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民法典專題講座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為貫徹落實《全省2021年度“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實施方案》通知要求,以“5·28”民法典頒布紀念日為契機,3月19日下午,羅西社區特邀民盟龍灣基層委委員、知名律師汪廖在甌江紅羅西黨群服務中心開展《民法典》進社區專題講座,社區組織黨員、轄區居民群眾50多人參加本次講座。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也是《民法典》正式實施的一年。本次專題宣講旨在引導黨員群眾充分認識頒布實施《民法典》的重大意義,做好《民法典》的宣傳、闡釋及普及工作,從而進一步提高轄區區居民的法律意識。
汪律師主要圍繞《民法典》的家庭、婚姻、繼承等法律問題開講授課,將之與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作新舊對比,對居民日常中存在疑難、熱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講解,現場授課氣氛非?;钴S。
汪律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大家解讀了《民法典》亮點,并對離婚冷靜期、高空拋物、個人信息受保護等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開展了普法宣講,加深了大家對《民法典》頒布實施的重要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通過此次《民法典》進社區專題宣講活動,提高了居民的法治意識,弘揚了法治精神,營造了尊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社區法治氛圍。
篇2
二、活動主題
深入學習宣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大力弘揚憲法精神。
三、具體安排
各校、園根據實際情況,圍繞主題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學習宣傳:法治思想,特別是關于憲法的重要論述;黨的五中全會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法規。具體內容和活動形式可適當調整。
1.繼續開展第七屆國家憲法日“憲法晨讀”活動。
各校12月4日,教育部將在設立主會場,在各省設立分會場,組織開展全國中小學生“憲法晨讀”活動?;顒又饕才艦椋?/p>
(1)9:00-9:05升旗儀式。
(2)9:05-9:15憲法晨讀。由部領導領讀憲法部分條款(詳見附件),現場學生及全體人員跟讀,各地學校通過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http:qspfw.moe.gov.cn/,以下簡稱普法網)收看網絡直播,同步跟讀。
(3)9:15-9:20主會場領唱《憲法伴我們成長》歌曲。
(4)9:20-9:45宣布第五屆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活動全國總決賽獲獎名單,部分優秀學生進行現場展演。
(5)9:45-10:00教育部領導講話。
(6)10:00-10:30最高檢常務副檢察長講法治課。
請各校、園通過普法網觀看直播、參與活動,提高網絡接入率,擴大活動覆蓋面。
2.繼續開展法治副校長“送憲法知識進校園”活動。
各校、園聯系區政法委指派的法治副校長在“憲法宣傳周”期間進行一次法治宣講;其他憲法宣傳活動學校自行組織。
篇3
今年以來,為深入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優化服務,提升涇縣司法局良好社會形象,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圍繞解放思想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抓隊伍建設,抓職能優化,抓服務質量提升,助力我縣建立優化營商環境大格局,以實行人性化特色服務、提高服務質量和行風建設水平為目標,簡化辦事環節、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效能、嚴格工作紀律、建立監督管理長效機制開展各項工作,努力建設高素質的司法行政隊伍,以優質服務推進營商環境改善,努力為實施“五大會戰”,建設“四個涇縣”提供優質的法治環境。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強化組織領導,筑牢服務基礎。局領導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多次組織會議部署落實,明確專人負責,研究具體推進舉措,落實責任,形成工作機制。以推進司法行政機關公共法律服務職能轉變、提升司法行政工作效能為抓手,創新體制、優化服務,全面提高辦事效率,促進法律服務秩序健康發展。實現“一站式辦理、一網式服務”。以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實戰化服務中樞,提供全面法律服務上下功夫,完善“一站式”實體平臺服務模式,提高平臺服務效能,在實現公共法律服務“一站式服務”。有力推進“互聯網+公共法律服務”工作,依托政府門戶網站、涇川普法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進一步暢通互聯網溝通渠道,全面公開司法行政政務服務信息,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公共法律服務資源的城鄉不平衡、結構不平衡等問題,努力降低群眾辦事成本。進一步整合法律服務資源,提升公共法律服務質量。法律援助辦結事項從原來法定的5個工作日,到現在承諾時限3個工作日,不斷縮短群眾辦事時限,降低群眾維權成本。
(二)法律保障主動出擊,切實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一是組織律師開展法律服務面對面進企業活動,主動走訪相關企業,切實為他們解決在發展上遇到的法律糾紛,及時了解需求,有針對性開展服務活動,為項目落地提供法律保障。讓企業“走得進、穩得下、做得久”,不斷促進涇縣經濟健康發展。二是及時解決企業欠薪引發的職工討薪事件,切實維穩社會穩定,如農民工討薪案,司法局優先受理、優先指派律師參與,及時穩控,確保社會穩定,企業正常健康發展。
二、工作成效及創新舉措
(一)加大力度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工作效能。加強對涉企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杜絕侵犯企業利益、不利于正當競爭的規范性文件出臺。為進一步從制度層面解決群眾和企業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改善營商環境,自5月份起,縣司法局根據上級決策部署大力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工作,經過單位自查自清、報市集中審核、反饋征求意見、合法性審查等環節,最終確定在全縣13家單位試點開展對105項證明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相關事項已于7月6日以縣政府辦公室名義印發《關于開展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試點的通知》(涇政辦〔2020〕16號)。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創新案件受理、審理等工作機制,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和行政復議案件繁簡分流審理機制改革工作部署任務。加強學習、培訓,全面提高復議工作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促進行政復議能力、應訴能力建設。提高案件辦理效率與質量,著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始發階段,努力實現矛盾不上交,減輕行政訴訟壓力,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二)加大營商環境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法治氛圍。加強法治宣傳,深入推進“法律六進”活動,通過舉辦法律知識專題講座、培訓,向企業普及依法治企理念,增強企業管理者和職工依法經營、依法管理、依法維權的意識。利用普法重要時間節點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專項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緊抓宣傳不放松,最大限度地確保營商環境的法治化。一是疫情期間,到安徽桃花潭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開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法治宣傳防范疫情活動,助力我縣非公企業復工復產,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二是結合“誰執法誰普法誰開展法律服務”活動,聯合財政局舉辦防范非法集資暨地方金融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宣傳月活動。三是在全縣范圍內組織20余家行政執法單位聯合開展“江淮普法行”法治宣傳活動,有針對性的將市場經濟領域進行宣講、解答咨詢。四是就當前高發的電信詐騙案件類型組織開展電信網絡詐騙專題防范宣傳,結合發生在廣大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通過“以案釋法”等,提醒各企業時刻緊繃預防電信詐騙這根弦。五是依托普法陣地和普法載體在縣域內全面營造優化營商環境的法治氛圍。通過設立宣傳欄,張貼海報,懸掛宣傳標語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發送手機短信平臺,各級法治微信群、普法公眾號、普法微博推送等方式,確??v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法治宣傳格局。
(三)健全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提升服務能力。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做到及時調處化解。堅持推廣“楓橋經驗”,做好基層矛盾糾紛的排查登記和化解工作。健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推動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協調聯動。今年以來,全縣各級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紛3048起,調解成功3017起,調解成功率98.98%,預防矛盾糾紛升級191起,預防群體性上訪23起148人次,預防各種民轉刑案件3起,充分發揮了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的職能作用,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縣經濟社會順利發展。
(四)指導公證處加大對民事公證的服務力度,認真辦理委托、繼承、小額繼承、遺囑等與群眾密切相關的民生公證業務,對老弱病殘等困難群眾,開展上門服務。搞好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對困難群眾的法律援助申請,開辟“綠色通道”,優先受理。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要求全縣各部門嚴格對照行政權力清單,對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檢查事項,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法律法規規章沒有規定的,一律不得擅自開展檢查,將法律法規規章修訂情況和工作實際進行動態調整,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存在問題
一是運用“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進行法律服務還不到位。二是服務意識有待提高,個別干部對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