緊密地填充縫隙,不得存在空洞。如果施工中發現砂漿或者混凝土出現了泌水、離析等現象,要重新配置材料,確保填充材料質量達標。此外,要注意勾縫所用砂漿比砌體砂漿強度要高。

4.8墻背回填

第一,注意合理選用回填料。首先,碎石和砂石具有良好的滲水性,是當前常用的回填材料。其次,工作人員要實時監測回填材料的應用,如果發現沒有滿足質量標準固定那么需要及時采取補救措施或者更換材料。第二,重視回填流程和壓實作業。要同步完成擋土墻施工和墻后填土作業,并且平衡好回填速度,保證均勻回填。在壓實過程中需要逐層夯實并且嚴格檢查每一層夯實的質量,采用人工夯實或者小型機具夯實處理擋土墻墻身1m范圍內的土體,避免機械設備嚴重沖擊墻身。

5結語

作為現代公路工程施工中常用的邊坡支護方式,擋土墻已經在公路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在未來發展中,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擋土墻施工技術,合理選用施工方案,加強施工過程管控,充分發揮擋土墻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海兵.公路工程路基防護施工技術研究[J].交通世界,2020(13):34-35.

[2]薛培元.公路工程路基防護工程施工技術分析[J].居業,2020(04):124+126.

[3]王超.擋土墻施工技術在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中國公路,2020(04):116-117.

篇8

滑坡的整治工程分兩部分,其中減滑工程主要是在于不改變滑坡地形、土質、地下水等的狀態為目的,也就是對滑坡體的自然條件進行調動,緩慢和停止滑坡運動。另一種抗滑工程,它充分利用抗滑構筑物來對滑坡運動的一部分或一小部分進行支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工程附近的和該地區設施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受到危害。該類工程主要用于制止小規?;潞痛笠幠;?。

1 抗滑擋土墻類型、特點和適用條件

目前在整治中小型滑坡中應用最廣泛的有效措施是抗滑擋土墻,抗滑擋土墻也分為幾種,它是根據滑坡性質、類型以及擋土墻的受力特點、材料和結構不同來說的。例如僅僅從結構上來分,可分為:重力式抗滑擋土墻、錨桿式抗滑擋土墻以及加筋土抗滑擋土墻等型式。

可根據滑坡性質、類型以及自然地質條件來選擇抗滑擋土墻中的一種型式來進行治理??够翂τ袧{砌條石(塊石)抗滑擋土墻、混凝土抗滑擋土墻鋼筋混凝土式抗滑擋土墻以及加筋土抗滑擋土墻等。同時在整治滑坡的同時,對整治工程使用的費用也不能忽略,一定要做到綜合分析和合理治理。

抗滑擋土墻主要表現在抗滑擋土墻承受的土壓力大小、方向、分布以及作用等幾方面,它類似于一般的擋土墻,但又區別于一般擋土墻。主要表現在一般的擋土墻主要以抵抗主動土壓力,而抗滑擋土墻專門抵御滑坡體剩余下滑推力。

2 抗滑擋土墻布置原則

在進行整治的過程中,對于抗滑擋土墻的布置不是隨意布置的,應根據其滑坡的位置、類型、規模以及滑坡推力的大小、滑動面和形狀來進行合理的布置,另外,其中基礎地質條件因素的影響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對其進行綜合分析來治理。合理的布置應遵循以下原則:

1)遇到中、小型的滑坡,可將其布置在滑坡的前緣;

2)多級的滑坡和滑坡推力比較大的時候,布置在抗滑擋土墻;

3)遇有滑坡的中、小部分存在穩定巖層鎖口時,可將其布置在鎖扣處;

4)為防止修建抗滑擋土墻在進行基礎開挖時,引起的滑坡體活動,應將抗滑擋土墻布置在最近的建筑物上。這樣做不盡能夠增加抗滑力和減少下滑力,同時對墻后留有余地填土加載提供了方便;

5)當滑面出口位于路塹邊坡上時,按照滑床的地質情況來對抗滑擋土墻的位置進行安置。有時可采用上擋下護的方法,這是在滑床為完整的巖層的時候進行的;

6)有些滑坡地段的地下水比較豐富,這種情況下在布設抗滑擋土前需進行一次輔助的排水工程,當然對排水設施的準備一定要做到位;

7)有一部分水庫沿岸,受到蓄水水位上升以及下降的影響,導致浸水斜坡發生崩塌現象,最后引起的大規模的滑坡,不僅要在浸水斜坡有崩塌將要出現的地方來布置抗滑擋土墻外,還要對高水位附近布置抗滑樁以及抗滑擋土墻來穩定高水位以上的滑坡體,另外在對二三級以上的抗滑擋土墻施工時,可根據地形情況和水庫蓄水水位變化情況進行設置。

3 抗滑擋土墻的施工

3.1 填料選擇

在對抗滑擋土墻進行安全的施工的同時,不要忽略對其斷面尺度的把握,不宜過小,對工程的造價要盡可能的降低。另外后墻填料的選擇也尤為重要,根據土壓力理論可以得知,土壓力會隨著填土容量的增大而增大的,同時隨著內摩擦角的增加而減小的。所以,選擇容量較小并且內摩擦角大的墻后填料具有透氣性強,抗剪強度穩定以及排水較容易等特點。通常以塊石以及礫石為最佳。

影響擋土墻穩定性的因素也較多,由于粘性土具有較差的壓實性和透水性,而且由于具有的吸水膨脹和凍脹性從而引起側向膨脹壓力。有時候會因為特殊原因,不得不使用粘性土來作為填料,但這是侯要在該填料中加入部分塊石和碎石,嚴禁使用淤泥、膨脹土來代替墻后填料,填土必須要嚴格按照分層來進行夯實,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所要求的強度保證其質量。對于季節性凍土地區,嚴禁使用凍脹性材料代替填料。

在選擇填料時,以最近取材為原則,這樣可減少對工程造價的有利控制,可充分利用刷方減載的棄土,有時候也需對其進行改善處理后再加以利用。

3.2 墻體材料選擇

前提材料的選擇也不是隨意的,它要求與之相適應的抗滑擋土墻的結構型式。針對重力式抗滑擋土墻材料宜選擇條石、塊石以及塊石混凝土以及素混凝土。

3.3 施工注意事項

1)在設置抗滑擋土墻的時候應在滑坡變形前進行,也可在坡腳土體進行全面開挖之前,在較陡的臨時邊坡分段進行開挖設置;

2)做好排水系統工作對滑坡處修建擋土前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因素,因此對于施工組織設計要合理的編制,施工力量的集中以及施工準備的到位會大大縮短施工的工期;

3)對于季節性的施工也要加以注意,對滑坡腳基坑的開挖和建筑物修建的時候,一定要避免在雨季滑坡加劇的時候進行施工,因為開挖和填土對地形造成很大的變化,所以對于地表水的排除工作以及施工用水的要引起注意;

4)在施工過程中,為減小滑坡體的下滑力應對滑坡體上部進行刷方減載施工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則,對刷方減載的棄土作為抗滑擋土墻后的填料、抗滑擋土墻的壓載體。出現極為松散的滑坡體前緣時,需要對其進行清理。在清除的過程中也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則來進行施工;

5)地下水豐富時,不僅要做好主體工程的施工,同時對于輔助工程,比如墻后排水溝、墻身泄水孔等,都要對事故質量和前后積水的防止進行密切的關注;

6)在對墻體進行施工時,為保證其施工質量,漿砌條石擋土墻和漿砌塊石擋土墻進行砌筑時,保證砂漿飽滿以及強度要符合設計要求,確保墻體的整體性以及剛度;

7)在施工時,確?;A開挖最深處,并且是在滑動面以下的穩定巖土中,以滿足設計的深度。

4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對公路工程中抗滑擋土墻施工技術的分析,對滑坡一定要提前做好預防工作。若必須在滑坡區興工動土進行建設,需要改變自然環境的時候,就應事先修建整治工程,以提高滑坡體的穩定性,有效的防止滑坡體產生滑坡。

篇9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Anti-sliding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中圖分類號:TU47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1 前言

滑坡的坡度超過一定限度時,邊坡上的松散泥土和巖石由于自重和其他作用力滑落,極易損害公路建設的設施,威脅人類的生命和財產安全。為避免山體滑坡帶來的損失和事故,建設工地可采用排水、錨固、抗滑樁或墻等安全保障設施。建筑工地的安全保障設施可分為抗滑和減滑兩大類別,應對中小型滑坡采用的抗滑擋土墻屬于抗滑設施。

2 技術

按照建筑工地的地質構造特點、滑落山體的特性和滑坡的類型、穩定性以及規模等來選擇需要的抗滑防土墻的類型,以便有效地達到整治滑落山體的目的??够瑩跬翂Φ氖┕ぜ夹g,首先必須根據墻體的類型和構成建造良好的排水系統,以便避免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造成滑坡現象的頻繁發生,威脅施工人員和建筑物的安全。

抗滑防土墻根據滑坡的類型、擋土墻的構成材料、結構可以分為很多類型。按照結構來分類,抗滑防土墻可分為錨桿式、重力式、加筋土式等種類。類型不同的滑坡要求采用的抗滑防土墻也是不同類型的,需要結合滑坡區域的自然地質條件和氣候,經過綜合分析后合理、準確地選擇抗滑防土墻的類型和功能,以便達通過建設抗滑防土墻達到有效治理公路工程建設中山體滑坡的嚴重現象。

防土墻的用途和作用在于土壓力的承受上,土壓力的大小、分布和方向都能造成防土墻的承受力的變化??够劳翂Φ某惺芰κ菍iT用于抵御滑坡體剩余的下滑推力,這是抗滑防土墻與其他抵抗主動土壓力的擋土墻的區別。

2.1 設置原則

抗滑防土墻放置,需要結合滑落山體的結構、地點位置、地域氣候、抗滑材料的穩固性來考慮,力求因地制宜地防治山體滑坡。

推力比較大的多級滑坡,需要建設非常牢靠堅固的抗滑防土墻 ,滑坡屬于中小型范疇的,應該把抗滑防土墻建立于滑坡前部,滑坡山體具有穩定的巖層鎖扣的,最好把抗滑防土墻建設在鎖扣所在的位置。

應對具有比較完整巖層的滑床,針對滑床的實際情況設置具有上檔下護功能 的抗滑防土墻,像地下水資源豐富的滑坡體,需要鋪設比較完整的輔排水系統,才能設置抗滑防土墻,否則地下水會積聚上升到較高的位置,減弱高位土壤和巖石的聚合能力,造成抗滑防土墻建設前后的山體滑坡現象,不但影響防土墻的建設還延長了建設項目的工期、加大了建設成本的投入。

建設抗滑防土墻應把位置確立在附近的建筑物之上,謹防由于開挖土方引起的坡體滑動,掩埋、壓塌建筑物,也有利于保留空間方便墻后填土。

靠近水庫和由于其他浸水作用引起的坡體滑落和崩塌,應根據當地的地質構造、地形特征和蓄水位的變化規律,把抗滑防土墻建設在浸水坡體即將坍塌的位置,同時把輔的抗滑防土墻和抗滑樁建在水位比較高的位置,穩定山體高位的滑坡體。

2.2 墻身材料

錨桿式或者豎向預應力錨桿式等抗滑防土墻結構類型,墻身材料最好選用混凝土或者鋼筋混凝土,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具有良好、穩定的強預應力和負載力,會加固抗滑防土墻結構的強度和負重承受力。同時,錨桿錨固區域,也能增強抗滑防土墻結構的有效的預應力。

重力式抗滑防土墻的墻體材料選用條石、塊石、素混凝土作或者石混凝土。選材時注意條石和塊石的要求,選用的石料必須強度較高、無風化損壞、質地堅實,符合石材要求的都在Mu30號以上。

加筋式抗滑防土墻的墻體材料選用級配好的碎石或砂暖石,主要用于填充墻身筋體部位,還要選用鋼筋混凝土面板和鋼塑復合帶質地堅硬、穩定性強的墻面材料,綜合增強抗滑防土墻的強度。

2.3 填充材料

抗滑防土墻后方的填土容重巨大,土壓力最終也會增到最大,再則,填土內部的摩擦角增大,土壓力也增大,出于減小抗滑防土墻的土壓力,可以在填充材料的選擇上做文章。填充選材是容重較小、內摩擦角較小的塊石或者礫石,符合要求的塊石或者礫石易排水,透水性高,抗剪強度穩定,減小對抗滑防土墻內部的破壞作用。

抗滑防土墻填充材料決不能單獨選用粘性土,由于粘性土吸水后會膨脹和凍脹,以及透水性和壓實性都很差,會在防土墻內部產生側向的膨脹壓力,影響墻體的穩定性。使用粘性土填充抗滑防土墻,必須

摻入塊石、碎石等質地堅硬的輔料,以保證墻體足夠的預應力和強度??够劳翂μ畛洳牧弦膊荒苓x擇淤泥、膨脹土等軟土。軟土含水量豐富,即使經過干燥處理,也會由于汲水性強和排水功能弱在墻體內部產生巨大的水壓,大大增長了墻體內壓,在滑坡嚴重的情況下極易造成墻體崩塌,不利于構成抗滑防土墻的防護功能。

抗滑防土墻的填充材料也要根據當地的氣候來選擇。尤其在夏季,凍土中的水分蒸發劇烈,所以凍土區域的抗滑防土墻墻體填充材料不能選擇凍脹性的材料。

抗滑防土墻進行了土壤填充后,就要夯實填土,夯實施工必須分層進行,以保證墻體內每層填充材料都能達到強度上的規范要求,保證抗滑防土墻的質量,進而保證公路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施工安全。

3施工注意事項

確定設置抗滑捎土墻的時間,一般在滑坡變形前,或者在全面開挖坡腳土體之前,或者在分段坡度比較大的臨時邊坡之前。

做好排水系統,水的滲透和侵蝕是擋土墻修建于滑坡整個過程的一大影響因素。排水系統的建設,可以完善施工的準備工作和所有工序,縮短施工的工期。

雨季和旱季的施工,要根據天氣的不同變化規律和山體的地質構造優化工序,開挖滑坡腳基坑和修建建筑物應避免雨天和干旱天,以免加劇滑坡程度無法施工。

滑坡山體的刷方減載施工要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則,以減小滑坡體的下滑力,刷方減載施工的棄土可以用來填補抗滑擋土墻。極松散的滑坡體前緣,必須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則及時清理。對地下水豐富的滑坡山體,集中力量做好主要工程的施工。

篇10

中圖分類號:X734文獻標識碼: A

前言:公路工程的不斷發展,使更多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得到了有效開發與應用。加筋擋土墻作為一種新型的擋土墻形式,近年來在公路工程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加筋擋土墻不僅具備了較強的承載力,對地基的要求也較低,施工工藝相對簡便,且占地面積較小,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因此,對加筋擋土墻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對推動公路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加筋擋土墻簡介

加筋擋土墻就是將填料與筋帶一層層的交替鋪設,從而形成一個穩固的復合整體。這種加筋擋土墻內部因有筋帶與填料的摩擦作用而非常穩定,在應用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極好的土壓力。加筋土中的主要組成是面板、拉筋及填土。其中拉筋土與填土可以在工廠直接預制加工而成,面板也通常是鋼筋混凝土預制件。加筋擋土墻的施工工藝流程主要為:施工放樣基礎工程面板預制安裝筋帶鋪設填料攤鋪等。

2加筋擋土墻施工技術要點

2.1施工放樣

在加筋擋土墻施工之前,需要進行相應的測量放樣工作。施工放樣的準確性對工程質量會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施工放樣測量時,必須切實的做好這一準備工作。放樣時,要保證整個面板外觀質量的一致性。通常來講,在直線放樣測量條件下,樁位的間隔應該在 10 m ~18 m 范圍內;在曲線放樣時,則應該保證樁位之間的距離不得高于 5 m,同時在轉角的位置設置好十字樁。

2.2地基開挖

地基開挖時,應該適當使基坑底的尺寸稍大于基礎外緣的尺寸,并根據設計要求對墻體及基坑進行開挖。開挖時,由于水害對公路工程會產生嚴重危害,因此,開挖過程要做好排水工作?;娱_挖后要及時進行碾壓及壓實作業,壓實時對其承載力進行認真檢測,以保證地基承載力能夠符合設計要求。如果存在壓實度及承載力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情況,則需要對地基填料進行換填,直到基底符合要求。由于擋土墻地基的重挖及改填工作較為困難,因此,應盡量做好施工每個環節的控制工作,以保證施工操作一次性完成。

2.3基礎砌筑

在基底土處理完成后,便可進行基礎的砌筑施工。在砌筑時,需要先鋪設加筋土的墊層,可鋪設一層土工格柵,然后在土工格柵上進行填料的填充。在填料碾壓密實之前,需要再鋪設一層加筋土墊層。在墻體下基礎部位的墊層之上應進行混凝土澆筑?;炷翝仓r要預埋好插孔筋??刂坪没炷恋臐仓罢駬v質量,避免鋼筋混凝土結構內部出現裂縫或空隙等質量問題?;A澆筑通常一次性完成,澆筑時根據沉降縫來進行分段澆筑??衫脼r青等材料來堵塞處理沉降縫。

2.4面板施工

1)面板預制:

當加筋擋土墻的高度較高時,面板的數最就較多,面板預制時所占的施工時間就會較長。面板預制時,首先需要對預制場地進行選擇,應結合工程數量、施工工期及施工方法,來選擇合理的預制場地面積。如果面板的數量較多,可采用方便易操作的模板來加大生產效率。由于面板是矩形槽板,所以可采用硬化底模來作為面板的正面,也可采用人工收光的水泥混凝土面作為面板的正面。面板側壁應預留出插筋孔,通??稍阡撃0宓膫缺谠O置上定位穿銷,來作為穿筋孔。但是這樣容易引起裂縫或邊角損壞,因此,預留穿筋孔的位置應增設光圓鋼筋,并適當延長拆模時間,也可在混凝土中添加早強劑。鋼模及底板應經常檢查及維修,避免出現混凝土殘留或尺寸不合格等現象。面板預留出的穿筋孔壁應表面光滑無裂縫,既要避免拉筋帶損傷,也要避免穿筋后孔壁斷裂?;炷翝仓埃瑢︿摻畋Wo層厚度進行檢查,避免存在露筋的問題?;炷翝仓瓿芍缶图皶r進行覆蓋養生,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 70%后方可移動面板。

2)面板安裝:

對混凝土基礎頂面進行處理,然后彈出面板的外邊線,在外邊線彈好之后,對標高進行測量。對面板安裝的軸線進行放線測量,并按照要求在每個樁號位置的基礎外側埋設掛線桿,根據設計要求拉上立線,相鄰兩斷面間掛上水平線,并安裝面板。面板安裝應由伸縮縫開始,從一邊逐步安裝到另一邊;在基礎混凝土的強度達到 70%以上時,便可安裝第一層面板。面板應由墻端及沉降縫兩側進行掛線安裝,使用 M7. 5 的砂漿進行砌筑。安裝時應保證相鄰兩面板的水平誤差在 8 mm 之內,每 20 延米的軸線偏差應小于 10 mm。第一層面板的安裝是全墻安裝質量控制的關鍵,對墻面板長度的分段線進行確定之后,按照規定設置沉降縫,利用砂漿對安裝后的面板進行調整;每層面板安裝時,都需要做好垂球、掛線及單塊面板的傾斜度檢查與核對工作。面板的內傾度應控制在 1% ~ 2% 范圍內;在兩端面板安裝完成后,便可掛線安裝中間面板,以后每層面板都應該在面板中心畫上中心線,并進行掛線控制。

2.5筋帶鋪設

現在公路工程加筋擋土墻中所使用的筋帶大多為高強鋼絲束外裹聚苯乙烯塑料。這種筋帶表面粗糙不平,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能夠與填料產生強大的摩擦阻力。筋帶應按照設計長度進行下料,下料長度應該為設計長度的兩倍與拉筋帶穿過孔時所占長度之和。每層筋帶長度及數量都應該隨著墻高的變化面變化,同一層筋帶擋土墻越高,數量越多,其長度也就越長。拉筋帶應該按照每束設計的根數穿在面板的拉環上,土工帶穿孔應上下穿過。盡量保證拉環兩側長度相同,應將筋帶拉直、拉緊,如果存在填料不平的問題,筋帶的鋪設則避免過緊;穿孔后,可先用短筋或鐵絲對筋帶進行臨時固定,然后將筋帶呈扇形輻射狀均勻平鋪在壓實后的填料上,避免與硬質的填料直接接觸。筋帶與面板要保持垂直,筋帶間不能重疊,最好采用均衡的自調式設備對其拉直;為了避免筋帶拉緊后出現卷曲、扭結等問題,可用少量的填料對其從拉環處向筋尾部進行覆蓋,也可用鋼釘將筋帶尾部釘在填料上。筋帶鋪設應在路基表面整平后進行,以保證筋帶與地面的有效銜接。

2.6填料施工

加筋擋土墻所使用的填料,粒徑應小于填料壓實厚度的50%,且不能大于 10 cm。填料內不能有鋒利的碎石或凍塊,更不能將有機料或生活垃圾摻入其中。采用攤鋪機對填料攤鋪,在距面板 1. 5 m 的范圍內,可采用人工進行攤鋪;填料、面板安裝、筋帶鋪設各道工序應交替進行,如果擋土墻較長時,可采用流水作業方式,以保證施工效率;填料應分層攤鋪與壓實,每層虛鋪的厚度應該依據填料的壓實系數來確定,通常可為 30 cm 左右。面板槽內如果存在較大粒徑的石子,應及時撿除;對填料進行碾壓時,應該遵循先輕后重的原則。應先從筋帶長度的中部,沿著路基的縱向進行碾壓,直到碾壓至筋帶的尾部,然后從中間向面板墻外碾壓;另外,碾壓時要注意,在距離面板 1 m 的范圍內,不能使用重型碾壓機械。

3結語

雖然加筋擋土墻的施工工藝較為簡單,但是基于擋土墻在公路工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我們應該認真對待加筋擋土墻施工的每道工序及環節。嚴格按照設計及相關要求進行施工操作,合理安排施工時間,科學組織及調配施工機具,從根本上保障擋土墻施工的有效開展。

參考文獻:

篇11

Abstract: Retaining wall is widely used in the road engineering of a soil retaining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 as a kind of retaining structures, generally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highway, more wide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election of the retaining wall, and probes into the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the main points of quality control. The author in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on the basis of present here, only for reference when pe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words: Highway retaining wall;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

擋土墻是用來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一種構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擋土墻可用以穩定路堤和路塹邊坡,減少土石方工程占地面積,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并經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區公路中,由于地形條件更為復雜,地勢更為陡峭,因此,擋土墻的應用被大力廣泛。

1、擋土墻的選型

1.1材料選擇

漿砌片石擋土墻取材容易,施工簡便,因此在很多范圍都適用,被廣泛采用。并且在山區公路中,石料資源較為豐富, 在擋土墻高超過10m時, 因地制宜,采用漿砌片石砌筑,可以較好地滿足經濟安全方面的要求

1.2截面形式選擇

根據擋土墻結構類型及其特點分析,當墻高<5m 時,采用重力式擋土墻,可以發揮其形式簡單,施工方便的優勢。同時,由于山區公路地面橫坡比較陡峭,若采用仰斜式擋土墻,會過多增加墻高,斷面增大,造成浪費(增大斷面,造價較高),采用俯斜式擋土墻會比較經濟合理。一般在路塹墻墻趾處地面平緩的路肩墻或路堤墻等情況下,才考慮采用仰斜式擋土墻。當墻高≥5m 且地基條件較好時,采用衡重式擋土墻,可以有效地減小截面,節省材料。

1.3 位置選擇

在挖方邊坡比較陡峭時, 采用路塹擋土墻, 可以降低邊坡高度,減少山坡開挖,避免破壞山體平衡;在地質條件不良情況下,還可以支擋可能坍滑的山坡土體。對于采用路肩擋土墻或路堤擋土墻,應結合具體條件考慮,必要時應作技術經濟比較 因為路堤擋土墻承受荷載較大,受力條件較為不利,截面尺寸也較大,所以在路堤墻與路肩墻的墻高或截面污工數量較為接近,基礎情況相仿時,采用路肩墻比較有利

2、公路擋土墻的施工技術要點

2.1明挖基坑

開挖前在其頂部設置截水溝(雨季),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其開挖線,嚴格按照開挖線進行開挖,墻背置于巖中時,可直接按擋墻斷面墻背坡度進行放樣。同時施工上下擋段,則應先施工路肩墻,上擋需分段跳槽開挖,土質基礎主要用機械(履挖)進行開挖,鋪以人工修整成型:石基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運 在距基底 10~15cm 時,用人工準確修鑿整平至標高,傾斜基底不得以填補方法筑成斜面。開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應在坑內設排水溝、集水井疏干積水,保證基底無浸泡。基坑成型時埋入深度、基底地質情況均需復核,不符則應采取措施,才能施工。

2.2 砌筑墻體

墻體砌筑均采用擠漿法分段、分層砌筑(1)基礎:石質基底應清理干凈松散巖層,澆水潤濕后坐漿砌筑;土質基底直接坐漿砌筑;地面線以下部分可不修鑿鑲面石;基礎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實,并作好頂面排水、防滲設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軟化;基礎應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做到隨開挖、隨下基、隨砌筑。

(2)墻身:砌體分段位置設于沉降縫處,砌筑前先將瀝青木板按設計結構斷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縫位置,計算層數選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墻身時先掛線于沉降縫木板上(根據選好的用料高度),從砌體轉角部分開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順序安砌鑲面石。鑲面石采用一順一丁或兩順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時先在圈內底部鋪漿,然后選擇石頭進行試放,較大石料的大面為底,較寬砌縫用小石塊填塞,試放好后用小錘擊打石料擠漿,將砌縫砂漿擠緊,不留孔隙。砌筑時注意砌縫的互相交錯、交搭,砂漿密實,砌縫應符合下列規定:(1)定位砌塊表面縫寬度不超過 4 厘米,砌體表面占三塊相鄰石料相切的內切圓直徑不大于7 厘米,兩層間錯縫不得小于 8厘米;(2)填腹部分的砌縫宜小,在較寬砌縫中可用小石塊塞填;(3)塊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層,但每砌成 70~120cm 的高度應找平一次,段內兩段相接外的豎向錯縫,不得小于 8cm。

2.3泄水孔設置

砌筑時每隔 2~3m交錯設置泄水孔, 泄水孔安設可用 10PVC管(或打通竹管) 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墻中, 也可直接留置10~15cm矩形孔。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側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 0.3m,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粘土隔水層,粘土隔水層以人工進行夯實、整平。

2.4 回填土、勾縫

上下擋需回填土部分隨砌隨填,在小型打夯機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機壓實,其余部分人工夯實并達到壓實度要求,墻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縫,采用 M10 砂漿勾平縫,力求美觀自然。

2.5 片石砼墻澆筑

采用組合鋼模,設預埋拉桿及鋼管架支撐;拌合砼采用 350L自落式拌合機拌合;灌注砼由于斷面較大,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層澆筑及摻加片石。砼強度達 70%可拆模,重新支模于上一層(每次立模高度為 2米, 預埋拉桿),預埋內拉桿采用 16 鋼筋自行加工。

3.公路擋土墻的質量控制要點

3.1外觀質量:(1)嚴格把好鑲面塊石外露面的檢測關,對不合格的鑲面塊石降一級處理.改作側石或背石。(2)在角隅石的安放過程中,嚴格執行復檢制度。特別是在弧線形施-I=段,要不厭其煩地調整鑲面塊石的位置,杜絕折線拐角的出現,使弧線平順圓滑。(3)砌筑鑲面塊石在同一施工段落盡可能選用同一色澤的石塊,如果無法達到,至少在同一旃工段落的同一層次.必須先用同一色澤的石塊。

3.2內在質量:主要指砌體必須要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強度取決于砌筑用砂漿的標號以及砂漿與石塊之間粘結的牢固度,砌體的整體穩定性取決于基底的地質情況以及基礎的結構形式。控制內在質量必須做到:(1)嚴格控制砂漿拌制時的配料精度。砂漿拌和時間宜為3―5min,已初凝的砂漿不得使用。(2)杜絕使用含泥鼉超標的砂子和受潮后有凝結團塊的水泥。(3)每工作班待收工后,砂漿初凝時。必須灑水養護。整段砌體完工后,至少要灑水養護7天以上。(4)基坑開挖后,避免受水浸泡。土質基底必須采用輕便觸探儀或其它町靠的儀器現場檢測地基土的承載力,對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規定值的摹底,必須及時上報,或對基底進行加固處理,或將基礎的結構形式變更后才能繼續施工。

4.結語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迅速發展,公路擋土墻的應用日益廣泛。公路擋土墻的建設是公路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擋土墻對公路的養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隨著人們對公路建設要求的提高和對環境優美、行車舒適的追求。擋土墻在公路建設中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

參考文獻:

篇12

公路擋土墻是用來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一種構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擋土墻可用以穩定路堤和路塹邊坡,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積,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并經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區公路中,由于地形條件更為復雜,地勢更為陡峭,因此,擋土墻的應用更為廣泛。對山區公路擋土墻的設計積累了一定的經驗與體會,在此提出,僅供同行工程設計時參考。

一、擋土墻的選型

1 材料選擇漿砌片石擋土墻取材容易,施工簡便,適用范圍比較廣泛。山區公路中,石料資源較為豐富,在擋土墻高≤10m時,因地制宜,采用漿砌片石砌筑,可以較好地滿足經濟、安全方面的要求。

2 截面形式選擇根據擋土墻結構類型及其特點分析,當墻高

3 位置選擇在挖方邊坡比較陡峭時,采用路塹擋土墻,可以降低邊坡高度,減少山坡開挖,避免破壞山體平衡;在地質條件不良情況下,還可以支擋可能坍滑的山坡土體。對于采用路肩擋土墻或路堤擋土墻,應結合具體條件考慮,必要時應作技術經濟比較。因為路堤擋土墻承受荷載較大,受力條件較為不利,截面尺寸也較大,所以在路堤墻與路肩墻的墻高或截面污工數量較為接近,基礎情況相仿時,采用路肩墻比較有利。

二、擋土墻的施工方法

1 明挖基坑。開挖前在其頂部設置截水溝(雨季),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其開挖線,嚴格按照開挖線進行開挖,墻背置于巖中時,可直接按擋墻斷面墻背坡度進行放樣,同時施工上、下擋段,則應先施工路肩墻。上擋需分段跳槽開挖。

土質基礎主要用機械(履挖)進行開挖,鋪以人工修整成型:石基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運。在距基底10~15cm,用人工修整鑿平至標高準確修鑿至標高,傾斜基底不得以填補方法筑成斜面。開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內設排水溝,集水井疏干積水,保證基底無浸泡。

基坑成型時埋人深度,基底地質情況均需復核,不符則應采取措施,才能施工。

2 砌筑墻體。墻體砌筑均采用擠漿法分段、分層砌筑。

(1)基礎:1)石質基底應清理干凈松散巖層,澆水濕潤后坐漿砌筑;土質基底直接坐漿砌筑;2)地面線以下部分可不修鑿鑲面石;3)基礎砌出地面后立即回填夯實,并作好頂面排水、防滲設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軟化;4)基礎應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做到隨開挖、隨下基、隨砌筑。

(2)墻身:砌體分段位置設于沉降縫處。砌筑前先將瀝青木板按設計結構斷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縫位置,計算層數選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墻身先掛線于沉降縫木板上(根據選好的用料高度),從砌體轉角部分開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順序安砌鑲面石。鑲面石采用一順一丁或兩順一丁方式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時先在圈內低部鋪漿,然后選擇石頭進行試放,較大石料的大面為底,較寬砌縫用小石塊填塞。試放好后用小錘擊打石料擠漿,將砌縫砂漿擠緊,不留孔隙。

砌筑時注意砌縫的互拉交錯、交搭,砂漿密實,砌縫應符合下列規定:1)定位砌塊表面縫寬度不超過4厘米。砌體表面占三塊相鄰石料相切的內切圓直徑不大于7厘米,兩層間錯縫不得小于8厘米;2)填腹部分的砌縫宜小,在較寬砌縫中可用小石塊塞填;3)塊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層,但每砌成70~120cm的高度應找平一次。段內兩段相接外的豎向錯縫,不得小于8cm。

3 泄水孔設置:砌筑時每隔2~3m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設可用Φ10PVC管(或打通竹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墻中,也可直接留置10cmx 15cm矩形孔。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側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0.3m,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粘土隔水層,粘土隔水層以人工進行夯實、整平。

4 回填土、勾縫:上、下擋需回填土部分隨砌隨填。在小型打夯機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機壓實,其余部分人工夯實并達到壓實度要求,墻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縫,采用MIO砂漿勾平縫,力求美觀自然。

5 片石砼墻澆筑:采用組合鋼模,設預埋拉桿及鋼管架支撐;拌合砼采用350L自落式拌合機拌合;灌注砼由于斷面較大,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層澆筑及摻加片石。砼強度達70%可拆模重新支模于上一層(每次立模高度為2米,預埋拉桿),預埋內拉桿采用Φ16鋼筋自行加工。

四、保證擋土墻安全性應該采取的措施

完成了擋土墻截面設計及穩定、強度驗算之后,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擋土墻的安全性。

1 擋土墻基礎加固措施。(1)為減少基底壓應力,增加抗傾覆的穩定性,在墻趾處伸出一臺階,以拓寬基底。墻趾臺階的寬度不小于20cm,臺階高寬比可采用3:2或2:1;(2)地基為軟弱土層時,可用砂礫、碎石、礦渣或灰土等質量較好的材料換填,以擴散基底壓應力,滿足設計要求。

2 排水措施。對于漿砌石擋土墻,應在墻前地面以上設置一排泄水孔。墻較高時,可在墻上部加設泄水孔。泄水孔采用10×10cm的方孔或圓孔,孔眼間距2~3米,上下排泄水孔錯開設置。泄水孔進水口應設置反濾材料,并用疏孔水泥板封堵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口,以防山(野)鼠進入挖空,造成路肩塌陷。

3 沉降縫與伸縮縫的設置。為避免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墻身開裂,需按墻高和地基性質的變異,設置沉降縫,同時,為了減少圬工砌體因收縮硬化和溫度變化作用而產生裂縫,需設置伸縮縫。擋土墻的沉降縫和伸縮縫設置在一起,每隔10~15m設置一道,縫寬2~3cm,自墻頂做至基底,縫內宜用瀝青麻絮、瀝青竹絨或涂以瀝青的木板等具有彈性的材料,沿墻的內、外、頂三側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15cm。

4 墻頂與路面的銜接。當墻頂寬大于土路肩寬度時,擋土墻侵入土路肩部分應預留出相當于路面結構厚度部分以鋪筑路面。

篇13

公路擋土墻是用來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一種構造物。在路基工程中,擋土墻可用以穩定路堤和路塹邊坡,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積,防止水流沖刷路基,并經常用于整治坍方、滑坡等路基病害。在山區公路中,常采用漿砌擋土墻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約用地,減少土石方開挖量,與自然景觀協調、美觀。還可以就地取材減少工程造價,加快施工進度。

2.擋土墻的選型

2.1 材料的選擇

漿砌片石擋土墻取材容易、施工簡便,因此適用范圍比較廣泛。山區公路中的石料資源比較豐富,因此當擋土墻高≤10m時,采用漿砌片石砌筑便可以較好地滿足經濟、安全方面的要求。

2.2 截面形式選擇

根據擋土墻結構類型及其特點分析,當墻高小于5m時,可以采用重力式擋土墻,這種形式較簡單,而且施工方便。由于山區公路地面橫坡比較陡峭,比較適合采用俯斜式擋土墻,可以避免采用仰斜式擋土墻時由于過多增加墻高以及斷面增大而造成的浪費。當墻高≥5且地基條件較好時,采用衡重式擋土墻,可以有效地減小截面,節省材料。

2.3 位置選擇

在挖方邊坡比較陡峭時,采用路塹擋土墻,可以降低邊坡高度,減少山坡開挖,避免破壞山體平衡。對于采用路肩擋土墻或路堤擋土墻,應結合具體條件考慮,必要時應作技術經濟比較。

3.擋土墻的施工

3.1 明挖基坑

開挖前在其頂部設置截水溝,根據地質情況確定其開挖線,嚴格按照開挖線進行開挖,墻背置于巖中時,可直接按擋墻斷面墻背坡度進行放樣,同時施工上、下擋段,上擋應分段跳槽開挖。

土質基礎主要用機械(履挖)進行開挖,鋪以人工修整成型。石基坑采用小炮爆破,人工清理、抬運。在距基底10~15cm處用人工修整鑿平至標高,傾斜基底不得以填補方法筑成斜面。開挖成型的基坑如遇雨天,在坑內設排水溝,及時疏干積水,保證基底無浸泡。

基坑成型時埋入深度、基底地質情況等均需復核,只有符合標準后才能施工。

3.2砌筑墻體

墻體砌筑采用擠漿法分段、分層砌筑。

(1)基礎。石質基底應將松散巖層清理干凈,然后澆水濕潤后再坐漿砌筑。在地面線以下的部分可以不修鑿鑲面石。在基礎砌出地面后應立即回填夯實,并作好頂面排水、防滲設施,以防基底被浸泡、軟化?;A應在開挖完成后立即進行,做到隨開挖、隨下基、隨砌筑。

(2)墻身。砌體分段位置設于沉降縫處。砌筑前先將瀝青木板按設計結構斷面和坡度置于沉降縫位置,計算好層數并選好用料,以控制平面高度。砌筑墻身先掛線于沉降縫木板上,從砌體轉角部分開始安砌,首先安砌角石,再按順序安砌鑲面石。鑲面石采用一順一丁或兩順一丁的方式進行砌筑。外圈定位行列石砌筑好后,方能填筑腹石。填筑腹石時應該首先在圈內低部鋪漿,然后選擇石頭進行試放,較大石料的大面為底,較寬砌縫用小石塊填塞。試放好后用小錘擊打石料擠漿,將砌縫砂漿擠緊,不留孔隙。

砌筑時注意砌縫的互拉交錯、交搭,砂漿密實。定位砌塊表面縫寬度不超過 4厘米。砌體表面占三塊相鄰石料相切的內切圓直徑不大于7厘米,兩層間錯縫不得小于8厘米。填腹部分的砌縫適當放小,在較寬砌縫中可用小石塊塞填。塊石砌筑可不按同一厚度分層,但每砌成70~120cm的高度應找平一次。段內兩段相接外的豎向錯縫不得小于8cm。

3.3 泄水孔設置

砌筑時每隔2~3m交錯設置泄水孔。泄水孔安設可用打通的竹管,按泄水孔排水坡度砌于墻中,也可直接留置10cm×15cm矩形孔。墻背泄水孔的進水側設置反濾層,厚度不小于0.3m,在最低排泄水孔下部,設粘土隔水層,粘土隔水層以人工進行夯實、整平。

3.4 回填土、勾縫

上、下擋需要回填土的部分應該隨砌隨填。在小型打夯機具可操作部位以蛙式打夯機壓實,其余部分人工夯實并達到壓實度的要求,墻身砌筑完成即可勾縫,采用M10砂漿勾平縫,力求美觀自然。

3.5 片石砼墻澆筑

采用組合鋼模,用預埋拉桿及鋼管架支撐。拌合砼采用350L自落式拌合機拌合。灌注砼由于斷面較大,可以采用水平分段、斜向分層的方式澆筑并摻加片石。砼強度達70%可拆模重新支模于上一層,預埋內拉桿可以用鋼筋自行加工。

4.擋土墻施工質量控制

在擋土墻的施工過程中,其施工質量控制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4.1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片石強度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其最小幾何尺寸不得小于15cm。照面石各角必須垂直,表面不得翹曲。砂漿對擋土墻的砌筑有著巨大的粘合與找平作用,因此要嚴格按照配合比進行拌制。片石混凝土一般采取沿槽澆筑,在澆筑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配合比,砼片石采用C20砼,其摻量一般控制在25%以內?;炷猎跐仓^程中要及時對混凝土進行充分振搗,使混凝土密實均勻。在混凝土的養護期間要注意控制砼的濕度與溫度,不時的對砼暴露面灑水進行養護,使其暴露面保持濕潤狀態?;炷猎趲pB護時,要帶模進行包裹、澆水,使其保持潮濕養護,以防模板接縫處因失水干燥。

4.2外觀質量

照面石的砌筑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將大樣板支立牢固,然后在大樣板上掛線,以確保墻面的整齊,曲線擋土墻要適當增設掛線點。照面石砌筑要與各層同步進行,不得分開砌筑,而且要與內墻緊密結合,砂漿密實,不得有空隙。嚴格按照“一丁一順”進行砌筑,而且要保證橫縫水平,豎縫豎直,錯落有秩,以達到墻身穩定。照面石縫要留出2cm的槽口,以便勾縫的進行。勾縫前要清除照面石縫隙中多余的砂漿,并對墻面進行徹底清洗。照面石的“縫”主要采用凸縫形式,且“縫”必須做到寬度、深度一致,順直美觀。一般10cm~20cm設置一道沉降縫,沉降縫的位置和數量應視基底土質情況而定,沉降縫要從基礎開始設置,縫寬一般為2cm~3cm。沉降縫的方向要與道路中心線的法線方向保持一致,縫必須保持豎直,沉降縫內距擋土墻表面20cm范圍內的,要按設計規定的防水材料進行封閉,并將沉降縫表面修飾整齊。設置泄水孔將墻背土基內的水及時排除,避免假孔現象發生。泄水孔安裝要與擋土墻砌筑同步進行,嚴格控制好孔底標高,按不小于3%的坡度安裝,以利于水流的排除。

4.3 內在質量

擋土墻內在質量的具體要求主要指砂漿飽滿、密實,石頭與砂漿緊密結合,不得有縫隙、空洞等影響質量的現象出現。要達到這些要求,必須嚴格按照設計及砌石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堅決杜絕堆砌、靠砌、疊砌等現象出現,這些違規操作方法,會使擋土墻內部出現空洞和縫隙,破壞擋土墻的整體性,造成應力集中現象,在土的壓力作用下造成破壞。要保證擋土墻內部飽滿、密實必須采用“坐漿”、“灌漿”、“擠漿”三種方法相結合的施工方法進行砌筑。具體操作方法是:打一層底漿,將片石的大面朝下放置在砂漿上,然后左右揉動幾下,再用手錘輕擊,讓砂漿與石頭緊密結合,滿鋪一層片石后馬上灌漿,即將砂漿灌入片石與片石之間的縫隙,并用相應工具將砂漿塞實縫隙,同時將小石頭嵌擠到大的縫隙中,擠出過多的砂漿,避免出現“灰窩”現象。按上述方法砌筑,坐漿、灌漿、擠漿的工作重復進行。

5.結論

公路擋土墻的建設時公路施工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山區公路復雜的地形條件下,擋土墻對公路的養護作用至關重要,因此應用也更為廣泛。因此施工人員一定要掌握擋土墻的整個施工工藝流程,組織安排好各工序的施工,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控制好擋土墻的質量,從而確保擋土墻的安全。

參考文獻:

友情鏈接
相關精選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