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多媒體會議系統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一、概述
某會議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會議中心)多媒體會議系統為使用者提供從事于國際和省級政府重要會議及與會議相關業務的場所。多媒體會議系統將高質量的音頻、視頻和諸多智能特性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數字信號處理、壓縮編碼技術和數據傳輸等新技術的融入,實現更多、更齊全的會議會話、視頻傳輸、信息傳輸功能,建成后的會議中心將成為+現代化綜合智能會議場所。
兼顧各方面設計要求,利用全網絡化架構和工業控制的方式進行系統構建,該會議系統采用目前先進的數字音、視頻矩陣及網絡傳輸系統、高亮度和高清晰度大屏幕顯示系統、數字音頻處理系統以及多媒體數字集中控制系統。會議室的音、視頻系統都通過集中控制系統進行總控和分控或現場固定及移動控制,滿足會議使用要求從而保證方便管理、提高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及提供高質量的會議服務。
二、系統設計
會議中心有功能各異的會議室,其中一層設置1個大會議室、1個宴會廳和1個電影廳,二層設置一個大圓桌會議室、二個中會議室和一個小圓桌會議室(如表1)。
根據以上需求分析及《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的技術要求,本設計方案按整個系統的結構及控制模式等使用要求,分為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一個網絡集成管理構架。
以下主要闡述大會議室的多媒體會議系統:
在大會議室內設置音頻擴聲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數字會議系統(含會議發言、視頻跟蹤攝像、表決、6+1同聲傳譯、會議管理)、集中控制系統、電子桌牌顯示系統、主席臺燈光系統、無線接入及綜合布線系統、LED顯示屏和升降布標桿。大會議室的音、視頻信號送至二層的二間中型會議室,使三個會議室能連在一起開同一個會。
會議用聲光控制室、傳譯室設置在大會議室的夾層。
1、音頻擴聲系統
音頻擴聲系統滿足《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中的會議類擴聲系統二級聲學特性指標。系統采用先進的線性列陣技術,使其有寬廣的水平涵蓋面,而在垂直涵蓋方面又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這樣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反射。并在臺唇設置下拉聲像的揚聲器,使聲、像統一。
2、多媒體顯示系統
在主席臺臺口設置100”光學正投屏(約2m*1.6m),掛墻安裝;由于房間較長,故在兩個側墻上安裝可改變觀看角度的42”等離子顯示屏;在主席臺上設置8塊液晶升降屏,用于顯示計算機信號、視頻信號等。
3、數字會議系統(含會議發言、視頻跟蹤攝像、表決、6+1同聲傳譯、會議管理等)
系統采用具有多功能、高音質、數據傳輸保密可靠等優點的基于網絡線傳輸的全數字會議系統,對會議的全過程實行全面的控制。其數字化的性能加上操作簡便的控制軟件,可以滿足現代會議的一切管理需求。且系統具有發言機話筒靈敏度高、指向性強,內置揚聲器掩蔽聲少,極高的清晰度,高低音均衡、聲源穩定和系統聲反饋抑制好的特點。能從根本上消除一般會議系統的缺陷,如背景噪聲、干擾、失真、串音等問題。
(1)發言部分
大會議室的數字會議系統由1臺主席機,16臺代表機(其中1臺使用加長桿話筒,供站立發言時使用圾中央控制器組成。系統采用全數字主席機及代表機,話筒具有較強的單方向性響應,有效的拾取發言音,抑制周圍的干擾聲;內置一個單方向性的揚聲器,具有清晰度高,音質、聲源定位性好等優點。
(2)計算機控制視頻跟蹤攝像、實時傳送及顯示系統
在大會議室內安裝一套與數字會議系統聯動的視頻跟蹤攝像、實時傳送及顯示系統,設置3臺受控的通訊級的PTZ球形攝像機。它可將發言者的實時圖像送到桌面上的液晶升降屏和多媒體大屏幕上顯示,而且錄像設備可將會議聲音及圖像作為原始資料同時記錄下來。
(3)會議表決
設置200席位(含主席臺)的無線表決系統,在會議之前會議控制人員根據會議要求制作表決議題內容并存儲在控制電腦上備用,當會議主持人員宣布對某一議題進行表決時,控制人員就將該表決議題內容顯示在大屏幕和液晶升降屏上,供參會人員觀看并按鍵進行表決。此表決系統可以按順序進行議題的批量表決,也可以對臨時議題進行快速表決。
表決管理軟件設計成標準的Windows圖形用戶介面,用鼠標和鍵盤能方便地進行操作。表決管理系統獨立于會議之外,可以在任何時候創建和維護數據用于下一步的會議。投票結果可以在大屏幕和液晶升降屏上顯示。
(4)6+1同聲傳譯系統
LRN6+1無線同聲傳譯系統,采用先進的數字紅外(2-6MHZ)技術。接收機按200人(含主席臺)設置。代表可通過通道選擇開關選擇要聽的語種。
在傳譯間設置彩色監視器,用于顯示發言者的圖像及會議的相關信息,以便于同聲翻譯時使用。
(5)會議管理
會議系統軟件全部的用戶界面和顯示頁面都有高質量的畫面設計,而且界面非常友好、易操作,任何一個使用者使用前都不需要經過任何的培訓,并且可以選擇不同的語種使用(包括簡體中文),方便地進行操作、控制。
軟件支持多種屏幕語言、登錄程序、選擇代表信息、麥克風、投票及翻譯系統、房間/大廳選擇、概要的/模擬的圖表、內部信息通信、系統管理、聲音流、議程管理、信息顯示處理等。
4、集中控制系統
系統通過程序界面的編寫可以對大屏幕、DVD機等設備進行開/關機、信號之間的切換操作進行控制。可對燈光、窗簾及升降布標桿進行非常直觀的操作控制。
5、桌牌顯示系統
在主席臺上設置電子桌牌顯示系統,雖然各種會議的參會人員不同,但系統可通過計算機方便地將發言者的姓名及相關信息實時顯示在桌牌上。
6、主席臺燈光系統
在大會議室主席臺上設置會議專用的三基色天排燈、頂光燈、側光燈和面光燈,滿足會議攝像的要求。
7、無線接人及綜合布線系統
在大會議室設置計算機網絡的無線接入功能,保證每一個座位均能無線上網。
除以上部分本身的布線外,在大會議室內的主席臺上設置計算機網絡信息插座、有線電視插座;在觀眾席的第一排設置計算機網絡信息插座;大會議室的音、視頻信號送至二層的二間小會議室。
8、LED顯示屏
在主席臺臺口上方設置固定式?3.75雙基色LED顯示屏(10.1m*0.612m)用于電子會標顯示。
9、升降布標桿
在主席臺天幕處設置升降布標桿(長12m,可掛400kg重物),用于懸掛零時布標用(如圖1)。
三、系統主要特點
1、采用各個會議室設備固定安裝,集中控制管理的方式。
2、采用全數字交互式AV系統設備。
3、圖像顯示設備采用4:3和16:9圖像比例可調的產品,并滿足真正的高清分辨率。
4、會議發言及音頻系統具備實時自動監測和自動調整功能。
5、系統具備事前趨勢分析報告、預啟動、實時自動監測調整和事后日志功能。
6、采用全數字網絡信號傳輸、控制、管理。
7、采用固定和應急等會議模式,降低誤操作率。
8、設計中提前充分考慮到今后系統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升級更新、擴展問題。
四、結束語
由于本項目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并且智能化設計單位進場時裝修設計已完成。故對多媒體會議系統的設計帶來諸多的困難,如無法設置背投間、且正投屏的屏幕尺寸偏?。粫h室頂面能承受的荷重有限,給揚聲器、投影機、布標桿等設備的選擇和安裝帶來困難。建議在今后類似項目建設中,智能化設計及實施單位應盡早入場,與土建及裝修單位積極配合,才能使整個項目的各方面都更協調、更完善。
篇2
Key words: multimedia intelligent conference system design scheme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工程概述
恒大地產集團智能化會議室,面積為172平方米,可滿足88人同時開會。主要用于召開會議,報告,研討會,視頻會議等。因此,該廳需要配置擴聲系統、會議系統、中控系統、大屏幕顯示系統及相應的視頻會議接口。
2 多媒體會議系統設計要點分析
2.1 擴聲系統設計
對于該會議室,擴聲系統的主要作用是將會議發言通過集中擴聲將音頻信號清晰地傳輸還原,保證會場有足夠的聲壓場強、均勻的聲場分布、足夠的語言清晰度,使所有與會人員都能聽到、聽清發言內容,并能有效地抑制嘯叫。
擴聲系統的設計指標按《廳堂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GB50371-2006的會議類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一級標準,即:
會議類擴聲系統聲學特性指標
等級 最大聲壓級(dB) 傳達室輸頻率特性 傳聲增益(dB) 穩態聲場不均勻度(dB) 早后期聲能比(可選項)(dB) 系統總噪聲級
一級 額定通帶0.125~4kHz內大于或等于98dB 以125~40000Hz的平均聲壓級為0dB,在此頻帶內允許范圍:-6dB~+4dB:63~125Hz和4000~8000Hz允許范圍見圖 125~4000Hz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0Db 1000Hz,4000Hz時小于或等于+8dB 500~2000Hz內1/1倍頻帶分析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3dB NR-20
本項目設計中,擴聲系統遵循如下的信號流程:
擴聲系統通常都從聲場設計開始,然后再向后推進到功率放大器、聲處理系統、調音臺、直至話筒和其他聲源。這種逐步向后推進的設計步驟是十分必然的。因為聲場設計是滿足系統功能和音響效果的基礎,它涉及揚聲器系統的選型、供聲方案和信號途徑等。只有確定了揚聲器系統才能進行功率放大器驅動功率的計算和確定驅動信號的途徑,然后再根據驅動功率的分配方案進一步確定信號處理方案和調音臺的選型等問題。
2.1.1 聲場設計與揚聲器選型
聲場設計是擴聲系統的基礎,涉及系統最終的音響效果。根據建筑物的功能、體型、空間高度及觀眾席設置等因素,擴聲系統可分為集中供聲、分散供聲和分區供聲三種供聲方案。良好的擴聲工程應能有效地控制揚聲器聲場的均勻分布和滿足最遠投射距離的聲壓級要求。根據該會議室的建筑形態和功能要求,擴聲系統采用雙通道集中供聲與多通道輔助擴聲相結合的擴聲形式。
為保證最終聲場的音質效果,揚聲器選用國際著名品牌之一西班牙VIETA的DO產品。
對于本系統,根據前述的擴聲形式,選用了四只DO-44作為左、右通道主音箱置于大屏幕及與之相對的會議室另一側的兩邊,負責會議室的主要聲壓,達到均勻聲場。
2.1.2 功率放大器與揚聲器的配接
功率放大器是驅動揚聲器系統的能源之本,擴聲系統能否可靠有效的運行,功率放大器是關鍵。對于本系統,功放的配置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功率放大器是否過載取決于功放的最低額定負載阻抗,應避免功放接到比它允許的最低負載阻抗更低的揚聲器系統。
(2)選擇具有足夠功率容量的功率放大器,對于全頻揚聲器一般選擇1.2倍到1.5倍的功率配比,對于超低音揚聲器,一般選擇1.5倍到2倍的功率配比。
本系統選用TICO的Q系列功放,包括一臺驅動DO-44的Q25雙通道功放,MI10T由SONY X700P的數字功放推動。
2.1.3 調音系統設計
考慮到現在的音頻設備都是朝著數字化發展,恒大地產集團所在的辦公大樓作為現代化的大樓更應該配備先進的數字化產品。所以我們在選用信號處理設備的時候就選用數字化設備,可以達到操作簡單,管理方便,節省空間。SONYX700P是SONY公司面對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專業AV應用的全球化發展趨勢,結合SONY面對E時代應用市場的深入分析與研究,把產品的設計理念提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即全面融合AV和IT技術的整體集成化優勢的AVIT產品開發策略,面對日益成熟的多媒體應用市場,推出的具有完全創新概念的數字AV應用的優勢產品。這樣的一臺設備,就可以代替傳統的模擬調音臺,RGB切換器,AV切換器,無線話筒接收機架,反饋抑制器,數字音頻處理器,真正做到ALL IN ONE。
2.1.4 信號源配置
本系統中信號源部分包括兩部分,一是節目源重放設備,一是話筒。
節目源重放設備部分,我們選用了一臺SONY的DVD播放機DVP-NS52P,SONY JE480 MD機。
話筒部分,配置了一套Panasonic會議系統,包括一臺主機,一臺主席機,三十二臺代表機,一套會議管理軟件,兩臺攝象頭。會議系統可以實現視頻自動功能,當發言者講話的時候,攝像頭會自動跟蹤發言者。而且有兩種方式,可以通過手動觸發跟蹤,也可以語音觸發跟蹤。
同時配置兩套SONY手持無線話筒,方便發言者移動演講。
2.2 AMX中央控制系統設計
在本系統中,為了對系統的操作更方便,配置了一套AMX的無線觸摸屏式集中控制系統,通過編程實現對擴聲系統、電動窗簾、照明燈具亮度、投影屏幕、投影機的控制操作。
(1)大屏幕投影機:1套,實現遙控器上所有功能的控制;實現電源的連接及斷開;實現屏幕的自動開關。
(2)DVD:1臺,實現遙控器上所有功能的控制;實現電源的連接及斷開。
(3)MD:1臺,實現遙控器上所有功能的控制;實現電源的連接及斷開。
(4)擴聲系統:1套,實現音量調節。
(5)電動窗簾:實現電動窗簾的打開、閉合功能。
(6)照明燈具:實現照明燈具的打開、關閉及亮度調節功能??梢愿鶕F場的應用需要,編寫不同的燈光場景,實現簡單切換使用,如開視頻會議的時候,把所有燈光調到最亮,滿足攝像的要求;播放演示視頻信號的時候,把燈光調暗。
根據上述控制要求,系統主要配置包括一臺中控主機NI-3000,一臺7.5寸彩色觸摸屏MVP-7500, 一臺8路繼電器NP-REL8,一臺DMX512調光控制器,兩臺RDD-DM4/240 4路合并式調光模塊箱。根據系統控制要求,現場編寫一套中央控制程序和操作界面。
2.3 系統供電方案設計
擴聲系統的供電主要考慮兩個問題:供電安全和避免強電對音頻弱電的干擾。
擴聲系統設備的供電順序和關機順序非常重要,例如對于功放,應該先提供信號再打開電源、先切斷功放電源再關閉信號前端設備電源,否則會造成相關設備損壞。這對于系統操作新手非常不方便而且容易出錯,因此,我們在系統中配置了兩臺TICO的8路時序電源PRS-1820,確保系統各設備按照正確的順序開機和關機。
音頻信號屬于弱電,容易受到強電的干擾,特別是變化較大的燈光供電線路。因此,施工時應避免音頻線路靠近強電線路,并且擴聲系統應與燈光系統分開供電。
2.4 信號切換、傳輸設備
A、CREATORAV 0808 音視頻矩陣
8路音視頻信號輸入,8路音視頻信號矩陣輸出。CREATOR系列AV切換器是專門為視、音頻信號的顯示切換而設計的高性能智能矩陣開關設備,用于將各路音視頻輸出通道中的任一通道上,主要應用于廣播電視工程,電視教學、指揮控制中心等場合。本產品帶有斷電現場切換記憶保護、LCD液晶顯示、音視頻同步或分離切換等功能,具備RS232通訊通訊接口,可以方便與電腦、遙控系統或各種遠端控制設備配合使用。
2.5 顯示系統設計
在本系統中,為方便與會者觀看演示的文件和視頻信號,我們配置了一臺松下的PT高流明度投影機,可以清晰重現靜態和動態的圖象。配置150寸的美視電動投影幕,使后場的觀眾也可以清晰地看清楚。配置投影機電動吊架,可以在投影機不用的時候隱藏起來。
3 結論
綜上所述,通過針對以上恒大地產集團多媒體會議系統解決方案進行分析,得到了以下的結論:
篇3
會議中心有功能各異的會議室,其中一層設置1個大會議室、1個宴會廳和1個電影廳,二層設置一個大圓桌會議室、二個中會議室和一個小圓桌會議室(如表1)。
根據以上需求分析及《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的技術要求,本設計方案按整個系統的結構及控制模式等使用要求,分為既各自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一個網絡集成管理構架。
以下主要闡述大會議室的多媒體會議系統:
在大會議室內設置音頻擴聲系統、多媒體顯示系統、數字會議系統(含會議發言、視頻跟蹤攝像、表決、6+1同聲傳譯、會議管理)、集中控制系統、電子桌牌顯示系統、主席臺燈光系統、無線接入及綜合布線系統、LED顯示屏和升降布標桿。大會議室的音、視頻信號送至二層的二間中型會議室,使三個會議室能連在一起開同一個會。
會議用聲光控制室、傳譯室設置在大會議室的夾層。
1、音頻擴聲系統
音頻擴聲系統滿足《廳堂擴聲系統設計規范))GB50371-2006中的會議類擴聲系統二級聲學特性指標。系統采用先進的線性列陣技術,使其有寬廣的水平涵蓋面,而在垂直涵蓋方面又控制在很小的范圍內。這樣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反射。并在臺唇設置下拉聲像的揚聲器,使聲、像統一。
2、多媒體顯示系統
在主席臺臺口設置100”光學正投屏(約2m*1.6m),掛墻安裝;由于房間較長,故在兩個側墻上安裝可改變觀看角度的42”等離子顯示屏;在主席臺上設置8塊液晶升降屏,用于顯示計算機信號、視頻信號等。
3、數字會議系統(含會議發言、視頻跟蹤攝像、表決、6+1同聲傳譯、會議管理等)
系統采用具有多功能、高音質、數據傳輸保密可靠等優點的基于網絡線傳輸的全數字會議系統,對會議的全過程實行全面的控制。其數字化的性能加上操作簡便的控制軟件,可以滿足現代會議的一切管理需求。且系統具有發言機話筒靈敏度高、指向性強,內置揚聲器掩蔽聲少,極高的清晰度,高低音均衡、聲源穩定和系統聲反饋抑制好的特點。能從根本上消除一般會議系統的缺陷,如背景噪聲、干擾、失真、串音等問題。
(1)發言部分
大會議室的數字會議系統由1臺主席機,16臺代表機(其中1臺使用加長桿話筒,供站立發言時使用圾中央控制器組成。系統采用全數字主席機及代表機,話筒具有較強的單方向性響應,有效的拾取發言音,抑制周圍的干擾聲;內置一個單方向性的揚聲器,具有清晰度高,音質、聲源定位性好等優點。
(2)計算機控制視頻跟蹤攝像、實時傳送及顯示系統
在大會議室內安裝一套與數字會議系統聯動的視頻跟蹤攝像、實時傳送及顯示系統,設置3臺受控的通訊級的PTZ球形攝像機。它可將發言者的實時圖像送到桌面上的液晶升降屏和多媒體大屏幕上顯示,而且錄像設備可將會議聲音及圖像作為原始資料同時記錄下來。
(3)會議表決
設置200席位(含主席臺)的無線表決系統,在會議之前會議控制人員根據會議要求制作表決議題內容并存儲在控制電腦上備用,當會議主持人員宣布對某一議題進行表決時,控制人員就將該表決議題內容顯示在大屏幕和液晶升降屏上,供參會人員觀看并按鍵進行表決。此表決系統可以按順序進行議題的批量表決,也可以對臨時議題進行快速表決。
表決管理軟件設計成標準的Windows圖形用戶介面,用鼠標和鍵盤能方便地進行操作。表決管理系統獨立于會議之外,可以在任何時候創建和維護數據用于下一步的會議。投票結果可以在大屏幕和液晶升降屏上顯示。
(4)6+1同聲傳譯系統
LRN6+1無線同聲傳譯系統,采用先進的數字紅外(2-6MHZ)技術。接收機按200人(含主席臺)設置。代表可通過通道選擇開關選擇要聽的語種。
在傳譯間設置彩色監視器,用于顯示發言者的圖像及會議的相關信息,以便于同聲翻譯時使用。
(5)會議管理
會議系統軟件全部的用戶界面和顯示頁面都有高質量的畫面設計,而且界面非常友好、易操作,任何一個使用者使用前都不需要經過任何的培訓,并且可以選擇不同的語種使用(包括簡體中文),方便地進行操作、控制。
軟件支持多種屏幕語言、登錄程序、選擇代表信息、麥克風、投票及翻譯系統、房間/大廳選擇、概要的/模擬的圖表、內部信息通信、系統管理、聲音流、議程管理、信息顯示處理等。
4、集中控制系統
系統通過程序界面的編寫可以對大屏幕、DVD機等設備進行開/關機、信號之間的切換操作進行控制??蓪艄狻⒋昂熂吧挡紭藯U進行非常直觀的操作控制。
5、桌牌顯示系統
在主席臺上設置電子桌牌顯示系統,雖然各種會議的參會人員不同,但系統可通過計算機方便地將發言者的姓名及相關信息實時顯示在桌牌上。
6、主席臺燈光系統
在大會議室主席臺上設置會議專用的三基色天排燈、頂光燈、側光燈和面光燈,滿足會議攝像的要求。
7、無線接人及綜合布線系統
在大會議室設置計算機網絡的無線接入功能,保證每一個座位均能無線上網。
除以上部分本身的布線外,在大會議室內的主席臺上設置計算機網絡信息插座、有線電視插座;在觀眾席的第一排設置計算機網絡信息插座;大會議室的音、視頻信號送至二層的二間小會議室。
8、LED顯示屏
在主席臺臺口上方設置固定式?3.75雙基色LED顯示屏( 10.1m*0.612m)用于電子會標顯示。
9、升降布標桿
在主席臺天幕處設置升降布標桿(長12m,可掛400kg重物),用于懸掛零時布標用(如圖1)。
三、系統主要特點
1、采用各個會議室設備固定安裝,集中控制管理的方式。
2、采用全數字交互式AV系統設備。
3、圖像顯示設備采用4:3和16:9圖像比例可調的產品,并滿足真正的高清分辨率。
4、會議發言及音頻系統具備實時自動監測和自動調整功能。
5、系統具備事前趨勢分析報告、預啟動、實時自動監測調整和事后日志功能。
6、采用全數字網絡信號傳輸、控制、管理。
7、采用固定和應急等會議模式,降低誤操作率。
8、設計中提前充分考慮到今后系統在軟件和硬件方面的升級更新、擴展問題。
四、結束語
由于本項目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進行改擴建,并且智能化設計單位進場時裝修設計已完成。故對多媒體會議系統的設計帶來諸多的困難,如無法設置背投間、且正投屏的屏幕尺寸偏??;會議室頂面能承受的荷重有限,給揚聲器、投影機、布標桿等設備的選擇和安裝帶來困難。建議在今后類似項目建設中,智能化設計及實施單位應盡早入場,與土建及裝修單位積極配合,才能使整個項目的各方面都更協調、更完善。
篇4
多媒體會議的優點就是取消了以往因出差乘坐火車、飛機而產生的費用,消除了時間浪費,極大的節省了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提高了社會運轉效率。現代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包括如下特點:一是軟件控制硬件,即通過觸控軟件來進行系統調試、調解會議室中的硬件設備;二是異地會議室實時交互跟蹤可視化交流,即A處會議室的攝像機實時跟蹤發言者,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該發言者結束后,B處會議室的攝像機可即時捕捉、跟蹤另一個發言者,并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等等,實現不同地點會議室的發言者交互溝通,音頻和視頻信號在不同地點會議室的發言者之間有序切換。
2智能型會議室系統設備
2.1音頻系統
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的音頻主要是將發言者的語音經過解調轉換為數字信號,從一地傳輸至另一地,再經過解調將數字信號轉為語音信號。該過程中涉及到的終端設備、傳輸設備包括話筒、編碼器、解碼器、計算機、數字光纖或數字衛星等。智能型會議室音頻設備通常有語音會議系統,配以優質的雙聲道音響。
2.2視頻系統
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的視頻主要是將發言者的相貌、動作等經過解調轉換為數字信號,從一地傳輸至另一地,再經過解調將數字信號轉為視頻信號。該過程中涉及到的終端設備、傳輸設備包括攝像機、編碼器、解碼器、計算機、數字光纖或數字衛星、數字電視等。
2.3燈光系統
現代多媒體會議室的燈光亮度、柔度將直接影響與會者的情感。良好的燈光系統可以為參會人員帶來舒服、親切、自然的會場體驗,獲得優異的參會感。除此之外,燈光的安裝位置、不同燈光的搭配還影響會議人員的攝像效果,所以會議室對燈光控制要求很高[1]。
2.4信號傳輸系統
現代多媒體會議室通常的智能化信號傳輸系統包括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一般采用AV矩陣、RGB矩陣,以PTN和PON方式接入,保證音視頻數字信號的輸入輸出及自由切換,并在筆記本電腦、臺式電腦控制的視頻顯示終端、擴音設備終端持續有效輸出,保障多媒體會議的正常進行,傳輸視頻信號和音頻信號,實現不同地點會議室的發言者交互溝通。
2.5控制系統
現代多媒體會議室智能控制模塊是最核心、最基礎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包括燈光調光控制、音頻音量控制、視頻清晰度控制、傳輸信號切斷控制及單一設備啟動控制等內容。控制系統集成于臺式電腦或筆記本電腦控制器中,可以實現有線或無線人工智能操作,實現既定程序順序操作。
3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3.1音頻傳輸噪音大,聲音不清晰
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要求語音自然,音頻信號交互切換順暢,不能失真卡頓,不能失真變快。多媒體會議注重主觀體驗,要求硬終端有12Mbps的寬帶。對于音頻數字信號傳輸而言,數字信號的傳遞速度較音頻數字信號傳遞速度可以低一些,但多媒體會議室建設過程中研究數據顯示,語音延遲0.2s~0.3s是可以接受的,語音延遲時間太長,交互交流人員就明顯感到交流不順暢,交談不連續。
3.2視頻傳輸幀數少,畫面不清晰
智能型多媒體會議室要求畫面清晰,視頻信號交互切換順暢,不能出現馬賽克黑塊,不能出現畫面質量降低的情況[2]。視頻信號由一幀一幀的畫面構成,幀數影響著多媒體會議視頻的畫面質量。視頻信號傳輸帶窄的話,單位時間傳輸的幀數相對較少,這取決于端到端連接帶寬的限制,要想實現高畫質、高清晰的視頻信號是很難的。視頻數字信號的采集、編碼、傳輸、解碼、調制要保證交互發言者信息的完整性,不允許出現失誤、錯誤,否則對于視頻參會者來說是不可容忍、諒解的。4解決上述問題的對策4.1巧妙利用云技術,構建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思路現代智能化多媒體會議服務對象包括黨政軍機關、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小微型企業事業單位,業務跨度為省到省、市到市或同城,由于不同的服務對象對數據安全性要求不同,地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不同,故不同的服務對象和不同地域間的多媒體會議室建設可以采用不同的云技術實施方案。而對于時下新興的移動會議,要求具有功能強大而完善的移動設備終端,采用現代云技術,網絡、網路全覆蓋,提供高寬帶、高功能的設備,投入超一流的音頻、視頻會議系統,并維護好移動會議平臺,降低移動會議出現故障的頻次[3]。
4.2靈活運用網絡技術,創造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路徑
現代完善的多媒體會議系統一般包括音頻輸入輸出終端設備、視頻跟蹤輸入輸出終端設備、多點通信控制路徑等專業化的功能模塊,為科學、合理、協調的處理以上幾個模塊,需要有一套會議管理軟件程序和方法邏輯[4]。會議管理軟件程序和方法邏輯要處理好以下流程:會議管理員、會議發起人、會議參與人、會議委托人、會議主持人以及相應人員的權限。明確了以上任務角色分配后,才可以由會議發起人提起會議流程,選擇會議地點和參會人員,安排會議時間,選定會議主持人,并經會議管理員進行審批,會議參與人接到會議邀約后,確定會議是否參加,如果時間沖突或行程滿檔,需要委托相關人員代為參會。以上,這些軟件程序和方法邏輯的實現,均要基于網絡技術,創建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路徑,將各處、各點的人員納入網絡,利用網絡技術實時地移動辦公,才是現代多媒體會議智能化系統建設的根本。
4.3合理調配大數據,梳理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創意
現代功能豐富的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要求合理調配大數據,處理好如下幾點關系:會議的發起人負責會議的邀約、召集,是最初的會議管理者;會議的主持人是最頂級的會議負責人,可以選擇整個會議的進行、終止,是會議的最高管理者;會議邀約人是參與會議的成員,可以創建二層級分組討論小組,負責二層級分組討論小組的創建、與會人員,會議發起人、會議主持人、會議參與人均可以在網絡節點間互通互聯,不需要經第三者的審批或數據監測。如此大數據的合理調配、分解,需要不斷地梳理控制方法、控制邏輯,只有處理好了節點內的數據關系、控制方法和控制邏輯,才能為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的建設啟迪新想法,激發新創意[5]。
5總結
遠程視頻會議等現代多媒體會議系統應用愈來愈多,在醫療診療、學術報告、培訓教學等方面有了持續深入的應用。在現代多媒體會議室的智能化系統建設方面,應巧妙利用云技術,構建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思路;靈活運用網絡技術,創造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路徑;合理調配大數據,梳理智能化多媒體會議室建設新創意。做好以上工作,就可以不斷優化現代多媒體會議室智能化系統建設新方案,就可以不斷推出現代多媒體會議室智能化系統建設新成果。
參考文獻:
[1]唐毅敏.智能會議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電子世界,2015(29):155~155.
[2]張建華.談智能多媒體會議室及微電子專用設備的維修[J].科技資訊,2008(9):113~113.
[3]文鐸.基于云技術的高清多媒體會議業務應用方案研究[J].信息通信,2013(10):154~155.
篇5
多媒體視頻會議系統是一種讓身處異地的人通過某種傳輸介質實現“實時、可視、交互”的多媒體通訊技術。它可以通過現有的各種電氣通訊傳輸媒體,將人物的靜態和動態圖像、語音、文字、圖片等多種信息分送到各個用戶的終端設備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戶可以共聚一處,通過圖像、聲音等多種方式交流信息,增加雙方對內容的理解能力,能達到讓身處異地的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參加同一會場會議的效果。
一般的視頻會議系統包括視頻會議服務器、會議室終端、PC桌面型終端、電話接入網關、網閘等幾個部分。
各種不同的終端都連入MCU進行集中交換,組成一個視頻會議網絡。此外,語音會議系統可以讓所有桌面用戶通過PC參與語音會議,這些是在視頻會議基礎上的衍生。目前,語音系統也是多功能視頻會議的一個參考條件。
(來源:文章屋網 )
篇6
會議的發展歷史可追溯到遠古的部落氏族會議。當時的會議形式就是把大家召集到一個空曠的地方共同討論一些重要的事情而已。由于條件的限制,會場中根本就不可能配備類似現代會議場中的任何電器設備,其會議系統完全是一種空白。這樣的會議形式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幾乎占據人類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其設備空白的會議形式已經嚴重影響了大型場合中人類之間重要信息的溝通與交流。自工業革命后,科技的進步使電子技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會議進行中溝通表達的重要組織工具也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歷經了幾個從低到高的發展階段。
近代會議系統的特點
傳統的會議組織形式是大家所熟悉的,多只話筒一字排開都同時接入現場的電聲設備,與會者通過電設備獲取信息。進行會議討論的時候,你講一句,我插一句,人少還好,但如果多人需要討論性的發言或者某些大型的會議,則會議的組織很難有秩序的進行,基本上是在一種無序狀態下進行的,我們將其命名為第一代會議系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濟的發展,人類逐步研制出了一套單電纜連接的專業音頻會議系統,即業內常稱的“手拉手”形式的音頻會議系統。近兩年,這種會議系統的應用愈加廣泛,作為會議有效的組織和溝通工具,這時候的音頻會議系統完全進入了有序的會議組織時代,將其命名為第二代音頻會議系統。
現代會議系統――智能會議系統的特點
幾只麥克風兩只喇叭就能開一場大會,這是幾十年以來一直延用會議模式。而在人類的交流過程中,有效性的信息55%-60%依賴于視覺效果,33%-3 8%依賴于聲音,只有7%依賴于內容,所以單單是一個聲音的表現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會議的要求。現代會議要的是簡潔明快的表達自己的意思,生動清晰的展示自己的產品,還要易于控制多變的現場環境等。用專業化的詞語同樣闡述以上的內容就是,我們需要高質量的音頻信號,高清晰的視頻動態畫面及圖像、實物資料,準確無誤的數據表達及一套實用高效的控制系統,以方便實現所有操作。這時的會議系統不但進入了有序的組織狀態,而且同時也保證了會議的高效進行,這樣的會議解決方案無疑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會議組織工具,我們將其命名為第三代會議系統,也稱為智能會議系統。
1.集成化的設計使會議室中的所有設備有機的統一在一起,從而增加了主持人對整個會議的控制度,明顯地提高了效率;
2.專業的數字會議系統可保證會議和諧有序地進行;
3.觸摸屏直觀化、可視化的操作界面使繁多設備的被控變得簡便、快捷;
4.科技化、智能化的集成充分體現了現代會議的高品位所在;
5.規范化、系統化的會議配置可有助于企業形象的提高;
6.數字會議網絡及同聲傳譯系統向各與會者傳送穩定、純正的會議音頻信號;
7.包括會議集體投票表決及實現即時多語種翻譯的同聲傳譯功能;
8.投影顯示及音響系統:現場的視、音頻主要實現設備;
9.多媒體周邊設備:各種視、音頻信號的輸入輸出設備,多媒體電教設備及現場環境的最終實施設備。
解決方法及產品的選擇
iTRON智能中央控制系統集中控制會議場所內的所有設備,包括各種子系統及各種設備電源的開關、現場燈光的調節、屏幕的升降、窗簾的開合、各種多媒體設備的操作等。用戶只需在一個彩色觸摸屏上即可實現對所有系統設備的控制操作。其具體組成部分如下:
1.多媒體顯示系統
多媒體顯示系統由高亮度、高分辨率的液晶投影機和電動屏幕構成,完成對各種圖文信息的大熒幕顯示。
2.A/V系統
A/V系統由計算機、DVD、VCR(錄像機)、實物展臺、遠端視頻會議系統、功放、音箱、數字硬碟錄像機等A/V設備構成;
完成對各種圖文信息(包括各種軟體的使用、DVD/CD碟片、錄像帶、各種實物、聲音)的播放功能;
實現多功能廳的現場擴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統提供優良的視聽效果;
能夠將整個過程記錄在硬碟錄像機中,便于以后的查詢、回顧等。
3.房間環境系統
房間環境系統由房間的燈光(包括白熾燈、日光燈)、窗簾等設備構成,完成對整個房間環境、氣氛的改變,以自動適應當前的需要。譬如播放DVD時,燈光會自動變暗,窗簾自動關閉。
4.智慧型多媒體中央控制系統
采用技術成熟、功能齊全、用途廣泛的(iTRON)CI-S16380中央控制系統;
要求操作簡單、人性化、智能化;
要求整個系統可靠性高;
能夠實現自動化程度高的智能化控制,盡量減少操作人員的操作復雜性,實現“一鍵到位”式的控制方式;
盡量多的體現出各種設備的卓越功能,讓所有設備工作在最佳狀態,發揮設備的最大功效;
能夠控制投影機進行開/關機、輸入切換等功能,并能夠控制電動吊架、屏幕實現上升、停止、下降等功能;
能夠控制DVD、錄像機進行播放、停止、暫停等功能;
能夠控制實物展臺進行放大、縮小等功能;
篇7
一個現代化的多功能會議廳涵蓋了商務接待、會議、教學、演講、培訓、指揮調度、綜合娛樂等使用功能。多媒體會議系統的設計就是利用計算機、網絡、通訊、多媒體等技術,將視頻顯示系統、音響系統、會議系統、各種專業的音視頻設備以及配套的環境設備,通過集中控制系統,模塊化地將它們集成為一體,構成多種設備聲像合一的效果,滿足會議室各種智能化要求。
1設計思想
在設計多媒體會議系統時應從該多功能會議廳的使用特點和功能需求出發,做到量體裁衣按需設計,要重點考慮系統的兼容性、設備的先進性、開放性、實用性、擴展性及人性化的控制和操作。
2子系統設計
2.1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
大屏幕拼接顯示系統能夠在大面積屏幕上將來自DVI、RGB、VGA、復合視頻、網絡計算機等多種不同類型信號輸入進行集中顯示,可以在全屏的任意位置調用任意信號顯示,支持底圖顯示、整屏顯示、單屏顯示、功能分區顯示、跨屏顯示等顯示模式,可以實現窗口漫游、窗口疊加、縮放、畫中畫等功能。
拼接類型主要有DLP拼接、液晶拼接、等離子拼接、投影融合拼接等。DLP、液晶、等離子拼接顯示系統主要由拼接顯示單元、拼接處理器、矩陣切換器和應用軟件組成。投影拼接系統主要由投影機、背投幕、反射系統、拼接控制器、融合處理器及應用軟件組成。
投影融合拼接分為正投和背投兩種方式,正投方式安裝簡單但抗環境光線干擾能力較差;背投方式抗環境光線干擾能力強,缺點是投影幕后方需要有足夠的縱深,可通過使用投影反射系統來縮短投影距離。另外三種拼接系統則需視實際場地情況選擇前維護或者后維護方式。
2.2會議討論系統
在會議廳實現現場會議,可通過選擇不同的會議系統產品實現純討論、表決、同聲傳譯、會議簽到、電子桌牌顯示等功能。會議討論系統分為手拉手有線會議系統和無線會議系統兩種。無線會議系統主要有兩種技術實現方式,一個是基于射頻(無線電)技術,另一個是采用模擬/數字音頻傳輸的紅外無線技術。
會議討論系統一般由會議主機、主席單元、代表單元、專用電纜、無線收發裝置以及配套的管理軟件組成。會議系統主機可與中控系統、音響系統等設備配合使用,并可配合攝像跟蹤系統實現攝像自動跟蹤功能,實現高科技會議。
2.3攝像跟蹤系統
攝像自動跟蹤是利用云臺攝像機的定位功能,可由中控主機、會議主機或者帶VIDEO矩陣的攝像跟蹤主機控制攝像頭對指定區域進行攝像,利用軟件為攝像頭和發言設備之間提供一個接口,實現系統間的聯動控制。系統可配置1個或多個攝像機,當某發言人的話筒被激活,拍攝這個位置的攝像機也被激活,顯示當前發言人的圖像;也可以通過人工操作攝像頭對發言人進行追蹤、定位,并通過視頻播放設備(電視墻、投影機)播放。
2.4多媒體會議錄播系統
多媒體會議錄播系統基于IP網絡,對視頻會議中的音頻、視頻和計算機動態屏幕內容進行同步錄制,系統支持高清/標清視頻信號、數據信號和混合音頻信號的綜合錄制、網絡直播、點播下載等應用。
多媒體錄播系統主要由編解碼器、錄播主機組成。錄播系統的圖像、聲音和數據信號接入由攝像跟蹤系統、音響系統、信號切換系統提供。
2.5音響擴聲系統
擴聲系統又稱為專業音響系統,多功能會議廳擴聲系統需要滿足會議用的語言擴聲、音樂擴聲、多媒體展示用的多媒體擴聲等應用。它最基本的設備一般包括揚聲器、功放、調音臺、話筒以及周邊的一些調控設備(如均衡器、抑制器、音頻處理器等)。
音響擴聲系統的設計,需結合建筑聲學和電子聲學全面考慮場所的聲場均勻覆蓋,揚聲器的選型與安裝位置尤為關鍵。針對該場所的建筑構造采用計算機聲學設計軟件建立仿真模型,將揚聲器的布置參數輸入至軟件進行計算分析,模擬計算出該場所聲場表現情況,從而驗證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指標是否達到或超過相關標準規定的指標參數。
另外,在系統中可選用智能數字音頻處理器等周邊設備作為輔助,通過處理器的多功能信號處理能力,可以有效地針對不同的使用場合和使用人員需要進行編輯儲存,使系統在每個使用條件下都有最適合它的音響效果,并通過與中控對接以觸摸屏方式操作整個音響系統。
2.6集中控制系統
集中控制系統一般由可編程控制主機、觸摸屏、電源控制器、調光器以及控制軟件等組成。系統具體能實現的主要功能如下:
1)多媒體信號控制:控制視頻、音頻、計算機設備的操作和信號的切換與處理;會議實況的直播、錄制與點播;2)電器設備遙控:拼接墻、DVD、錄像機等設備遙控以及各設備電源控制;3)會議系統控制:話筒管理與發言控制;發言系統工作模式控制;話筒開關、發言順序與發言時間控制;會議模式控制;攝像聯動控制。4)環境控制:燈具開關、燈光亮度調節、電動窗簾控制、空調遙控等。
2.7信號切換處理系統
信號切換處理系統對會場音視頻信號源進行處理,包括轉接、分配、切換、倍頻、多屏拼接等,達到信號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會場能輕易地獲取任意一個或多個所需的信號,滿足各種不同功能的需要。按產品類型可分為拼接處理器、矩陣切換器、分配器、轉換器、長線驅動器、光纖傳輸器等。其中矩陣切換器按信號類型可分為:AV矩陣、RGB矩陣、VGA矩陣、HDMI矩陣、DVI矩陣等。
2.8多媒體周邊設備
會議廳可以播放多種音視頻信號以及進行現場環境調控,這需要配置相關的多媒體周邊設備,如:DVD、硬盤錄像機、電腦、實物展臺、電子白板、電動升降器、電動窗簾、現場燈光等。
3結論
多功能會議廳的建設綜合了數字會議、音響擴聲、多媒體演示、攝像、中央控制等眾多不同類型的產品,涉及聲光、電、信息學等多個領域。因此,各種產品相互間的協調操作非常重要,系統集成的好壞關系到整個系統的成敗,要求在設計中各子系統需具有模塊化結構,既能獨立工作,也能集中并行控制。
篇8
WANG Xianghong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ollege,Xi′dian University,Xi′an,710071,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SIP-based 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the safety mechanism of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ccording to the model of concentration conference setted by the IETF SIPPING group,this paper advances a SIP-based multimedia conference system.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afe weakness of SIP,this paper designs a system model with the function of dignity-identity,secret-consultion and media-code-encode.From the view of theory,this system has a safety mechanism.
Keywords:SIP;multimedia conference;safety mechanism;model of concentration conference
SIP是由IETF提出的一個應用層的信令控制協議,用來創建、修改和終結一個或多個參加者參加的會話進程。SIP利用帶有會話描述的SIP邀請消息來創建會話,以使本身可以通過基于組播協議的會話通告協議(SAP)、電子郵件等方式預先通告各個可能的參加者。
1 SIP基本概念
SIP是基于文本的協議,簡單靈活,可擴展性好,它與網絡協議獨立,與底層協議無關,支持很多其他協議。SIP可以發起會話,也可以邀請用戶加入以其他方式(如SAP、LDAP 等)或建立的會話,可以支持單播會話、多播會話。
SIP中有SIP用戶和SIP網絡服務器兩個要素。用戶是呼叫的終端系統元素,而SIP服務器是處理相關聯信令的網絡設備。SIP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用戶本身具有客戶機元素和服務器元素,客戶機元素初始呼叫而服務器元素應答呼叫。允許點到點的呼叫通過客戶機-服務器協議來完成,用戶客戶端和用戶服務器都可以終止一個呼叫。SIP服務器提供多種類型的服務器。主要有服務器、重定向服務器、注冊服務器和位置服務器。服務器是代表其他客戶機發起請求,既充當服務器又充當客戶機的媒介程序。重定向服務器接收請求,但不是將這些請求傳遞給下一服務器而是向呼叫者發送響應以指示被呼叫用戶的地址。注冊服務器主要是接收客戶機的注冊請求,完成用戶地址的注冊,支持用戶鑒權。位置服務器主要是提供位置查詢服務,由服務器或重定向服務器用來查詢被叫的可能的地址信息。
2 SIP協議本身的安全機制
同許多互聯網協議一樣, SIP協議同樣也存在欺騙性安全漏洞或者緩存溢出安全漏洞,SIP是一種不容易進行加密的協議。SIP的安全性問題包含兩個層面的思考。第一是數據封包的安全性,主要著眼于應用程序層次方面;第二是IP網絡的安全性,主要著眼于網絡實體層與傳送層的問題。SIP所面臨的安全威脅大致有注冊劫持、服務器偽裝、消息篡改、拆卸會話及拒絕服務。
從SIP協議結構上講,SIP消息頭包含交流模式或其他需要保密的信息,SIP消息體也可能包含保密的用戶信息,如媒體類型、編解碼方式、地址和端口等。因此,SIP協議主要利用消息頭和消息體為多媒體會話提供點到點、端到端的安全機制,在SIP協議中的安全機制有端到端的保護和逐段轉接的保護兩大類。端到端的保護機制主要涉及呼叫者和被呼叫者的SIP用戶,如SIP認證和SIP消息體加密等,逐段轉接機制則是保證在消息的傳送路徑上兩個連續的SIP實體之間的通信安全,SIP主要是依賴網絡層或傳輸層的安全機制來保護逐段轉接的安全。
SIP協議中主要使用認證和數據加密兩種安全機制。認證用于鑒別消息發送者的合法性,以確保一些機密信息和緊急信息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防止攻擊者修改或冒名重發SIP請求或響應。數據加密用于保證SIP消息的機密性,只有經過授權的接收者才可以解密和瀏覽數據。數據加密一般需要通過使用加密算法如DES或AES來實現。信息的完全加密將為信令的機密性提供最好的保護,同時還可以保證信息不會被惡意中間媒介修改。
3 基于SIP的集中式視頻會議安全模型
從理論上來說,要保證SIP會話的安全,可以使用各種已有的安全協議。例如通過HTTP協議Authentication機制可以對SIP會話參與者進行身份驗證。SIP協議與SMTP協議報文結構相似的特點也使得S/MIME機制可以應用到SIP會話中,來保證SIP消息的機密性與完整性,從傳輸層與網絡層的安全協議(TLS與IPsec)出發,也可以使用TLS協議來對SIP消息進行安全保護,或使用IPsec提供VPN通道來實現安全保護。在實際操作中,網絡管理員也可以通過服務器的設定,來防范拒絕服務攻擊(DoS),或安裝防火墻等過濾不正常的數據封包;對傳送的數據封包進行加密,例如使用Secure RTP通信協議,來避免網絡竊聽;在各個合法的使用者之間,采用地址認證策略,用來防止封包偽裝攻擊等。
目前,SIP協議應用的標準主要有IETF SIPPING工作組領導的集中式多媒體會議標準和CON工作組領導的會場控制和PCP(Conference Policy Control Protocol)標準?;赟IP的集中式會議模型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集中式會議模型具有信令集中控制、媒體集中處理的特點。根據集中式會議模型標準以及多媒體會議的一般功能要求,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SIP的視頻會議系統的實現方案,系統結構如圖2所示。該系統具有一定的安全保護機制。
該系統由SIP多媒體會議用戶終端、會議管理服務器、會議控制服務器、媒體服務器、系統數據庫、SIP消息生成與解析模塊、安全管理模塊和視音頻捕獲/播放/編解碼部分構成。呼叫服務器是SIP Proxy Server服務器,負責SIP消息的轉發,并集成了注冊服務器的功能。
下面分別介紹各組成部分的功能。
多媒體會議用戶終端 它是用戶用來參加會議的桌面應用程序。會議終端啟動時會發送注冊消息向注冊服務器注冊,注冊成功后便保持在線狀態,可以隨時發起呼叫或接收呼叫請求。與會者可通過多媒體會議終端進行申請發言、釋放申請、釋放發言等操作。可以進行即時消息的發送和接收,實現會議文字聊天、文件傳輸、電子白板等功能。
會議管理服務器 它負責整個視頻會議系統的管理工作,包括會議的預定、修改和取消,會議策略的制定和修改等。它向管理員和會議參與者提供會議配置、管理和會議信息查詢界面,執行從界面上傳來的配置、管理和控制命令,并據此對會議控制服務器進行相應的配置和管理,實現基本的會議管理功能。另外,還可以通過會議管理服務器對會議控制服務器的系統參數進行配置,并提交到系統數據庫保存。會議控制服務器在啟動時可以從系統數據庫將系統參數下載到本地,進行系統的初始化。
會議控制服務器 它是此系統的控制中心,會議控制功能包括會議的創建、啟動、刪除、會場管理和控制、會議狀態信息的采集和、會議成員的在席管理、處理會議成員請求等。它是整個視頻會議系統的核心和關鍵部分。從會議管理服務器發出會議管理和控制命令,通過會議控制服務器具體執行,它根據會議管理系統的配置或指示創建或者結束會議,接收終端呼叫,邀請終端參與會議,控制會議過程,并按各個會議的媒體策略對會議中的媒體流進行集中處理。
SIP Proxy Server服務器 通過Proxy和注冊服務器提供的服務,會議系統完成會議控制功能、支持用戶的移動性。注冊服務器負責接收來自終端和會議控制服務器的注冊消息,以便終端和會議控制服務器都能通過定位服務找到對方的當前位置。SIP Proxy Server服務器既充當服務器又充當客戶機,它根據接收到的請求回復響應,并可代表其他SIP客戶機發起請求。
媒體服務器 媒體服務器可采用純軟件方式或硬件板卡方式實現媒體混合等處理,完成創建關聯域、增加終端、刪除終端、修改終端屬性、刪除關聯域等操作。媒體服務器接收與會者發來的媒體流,按照媒體策略進行混合后,再分發給與會者,從而實現會議媒體流的交互。
視音頻捕獲/播放/編解碼 完成視頻/音頻信息的采集、轉化,實時壓縮本地媒體產生的數據,實時解壓縮和播放遠地媒體產生并經過網絡傳送過來的數據。
安全管理模塊 該模塊主要由身份認證/密鑰協商、媒體流加解密/認證兩個子模塊組成。在呼叫處理過程中,SIP消息生成與解析模塊,調用身份認證/密鑰協商子模塊,對呼叫雙方進行身份認證,并產生一個主密鑰,用于對隨后的多媒體流加解密和認證。在呼叫處理過程中得到和生成的與安全相關的信息寫入一個安全上下文對象中。媒體流加解密/認證子模塊完成對媒體流數據報的加解密和認證??刹捎肁ES缺省方式,由會話密鑰對每個數據包生成一個密鑰,再用此密鑰對這個數據包中的媒體流進行加密。
4 結 語
本文主要對SIP的安全機制及基于SIP的集中式會議系統構成進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種具有安全機制的集中式會議模型。
參 考 文 獻
[1]張健,李恒文,魏紹亮.SIP協議應用研究[J].現代電子技術,2006,29(5):19-21.
[2]司端鋒,潘愛民.IP電話中的安全性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4,30(18):105-107.
[3]閡涵,陳萃萌,張琦輝.基于SIP協議的網絡安全性分析[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4,25(3):386-389.
[4]劉曉鳴.基于SIP協議的視頻會議系統[J].現代電子技術,2006,29(24):106-107,110.
篇9
視頻會議系統是現代計算機技術與傳統的交流方式相融合的產物,近年隨著數字信號處理、數字編碼壓縮技術和IP網絡傳輸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并隨著全球互聯網技術與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得到廣泛的應用。利用一些專業的設備,通過局域網絡,互聯網,專線網絡,無線網甚至衛星,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地點之間建立通信,能實現數據流、圖像和語音的交流,突破了傳統交流方式所受的地域限制,是現代計算機技術支持的一種典型的應用系統。視頻會議技術可以讓相隔千里的兩個或多個會場或端點共同參與開會協商,圖像聲音和數據同時在多個會場和站點時實的展現,支持多用戶進行遠距離實時信息共享、進行實時語音和圖像交流,開展協同工作,極大地提高了效率。簡單的說,視頻會議系統是能夠提供遠程召開雙方或多方會議的一種現代高科技技術支撐的通信系統。
1 視頻會議系統的特點
視頻會議系統,使在地域上相隔千里或非常分散的企業人員可以更迅速的“聚在一起”,共同處理問題,不但能節省差旅費用,還能降低人力成本,加快企業決策速度,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機會;特別是高清視頻會議系統真實再現面對面交流的感受,能真實、實時的召開會議,更迅速、更準確的把握決策機會。通過視頻會議系統能夠使非常分散的企業部門和人員“聚在一起”,可以提高企業培訓的質量和數量,能更快的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和專業知識,并且更節省培訓經費。視頻會議系統還能夠幫助企業更迅速應對突發事件,通過視頻會議系統,領導遠在千里之外就能夠“親臨現場”,可以迅速的對分散在各地的部門和員工下達指令。視頻會議系統的數據傳輸可以采取加密據通信,以保證商業機密不被泄漏。視頻會議系統的應用可降低差旅費用、提升整體辦公效率,加速企業迅速反應速度,增強企業競爭力。
2 視頻會議系統的主要國際標準
2.1 國際電訊聯盟制定的T系列國際標準
T.120是國際電信聯盟制定的系列國際標準,此標準是為多媒體會議系統中傳輸數據而制定的。T.120也為非視頻會議及文件傳輸和連接白版提供規范。
2.2 國際電訊聯盟制定的H系列國際標準
H.320、H.323及H.324系列標準是專門針對視頻會議而制定的。
1)H.320是應用最早最為成熟的標準協議,支持E1、T1模擬線路和ISDN數字電話網絡,帶寬從64kb到2M。
2)H.323是描述無QOS保證(用來解決網絡延遲和阻塞問題的一種技術)的LAN(局域網)視頻會議標準協議。目前應用最廣泛的視頻會議協議。
3)H.324是描述采用公用交換電話網GSTN的視頻會議標準協議。
4)SIP是基于IP協議的類似于http的協議。SIP可以減少高級應用的開發時間。
目前在全球比較有影響的的協議包括國際電信聯盟提出的H.323協議和IETF(互聯網工程任務組)提出的SIP協議,本文重點介紹目前應用最廣泛H.323協議。
3 H.323協議標準介紹
3.1 H.323協議棧和拓撲結構
H.323有三個模塊:信令控制模塊、媒體傳輸模塊和會議數據流模塊。信令控制模塊由認證/接受/狀態信令、呼叫信令與媒體控制信令組成。媒體傳輸模塊由音頻和視頻兩部分組成。會議數據流模塊則主要由建立在TCP上的T.120協議族來負責。
3.2 H.323組件
3.2.1 Terminal終端
Terminal終端是一個產生和終止數據流端點。功能是:實時控制圖像、聲音的采集和重現、對圖像、聲音的壓縮,音視頻的輸入和輸出,網絡協議接口。產品形態多種多樣,可視電話、會議室終端、基于操作系統的軟終端,甚至PAD,智能手機等。
3.2.2 MCU
MCU主要負責終端接入、聲音混合、視頻交換、編碼轉換、會議管理等功能。MCU由一個必須的MC多點控制單元和可選的多個MP多點音頻處理器組成。MC多點控制單元負責信令控制,MP多點音頻處理器負責混音。
3.2.3 Gatekeeper交換服務器
Gatekeeper是一種采用軟交換方式的交換服務器,主要負責認證、解析地址、信號交換及控制功能。Gatekeeper是一個可選組件。
3.2.4 Gateway視頻網關
Gateway視頻網關也是H.323網絡中一個可選組件。主要作用是協議轉換,實現不同協議的終端之間的相互通信。通過Gateway視頻網關讓兩個不同協議的網絡得以握手通信。當通信要經過不同協議的網絡時,Gateway視頻網關是必須的。
3.3 H.323的信令控制
3.3.1 H.225RAS控制信令
H.225主要有兩個部分:呼叫信令和RAS(注冊、接入允許和狀態),作用是設備的注冊、允許接入認證、呼叫的建立等方面。
3.3.2 H.245媒體控制信令
H.245媒體控制信令在呼叫建立完成后進行,主要負責端到端的信息交換,這些信息包含各個終端的交換能力信息和打開或關閉某邏輯通道,提供音頻和視頻流傳輸。
3.3.3 H.225呼叫控制信令
H.225呼叫信令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呼叫控制信令Q.931和RAS(注冊、接入允許和狀態)。H.225呼叫控制信令對控制流進行格式化以便輸出到網絡接口,同時輸入檢索出接收到的控制流,還完成糾錯與檢錯功能。
3.4 H.323的媒體傳輸控制協議
為保證音頻、視頻等信息傳輸質量,需要在UDP戶數據包協議加上檢錯、糾錯機制,所以需要制定另外的協議,例如音頻:G.711、G.719、G.722、G.723.1,視頻:H.261、H.263及H.264。還有控制實時傳輸的協議RTP,保證服務質量的RTCP。
4 H.323呼叫建立過程
4.1 無GK呼叫建立過程
無GK呼叫建立過程是指兩臺終端之間不通過GK注冊認證而直接發起呼叫的信令結構。呼叫中首先發起的H.225呼叫控制信令,即Q.931信令;然后發起H.245媒體控制信令;最后是RTP媒體流的建立。
4.2 有GK呼叫建立過程
有GK的呼叫建立過程是典型的H.323通信過程。通信過程分為4步:建立RAS信令、建立呼叫信令、建立呼叫控制(即媒體控制)、傳輸音頻或視頻等信息。
5 結束語
視頻會議系統的廣泛應用可降低差旅費用、提升整體辦公效率,增強企業迅速反應能力,增加企業競爭力。隨著現代通信網絡技術的發展,隨著計算機硬件設備的推陳出新,隨著其他新技術如虛擬現實技術的不斷發展,視頻會議系統將會更具人性化,更方便,更讓人身臨其境,真正成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工具。
參考文獻
篇10
1 視頻會議系統概述
視頻會議又稱會議電視或視訊會議,是視頻傳輸技術的典型應用之一,它集網絡技術、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于一體,將計算機的交互性、通信的分布性、電視的真實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多媒體技術發展完美產物。其主要功能包括音視頻功能和數據共享功能。數據共享是指通過視頻會議系統使身處異地的合作者相互了解情況并共享數據應用(例如電子白板、共享文檔、協同瀏覽等)。
根據對視頻會議功能側重點的不同,視頻會議系統分為視頻會議終端和網絡會議終端。按照參與會議的節點數目,視頻會議可以分為點對點會議系統和多點會議系統,按照所運行通信網絡的不同,視頻會議可以分為數字數據網、局域網/廣域網和公共電話網。
由于視頻會議的會議內容常具有保密特征,因此其安全性就很重要。現有的很多視頻會議系統都屬于專用系統,許多行業部門也都使用自己的專用系統。而基于互聯網的桌面會議系統具有開放性的特征,但安全性無法保證。在一定時期內,這兩種系統會并存。
2 視頻會議系統關鍵技術
2.1 音視頻數據壓縮技術
音頻數字信息和視頻的數據量比較大,對傳輸的速度也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網絡通訊速度無法達到傳輸的要求,所以,要對傳輸音頻和視頻的數據進行壓縮處理,否則是無法做到的。例如一幅數據量為0.92MB彩色圖像,如以每秒30幀的速度播放,則視頻信號的數碼率高達27.6Mbps,而一張650MB的數據光盤,在不考慮音頻信號的情況下只能播放24秒鐘??梢姸嗝襟w計算機實時綜合處理聲音、文字、視頻信息的數據量是非常大的。對于音頻信號,其情況與視頻信號相似。另外,視頻和音頻信號的原始數據存在很大的冗余度,人的視覺和聽覺特性都使得數據壓縮得以實現。
2.2 同步技術
在視頻會議系統中,除了音頻和視頻媒體同步(唇型同步),但由于多個用戶通過以下方式獲得不同區域需要同步不同的媒體信息也顯示,一般使用存儲器緩沖,時間戳的方法來實現信息同步。存儲在接收緩沖區的方法設置一些大小合適的內存,通過消除信息延遲差異來自不同地區的信息存儲。
2.3 網絡傳輸技術
現有的各種通信網絡支持不同級別的視頻會議傳輸。由于視頻會議將不可避免地涉及多點通信和多鏈路通信和其他連接,因此除了網絡傳輸容量的要求,但也需要靈活的網絡控制和管理能力,因為視頻有一個高速的大容量數據通信的功能,目前的IP通信網絡不能完全滿足視頻通信的要求,從而增加了傳輸協議的流量控制算法。
3 視頻會議系統的組成
視頻會議系統主要由多點控制單元(MCU)、數據終端設備、傳輸信道和網絡節點等組成。
3.1 多點控制單元(MCU)
MCU主要實現系統的管理和維護功能,其設置在網絡節點處,實現下面會場的接入,并提供各會場語音混合、轉發,圖像的拼接、轉發,甚至各種視音頻的編碼轉換以及各種會議功能。
3.2 數據終端設備
相對于MCU,視頻終端是整個會議系統中直接和用戶打交道的部分,所以用戶接口部分在終端中占了較大的比重,主要是由數字通訊解碼器、通信控制軟件以及輸入輸出設備所組成的。主要完成會議現場所有信號的采集、發送和接收任務。
3.3 視頻接口
視頻會議系統中設備間視頻接口的選擇與連接方式直接影響到最終的圖像效果。目前,能夠傳輸高清晰視頻信號,并且在高清視頻會議系統中應用的接口主要有逐行分量Y-Pb-Pr接口、VGA 接口、DVI 接口、HDMI 接口和 HD-SDI 接口。
3.4 通信網絡結構
網絡視頻傳播是視頻傳輸技術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首先要求網絡中有足夠的帶寬可以來承擔大量的視頻信息進行通訊,同時,對于傳輸硬利所提供的數字信息技術的要求也很高,主要內容還是關于傳輸驅動的編、解碼功能。
4 視頻會議系統應用
省廳利用迪威公司產品建成高清專網教育視頻會議系統,與教育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級聯,為全省教育視頻會議、遠程溝通、培訓、可視指揮、災情監測提供了高品質的應用保障。第一期建設在省廳設立1個主會場,2個分會場,各設區市和部分縣(市、區)教育局、高校和廳屬中職學校各設立一個分會場,共60個會場。
4.1 各個會場設備配備
在省廳中心機房配置1套多點會議控制器MCU,負責全網視頻會議的調度和控制,各個分會場配備迪威終端、高清攝像頭和調音臺等多媒體會議設備。所有的會議終端連接到MCU上,組成一個基于IP網絡的視頻會議系統,采用H.323協議,各分會場帶寬不低于2M,而且可以擴充。
(1)省廳中心機房:為確保全省會議系統安全可靠,在省廳中心機房配備1臺MCU、錄播服務器和圖像服務器。
(2)省廳主會場:大會議室主要用于召開大型會議,該會場是全省視頻會議系統的主會場,配有2套視頻會議終端和高清攝像頭,其中一套作為教育部視頻會議的分會場,攝像頭安裝在主席臺的頂部,另外一套作為全省召開視頻會議的主會場,攝像頭安裝在會議室的后面,同時在會議室配備DLP顯示大屏、調音臺等多媒體會議設備。
(3)各分會場:每一分會場配置一套視頻會議終端和調音臺等多媒體會議設備。
4.2 網絡拓撲結構
視頻會議網絡以省廳為中心,省廳MCU通過CERNET網與教育部視頻會議主會場MCU互聯互通,實現會議的多級級聯,另外通過省內教科網連接各接入分會場。這樣各接入單位不僅可以作為省廳會議系統的分會場,也可直接作為教育部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的分會場,直觀地顯示由教育部主會場發送的高清多畫面以及雙流畫面。整個系統包括省廳會場、各地市縣分會場以及為視頻會議系統提供接入、控制和服務的管理中心機房。
4.3 選擇專線類型
視頻會議是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網絡應用,這就要求承載網絡有較高的帶寬和對網絡中的業務流量有較強的控制能力。電信專線具有線路穩定、帶寬保證、獨享帶寬、線路速率靈活等優點,并且電信運營商技術力量較強,承諾提供即時的技術支持,和提供全年無休的系統監控和全面技術支持。根據高清視頻會議帶寬不低于1.5M的要求,而在主會場選擇了千兆光纖接入,各分會場接入選擇了2M帶寬光纖入戶,確網絡上的丟包率不應該高于1%,而保視頻會議的通用時延小于150ms,音頻/視頻通用時延應小于50ms。
目前,該視頻會議系統已在教育系統成功應用,效果良好。
5 結束語
本文重點介紹幾個關鍵的視頻會議系統技術的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礎上,通過系統的實際應用,從整體上闡述了視頻會議功能,從系統實施的結果表明,基于IP網絡的視頻會議一種非常有效的形式的互動。
參考文獻:
[1]吳志軍,馬蘭,沈笑云.Visual C++ 視頻會議開發技術與實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2]吳曉紅,黃永峰.H.323標準下會議系統關鍵技術分析[J].數據通信,2004(5).
[3]HongLiu,Petros Mouchtaris,Telcordia Technologies.Voice over IP Signaling:H.323 and Beyond[J].IEEE Communication Magazine,2000,10.
[4]蔣賓,李利軍,管濤.基于增強現實的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研究[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06(11).
[5]王麗君,樊蓉.基于TCP/IP網絡視頻會議系統的研究與設計[J].電聲技術,2006(10).
篇11
資質要求:投標人須具備建筑智能化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及以上資質或電子工程專業承包三級及以上資質,或者計算機集成四級及以上資質企業,項目經理具有相應的項目經理證,企業具有安全生產許可證。
聯系電話:0431-85794017 董建明 (2008年7月16日-8月4日)
上海市醫療急救中心安全監控系統項目招標
招標地區:上海
工程概括:包含四個部分:(1)中心大樓監控系統;(2)DV視頻監控系統;(3)52寸液晶監控顯示屏2臺;(4)紅外線對射入侵探測器。
聯系電話:021-63185583 徐舟 (2008年7月24日-8月13日)
新區實驗小學弱電智能化改造項目招標
招標地區:蘇州
工程概況:改造項目包含:(1) 橋架系統;(2) 綜合布線系統;(3) 廣播系統;(4) 監控系統;(5) 防盜報警系統;(6)有線電視系統;(7)LED顯示系統;(8)大會議室系統;(9)多媒體會議系統;(10)機房系統。
聯系電話:0512-68079725郝春榮(2008年7月25日-8月6日)
紹興市公安局安康醫院弱電工程招標
招標地區:長沙
工程概況:綜合管路系統、機房及防雷接地、計算機網絡設備、綜合布線系統、閉路電視系統、多媒體會議系統、安防監控系統(包括門禁及巡更、緊急求助、探訪對講錄音、監獄對講、視頻監控等子系統)。病床呼叫系統、廣播系統不在招標范圍之內。
聯系電話:0575-85127153胡小姐 (2008年7月24日-31日)
華盛世紀新城一期弱電系統工程招標
招標地區:紹興
工程概況:包括小區安全防范系統、可視對講系統、公共廣播及背景音樂系統、電子公告牌系統、弱電管網、監控機房裝修等六個子系統,其中安全防范又包括環境數字監控、周界防范、電梯監控、電子巡更、停車場管理等五個模塊等系統的貨物和相關服務。建筑面積約52.29萬平方米。
聯系電話:0731-4169655周異 (2008年7月21日-8月4日)
采 購 招 標
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古現15路等路燈燈桿、燈具設備采購招標
招標地區:煙臺
采購設備:煙臺開發區古現15路等路燈燈桿、燈具設備采購,共約121套,分為燈桿、燈具兩個標段。
聯系電話:0535-6393108陳波 (2008年7月17日-8月8日)
濟南市迎十一屆全運會路燈建設和提升工程路燈燈桿采購招標
招標地區:濟南
采購設備:路燈燈桿采購。
聯系電話:0531-82595535羅衛東 (2008年7月22日-28日)
校園弱電系統設備招標公告招標
篇12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SCW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Share Technology
YANG Yong-fu, WANG Le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ias University, Xinzheng 45115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and presents its structure, and analyses the application share technology ("share display method" and "event dispense method"). Finally, an application of Video Conference and future of CSCW is described.
Key words: CSCW; Application Share; Video Conference
1 引言
人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群體交互性、協作性和分布性的特點。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將人類社會推進到信息時代,改變著企業經營過程、人們的工作學習和休閑方式。隨著信息化的深入,網絡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融合,以及 Internet 的普及,計算機應用從過去的單用戶工作模式過渡到了分布式的多用戶協作模式。于是就產生了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CSCW)。CSCW 這一名詞是1984年由 Irene Greif 和 Paul Cashman 首先提出的,CSCW 可以定義為這樣的計算機系統,它支持一組用戶參與一個任務, 并提供給他們訪問共享環境的接口。即一個任務、多個用戶,多用戶為完成一項共同的任務而組成用戶群,CSCW 為這個用戶群提供協同支持。
2 CSCW 的體系結構
從系統開發的角度分析,CSCW 的體系結構可分為 4 個層次關系,如圖1所示。
1) 開放系統互聯環境。這是體系結構中最底層提供的異構系統互聯、多媒體通信、分布式環境, 以解決各協同實體之間在分布環境下的互聯、互操作、分布服務。
2) 協同工作支撐平臺和工具。由CSCW系統開發者根據需求確定協同工作模型和機制, 選取或開發某些工具, 構成協同工作的支撐平臺, 為各種CSCW 應用系統的開發提供一些通用的服務, 如:電子郵件、電子白板、視頻會議、計算機會議系統、協同編著、工作流管理系統等。
3) 協同工作三維接口。通過標準化的服務接口向應用系統提供第2層的服務, 使上層的應用系統和下層的支撐平臺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三維接口包括協同工作應用編程接口API、人機接口HCI和人際接口HHI。
4) 各種協同應用。利用 CSCW 系統環境、平臺、支持工具構造實際的應用系統。
3 CSCW系統的應用共享技術
一個計算機支持的協同工作系統(以下簡稱CSCW系統)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應用程序的共享情況。所謂應用共享技術是指由一個群體的各成員通過各自的機器共同控制在一臺機器上執行的應用程序,使之可以由多個用戶共同控制、實現協作。采取何種策略、如何將單用戶應用程序做盡量少的修改或者不加修改地在CSCW環境下運行且提供較完善的協作服務,這是應用程序共享技術的目的。擴展已有的大量單用戶應用程序,使之變成CSCW體系下的可實現多用戶協作的應用程序,這也是為了保護開發單用戶應用程序所進行的大量已有的投資,因此,應用程序的共享技術是現在各種CSCW系統研究的重點內容之一。
從應用程序的協作方式上對同步協作系統進行分類,可分為兩大類:“共享顯示法”和“事件分發法”。
3.1 共享顯示法
“共享顯示法”的體系結構是這樣的:只有一臺機器運行著應用程序,會議機構復制用戶的輸入與應用程序的顯示,然后把它復制到參加會議的所有用戶那兒,并按一定的策略合并各用戶的輸入,以達到共同控制應用程序的目的;這種方法與具體的應用程序無關,單用戶應用程序可以不加修改地在這種系統下運行。圖1是共享顯示法結構示意圖,這種系統包括 Microsoft Netmeeting、Intel Pro2share 及 Sun ShowMe 等。從功能的角度來看,這種系統實現的是“透明協作”(Transparent Collaboration) ,即WYSIWIS(What You See Is What I See)。這種模型結構非常簡單,沒有彈性的會議控制,沒有對安全機制的支持,沒有對任何形式的異步協作的支持,協作過程也不能重放。
圖2 “共享顯示法”結構示意
共享顯示系統對帶寬的要求非常高,因為全部顯示信息都要傳到所有的參加會議者那里,且傳輸錯誤容易導致參加者的顯示狀態不一致,總之,連接速度較慢時,這種形式顯然是不可行的。
3.2 事件分發法
“事件分發法”的系統只在網絡中交換應用程序狀態改變的事件,每一臺參加協作的機器都運行一個本地的應用程序的副本,在網絡中只傳送使應用程序狀態改變的事件,而不是整個應用程序的顯示。該方法克服了共享顯示方法的缺點,但是由于事件分發法涉及到應用程序的內部,開發者需要決定什么事件需共享,什么時間以及如何共享等問題,顯然增加了開發的難度。這種體系結構可進一步細分為兩實現機制,分別是“全部事件共享”與“部分事件共享”,其中“全部事件共享”實現的也是“透明協作”,在這種體系結構中,所有的事件是共享的,該方式也可以讓單用戶應用程序不加修改地由一組人使用,該結構是通過修Windows toolkit來實現的,以便事件被送到本地機之前被截獲,然后送到協作者那里。事件分發法中的“全部事件共享”機制與“共享顯示法”實現的都是“透明協作”,但它們實現的原理是不同的。在“部分事件共享”結構中,開發者可以決定哪些事件可以共享。什么時候共享、如何共享,因此對這類系統可以進行彈性控制,支持安全機制,支持異步協作,協作過程可以記錄,可以重放等。
4 一個CSCW應用系統
隨著網絡帶寬的增加和低檔計算機性能的提高,出現了具有共享屏幕的實時會議系這種系統的特點是多個用戶可以同時修改共享屏幕上的內容,具有非常強的實時特征。視頻會議系統的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要提供語音和視頻兩類媒體服務。其中進行媒體編碼和解碼的 Codec 設備是其核心。隨著群組用戶對更高層次協同工具的要求不斷提高,除了常規的語音和視頻服務之外,還要求視頻會議系統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下能提供白板、屏幕共享、應用程序共享、文件共享等多種協作手段。從而發展成為基于多媒體計算機作為會議終端的會議系統,簡稱計算機會議系統。典型多媒體計算機會議系統的功能模塊構成如圖4所示。
4.1 會議管理與控制子系統
會議管理與控制子系統負責會議系統的運行和維護工作。它為用戶提供控制會議進行媒體應用的手段,是完成會議系統功能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其具體功能有:
1) 創建、啟動、加入、退出會議;
2) 根據需要打開、關閉相應的媒體應用;
3) 會議進行時對參加者名單和發言權進行管理;
4) 會議失效恢復;
5) 會議時間表安排和會議記錄;
6) 其他管理和控制功能。
會議管理與控制關鍵要解決的問題是會議結構的合理組織。目前會議系統的結構主要兩種:集中式和分布式。對于集中式管理的會議系統來說,會議進行的所有信息由一個會議服務器集中管理。會議的參加方與會議服務器建立連接,并由此與其他參加方進行聯系。會議管理的主要功能也是由會議服務器來完成。分布式管理的會議系統沒有專門的會議服務器,對會議的管理功能由所有參加方合作完成。參加方之間的聯系可以單獨進行,而不需要通過第三方。
這兩種管理方式各有優缺點。集中式管理的優點是管理機制比較簡單和易于實現,便于進行會議信息的一致性控制,其缺點是會議服務器負荷過大,失效恢復比較困難,且不利于利用群組通信技術。分布式管理的優點是控制分散,便于分配負荷,利用群組通信技術可以高效利用網絡資源,缺點是會議信息分布管理具有一定冗余,且其一致性維護比較難并增加了系統開銷。
4.2 視頻子系統
視頻子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會議進行中視頻信號的實時編解碼和傳輸。視頻媒體服務是媒體會議系統中用戶較為敏感的一部分,因為用戶可以最直接、最頻繁地衡量這一部分的質量。與其他媒體相比,視頻信息數據量很大,對網絡和端系統的性能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傮w來說,視頻媒體服務與兩方面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視頻壓縮技術和網絡服務質量(QoS)保證。當然端系統在壓縮、解壓處理時的效率(特別是當使用軟件壓縮、解壓時)對于視頻服務的質量也很重要。
4.3 音頻子系統
語音是整個會議系統中最基本的媒體服務。在最簡單的會議如電話會議中,僅僅由語音服務就可以支持會議的進行。與視頻相比,語音信息具有數據量較小,信息量大的特點,因而在會議系統中很早就得到了應用。雖然語音信息的數據量小,但其對網絡 Qos 的要求卻比較高,人們對音頻質量的降低比視頻質量的降低相對要敏感得多,如果由于網絡質量不穩定而造成語音信號不連續,很可能造成用戶理解上的困難。
4.4 白板子系統
白板在多媒體會議系統中為用戶提供文本、繪圖、文檔等的共同討論工作空間。在傳統的會議室系統中往往沒有單獨的白板子系統,而通過攝像機、或者文檔攝像機以視頻的方式提供和白板相似的功能。在基于計算機的桌面會議系統中,很容易實現功能強大而又靈活的白板子系統,乃至實現高度協同的應用工具如協同編輯器、協同 CAD 等。
4.5 共享應用子系統
應用程序共享是桌面會議系統所獨有的,在會議室系統中無法提供的服務。它的基本概念是,當某個與會者在一個站點上啟動某個應用程序(與會議系統無關的、獨立的應用)后,其他經過授權的與會者按照一定的發言權控制策略,可以通過各自的終端輸入設備,共同操作此應用程序,并在各自的終端輸出設備上共同獲得它的輸出視圖和結果。
對該應用程序而言,共享對它是透明的,即應用程序本身并不需要為適應共享需求而做任何修改。因此,通過這種共享應用機制,可以將現有的大量面向單用戶的應用軟件資源以協同工作的方式提供給與會者使用。
4.6 通訊支持子系統
負責屏蔽底層通訊方式差異,提供具有特定服務質量(QoS)的通訊服務。根據多媒體會議系統的不同要求,通訊支持子系統要考慮提供點對點或群組的通訊支持。
5 結束語
CSCW從概念和思想上突破了傳統辦公自動化只能提高個人工作效率的限制,它所強調的協同性、交互性和共享性與網絡的發展方向基本一致,因此在科研、文教、軍事、衛生、娛樂等領域有充分的發展前景,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包括桌面會議和視頻會議系統、合作著述、電子會議和群體支持系統,以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計算機輔助軟件工程、協作工程、工作流管理、遠程教學、遠程醫療、實時網絡會議等等。
參考文獻:
[1] HARNEY H,METH U,COLEGROVE A,et al.GSAKMP:group secure association key managementprotocol[M].IETF Internet Draft,2006.
[2] 劉魯.CSCW共享環境的結構模型的結構模型[J].決策與決策支持系統,1997,7(3):2-6.
[3] Hardjono T, Cain B. Simple multicast receiver access control[S].Internet-Draft,2001.
篇13
視頻會議系統是指通過使用接收終端和互聯網,讓地理位置存在差異的人,能夠就同一問題進行互動、討論。而與會者之間不僅能夠聽到發言者的聲音,還可以看到發言者的圖像。同時,還可以共同探討與議題相關的數據、文字等信息,與電話會議相比,視頻會議與會者可獲得更多信息,而與普通會議相比,視頻會議只用借助相關技術和設備,可以有效降低經營成本,同時不受地域范圍的影響。多媒體視頻會議系統需要依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已經打破了計算機系統、通信系統、廣播電視等傳統界限,為人們提供了全新的溝通服務。視頻會議系統傳播的是音頻、視頻等數據,不同于普通數據,互聯網視頻會議系統對聲音和動態圖像的信號數據需求量較大,因此,一般的數字線路上無法滿足數據傳輸需求。而使用者還對傳送的聲音、圖像信號等實際應用有更多要求。所以,想要達到效果,無論是聲音壓縮和圖像壓縮,還是數據應用程序共享等,都對整個視頻會議系統提出了更多要求。
一、工程企業對視頻會議系統需求的分析
視頻會議系統體系不僅適合于計算機通信網絡比較健全的工程企業,同時也是實現工程企業更好發展的必備要素。通過對多媒體技術、互聯網通信技術、廣播電視技術的充分結合,加上視頻會議系統的不斷完善,將來必然會取代傳統會議模式。
工程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建設問題需要溝通,而視頻會議系統的建設能夠進一步滿足工程建設遠距離交流的需求。通過使用視頻會議系統,可以有效節省差旅費用,從而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而通過視頻會議系統,也能夠有效減少會議途中時間,縮短會議消耗時間。
同時,異地面對面交流,能夠有效避免在參加會議途中可能出現的交通安全隱患,進而提高工作效率。而視頻會議系統的出現,能夠有效加強企業內部各部門、部門內部之間的信息溝通和交流。同時面對面的會議系統,能夠有效減少決策周期,提升決策執行力和決策效力。會議系統由于其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工程企業根據具體工作需要隨時召集和舉行會議,傳遞會議內容等。工程企業在構建和使用視頻會議系統時,要結合網絡情況、地域情況、會議召開的必要性等,同原有或在建視頻會議系統的相關問題進行綜合考慮,從而確保建設的視頻會議系統能夠滿足工程企業的經營和發展需要。
之所以要大力推動工程企業建設視頻會議系統,是因為局域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建設的視頻會議系統,將是一個多媒體會議平臺,通過將數據會議、電視電話會議、媒體資料傳輸等多項功能融合在一起,建設一個完善成熟、技術先進、功能豐富、兼容開放的多媒體互動、溝通平臺。
對于工程企業而言,視頻會議系統需要滿足一下需求:
首先,要滿足大量召開的周、月、季、年度工程協調、時點推進、工作協調布置等工作需求,并可以對建設工程中制定的工作方案和建設難題進行有效溝通。其次,要實現多方可視電話,同時也能滿足企業辦公等相關需求?;诰W絡系統,可以通過對在線用戶的呼叫,從而實現快速召開緊急會議和臨時會議,提升工程建設中的應對能力。再者,通過視頻會議系統構建,能夠有效實現多項互動方式的遠程培訓,從而有效滿足對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施工方和監理方等各環節人員的全方位培訓要求,通過較少成本,實現人力素質最大提升。最后,工程企業有其自身經營的特殊性,許多生產環節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在遠程監控方面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應對整個建設過程存在的安全問題。
二、視頻會議系統的設計內容分析
對工程企業視頻會議系統的設計,是本著“溝通至上、安全高效生產”的原則進行。要結合工程企業建設的具體需要,通過有效溝通選擇有利于企業建設和發展的工程方針。而視頻會議系統的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有效解決工程企業在企業發展和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問題,在具體條件下,討論視頻會議系統在工程企業專網中應用的模式。在構建視頻會議系統平臺時,要充分考慮工程企業現有網絡資源和需求狀況,自身長遠發展設計出一套完整的、充分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視頻會議產品,很好地滿足了工程企業建設和發展的需要。
建議設計的工程企業視頻會議系統可以采用公共視頻會議平臺,這一會議平臺投資成本小,同時可以更好利用在現實經營和發展之中。而公司視頻會議模塊最好基于最通用的TCP/IP網絡平臺,從而實現視頻會議與多媒體數據相互交換的功能,還要結合電子辦公的具體需要,建立一定規模、可以實時擴展的可視電話網絡,滿足位于不同地域的各級部門之間更好地召開日常會議、學習培訓、技術交流等需要。
三、結束語
在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社會生產力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人對信息交流的及時性、準確性、有效性和全面性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伴隨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視頻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協同辦公與辦公自動化處理也對此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文件傳輸和信息,實質上已經無法適應這個企業信息化的運營需求。視頻會議系統作為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產物,其作用方式打破了傳統距離限制要求,有效節省經營成本,同時更是當今經濟社會的客觀要求,通過重視合作、重視交流、重視效率,實現了技術與實踐的良好結合。從長遠來看,整個視頻會議系統的發展和研究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要想實現視頻會議的有效推廣,就要根據市場的具體需求情況進行分析,滿足企業的工作需求。不難發現,視頻會議系統將逐漸成為企業內部最重要的溝通和交流方式,而整個視頻會議業務將有巨大的發展和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