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初三歷史冊知識點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3、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國家。
4、來克星頓的槍聲和美國獨立。
5、攻占巴士底獄。
6、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和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
篇2
2.一種電能表的外形構造:如圖所示,最上面的數字以千瓦時為單位來顯示已經用去的電能,中間的鋁質圓盤在測量用電器消耗的電能時轉動。讀數時要注意,最后一位是小數點后的數字。
3.計算方法:電能表計數器上前后兩次讀數之差,就是用電器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4.電能表的幾個參數
(1)“220V”——這個電能表應該在220V的電路中使用。
(2)“10(20)A”——這個電能表的標定電流為10A,在短時間內使用時電流允許大些,但不能超過20A。
(3)“50Hz”——這個電能表應在50Hz的交流電路中使用。
(4)“600r/(kW•h)或600revs/(kW•h)”——接在這個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kW•h的電能,電能表上的轉盤轉過600轉。
5.IC卡電能表和新式電能表
目前有一種IC卡電能表,用戶將IC卡插入后,電能表讀取卡中的金額,一旦金額用完,電能表切斷電源,這時需要到銀行為IC卡儲值,然后再重新插入電能表。
還有一種新式電能表,其中沒有轉動的鋁盤,靠內部電子電路計算電能,讀數由液晶板顯示。
【利用電能表計算電能】
1.先根據每kW•h的轉數求出表盤轉一轉消耗的電能,再看表盤在這段時間內共轉了多少轉,用上面兩個數值相乘就是用電器在這段時間內消耗的電能。
2.由于電能表轉盤的轉數與電流做的功(或消耗的電能)成正比,因此可以先統一單位,然后列出比例式,再求解答案。
【電功】
1.定義: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用符號“W”表示。
2.單位
(1)在國際單位制中,電功的單位和電能的單位一樣,都是焦耳,簡稱焦,用符號“J”表示。
(2)電功的常用單位:千瓦時(kW•h)。
(3)焦耳的規定:如果用電器兩端的電壓為1V,通過的電流為1A,通電時間為1s,則電流所做的功就是1J。
3.物理意義:從能量角度講,電流做功的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
【燈泡亮度的比較】
篇3
運用理論聯系實際、以事論理的教學方法,往往要選用大量的事例。那么應怎樣選擇事例來組織教學呢?我認為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首先,所選事例不能瞎編亂造,必須實事求是
課程標準指出:“教學必須做到思想觀點正確,說理明白,給學生以正確的思想道德認識。在教學中,引用的代表性人物、典型事例和史實都應該經過慎密核證。”因此,為了增加學生的信賴程度,舉例要真實,不能瞎編亂造,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聯系實際舉例的根本原則,否則學生就會對教師和教師所講的理論失去信任。
其次,選用事例要有典型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所舉的事例必須“沙里淘金”,對事例精心鑒別,對材料仔細“篩選”,從中精選能論證理論、揭示聯系、反映本質的“磯珠”。如隨手拈來,不加選擇,就有可能導致例證的庸俗化,有損理論的思想性和科學性。
如我在講解初三思想政治“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知識點時,舉了“深圳改革前后的變化”典型事例,并用投影機分別顯示了深圳的舊貌和今日深圳的圖片。學生清楚地看到深圳由原來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鎮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都市,它不僅以其自身發展速度最快、改革步子最大、開放程度最高、人民得益最多等數不盡的“中國之最”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史冊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而且發揮了“窗口”和“試驗場”的作用,為中國今日全方位改革開放局面的形成發揮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示范效應。為了進一步提高認識,我又和學生一起到學生的家鄉或有代表性的家庭進行社會調查,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激發了他們投入改革的熱情。廣大同學看到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真正認識到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通過這些典型事例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觀察社會、明辨是非的能力,從而增強了教學實效。
第三,舉事例要生動有趣
舉事例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要生動有趣,如講初二思想政治《忠實履行義務》內容,有“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的知識點,我展示了《賭博一夜光》的圖片。這幅漫畫講的是一個賭鬼一夜之間將全家的一年收入全部輸光,最后只穿了一件短褲回家。學生看了個個捧腹大笑,指指點點,談論熱烈,氣氛活躍。于是,我就抓住時機,依次提出四個問題:1、這幅漫畫講的是一件什么事?2、這個人的做法是一種什么行為?3、這個人的行為有哪些危害性?4、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應該怎么做。每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都踴躍舉手發言,并且回答得都比較準確。同學們深刻地認識到,賭博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它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應該依法給予處罰;同時紛紛表示要遠離賭博,并要同賭博犯罪行為做斗爭。這樣輕松愉快、不知不覺地傳授了知識,達到了應有的教學目的。
第四,所舉事例要向學生的實際靠攏,貼近學生生活
我們在講課中所舉事例,要根據學生的認識實際,結合其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聯系學生身邊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教給學生行為準則,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思維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