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心血管內科實習生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心血管內科實習生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心血管內科實習生

篇1

內科學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其中心血管內科是的重點和難點,但實習時間比較短,大多教學醫院都只有3-4周,而此階段的學習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臨床內科知識,還能進一步提高實踐水平,對掌握疾病的診治有很大作用,為社會培養更多合格的醫學人員。本文根據自己擔任教學秘書時的幾年帶教經驗,總結實習帶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改進方法。具體如下:

一、存在的問題

1.實習生方面

首先,理論知識不扎實和參差不齊:內科學的內容多、范圍廣,要讓同學們在短短的一年內掌握所學理論知識顯然不現實;同時,成績的好壞以及學習的認真程度決定了每個人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不同。其次,目標不明確:在實習過程中,部分同學猶豫于考研和工作的抉擇中,想兩手抓往往兩手都抓不好,從而忽視了實習的重要性。再次,缺乏工作和學習的主動性:部分同學學習被動、求知欲望不強,不主動觀察病人,學習也常常是老師牽著鼻子走,這也一定程度上打擊老師的帶教積極性,更有少部分同學直接選擇性放棄實習。第四,心態未擺正:部分學生往往認為實習就是“打雜”,總是干瑣碎的事情覺得沒意思,導致小事不想做,大事或重要事做不了[1]。

2.管理層面和帶教老師方面

首先,管理層面、也就是臨床部與帶教老師,即上、下級在針對實習同學的要求和紀律上,不能形成“默契”,部分同學有一定的關系背景,給帶教老師開展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其次,專業的特殊性和醫療環境的影響:由于心內科常常病情重且變化快、以及近來醫療環境相對緊張,導致實習同學在科室缺少溝通、操作的機會,從而進一步降低其積極性。再次,帶教老師不規范和工作繁忙:老師們的專業水平和帶教方法參差不齊,以及工作量繁重,沒有足夠精力對實習生進行比較規范的指導[2];最后,帶教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技巧,部分學生感覺學不到東西,進而不能很好的帶動實習同學的積極性。

二、如何改進上述問題

心血管內科的臨床實習是理論走向實際的重要過程,更是為社會培養更多高質量、合格醫學人員的方法。但近年來對實習醫生的感覺是一屆比一屆差,所以改進臨床實習治療迫在眉睫,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改進方法如下:

1.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和培養良好的醫德醫風:古人云:“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3]?!贬t德的培養永遠不會退出歷史的潮流,它是判斷能否成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先決條件。話說:“跟好人學好人,跟壞人學壞人”,在帶教過程中,除了學習《執業醫師法》等相關衛生法規,提高實習醫生的法律意識,依法行醫和執業,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外,帶教老師還要以身作則,注意平時工作中的一言一行,樹立良好的榜樣[2]。

2.嚴格的紀律和執行力:在實習生管理中,必須要有嚴格的紀律并按其執行,尤其是臨床部與帶教老師之間要達成一致,不能出現帶教老師按紀律嚴格要求學生,而學生通過所謂的“關系”而減免對他的紀律約束,讓相應紀律形同虛設,必須避免此現象的出現。

3.實習同學自身要有緊迫感,要知道畢業后自己的身份就是醫生了,面對的是生命,所以必須利用好實習這一年,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

4.目標明確:尤其在考研和就業上,就個人的經驗而言,兩者并不沖突,考研中西醫綜合是大頭,如果西醫綜合能考到200分左右,那考研根本就沒有難度!目前西綜更側重于臨床,所以在內科實習中,培養良好的臨床思維,理論聯系實踐,對學生的解題思路和病例分析題幫助極大。

5.擺正心態:俗話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保瑢嵙曔^程就是一點一滴積累臨床經驗、現在的每一位醫生,都是你們這樣過來的,甚至過得比你們都苦。所以,實習同學們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積極主動,畢竟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6.帶教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同時還要有良好的醫德醫風、積極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醫患溝通技巧,老師的言行就是學生的活課本,同時帶教教師及時了解新動態和指南不僅是對自身理論水平的提高,還可以帶教過程中與時俱進,提高對本學科理論知識更深層次的認識,也對指導科研有很大幫助[4]。

7.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學們的普遍現象是初到臨床時有較高的熱情,但隨時間這種積極性明顯降低,所以這時老師需要調動同學的積極性。首先,實習生無臨床經驗,對知識僅限于書本,所以老師們一定不能照本宣科,要結合臨床經驗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啟發學生去思考和分析??赏ㄟ^病例分析,幫助學生捋順臨床思路,引導學生獨立分析、診斷及鑒別診斷,然后應用所學的知識綜合分析,最后得出正確的診斷[5]。其次,方法上可通過教學查房、操作培訓、小講座、出科考試等來幫助同學們對知識點的掌握,我在教學中還增加了小講座互動,通過分組指定知識點,讓各組在出科前進行相互PK,讓同學們主動參與進來,既增加了各組的協作能力,調動了積極性,增加了醫學生的自信,促進去主動學習,訓練醫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6]。

三、總結

綜上所訴,臨床實習是醫學生向醫生過渡的必經之路,也是學生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重要過程[7]。帶教老師相當于將來醫生的啟蒙老師,我們的一言一行很可能決定一個實習醫生的走向,帶教老師的言傳身教是醫學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之一。所以帶教老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不僅如此,更需要實習生、帶教老師和臨床部做到以上幾點,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蘇震,周琦,張宇.我國醫學生實習期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06):76-77.

[2]張晶,陳春紅,郭靖,孟歡.心血管內科臨床實習生帶教方法研究[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1.(03):1514-1515.

[3]王新霞.角色扮演法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3.(10):74-75.

[4]胡文勝.新型醫患關系下臨床實踐教學的改革與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06):39-40.

篇2

國外的醫學模擬教學很早就已經誕生。在國內,自2003年開始,醫學模擬教育理念開始被大家所熟悉及傳播,還處在一個很不完善的階段。國外的醫學模擬從最初的基礎解剖模型、局部功能訓練模型,到計算機輔助模型,及今天的觸覺感知技術虛擬培訓系統和生理驅動型綜合模擬系統,可謂飛速發展。而國內大部分院校僅停留在局部功能訓練模型或計算機輔助模型。國外的醫學模擬教育場所配備有先進和完備的設施,而國內卻沒有成熟的模擬中心,故國內外的模擬教學上存在較大的差距。

二、目前臨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缺乏臨床思維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患者不配合臨床教學示范;教學資源短缺。

三、加強心血管內科技能訓練的必要性

臨床醫學教育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我國執業醫師考試規定,臨床技能操作考核通過才能參加筆試,心血管內科知識及心肺復蘇術在技能考核中占很大比例。為保證學生能順利通過考核,臨床教學必須改變教學模式,加強實習生的臨床技能培訓。 心血管內科的一些操作復雜,風險大,如心包穿刺術等,不僅實習生不會操作,甚至一些住院醫師也不會操作,因此,為培養醫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盡快適應醫學生到醫生的角色轉變,探索心血管內科技能訓練模式,做好實戰模擬培訓十分必要。

四、醫學模擬系統在醫學教育方面的優勢

具有以下優勢:可以進行罕見病例的學習;對病人無危害;時間方便性;可重復性;允許出錯及團隊協作能力的培養。

五、醫學模擬系統在臨床技能訓練中的作用

(一)醫學模擬教育可以使基礎醫學、臨床教學及實踐相互滲透,有助于培養及提高學生的綜合臨床操作技能和思維能力。

(二)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較為真實的診斷環境,熟悉不同體征;練習心肺復蘇技術、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高級生命支持中的團隊合作,為今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模擬教學能夠有效縮短學生臨床學習的時間,有效地規范臨床技能操作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鍛煉臨床創造力、整體思維和培養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但模擬教學不可能代替真正的臨床實踐,我們應該結合傳統的教學方式,發揮模擬教學的長處,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能,為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參考文獻】

[1]Richard H, Riley Amanda M,Grauze Claire, et al. Three years of “CASMS”:the worlds busiest medical simulation centre[J]. The Medical Journal of Australia, 1990,179(11/12):626-630.

[2]James A,Gordon John, Pawlowski . Education on-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simulator-based medical education service[J].Academic Medicine,2002,77(7):751-752.

[3]王娜,蔡定彬,孫麗,等.醫學模擬教育與臨床見習模式的改革研究現狀[J].現代醫院,2008,08(1):96-98.

[4]顏洪,魯開智,黃河清,等.高仿真情景模擬教學在醫學本科生危重癥核心勝任力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4,34(2):261-266.

篇3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

2014年10月1日~2015年5月31日在心內科實習的護理實習生106人以入科先后為序進行編號,并采用單純隨機法分為觀察組55例,對照組51例,均為女性;3年制大專生;年齡19~23(20.05±2.46)歲。兩組選擇帶教的病例和數量相同,兩組年齡、學制、掌握理論知識細分教學前理論、操作和護理查房水平及實習時數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均按教學大綱要求,每組實習時間為1個月,分別按大綱內容講述心血管內科各種常見病、危重病的護理常規和操作示范,實習結束時進行??评碚摗?撇僮骷白o理查房考核,將兩組成績進行統計學分析。(1)觀察組:采用點撥教學方法,即在老師的點撥下預先讓護理實習生對即將進行教學的病例讀書,引導護理實習生重新認識該疾病,并引導她們思考,進行辨析、理解和消化;引導護理實習生床邊實習和操作,讓護理實習生充分接觸患者,老師在床邊講述并演示護理過程,引導護理實習生對臨床護理有真實認知;引導護理實習生陳述,即在老師的點撥下,組織護理實習生進行討論、交流,讓她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進行自我表述,通過切磋、商討臨床中的實際問題,并在教師的點撥下,引導護理實習生總結;真實的護理操作,即在老師的點撥下,引導護理實習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讓她們通過操作、練習,以實現能力的轉化,達到理論用于實際[3]。(2)對照組:OTD教學模式見習病例-理論學習-分組討論:①臨床觀察(observation)。根據教學大綱的教學要求,對教學模塊進行設計,并提出若干與教學目標相關的問題布置給護理實習生。請護理實習生在接觸患者的過程中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觀察,了解心內科護理的常規流程,心內科常見疾病診療原則,術后常見并發癥及護理方法等,心內科患者常見心理問題以及護患溝通技巧等。②理論學習(teaching)。根據教學大綱上的教學目標并結合本??茖嶋H情況,制定教學計劃,對護理實習生進行理論授課,授課過程中結合多媒體教學(理論和操作),加深護理實習生印象,并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式使護理實習生有更多的思考,強調護理實習生是學習的主體,帶教老師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充分調動護理實習生學習積極性,逐步削弱帶教老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護理實習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完成臨床觀察和理論學習兩個步驟之后,要求護理實習生將臨床觀察階段所布置的思考題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解決,并書寫臨床病例觀察報告。③病例討論階段(discussion)。理論學習結束后,及時安排1~2學時的臨床思維訓練實訓課,教研組設計相關病例,課前護理實習生按5~8名一組,教師將病例相關問題布置給護理實習生,并提供課程學習網站,包括本課程的教學視頻、試題庫資源,培養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自學后,在訓練課上以情景模擬形式,或每組推薦1~2人以PPT形式答辯老師的提問,組員也可以反問老師,最后教師根據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及補充[4]。

1.2.2評價指標

采用三級甲等綜合型教學醫院學評估的心內科護理實習生出科理論考核試卷、操作評分標準,對護理實習生在教學前后進行理論和操作水平考核通過閉卷考試以及實際操作的方式分別對護理實習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進行考核。以百分制計分評價,考核內容與教學大綱一致。采取統一發放,當場收回的方式以保證回收率為100%,考卷采取編號填寫,以保證調查的真實性。并要求護理實習生進行一次護理查房,按醫院的統一標準進行評分。采用學生及教師滿意度調查問卷表,自行設計滿意度評分表。該評分表的重測信度Cronbach’α系數分別為0.855和0.905。評分表經過5名心內科副主任醫師進行內容效度論證(Kendall'sWα=0.707,P=0.000)。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進行統計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前后測量資料采用前后測量資料的方差分析進行統計檢驗,對滿意度比較采用等級資料秩和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5]。

2結果

2.1兩組教學前后成績對比,

3討論

3.1本研究的主要發現

護理專業實習護理實習生大多已經結束學校期間的基礎課程學習,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即將走向護理工作崗位,因此實習期間在各個科室的學習對于其以后的職業發展以及將來工作中的醫療安全都有著直接的影響[6]。而護理專業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此對除了要求護理實習生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之外,還應培養起實踐能力以及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7]。本研究將點撥教學法與OTD教學法引入到心血管內科的臨床護理教學,點撥教學法讓教與學充分互動,發揮護理實習生的積極主動性,而OTD教學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可以有效提高學習的靈活性。本研究將兩種教學方法在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效果相對比,結果顯示點撥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效果明顯優于OTD教學法。

3.2點撥教學法的特點

點撥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優點。(1)激發興趣,指明方向。預先自讀相關知識內容,不但溫習了有關的知識,而且經過教師的點撥與引導,護理實習生對即將面對的患者充滿好奇心和責任心,激發了護理實習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讓他們有目的有計劃地沿著正確的方向學習。例如,預先告知要看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并告知這種病非常危重,護理好可早日康復,護理不好則會死亡,從而激發他們的興趣和責任心,學習更加主動。(2)指點迷津,撥散迷霧,茅塞頓開。護理實習生剛從學校走到臨床,許多知識對不上號,似懂非懂,一旦被指點,他們便豁然開朗,茅塞頓開。(3)通過自我陳述和總結,更好地深入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讓護理實習生進行臨床討論和交流,大膽陳述己見,在陳述中可發現問題和不足,及時糾正,通過討論,交換意見,互相提高。(4)實際操作,點撥關鍵。讓護理實習生在臨床中實際操作,老師從旁點撥,告訴關鍵點,在實習中真實提高護理水平。點撥教學法徹底地廢棄了以往帶教老師的“一言堂”和“滿堂灌”的注入式,而采取了“誘導式”和“啟發式”,這就有效地提高了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思考的開放性、討論的自由性、總結的獨立性和運用的創造性,因而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護理實習生帶著問題進入后兩周學習,使其更深刻的體會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識,因此學習也更有主動性,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習的熱情,并且通過廣泛查閱相關資料,培養自學的能力,有利于發展創造性思維[8]。在進行病例討論的過程中護理實習生之間通過溝通、交流彼此學習,相互協作,既提高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加強了護理實習生的團隊精神[9]。

3.3點撥教學與OTD教學法的比較

點撥教學法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誘導式的教學手段,是著名特級教師蔡澄清先生所倡導的一種現代語文教學法。“點撥法”是通過以“思”核心、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引導點撥、發展學生智能的一種方法。其結構是:“激學導思-引議釋疑-點撥提高-精練強化”。其主要功效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學生多思,培養學生好學深思的品質,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效率[10]。OTD教學法是以臨床觀察、理論學習和病例討論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使護理實習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11]。在本研究中,我們對來院實習的學生分別采用點撥教學法和OTD教學法兩種教學模式,實習結束后經統計分析比較,經過點撥式教學的護理實習生在心血管內科自學能力、教學前與患者溝通能力和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明顯優于OTD教學組,兩組對帶教模式的滿意度和帶教老師對兩組護理實習帶教滿意度點撥教學組均優于OTD教學組。點撥性教學是一種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較易被學生和老師接受,值得在臨床護理實習生教學中被采用[12]。點撥教學法有利于臨床老師教學能力的提高。點撥教學法成功運用的前提條件是教師具備深刻的洞察力•251•TODAYNURSE,May,2017,No.5和良好的辨析力,善于從護理實習生的臨床實習中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對策[13];在臨床實踐操作過程發現錯誤,點撥正確方法;老師要善于進行心理狀態的調控,解除學生心理障礙,要求點要害、抓重點、撥疑難、提興趣、排障礙、學知識。整個帶教過程中老師也能從護理實習生的提問和討論中得到啟發,促進臨床知識的增長,是護理實習生和老師雙重受益,達到教學相長[14]。試行點撥教學法,對老師來說要下一番苦功夫去刻苦鉆研,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蓄滿貨真價實的“一桶水”,同時還必須深入了解護理實習生的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興趣愛好和心理狀態,才能扎實、適時地倒給學生“一杯水”。

4小結

本研究采用隨機臨床對照研究分析點撥法和OTD教學法在心內科護理實習生的教學效果的差異,但研究樣本量較少,并且沒有對護理實習生家庭-社會-心理的各種影響因素的多因素綜合分析,期待更大樣本量和多因素綜合對比的相關研究,以利于明確提高臨床護理實習生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家曙,蔡澄清.甘為春泥護花紅[J].教育文匯,2014,2:8-10.

[2]AikenLH,CimiottiJP,SloaneDM,etal.Medcare,2011,49(12):1047

[3]陳明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實踐與成效[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5:221-222.

[4]賴杏.OTD教學模式在心外科實習護生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6:113-115.

[5]彭鴻.PBL教學法在綜合內科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4,2:163-164.

[6]黃金銀,程云.高職護理專業學生實習成績與臨床學習環境的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15-18.

[7]劉曉紅,李翠萍,黃芳,等.本科護理實習生分段早期臨床實習護理認知及實習效能比較[J].護理學雜志,2014,29(12):65-66.

[8]陳明霞.臨床先導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33):118-119.

[9]莊淑梅.以病例為先導的標準化病人的在護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1,25(12):3184-3186.

[10]李淑云.以“鋒面系統”為個案,探索“點撥法”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7,6:70-72.

[11]劉燕南,彭艾莉,周利容,等.外科護理教學中OTD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7):617-618.

[12]陳曉君,盧錫芝,黃曉暉,等.點撥性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研究,2012,12(25):1257-1258.

篇4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診的心血管疾病患者106例,患者均已經確診而且納入標準均符合《心血管內科病診治標準》,排除標準: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女性、具有家庭遺傳史者、患有心理疾病以及精神障礙不愿意配合研究者。其中男58例,女48例,年齡25~81(61.9±5.6)歲,病程1~17(10.4±2.3)年。疾病類型:高血壓45例,冠心病49例,心律失常9例,高脂血3例?;颊咭约凹覍賹τ诒敬窝芯磕康呐c過程全部了解,自愿參與并簽署研究知情合同書。

1.2方法

針對患者的臨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內容包括:(1)藥物類型;(2)用藥時間;(3)不良反應。采用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處理,計算出所有不合理用藥情況所占比例,根據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并找出解決對策。

2結果

106例患者中用藥不合理9例,占8.49%。其中抗菌藥物應用不合理與用藥禁忌證忽略不重視各1例,均占0.94%;使用方法以及劑量不合理與診斷與用藥不相符各2例,均占1.89%;配伍用藥不合理3例,占2.83%。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老齡化問題的不斷加重,各類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3]。該類疾病由于發病機制復雜、存在較多并發癥、致死率高,對患者以及家屬造成極大危害。在臨床上,治療藥物種類與治療方案越來越多,也正因為如此造成了用藥不合理的可能性增加,對治療效果造成一定影響,甚至有患者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進而威脅到生命安全,因此對于臨床用藥所出現的各種問題需要進行可行性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合理用藥措施[4]。

3.1常見問題分析

篇5

現代西方激勵理論是從上一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管理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激勵就是不斷激發人的內在動力,使其心理保持激奮狀態,鼓勵人朝著期望的目標采取行動的心理過程。激勵在本質上是激發、鼓勵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過程。激勵性教學法,就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給予適時適量的激勵,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意識及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筆者根據臨床教學的實際情況,結合激勵機制,總結出激勵教學方法主要有以下5個方面:(1)明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感性認識;(3)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學生運用知識;(4)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5)針對性反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實習生剛剛接觸臨床,適應起來相對困難,因而常常感到無所適從,如何在護理實習生的臨床帶教過程中,真正使護生學得有趣、高效,獲得成功和自信;臨床帶教護士作為導師積極主動指導、糾錯、督促,認真履行職責;探索好的教學方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為此,在護生臨床帶教過程中,我們嘗試應用激勵教學法組織教學,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心血管內科某病區輪轉的60名護理實習生(以下簡稱護生)進行4周的臨床實習,采用整體隨機分組法分為試驗組(激勵教組)和對照組(傳統教學組)各30名。其中試驗組男2名,女28名,年齡21~23歲,平均(22.4±0.5)歲;本科10名,大專20名;人科理論考試成績為(74.2±16.6)分。對照組男護生3名,女2例名,年齡21~24歲,平均(22.5±0.7)歲。本科11名,大專19名;入科理論考試成績為(76.4±14.3)分。兩組護生年齡、性別、在校理論測試、崗前醫院組織的理論測試、實習時間等基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試驗組(激勵教學組)帶教方法

1.2.1.1導師認定(1)根據護理部制定的帶教老師選拔條件經考核和培訓合格后,作為科室的總帶教及帶教老師。(2)我科成立了以總帶教老師為組長,其他帶教老師為組員的導師組。護生實習階段實行全程導師制帶教模式。(3)確定導師:學生采取抽簽的方式隨機選擇導師,導師對護生進行專業知識的指導,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面對面交流、師生QQ群、微信等方式,與護生保持聯系,了解護生心理狀態、生活動態,幫助解決工作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培養良好的工作、生活習慣。

1.2.1.2明確目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導師帶教熱情(1)入科溝通:明確實綱的要求,師生共同制定實習計劃,護士長講解帶教、考核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警示教育。(2)實習結束,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定及優秀實習生、優秀導師評選。師、生雙方形成一種共同體,共同努力,互相激勵。

1.2.1.3優秀實習生評選 凡實習結束被評為優秀實習生的學生,護士長及總帶教在我院招聘時,優先向醫院推薦,同等條件下優先聘用。我院是一家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競爭激烈,被評為優秀實習生是同學們努力學習及工作的原動力。評選條件見1.3評價方式。

1.2.1.4優秀導師評選 凡導師所指導的實習護生被評為優秀實習生及學生評價導師結果優秀的導師評為優秀導師。優秀導師享有年度評優、評先權。

1.2.1.5加強直觀教學,豐富學生感性認識 (1)采取晨會教學、床邊教學、病例教學方式。護士長根據晨會交班典型病例的特點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與患者溝通、評估,并將結果向護士長及導師匯報,師生共同制定針對患者病情的護理計劃,并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從而使護生清晰的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臨床表現、治療方案、護理措施及效果。(2)多媒體宣教:在病房樓大廳及病區入口處的墻壁上安裝大屏幕的電子顯示屏,早上06:00~21:00分循環播放心內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臨床表現,就醫時機,處理方法,圖文并茂;吸引了大批實習同學、患者及家屬;移動護理車顯示屏上循環播放心臟介入治療患者圍手術期護理的健康宣教視頻,方便同學們隨時學習,老師們既節省了對患者宣教的時間,又節省了向同學們講解的時間,同時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舉例以往學生護理缺陷分析,及院、科典型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對護生進行直觀的警示教育。

1.2.1.6理論聯系實際,指導學生運用知識 采用集中授課與分散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對實習護生進行專科理論知識及基礎操作的指導。根據臨床護理帶教教學大綱內容,每周一到兩次由同學們護理過的典型病例導入本病的相關理論知識及相關操作,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率;平時由各位導師通過實際的工作,分別對護生進行指導,讓護生將理論與實踐更好地聯系在一起,通過導師的言傳身教,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另外,我們嘗試采取競爭激勵機制,課余時間進行分組理論考試和操作比賽等,對于考核優勝者給予口頭表揚或書面表揚,評選優秀實習生時給予優先考慮。調動了實習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提高了他們的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1.2.1.7表揚鼓勵為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帶教過程是師生信息交流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誘發學生興趣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成功的基礎。發現每個實習生的優點,適當的給予表揚和鼓勵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動力,同時也能讓學生在獲得肯定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習興趣。護理導師與學生的關系由教學的關系逐步趨向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知心朋友。只有了解、重視護生的需求并及時予以滿足,才能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帶教質量。學生學習質量的優劣取決于師生問的雙向努力。導師對護生取得的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對于錯誤不急于加以指責,而是耐心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引導他們找出正確答案。使學生在學習中有樂趣、有成就感。

1.2.1.8針對性反向教學,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所謂反向教學,就是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疑惑,鼓勵實習生向導師進行溝通,進行提問,共同尋求答案。責任護士分管患者的工作中,鼓勵實習生主動參與,深入到病房,讓其最大可能地接觸患者,傾聽患者主訴,并讓其參與對患者進行護理操作,從而獲得真切的實體感受,而不是重復的理論講授。如此實習生就能從中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學習的重點,做到有的放矢。同時,由于實習生缺乏臨床經歷,對很多重要的知識點缺乏認知和分辨,導師根據臨床上的疑難病例和容易出錯的問題,為實習生設置疑點,提出問題,指導督促實習生學習查閱文獻資料,第二天檢查提問,對于回答全面的給予肯定鼓勵,回答不全面的,給予啟發,不但使實習生養成了評判性思維的習慣和能力,運用循證的思維解決問題。同時也增加了師生的互動,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

在實施激勵教育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實習生的主體價值和個人認知特點,并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實習生的學習潛能,調動實習生自我激勵,能在日常繁瑣的護理實習中,抓住主題,體驗并理解帶教導師的工作內涵。特別是在臨床科室中實施的優質護理服務,實習生在協助導師完成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學習與患者溝通,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及心理變化,根據患者的病情、用藥情況,為患者實施護理措施。進而學習掌握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的護理常規和護理要點。

1.2.1.9倡導團隊意識,營造良好的學習工作氛圍 我科的學習、工作氛圍和諧、友好,護士姐妹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言傳身教的作用,同學們之間、同學與導師之間關系融洽,使師、生都能夠愉快的工作和學習。盡管我們的導師都是經過考核和培訓,但每個導師的工作能力和教學水平是有差別的,因此在每期帶教結束后,我們都會召開帶教交流會,分享帶教過程中的經驗體會和不足,積極討論,不斷改進。同時在帶教的過程中,也督促我們作為帶教導師的模范作用,摒棄不良的工作惡習,示范正規正確的操作步驟,幫助實習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1.2.2對照組(傳統教學組)帶教方法 對照組(傳統教學組)的導師認定程序同試驗組。實習生進科前,由總帶教集中宣講培訓,使實習生先了解心血管內科的相關護理知識及注意事項,采用傳統的護理帶教模式,護生跟隨自己的帶教老師同班次,學習相關的基礎和專科護理,主要有帶教導師講解、示范、培訓,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完成實習任務。

1.3評價方式

兩組護生在出科前1周參加科室統一考試,總分100分。(1)理論、技能考試:基礎護理及專科護理相關知識、晨會培訓內容、病案分析等;基礎護理及??谱o理操作,統一考試項目、操作流程及評分標準,護士長及總帶教監考。(2)科室及學生互評:總分100分,包括積極性、責任心、紀律性、計劃能力、學習能力、判斷能力、提出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滿意度調查:使用醫院統一的滿意度調查表,包括科室老師及患者對護生的滿意度及護生對教師的滿意度。(4)綜合素質評分:25%理論成績+25%技能成績+20%導師組評分+20%學生互評+10%患者滿意度。(5)出科前,護生對導師進行無記名評價,導師通過評價的情況,找出帶教中的優點和缺點,不斷改進。

1.4統計學處理

收集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實習生出科考核結果情況比較

試驗組在理論考核、技能考核、科室評分、學生互評、綜合素質方面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學生對導師的評價結果

試驗組和對照組各30名護生均填寫了臨床導師帶教質量評價表,內容涉及對導師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講課質量、情感溝通、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內容的評價。比較兩組對導師滿意度評價結果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現代護理教育日臻成熟,不單單停留在低學歷層次的護理實習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護理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等高學歷人才的出現,在不斷壯大護理隊伍的同時,也為護理臨床帶教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心血管內科患者疾病種類多,病情反復且變化快,患者及家屬情緒多焦慮,所以需要護士除了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之外,也要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應變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溝通能力。

篇6

學習是一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學習課本知識,然后運用課本知識用于實踐。護理專業的特點就是實踐性非常強,所有的護理技能都必須活學活用,這樣才能越顯護理專業的魅力。在護理這個專業學校學習了近二年,還未能弄個清楚護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環境干?應該怎么去干?雖然在平時會有實驗課,但全是在學校內;雖然后期學校也會有安排為期一年的實習,但在此前,還真限于學習課本知識。如何走進醫院,走出學校,走出課本?見習成為那一群躍躍欲試護理專業學生的一次小練兵、一次小實踐。很自然地把學校教學引到臨床。

三、見習的經過

第一天 整體感受醫院環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點整,羅定市中醫院八樓護理部門前站著6個著裝整齊的見習護生(原計劃團隊見習后因故變個人),見習社會實踐正式開始。在護理部主任蔡老師帶領下,我們去了不同的科室。龍葵娣、覃麗妮去了七樓內二神經內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樓內三普通內科兒科,胡偉聰(本人)、彭韋玲去了四樓內一心血管內科。

蔡主任把我們介紹到護士工作站,心血管內科護長玲老師簡單介紹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帶教老師飛霞姐,很快就帶我們見習了各種抽藥、稀釋、查房、各種治療、發藥、各種交談、人文關懷。

第二天 胸腔閉式引流

38床自發性氣胸入院、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該手術為小手術,在病房內進行,作業見習生我見習了過全過程。頭高腳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藥為普魯卡因,麻醉師又是手術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試為護士操作。護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書上寫的一樣,每天更換引流瓶內生理鹽水,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觀察傷口有無滲出液,滲出液的量、顏色、氣味,保證引流瓶在傷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鹽水下2-4cm,查房時囑病人深呼吸,觀察引流管內液面是否波動。很多專業知識要求撐握,很多內科護士不了解引流瓶,葉玲護長就組織了一次學習小會議,介紹引流瓶相關知識。

第三天 實習生在科考試

恰逢實習生在科考試,實習生們表現緊張,考完就很比較自然,然后科室輪轉了。

第四天 見習病?;颊呔o急搶救

28床病危。作為見習生目睹了搶救全過程,最后醫務人員把病人救回來。該病人是醫院的老病號,3日前心律不齊好轉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穩定,主訴腹漲痛,與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時排尿有關。10分鐘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訴心慌,氣悶,目眩,眼黒,心電臨護提示室早、竇性心律過速,病人家屬情緒低落。值班醫生報告主任,主任聯系其他科主任會診,經搶救病人病情穩定。

此次搶救收獲,臨床護士病情報告制度必須執行,護士遇到突發事件,評估自己能否處理,不能則快速報告上級領導。

第五天 護患關系

嘗試運用護士人文懷技巧。內一科住院部有40個病床,5個臨時備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夠的病人用于實踐溝通。利用前幾天認識的病人,嘗試刻意用一些技巧,見習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問一般資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發現:微笑、禮貌、文雅果然會在護患關系中起重大作用,撐握藥理知識,為病人解說藥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護士人際

復雜的護士人際關系:護士與護士,護士與護長,護士與醫生,護士與患者及其家屬........處理不好則會身心俱疲。恰好見習團隊中有一個同學做得欠佳,這里就分享一下經驗。梁金冠同學被2個護長投訴,護理部主任批評,分析其原因大因其不守紀律。她本來分配到內三科見習,卻不好好在內三,卻先跑去內一,后跑去內二,去了不是好好跟帶教老師學習,又去護士辦分室玩手機。結果怒了二個護士長,主任批評了隊長,和她本人。

四、 心得與體會

各方面初步了解護士,了解醫院工作環境。見習鞏固了各種護理技能,稍稍嘗試運用了護理各種技巧,確切把課本知識引到實踐。

五、謝辭

篇7

關鍵詞 心血管內科;案例教學;應用體會

【中圖分類號】R-0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5)03-0145-02

在醫學體系中,心血管內科學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同時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使學生充分的理解心血管內科學的知識,還需要交給學生更多的臨床經驗。在傳授臨床經驗的時候,普遍都是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很容易忽略學生的主動性,這就導致學生的求知欲望不是很強烈,從而產生厭學的情緒。因此在課堂中如何提高學生的主動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的意識顯得至關重要[1]。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案例教學法更能讓學生參與到其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顯著。

1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應用

1.1教學過程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先對學生進行傳統授課,傳授一些心血管內科的基本知識,讓他們對所學章節的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然后,待學生對知識點有所掌握之后,再例舉一些近年來發生的較為典型及新穎的案例,來啟發剛才所學的基本知識,通過案例分析來找出一種最佳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以證明自己所學的知識的正確性[2]。最后,把案例分發給每個同學,讓每個同學都參與到案例的分析中,讓同學們在課余的時間,一起討論和總結,在下次上課的時候抽取幾名同學對這次案例教學中的經典案例進行總結和點評。

1.2教學案例以心臟影像診斷學為例,開課前半小時以灌輸基本知識點為主,為了檢測學生是否掌握所學知識點,可以例舉一些臨床上較為典型的案例,讓學生們用所學知識來發表自己的觀點,例如:一名年齡為37歲的女性,近2年來總是出現間斷性胸悶不適的癥狀,時有黑蒙現象,自認為是貧血所致沒有引起重視,最近1周黑蒙發作次數增多,期間暈厥倒地1次前往醫院就診,休息時心電圖顯示正常,為了進一步明確這位女性暈厥的原因,如果你是當班醫生的話應該首選哪項實驗室檢查?問題一經提出,學生們的大腦便開始充分運轉,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有的建議先做超生心動圖,也有建議先做腦部CT,還有建議先做動態心電圖,待學生們發表完為何采用各自所選擇的檢查方法之后,再將正確答案公布給大家。和學生們一起分析該案例中這位女性的癥狀,首先有胸悶的癥狀,而且時有發生黑蒙和暈闕,所以我們應該考慮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最簡便有效的檢查方法非動態心電圖莫屬。如此一來學生們不僅回顧了心律失常的典型癥狀,又明確了應當首選的檢查方法。諸如此類的案例可以多講解幾個,讓學生們能夠牢固的掌握知識點,還可以給學生們預留幾個案例,作為課后探討。

2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優勢

2.1讓學生以問題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常的傳統教學法,是老師在上面傳授,學生在下面聽課,這種教學模式不能讓學生有很大的學習興趣和探索問題的欲望,這種模式在長時間的教學后,很容易導致學生厭學的情況,而案例教學法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極大的提高了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和欲望,很容易讓學生自主的加入其中,不僅增強了學生在學習心血管內科上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3-5]。

2.2讓學生進行辨證思維訓練所謂的案例教學法是讓學生自主的運用上課所學的知識來對教學病例進行充分的剖析和反復的分析,老師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辯證的思維能力,還能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學生總結案例的同時,可以不斷引導學生在心血管內科的基本知識內進行總結和分析,讓學生找到心血管內科學與教學案例的聯系,掌握案例的解決方法,為以后從事醫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2.3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更加深刻在案例教學中,老師可讓學生用他們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對案例進行點評,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來增加不同學科間的基本知識。通過案例,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患者的痛苦,是一個很好的鍛煉的過程。通過案例教學法不僅能使得學生的基本理論得到鞏固,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為以后的工作奠定的良好的基礎。

3案例教學法在心血管內科教學中的體會

3.1案例難度要適中且新穎在心血管內科的案例教學法中,對于案例的選擇一定要難度適中,不能局限于一些舊的案例,要多找一些比較新穎的案例。這種新的案例能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此外,在完成一個簡單的教學案例后,需要再給學生提供一個有一定難度的案例,這種案例能提高學生的思維活動,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能夠舉一反三,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在學習過程中又能夠聯想到教學中的案例,能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3.2注重邏輯培養方能活學活用運用案例教學法,關鍵要注重臨床辨證診治思維方法和步驟,通過案例教學法的方法,能使得學生領悟到在臨床中,思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則。只有在臨床中掌握臨床辯證思維的方法和步驟,才能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技能,通過案例進行充分的分析。老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難度適宜的方法對患者舉例,在對患者病例講解結束后要不斷啟發學生,如:在向學生講解高血壓患者時,可以通過病例向學生介紹高血壓常見癥狀、發病年齡、發病的原因以及常用藥物及其預防措施等,通過一系列緊密相連的措施鞏固學生基本知識,讓學生能夠善于聯想臨床現象等,從而更好地發揮學生辨證診治思維。

4結語

總之,在心血管內科學中,案例教學法是一種良好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不僅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目的,而且還順應了醫學實踐的目的;這種開放性的案例教學法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老師可以與學生一同討論病例和點評病例,而不是只有教師獨自在臺上講課;這種模式的教學方法可使得不同的學生的不同思維角度得到充分的展示,是一種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方法。在心血管內科的教學中,采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實踐性,還能挖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其他教學中也應該得到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自強,孫梯業,徐迪雄,等.淺談PBL教學法在我國的可行性[J].西南國防醫藥,2006,16(4):433-435.

[2]楊建宇,黃素群,楊凌.PBL教學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昆明醫學院,2008,29(3):6063.

[3]謝啟應,孫澤琳,楊天倫.PBL教學法在心血管臨床教學工作的應用[J].實用預防醫學,2007,14(2):564565.

篇8

學習是一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學習課本知識,然后運用課本知識用于實踐。護理專業的特點就是實踐性非常強,所有的護理技能都必須活學活用,這樣才能越顯護理專業的魅力。在護理這個專業學校學習了近二年,還未能弄個清楚護理究竟要干什么?在哪些環境干?應該怎么去干?雖然在平時會有實驗課,但全是在學校內;雖然后期學校也會有安排為期一年的實習,但在此前,還真限于學習課本知識。如何走進醫院,走出學校,走出課本?實踐成為那一群躍躍欲試護理專業學生的一次小練兵、一次小實踐。很自然地把學校教學引到臨床。

三、實踐的經過

第一天 整體感受醫院環境

xx年2月10日上午8點整,羅定市中醫院八樓護理部門前站著6個著裝整齊的實踐護生(原計劃團隊實踐后因故變個人),實踐社會實踐正式開始。在護理部主任蔡老師帶領下,我們去了不同的科室。龍葵娣、覃麗妮去了七樓內二神經內科,梁金冠、招冰梅去了四樓內三普通內科兒科,胡偉聰(本人)、彭韋玲去了四樓內一心血管內科。

蔡主任把我們介紹到護士工作站,心血管內科護長玲老師簡單介紹了一下科室,然后就去忙了。帶教老師飛霞姐,很快就帶我們實踐了各種抽藥、稀釋、查房、各種治療、發藥、各種交談、人文關懷。

第二天 胸腔閉式引流

38床自發性氣胸入院、行胸腔閉式引流術。該手術為小手術,在病房內進行,作業實踐生我實踐了過全過程。頭高腳低位,胸部局部麻醉,用藥為普魯卡因,麻醉師又是手術主刀者周主任,麻醉前皮試為護士操作。護士要做的工作,就真的如書上寫的一樣,每天更換引流瓶內生理鹽水,檢查引流管是否通暢,觀察傷口有無滲出液,滲出液的量、顏色、氣味,保證引流瓶在傷口水平60cm以下,引流管在生理鹽水下2-4cm,查房時囑病人深呼吸,觀察引流管內液面是否波動。很多專業知識要求撐握,很多內科護士不了解引流瓶,葉玲護長就組織了一次學習小會議,介紹引流瓶相關知識。

第三天 實習生在科考試

恰逢實習生在科考試,實習生們表現緊張,考完就很比較自然,然后科室輪轉了。

第四天 實踐病?;颊呔o急搶救

28床病危。作為實踐生目睹了搶救全過程,最后醫務人員把病人救回來。該病人是醫院的老病號,3日前心律不齊好轉出院,今天早病重再次入院。下午2pm,查房病人病情穩定,主訴腹漲痛,與注射速尿后未能及時排尿有關。10分鐘后,病情加重,病人主訴心慌,氣悶,目眩,眼黒,心電臨護提示室早、竇性心律過速,病人家屬情緒低落。值班醫生報告主任,主任聯系其他科主任會診,經搶救病人病情穩定。

此次搶救收獲,臨床護士病情報告制度必須執行,護士遇到突發事件,評估自己能否處理,不能則快速報告上級領導。

第五天 護患關系

嘗試運用護士人文懷技巧。內一科住院部有40個病床,5個臨時備用床位,住院患者30左右。有足夠的病人用于實踐溝通。利用前幾天認識的病人,嘗試刻意用一些技巧,實踐生可以做的只有部病史,問一般資料,做一些健康宣教。

發現:微笑、禮貌、文雅果然會在護患關系中起重大作用,撐握藥理知識,為病人解說藥理作用,也很令病人信任。

第六天 護士人際

篇9

  個人總結:“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通過在骨科的實習,我對骨科的一些基本知識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對許多臨床上的骨科病及護理知識有了更好的掌握。

  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紀律,團結實習同學,尊敬各位老師,按時上班,從不遲到早退,堅守工作崗位,從不聚眾閑談聊天,工作積極,態度端正。老師安排的各項任務總是不折不扣的完成。

  我時刻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病人為中心,以病人安全、舒心為服務宗旨,不斷強化自身內涵,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技能,做到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經常查房,對病人進行各種健康宣教,使其了解促進健康維持健康的重要性,以耐心、細心、愛心照顧病人,以真誠打動病人。

  我的真心、細心、愛心、虛心打動了所有的病人和家屬,得到了他們的高度贊揚和好評,得到了所有醫護人員的肯定,我不虛此行,不愧為一名優秀的實習生!我在以后的實習中,會更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醫院醫生實習心得體會

  在內科實習一個月了,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內科在整個醫院,乃至人們生活中的至高地位。當今社會,心血管疾病嚴重影響者人們的健康,它和人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而且一旦患病,就將終身服藥,所以預防是很關鍵的一步。人們往往不注意這些,只有在身體出現嚴重危害的時候,才會前來就診,尤其在農村是很常見的。

  在實習的這一月中,我對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認識,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相結合。通過這一個月的學習,我知道了:高血壓病人來了常規要做心電圖,拍胸片,做心臟彩超發現微小病變,還有實驗室檢查,治療上不但要降壓,而且還要抗凝,降脂,擴血管等等對癥綜合治療。在實習的這一個月中,我也見到了很多的病例,比如: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炎等。對它們的治療也有了一定的掌握,這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讓我很有深感的是:病人來了常規化驗血糖,通過實踐證明,這是非常好的一種做法,尤其對于低血糖昏迷病人,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許就會給予高糖口服,這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也許還會造成病人死亡。這點也是值得我們每一個實習學員學習的。

  在實習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一個心內科醫師必須掌握的技能,心電圖分析是最基礎的,還有心肺復蘇,常見藥物的運用,如利尿劑、強心劑、擴血管藥物、正性肌力藥物、平喘藥物等。對醫師素質的要求也很強:

  (1)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心血管疾病,發病兇險,危及患者生命,要快速進行搶救及治療;

  (2)要有高度負責的態度:心血管疾病其起因十分復雜,要求醫師應時刻關注疾病變化;

  (3)要有十足的耐心:心血管疾病發展變化非常不穩定,對患者及家屬提出的疑問應及時并耐心的講解;

  (4)要有醫學綜合能力:心血管疾病多并發有其他系統疾病,這就要求醫師具有很強的專業綜合能力。

  總之,在以后的實習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上要求,積極完成科室及帶教老師布置的各項工作,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學術活動,定期完成醫院的各項考核,圓滿完成進修任務。

  醫院醫生實習心得體會

  作為一名外科醫生,我的工作職責是“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系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侗静菥V目·序》:“夫醫之為道,君子用之以衛生,而推之以濟世,故稱仁術?!币虼?,雖然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特別對于我們從事基層工作的醫務工作者來說醫生的社會地位并不高,但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自覺的敬業精神仍然促使我投身醫學事業,為人民大眾的醫療衛生、健康保健貢獻自己畢生精力。

  總之我覺得在這段實習的日子里,我學到了很多,雖然我還只是學生,也許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實我的知識與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離去,渴望在學習中成長,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飛翔的白衣天使。

  1、實習前對心內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電圖、測血壓、心臟的體格檢查等,不要小看這些,以最簡單的測血壓為例,很多人都沒有規范的掌握。

  2、搞熟心內科常見疾病的書本知識,如高血壓、心力衰竭、心肌并瓣膜并冠心病等;然后再在臨床上將上級醫生的診療方案與書本相對應,看看如何與患者個體結合,不懂就問,水平會提高很快。

  3、學會一些急診處理,如高血壓急癥、急性肺水腫、心律失常等,急診的東西會處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著急,這樣做到心中有數,“一切盡在掌握”!

篇10

1 集體參與、共同管理是保證實習帶教質量的關鍵。

1.1科主任的職責:主要是領導帶教工作,對科室整體帶教做出大體部署,并指導、規范其他帶教老師的教學活動、監督他們的教學質量;其次是參與帶教工作,每周參加一次教學查房或典型病例討論等,著重理論聯系實際及臨床技能的培訓、并適當講解新理論、新技術、新信息等。

1.2教學秘書:由具有臨床及帶教經驗的主治醫師以上者擔任,是科室內具體負責教學工作的人員。其職責是在科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實習生管理、帶教、組織紀律、日常實習教學工作:進行實習生的入科宣教、考勤、帶教老師分配、及科室小講課、教學查房、病例討論、理論與技能考核等工作的具體安排、實施,并負責科室四大本的記錄(科室講課記錄、教學查房記錄、教學工作記錄、實踐操作指導記錄)。

1.3帶教老師:是實習任務的具體實施者,根據我院的情況包括實際管床的各級醫師。直接指導實習生的臨床實習工作,包括指導病歷書寫與修改、醫囑、檢查單等各種醫療文件的書寫;查房教授心血管相關疾病的診斷、檢查、治療、藥物等知識,指導體格檢查的手法操作、有關有創檢查的操作、有關儀器設備的使用等,隨時解答實習生的問題等,各帶教老師間還要互通病種,確保實習生實習病種的齊全。

2 重視帶教、積極帶教是保證實習質量的重要環節

2.1領導重視:主管教學的副院長、醫教部科長、科主任及老教授對實習帶教工作要給予充分的重視和支持,這是帶教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同時對帶教表現突出的老師給予榮譽及物質獎勵,提高帶教老師的工作積極性。

2.2明確實習重要性:使每一位帶教老師明確實習帶教是教學醫院醫師的本職工作之一,帶教效果評價醫院的教學水平及幫助實習生順利走向社會非常重要。實習是進一步鞏固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去的必須過程,是實習生畢業后開始臨床工作的重要基礎,是實習生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的初步階段。因此每一位帶教老師都有責任帶好每一位實習醫生,讓他們得到最良好的指導。

2.3開展靈活多樣的帶教方式:

2.3.1如要求實習生模擬接診或每天早上模擬查房,先檢查并熟悉病人的情況,再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查房時積極匯報病情及主動提出自己的診療意見等;

2.3.2一些簡單穿刺術等操作及部分儀器的使用盡可能放手讓實習生動手,老師在旁指導,并鼓勵實習生向護士學習護理操作;

2.3.3每周小講課:科主任、教授、主治醫師、高年資的住院醫師均由教學秘書安排,輪流給實習生講小課。每周講授一個小專題,如“常見心律失常的處理”、“心功能不全的治療進展”等, 使實習生學到實用的知識。

2.3.4教學查房及疑難病例、死亡病案、典型病例討論:每周安排一至兩次典型病例的教學查房和討論,要求實習生匯報病例,由主治醫師作補充,最后由教授總結,不僅有利于理論與實際的結合,還有利于發揮實習生的主動性,也是培養各級醫師的臨床思維的好機會。

2.3.5重視中醫基本功的培養:在查房帶教、病例討論、科室小講課等時注意結合臨床疾病實際情況,通過提問、講解、示范等將中基、中藥、方劑、中診、中內等知識融入臨床診療工作的各個方面,使學生對中醫藥理法方藥、療效等形成感性認識,進一步穩固專業思想。

3 加強實習生組織紀律管理是保障實習質量的前提

3.1建立實習學生檔案,由專人負責記錄考勤、學習和實習情況,加強實習學生的組織管理。

3.2完善入科宣教,實習學生輪轉入科當日既進行入科宣教,幫助學生熟悉科室的情況、工作特點和流程,明確帶教老師,并進行有關醫院、科室規章制度、組織紀律、醫德醫風、注意事項等教育。

3.3建立平時考核系統,將所要求掌握的內容逐一分解考核,掌握程度分A、B、C、D四級,有三項 C級或一項 D級為不合格;并敦促學生閱讀相關古籍、著作、文獻,適當布置關于某些方面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完成較好者考核適當加分,并能為將來的臨床、科研打下一定的基礎。

4 加強醫德醫風及思想教育有助于實習生成才

篇11

級護理學專業人,女生人,男生人。

三、實習周期

**年月日—**年月日(共36周,不包括返校2周),可根據各醫院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四、實習時間分配

建議:1、內科護理學實習8周:心血管內科實習3周,呼吸內科實習3周,消化內科實習2周。

2、外科護理學實習8周:普通外科實習4周,骨外科實習2周,神經外科實習2周。

3、婦產科護理學實習4周:產科病房2周,產房1周,婦科病房1周。

4、兒科護理學實習4周:新生兒病房2周,兒科病房2周。

5、實習時間分配,可根據各醫院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五、實習組織領導

1、在實習醫院和學校雙重領導下(以醫院為主),成立實習醫院領導小組。

2、組織計劃的實施和定期檢查實習質量。

3、對學員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

4、審批學生請假事宜等。

5、各科實習結束前夕,進行出科考核。其內容和方法見《畢業實習指導》?!懂厴I實習鑒定表》由教師與學生共同填寫,學生負責填寫的內容應規范、真實,鑒定欄由帶教老師填寫,《臨床實習表現考核表》出科前由各科考核組填寫。實習結束后,由實習隊隊長收集交學校存檔。

六、對學生要求

1、服從醫院領導,尊重帶教老師和醫院工作人員,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和社會風尚。

2、遵守醫院各項規章制度,遵紀守法,按時上、下班,不遲到,不早退。工作時要儀表端正,衣冠整潔。

3、在實習期間,遵照各科室的實習計劃,完成實習任務,在規定時間內進行輪科實習,不得擅離工作崗位。

4、愛護醫院財產,如有損壞,應按醫院規定賠償。

5、發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愛護關心病友,全心全意為病友服務,杜絕醫療事故發生。

6、實習期間一般不得請假,如有特別情況需要請假者,三天以內由實習醫院領導小組批準,三天以上要經實習醫院領導小組簽示意見,報學校批準后,方可離開實習醫院,否則以曠課論處。

7、凡在實習期間因病、因事請假累計超過2個月者應予休學或退學,凡曠課累計一周者,給予紀律處分。

七、對實習醫院要求

1、實習同學進入實習醫院時,請醫院領導、各實習科室主管人員介紹本院、本科的現行組織制度,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項等。

篇12

從上述臨床常見疾病觀察,我們可以得知當前疾病存在以下特點。一、老年性疾病常見,隨著人口逐漸老年化的趨勢,老年人臟腑功能衰弱,容易罹患各種內科疾病。二、多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人們日常生活水平提高,飲食偏于肥甘厚膩,生活習慣與起居規律異常,“富貴病”,“三高征”常見,并有年輕化趨勢。三、病因多為外感,飲食,情志與體虛。四、農村條件相對落后,診療費用偏昂貴,因此病情多遷延加重。小兒性疾病起病急,發展、轉變快,由于家長醫學知識的缺乏,導致久治不愈和后遺癥多。

篇1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a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 for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interns to improv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ability.Method:Sixty clinical medica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grade 2010 in 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model of teacher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the model of students leading case discussions.The evaluation scores and the questionnaire in dispute to evaluate different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n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errors were observed.Result:The result of theory assessment more similar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But comprehensive ability contrast analysis,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udents’ test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The student leading; Case discussion; Teaching mode; Clinic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Yiji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by Wannan Medical College,Wuhu 241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0.019

醫學臨床思維是醫療人員運用臨床醫學專業知識和臨床實踐技能,結合患者的具體疾病情況所采取的思維活動,也可以認為是醫療人員在臨床實踐中對疾病認識的具體化,并由此指導進行臨床診療活動的思維過程[1]。臨床本科醫學生畢業實習是本科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畢業實習的效果直接影響到醫學生畢業后的工作質量[2]。在醫學生的臨床實習過程中,病例討論無疑是鞏固所學的臨床理論、提升臨床思維能力、培養臨床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3]?,F今的臨床實習教學中,病例討論過程一般以教師為主導,實習生作為旁聽者或者被動接受者參與這一過程,不符合當今教育中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自學能力和終生學習的意識,啟發學生思維的理念[4]。自2012年以來,皖南醫學院重癥醫學科與危重病醫學教研室在保持系統性教學基礎上,創新病例討論模式,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與臨床生產實習過程中病例討論相結合,旨在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培養學生的獨立的臨床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提高實踐技能,以期增強實習學生綜合素質,并改進臨床帶教方法,提高實習帶教質量。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進入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實習的2010級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學生6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學生各30名。其中對照組采用教師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試驗組采用學生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兩組學生基礎醫學學習成績情況基本相同,實習期間實習環境、管理制度一致,實習期間參照實綱要求,所討論的病例內容及診斷、病例討論次數相同,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教學方法 每組學生在同一科室的實習時間為4周,實習期間由通過教師資格考核的高年資住院醫師直接帶教,上級醫師參與指導。每周選取兩例診斷相同的病例開展病例討論,其中對照組采用教師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病例資料收集、整理、驗證、組織討論與問題提出由帶教老師完成,病例討論時實習生參與旁聽并記錄。試驗組采用學生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病例資料收集、整理、驗證、組織討論與問題提出由學生完成,具體工作步驟包括:(1)資料收集:按照實綱要求選取病例資料,并將相關資料結合實綱要求掌握的內容制作匯報幻燈。(2)病例驗證:小組成員對患者進行體檢和病史收集,帶教老師對采集的病史,體格檢查進行驗證。(3)討論及問題引申:各小組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采取交互式問答方式進行討論,通^對病情特點和發展經過的匯報,發現并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重圍繞這些問題進行有論據的討論,并由帶教老師進行總結。

1.3 教學效果評價 教學效果由師生雙方共同評價,包括由教師方制定的出科考核和學生方的自我評價兩部分組成。(1)教師制定的出科考核在實習結束后由考核小組進行,考核內容包括理論考核和臨床綜合能力考核,分數各100分。理論考核題目由本教研室制作的題庫隨機抽取,采取閉卷筆試的方式進行。綜合能力不僅包括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還包括病史追問、體格檢查、診療計劃等??己擞杀窘萄惺揖哂胸S富教學經驗的教授、副教授組成的考核小組參照皖南醫學院制定的實習教學大綱考核內容及標準進行,并對評分標準及考核指標量化。同時記錄兩組學生醫療差錯發生率。(2)學生的自我評價在實習結束后,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由學生進行教學效果和教學方法的匿名評價,采用10分制,調查項目以優、良、中、差四種等級評分,每種等級分別對應10、8、6、4分。教學效果評價項目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協作能力、操作能力、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等方面。共發出調查問卷60份,收回60份,回收率及有效率100%。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出科考核成績比較 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綜合能力成績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比較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對實習效果的自我評價普遍高于對照組,在思維能力、學習興趣、自學能力、知識理解能力、歸納總結能力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現階段,培養實用型人才是我國醫學教育培養的目標[5],這就造成了在教學中重視臨床專業知識及技能的掌握,而對醫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和認識不足[6]。臨床思維能力體現著醫生的臨床診療水平,相對臨床實際操作能力來說,其培養過程更為復雜和漫長[7]。醫學本科階段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基礎扎實,具有較高素質和較強臨床能力的醫生,因此需要不斷進行臨床教學改革提高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8]。而在臨床實習階段培養正確的臨床思維模式,可以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解決臨床問題,從而提高疾病的診療效果[9]。但目前大部分醫學生的臨床思維存在片面性、表面性以及被動性,對大學階段所學的知識無法系統并正確的理解,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與學兩方面因素[10]。因此,在醫學生的臨床實習帶教中,既要鞏固學生所學的基礎專業知識,還要通過合適的病例帶教,讓學生建立規范的臨床思維模式,提高綜合能力,為將來從事臨床實踐工作打下基礎[11]。

在醫學生的臨床實習過程中,病例討論無疑是鞏固所學的臨床理論、培養創新意識、提升臨床綜合能力的有效方式。目前比較多見的帶教模式是以“教”為中心的傳統模式,無益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12]。學生長此以往處于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僅扮演討論記錄者的角色[13]。教學的目標往往僅注重實綱要求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對系統的臨床綜合能力的培養,實習生完全按照帶教老師的思路進行診療,無法將理論與臨床技能融會貫通[14],因此會對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我實現的滿足感產生打擊[15]。學生往往僅局限于進行開列化驗檢查單,書寫病程記錄等機械性工作,但卻不理解各項檢查的意義和對診斷的價值,更不能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實現個體化治療。長此以往,實習生在學習中得不到樂趣,認為實習就是寫病歷記錄病程開具檢驗申請單和寫病程記錄,同時又因需要經常進行理論考試和對未來工作問題的擔憂,實習倦怠感增強。如何改變這種局面,讓實習生主動學習能力增強,臨床綜合能力提高是實習帶教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16]。

近年來,筆者教研室在臨床生產實習帶教中,摸索、實踐并推行了以學生為主導的病例討論模式。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執行過程中,病例資料的收集、驗證和問題的提出均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的發言既有對未知問題的疑問,也有對已知問題的理解性,還可以是將來問題的探討[17],而教師自始至終發揮了積極的輔助和引導作用。這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激發了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熱情,帶教老師運用“病史資料收集是否完整”“體格檢查是否遺漏”“實驗室檢查是否合理”“診斷及鑒別診斷依據是否充分”以及“未來的診療方案該如何調整與進行”等多元化的啟發方式,鼓勵學生觀察、思考、探索,從而提高臨床綜合能力。帶教教師適時監督,并及時糾正存在的問題,最后進行歸納和總結。

筆者通過學生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為載體的臨床實習帶教實踐中,發現學生可以實現以下三個方面的轉變:第一,主動學習能力增強,即將“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學生討論學習并經帶教老師歸納總結后的成果極大地滿足了學習的成就感,增強了學習興趣,從而開始了主動學習行為。第二,臨床思維能力提高,即實現了“得魚”向“求魚”的轉變。在這種實習帶教模式下,學生能所學的基礎理論知識與臨床問題相結合并實現獨立思考,運用各種醫學資源針對不同患者個體化解決問題[18]。第三,實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轉變,即將“知書”轉變為“獲術”。實習生在個體化解決臨床問題的過程中,自覺將所學的基礎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積極提高臨床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實習生從患者實際出發,通過所學的基礎理論和所掌握的臨床技能探究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實現理論向實踐的轉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主動了解病史、親自進行體格檢查,隨后根據這些資料探究診斷與鑒別診斷,并應用循證醫學的觀念和最新醫學資源來處理臨床問題。從研究結果來看,學生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可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增強知識理解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提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特別對于提高醫學生臨床基本技能和綜合能力、降低醫療差錯發生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是醫學本科教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學生將多學科復雜的理論知識初步應用于醫療實踐的關鍵一環[19]。研究醫學本科生臨床實習帶教模式,對于提高實習質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S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20]。學生主導型病例討論模式可提高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自學能力,增強知識理解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降低醫療差錯發生率,從而對醫學本科生臨床綜合能力提高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鮑娟,張媛媛,趙曉紅,等.談“角色扮演法”在神經病學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26):150-151.

[2]鄭力峰,葉君健,林建華,等.情境模擬教學模式在骨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9):137-141.

[3]劉波,肖際東,毛玉瑤,等.臨床病例討論法在超聲診斷教學過程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1):146-147.

[4]孫曉楠,劉瑩,張靜,等.加強醫學院校教學質量監控中“教師評學” 環節的研究與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0):11-13.

[5]倪致雅,成信法,夏. 基于非醫學類專業的《中醫臨床概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浙江臨床醫學,2016,18(12):2357-2358.

[6]胡青,張高岳,樓國光,等.電子病歷結合PBL教學在外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40(7):575-578.

[7]黃小平,鄧常清.PBL與案例教學相結合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7):537-539.

[8]金輝,沈孝兵,方霞,等.自主研學與畢業論文設計的有機-以預防醫學本科教育為例[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0(4):31-32.

[9]高毅英,馬宏,趙研芳,等.影響醫學生實習質量的因素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11):76-78.

[10]孟曉燕,譚鶴長,王英,等.PBL結合CBS在腎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20):121-124.

[11]李凜,任曉燕,張海燕,等.高等中醫藥院校西醫內科教學改革及西醫臨床思維培養的思考[J].中醫教育,2016,35(6):64-68.

[12]馬聰,陳柱,肖立志,等.PBL與LBL在醫學影像學實習教學中的對比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3,12(9):933-936.

[13]劉勇.PBL與LBL兩種教學方法在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內科臨床教學中的比較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4,2(16):182-184.

[14]王煥勤.PBL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在呼吸內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比較[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9):153-155.

[15]劉繼平,馮素梅.有聲思維病例分析討論法在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2):16-17.

[16]張金榮,韓東亮.醫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探討[J].西北醫學教育,2015,23(1):11-13.

[17]周海燕,潘央央,王錫萍,等.自主學習和能力導向教學模式的應用和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29(12):68-69.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