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腹膜透析專科護士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腹膜透析??谱o士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腹膜透析??谱o士

篇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科于2010年1月~2014年1月,行腹膜透析治療46例農村患者,年齡20~78歲,其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文化程度:小學 31例,初中15例,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的2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2013年1月~2014年1月26例患者作為實驗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由普通腎內科護士實施傳統護理模式,出院時行出院指導,出院后每月自行回醫院門診復查。實驗組由腹膜透析???/a>護士擔任責任護士,通過對患者透析前、中、后不同階段進行健康教育以及出院后家庭護理干預。

1.2.2 評價內容 分析兩組患者在透析后1年內腹膜炎發生率、營養不良發生率以及按時復診、透析操作規范、合理飲食的差異。

1.2.3資料收集 患者住院期間建立個人透析檔案,收集患者個人信息、住院期間治療、飲食、操作規范等情況。同時,出院后采用家訪、電話隨訪、門診復查方式收集患者療、飲食、操作規范情況。

1.2.4 統計學分析 采用χ2檢驗,P

2護理干預措施

2.1透析前教育 ??仆肝鲎o士在患者透析前進行透析評估及透析前教育,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采用圖文教育及播放DVD等方式向患者及家屬講解腹膜透析原理、腹膜透析手術注意事項、生活及飲食改變。同時,安排腹膜透析患者進行交流,介紹經驗,使他們對腹膜透析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心理準備。

2.2 透析中教育 采用7d課程培訓方法,由??谱o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培訓。其中6d理論培訓,1d操作考核。7d培訓內容如下:第1d講解腹膜透析操作原則、如何正確的洗手及洗手的重要性;第2d講解如何正確換液操作,換液前的準備注意事項;換液后的事項。并利用科室自制的透析模型,手把手指導患者操作,反復練習,指導患者掌握為止;第3d講解如何正確護理導管和出口處,導管出口處感染的征象及處理原則;第4d講解運動的好處以及如何開始運動以及運動時的注意事項;第5d講解如何自我監測,體重和血壓的測量,腹透液的觀察;第6d講解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如發生腹膜炎、污染接頭、透析管路漏水、管路堵塞等處理方法;第7d進行理論和操作考核,針對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糾正。

2.3飲食指導 了解患者目前的營養狀況、飲食習慣,如每日的進食量、食物結構、烹調方法等,由??谱o士分析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向患者作詳細的分析和解釋,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現狀,認識到營養的重要性,提高依從性,能自覺接受、主動配合飲食營養指導[2]。護士結合患者的病情和具體情況,提供示范食譜,制定個體化飲食實施方案,如今后每日的進食量和進水量;建議可以多吃和少吃的食物;指導正確的烹調方法。

2.4心理護理 腹膜透析是終末期腎功能患者主要的替代治療方法之一, 良好的保護殘余腎功能作用但作為一種帶有創傷性地終生治療,對于長期透析患者,尤其是農村患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經濟基礎弱容易出現焦慮、抑郁、悲觀、消極,不利于遵醫行為[3]。因此,在住院期間除了對患者及家屬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對患者及家屬進行疏導,建立信心外,我科還安排腹透治療效果顯著并恢復病情生活的患者進行交流,使患者能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5出院前指導 患者出院前腹透護士對患者家居環境進行評估,指導患者合理布局,確保居家透析環境符合操作要求。指導患者按時服藥,及時復診。

2.6 居家干預 患者出院后腹透護士定期隨訪電話,了解患者腹膜透析動態變化,及早發現并解決透析中問題。反復強化規范操作、合理飲食、按時服藥、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同時,開通24h腹透專線,隨時解決透析過程中發生的問題。

3結果

實施護理干預取得了較滿意效果,兩組患者腹膜透析并發癥及依從性見表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顯示通過護理干預,實驗組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及營養不良患者的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可以通過以上干預內容降低腹膜透析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腹膜透析質量。由于腹膜透析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操作,農村患者大多數文化程度不高,衛生保健知識缺乏,在住院期間由護士指導及示范操作后仍有半數以上患者難以掌握。因此,由??仆肝鲎o士在患者透析前進行透析評估及透析前教育,根據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和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采用圖文教育及 7d培訓課程的方法,利用科室自制的透析模型,手把手指導患者操作,反復練習,指導患者掌握為止,使每一位患者及家屬正確掌握操作方法,減少居家腹膜炎發生。

表2顯示通過護理干預,實驗組腹膜透析患者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實施有效護理干預,能使患者充分提高自我保健意識,提高依從性,進而提高生活質量。腹膜透析多為患者居家進行,遵醫行為不容樂觀[4]?;颊呷諒鸵蝗者M行繁瑣而單調的透析治療,容易出現松懈心理。尤其是農村患者由于文化程度較低,經濟基礎弱,對疾病認識不足,在未進行??谱o理干預前自行停止腹透或不嚴格按照醫囑進行透析,自行停藥或減少用藥等行為經常發生。所以,農村患者加強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和迫切。而目前傳統護理模式的透析健康教育存在形式簡單,針對性不強等缺點。針對這些現象,我們采取形式多樣、因人而異地教育方式,使患者在居家透析期間能規范透析和按時復診,大大提高患者依從性,患者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化秋菊,張紅.對農村腹膜透析患者健康教育模式探討[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8,27(10):1082-1083.

篇2

持續性非臥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療終末期腎病的一種有效的腎臟替代療法,具有操作簡單、節省資源、費用相對價廉、且可居家治療等優點[1]。病人對腹膜透析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其生存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對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減少腹膜透析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1 臨床資料

自2013年3月-2013年11月底,我科共收治腹膜透析患者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齡24-68歲。本院手術的病人18例,其他醫院手術的病人7例。大專以上的2例,高中6例,初中8例,小學9例。

2 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指導方式

采用“一對一”的教育方式,由腹膜透析專科護士對病人在術前、術后當日以及腹膜透析操作時進行健康教育;用道具進行模擬操作培訓和運用多媒體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在腹膜透析??谱o士指導下鼓勵病人之間的互動。利用宣傳欄。

2.2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2.2.1對入院后需進行腹膜透析的患者對其行腹膜透析的心理準備和相關疾病知識準備。講解慢性腎衰竭相關知識,腹膜透析原理與方法,以及與血液透析、腎移植比較的比較,腹膜透析具體操作方法,步驟以及配合。

2.2.2腹透液交換技術操作

強調清潔與無菌的概念,正確洗手法和正確戴口罩的方法及重要性,腹透液交換場所環境的要求,物品的準備,檢查和觀察透析液的方法, 透析液的加溫方法和要求,正確的操作步驟 。觀察透出液的方法和內容,及時準確的記錄。

2.2.3腹膜透析過程中出現意外的處理

接口污染,導管破損滲漏,外接短管脫落,引流不暢,出口處及隧道的感染,漏液,腹痛,腹透液的異常等。

2.2.4導管出口處的護理

早期導管外出口處護理(6周以內)和長期導管外出口處護理(6周以后),出口處感染的護理,以及異常情況的判斷與處理。洗澡前后的護理。

2.2.5飲食及活動

飲食管理,攝入限制水、鹽,合理的優質蛋白質,進食低磷飲食?;颊咴谇锌诓鹁€后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不感特別疲勞為宜,但不要從事增加腹壓的、劇烈的項目。注意在進行體育鍛煉前要妥善固定好透析導管。

2.2.6腹膜炎的防治

腹膜炎是腹膜透析的主要并發癥[2]。腹膜炎的觀察、預防和處理。

2.2.7居家透析的注意事項

學會自我管理,監測體重、血壓、體溫。攝入限制水、鹽的重要性,并合理的攝入優質蛋白質,堅持服藥活動與休息,堅持認真填寫透析記錄。定期門診隨訪。

2.2.8 評估與考核:培訓后對病人所掌握的知識技能進行考核與評價,調查病人對腹透治療的掌握情況,分析原因,及時修正。在對病人進行培訓同時,也指導家屬的參與。實際操作在護士的監督下自行操作,考試合格后出院。對院外手術的病人的考核與評價選擇在首次來院的門診隨訪。

3 結果

通過實施健康教育,患者掌握了腹膜透析的相關知識,與實施健康教育前比較,達到了提高了自我護理能力,促進健康的目的。

4 討論

隨著腹膜透析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膜透析相關性腹膜炎的發生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腹膜炎仍是腹膜透析的嚴重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死亡或腹膜透析失敗的重要原因[3]。操作污染導致細菌從管路進入機體是CAPD相關性腹膜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徑[4]。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處于不同階段的患者進行培訓,使患者能循序漸進掌握培訓內容,并及時進行溝通解決透析過程中發生的問題,鼓勵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指導家屬的參與,家屬學會了基礎護理的技巧,使患者出院后能得到較好的護理[5-6]。需評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應用奧瑞姆自護理論,給予完全補償,部分補償,和支持-教育護理活動[7]。在臨床工作中筆者深切的體會到,要做好腹膜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除具備有良好的專業素養外,還須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參考文獻:

[1] 江濤. 要加強對腹膜透析治療的應用和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05,4(3):117-119.

[2] 尤黎明 吳瑛 內科護理學[第四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302

[3] Piraino B,Bailie CR,Bernardini J,et al. Peritoneal dialysis related infections recommendation:2005 upxlate Perit Dial Int,2005,25:107-131.

[4] OWEN,PEREIRA,SAYEGN. Dialysis and transplation[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160-296.

篇3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10月~2016年1月期間,順德區第一人民醫院腎內科收治的符合CKD5期診斷標準110例患者,原發病慢性腎小球腎炎67例,糖尿病腎病14例,良性腎小動脈硬化癥15例,多囊腎4例,梗阻性腎病6例,狼瘡性腎炎4例。其中腹部有手術史或腹膜炎史的患者19例,無腹部手術史或腹膜炎史的患者91例。將110例尿毒癥患者應用微型腹腔鏡行腹膜透析置管術,納入標準:具有完全的認知和行為能力,所有病人均為術后健康出院的PD患者,排除標準:患嚴重感染疾病者,記憶力受損或語言表達障礙的患者。對照組55例,其中男36例,年齡18~70歲,平均(48.7±8.7)歲,女19例,年齡17~72歲,平均(48.3±8.9)歲;觀察組55例,其中男39例,年齡19~71歲,平均(48.9±8.6)歲,女16例,年齡17~73歲,平均(48.6±8.8)歲。兩組患者的性別(Gender)、年齡(Age,A)、原發病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手術方法110例患者均選擇靜脈麻醉。取臍下作一長約0.3cm弧形切口,常規CO2氣腹,腹壓控制在8~10mm Hg左右,穿入0.3cmTrocar(A孔),導入3mm0°硬鏡;在臍下2~5cm經右腹直肌位置作約0.5cm附加切口,穿入0.5cm Trocar(B孔);在左下腹的穿入0.3cm/0.5cm Trocar(C孔);將腹膜透析管從B孔導入腹腔,第一個卡夫固定在緊靠腹膜外部分在腹直肌內,荷包不需縫合,尾端按自然彎曲放在子宮直腸窩(或膀胱直腸窩),將500mL鹽水打人腹腔,水能通暢進出,最后將管的前端沿皮下在B孔外下方6cm拉出透析管,連接腹膜透析外接短管,固定。A、C孔用創可貼拉合皮膚,無須縫合。粘連重者同時給予松解粘連手術,對松解后的腹膜給予返折等適當處理后再按照上述方法置管。

1.2.2護理方法(1)兩組均給予常規護理方法:包括術前宣教、術前準備、術后護理及培訓教育。(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優質綜合護理干預措施:①開展透析前教育:當醫生確定患者需進行透析治療,腹膜透析專科護士即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向患者及家屬提供腹膜透析指導手冊,展示相關手術圖片,介紹腹膜透析的原理及具體治療方法。安排患者到腹透培訓室觀看護士對術后患者的操作培訓,一同聽理論培訓課程。②術后細致的評估、護理:A.一般護理:提供具體食譜,制定術后飲食計劃,逐漸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評估患者排便情況,性狀,保持大便通暢,對于頑固性便秘的患者加用通便藥,術后20~24h后鼓勵患者下床活動。B.導管護理:將導管沿出口走向緊貼腹壁使用紙膠帶作兩處固定,指導患者在活動前妥善放置腹透導管,未用時透析短管收入特制的腰帶中。護士透析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牽扯導管,防止腹透管阻塞、扭曲和受壓,預防腹透管滑脫。c.傷口護理:每次換藥均觀察評估傷口有無滲液、滲血、感染,出口處有無分泌物。術后第三天把A、c孔切口處的創可貼摘除,用安爾碘消毒傷口后外以輸液小帖保護。腹透導管出口處以3MTM無菌敷料覆蓋保護,術后2周內每三天換藥一次,2周后每周換藥1~2次,遇滲液、感染和衛生條件不良時,則增加換藥次數。D.灌注量的調控:手術后即用腹透液500mL沖洗管路、腹腔4次,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及性狀,若無血性透出液,則第二、三天重復上述操作;第四天從650mL始行間歇性腹膜透析。灌注及引流操作過程中注意傾聽患者主訴,評估患者耐受能力及傷口有無滲液,皮下滲漏的發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控入液速度、IPD的灌注量及持續天數,逐漸增加至轉為持續非臨床腹膜透析方案。E.心理護理:我們中心對腹透患者實施心理干預。耐心及真誠地對待患者,與患者成為共同“抗病”的戰友;創建了專科護理品牌、QQ群、微信群,定期舉辦戶內、戶外腎友會,讓患者介紹成功經驗,交流透析心得,分享腹透生活;舉辦健康講座,邀請??平淌?、社會工作者為患者講課、做心理輔導。③培訓考核:術后當天護士開始按計劃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操作示范、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提供模型練習及布置指導手冊復習內容,形成“培訓一練習一考核”“講解一復習一口試”的培訓形式。出院后所有腹透患者加入QQ群、微信群,由腹透門診??谱o士管理隨訪?;颊叱鲈汉笠恢芑馗雇搁T診隨訪,予調整透析方案,并再進行一次考核,鞏固重點知識與技巧。

1.3評價標準

(1)觀察患者術后發生并發癥;(2)根據院方設計的護理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且讓專人全部收回測評表,≥90分為非常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SPS18.0軟件包計算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

2結果

2.1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1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腹膜透析管,傷口愈合好、美觀。觀察組住院時間(7 63±4.98)d而顯著低于對照組(11.85±6.02)d(t=-2.985,P

2.2兩組患者術后6周內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5.45%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18%(x2=4.274,P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8.18%而明顯地高于對照組的85.45%(x2=5.929,P

3討論

3.1優質綜合護理干預能降低腹膜透析置管術早期并發癥

終末期腎病通俗點說就是尿毒癥,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腹膜透析(PD)作為的一種有效替代治療方法。依靠有效的治療手段挽救了大批終末期腎病患者的生命,PD對免疫系統干擾相對較少,失血量少,可改善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腎功能,對血液動力學影響小、低血壓發生率低、血源性傳染病機會少、操作簡單,方便患者,殘腎功能丟失較慢、可在家中透析等,減少了費用,提高了生活質量,已成為腎臟替代療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PD是治療終末期腎衰竭的有效方法,應用微型腹腔鏡行腹膜透析置管術,患者創傷更小,傷口更美觀,術后疼痛更少,恢復更快。有效的護理是保證治療正常順利進行的關鍵因素,周娟對腹腔鏡下PD病人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顯著地降低術后并發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滲漏,是PD的常見并發癥,漏液常多發于腹膜透析患者活動以及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治療時,發生率約為1%~27%,主要原因是手術傷口大、縫合不嚴密或是開始腹透進液過快過多。本中心對觀察組制定飲食計劃,重視蛋白質的攝入,以促進傷口愈合;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控入液速度、灌注量,延長IPD天數,利于傷口愈合;另外,導管制動以利于導管出口處的愈合,減少滲漏、功能不良及導管相關感染的發生率,觀察組改用了3MTM無菌敷料及加強導管的固定,避免導管來回晃動而摩擦傷口,護士示范特制腹帶的使用方法,減少導管牽拉及下垂晃動。據報道常規PD置管后發生堵管率為13%,筆者通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保持大便通暢避免管路移位、術后及時沖洗管路等措施減少了堵管的發生。術前、后細致的評估觀察,避免了引起術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觀察組總并發癥發生率為5.45%而顯著的低于對照組的18.18%。

3.2優質綜合護理干預能提高護理滿意度,減少住院天數

篇4

腹膜透析患者的教育是腹膜透析療法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腹膜透析患者多為家庭腹膜透析,操作者往往是病人自己或家屬或身邊的非醫務人員,所以對于腹膜透析患者的培訓非常重要。良好、正規的透析相關教育與培訓是預防腹膜透析患者發生腹膜炎相關感

染的關鍵措施之一。目前國內腹膜透析大多采用百特雙聯系統,根據臨床實際操作及培訓患者的經驗,適合患者的換液操作流程與稱重方法,在應用于培訓腹膜透析患者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1對象 培訓與考核的對象為接受腹膜透析治療的患者本人、家屬或保姆。

2培訓方法

2. 1目標:使每位操作者對腹膜透析有較明確的認識,熟悉掌握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每位操作者必須熟練掌握發生換液意外的處理方法。

2.2方式:以講解與實際操作演示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在護士為患者操作時對操作者進行操作的講解與演示??刹捎靡粚σ坏姆绞剑课徊僮髡呦劝蚜鞒逃浭?,然后再實際操作,腹透護士在旁進行指導。

2.3內容:準備環境:操作室內應清潔、干燥,在換液時,要暫時關上風扇和門窗,防止灰塵飛揚或進入室內。桌面應擦拭干凈,地面應用84消毒液擦拭消毒一天2次,紫外線空氣消毒一天2次,每次30分鐘,光線應充足,在操作時禁止兒童及非操作人員進入,禁止寵物進入。操作者準備:操作者應用“七步洗手法”洗手,特別注意手指間和指甲縫,每次洗手時間不少于3分鐘,最后用流水把手徹底沖洗干凈,洗完手后,不要再去摸其它的東西。操作前雙手噴消毒液,戴口罩,口罩應罩住口、鼻部,防止口腔及鼻腔的細菌在更換透析液時,通過空氣污染管路及接頭,檢查透析液:1、雙手輕輕擠壓腹膜透析液。2、拿起透析液側面檢查袋內是否有雜質。3、檢查透析液濃度、有效期、確認出口塞未被折斷,拉環未松動,引流袋內無液體。操作用物:加熱至36-37℃的透析液1袋,藍夾子2個,碘伏帽1個,皮膚注輸消毒液1瓶。連接 取出短管,確保短管呈關閉狀態,將短管與雙聯系統連接。引流藍夾子夾閉入液管,引流袋放低位于白盆內,打開短管開關,開始引流,觀察引流液體的色、質、量,關閉短管。沖洗關閉短管開關,移開入管的藍夾子,折斷綠色出口塞,觀察透析液流入引流袋,慢數到5,夾位出液管路。灌注 打開短管開關開始灌注(觀察液體的流速及患者主訴)結束后關閉短管,夾閉入液管。分離將短管與雙聯系統分離,將短管頭朝下用碘伏帽蓋至緊密。固定灌注完畢后稱量透出液,觀察透出液性狀,將腹透袋毀掉,準確記錄超濾量,具體稱重方法是每次做腹膜透析前應先沖洗后稱重,這樣可確保出入液量記錄準確,不會出現超濾量或負超濾量過多或過少的情況出現,而誤導醫生調整醫囑。

換液故障的處理:若發生透析液灌入不暢,應先檢查管路連接是否通暢,若未發現異常,可能是腹腔內大網膜包裹入口處。若發生透出液引流不暢,不可用注射器在家自行抽吸,若發生血性透析液或透出液渾濁有異物,不可自行處理,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聯系腹透護士咨詢或到醫院就診。告知患者腹膜炎的三個癥狀:透出液渾濁、腹痛、發熱,一旦發現了上述任何癥狀,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不要在家自行處理。

考核每月對腹膜透析操作患者按照操作流程進行考核,觀察操作者出院后的操作有無變形或省略,具體方法是腹膜透析患者每月復查時,攜帶每日透析日志,腹透護士通過檢查透析日志、詢問操作者操作流程來判斷患者居家操作是否正確。定期向患者及家屬征求竟見和操作心得。

篇5

【關鍵詞】腹膜透析;居家護理;健康教育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為透析膜,向腹腔內注入透析液,膜一側毛細血管內血漿和另一側腹腔內透析液借助其溶質濃度梯度和滲透梯度,通過彌散對流和超濾的原理,以清除機體內潴留的代謝廢物和過多的水分,同時通過透析液補充所必須的物質。不斷更換新鮮透析液反復透析,則可達到清除毒素、脫去多余水分、糾正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的治療目的[1]。

1 患者評估

評估患者的心理精神狀態和身體健康狀態 ,調查患者受教育程度以及對腹膜透析知識的了解程度,確定患者的生活方式、經濟情況等。

2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計劃的腹膜透析培訓

2.1 選擇責任心強

具有扎實的??浦R技能,溝通能力強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有計劃的培訓,使其掌握腹膜透析基本知識,能正確認識疾病,加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2 講解腹膜透析原理

如何進行腹膜透析治療,清潔與無菌的概念,如何安全地進行換液操作,導管與出口處的護理,如何生活,如何實現最佳治療效果,及時發現和處理并發癥,定期復診的重要性。培訓的好壞, 直接影響著腹透的效果。

3 心理護理

及時講解腹膜透析治療的透析療效, 會使患者生活質量慰、鼓勵、支持的態度, 對待患者保持最佳狀態, 提高透析質量。

由于腹膜透析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進行由家屬護理,患者家屬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很大影響。因此護士應經常與家屬交流,了解他們的困難,并指導他們如何應用心理方法在物質、精神上施以有效的護理,使患者體會到親屬及醫護人員的關心及體貼,從而保持平衡、穩定、樂觀的情緒,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

4 飲食指導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具體的食譜,合理安排飲食,保證每天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攝入, 讓患者根據食物成分配合飲食。盡量保證患者的正常食欲和消化功能,讓患者每月回醫院監測血清蛋白、血紅蛋白、測量干體重??刂骑嬎?預防容量負荷過重。

指導患者進食低鹽、低磷飲食。

5 居家環境

居家腹膜透析需有一獨立空間,保證透析間清潔、干燥、光線良好,根據房間面積配備紫外線燈。

6 運動指導

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個充電電池,運動就是“充電”!運動可以幫助控制血壓、降低血糖,有利于血液循環,幫助睡眠,還可以維持骨骼的強壯,保持關節靈活,運動時大腦分泌某種激素,會讓患者對生活更樂觀。腹膜透析的患者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情況,做一些中、低等強度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舞劍、舞扇、騎自行車。在運動過程中,導管一定要妥善固定好,避免牽拉和擠壓導管并且不要做使腹腔內壓增高的運動,比如提舉重物等。

7 居家腹膜透析預防腹膜炎等并發癥措施

操作前按要求洗手、戴口罩,減少細菌量,換液前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可明顯減少接觸污染的機會。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穿緊身褲,徹底洗澡,沐浴液專用。勤換干凈衣服、被服。

工作、活動時注意透析短管的固定與防護,避免過度牽拉、扭曲造成出口的機械性刺激,引發局部炎癥等。

保持大便通暢, 便秘時腸內毒素可進入腹腔,誘發腹膜炎的發生。

觀察引流液的顏色、量,引流液混濁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8 總結

腹膜透析是一種治療方式,患者及家屬的理解和支持越多,患者的生活質越好[2]。腹膜透析需要患者及家屬在家庭中自立進行 ,為了能讓缺乏醫學知識的患者及家屬能獨立進行合格的腹膜透析治療并避免并發癥的發生,護士需幫助患者及家屬對自身臨床問題有全面的、細致的了解,并能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現有效自我管理。

篇6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安徽省宿州市立醫院腎內科的40例患者自愿參與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29~72歲;腹膜透析時間為1~1.5年;原發病為糖尿病腎病26例,原發性高血壓6例,慢性腎炎4例,慢性間質性腎炎4例。按手術序號的單號和雙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手術置管材料均采用美國Batter螺旋式Tenkof氏管,手術均較順利。

1.2方法 對兩組出院患者都進行常規出院指導。對照組出院后不加干預。實驗組出院后由專職護士建立患者回訪檔案本,分發出院聯系卡,卡上注明出院指導的內容,科室電話,??崎T診時間,出院后1w內回訪1次,以后每月1次,根據具體情況調節次數,隨時掌握了解患者的一些情況,進行護理干預。干預內容包括:①心理指導:透析患者由于長期受疾病折磨、易出現抑郁及個性的改變等心理問題[1],護士應該主動與患者溝通,鼓勵患者在不加重患者體力負荷的情況下進行有規律的鍛煉,從而使身心得到健康[2]。②預防腹膜炎、導管出口處感染等并發癥:預防勝于治療,創造良好的透析環境,提高患者對預防感染的警覺性[3]。③飲食指導:鼓勵患者攝入一些高價優質的蛋白質,每日攝入1.1~1.5g/kg,每日攝入熱量應超過145KJ/kg,脂肪供給35%的熱量,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控制鹽水,盡可能的避免高磷飲食,如動物內臟等。④活動鍛煉指導⑤定期對患者的血壓情況進行記錄。⑥開通24h電話熱線,鼓勵患者出現問題時與腹透護士保持聯系。

1.3評價方法 兩組患者出院后1年,對其并發癥的發生率、再次住院率及生活質量進行調查。參照生活質量類似量表[4],對包括身體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等內容評分,其得分越高,說明生活的質量越好。質量評分標準分為:好(6.0~10.0分)、較好(3.5~5.9分)、差(

1.4統計學方法 對數據采用SPSS 9.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兩組患者對比 再次住院率:實驗組5.0%,對照組15.0%,1年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10.0%,對照組:20.0%。對照組再次住院率及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實驗組。

2.2干預1年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見表1)

實驗組身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社會功能及總體生活質量得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由于我國目前是發展中國家,社區醫療護理的設施比較缺乏,絕大多數維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照顧責任由其患者親屬承擔,家庭支持在我國腹膜透析的患者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因此,醫護人員有責任對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屬進行有效家庭支持的教育,全面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家庭支持力度,促進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和海霞.持續不臥床腹膜透析的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 2009,2(12):78-79.

[2]毛曉紅.腹膜透析患者與家屬的健康教育[J].上海護理,2006,(1):42-45.

[3]張燁,王美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家訪的需求與護理[J].護理學報,2006,(03):66-67.

[4]張愛華,孫玲華.腹膜透析患者和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縱向變化[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02):263-266.

[5]沈麒云,吳冬春,李黎梅,等.透析前教育對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08,9(2):156-157.

篇7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1年1月-2015年7月共納入病人162例,男79例,女83例;年齡15歲~69歲(52歲±12.5歲);疾病類型:腎小球腎炎88例,高血壓腎病28例,糖尿病腎病32例,梗阻性腎病8例,多囊腎6例;本省124例(本市郊區25例),外省38例;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89例,高中38例,大專及以上26例,文盲9例。病人醫療付費方式均為新農合。

1.2方法

1.2.1腹膜透析中心人員安排

專職腹膜透析醫生3名,負責手術置管;專職腹膜透析護士2名,主管護師,均在腎內科病房工作5年以上,并且具有扎實的腎科臨床知識及良好的溝通技巧。腹膜透析病人管理采取腹膜透析護士責任制,每名護士負責自己所管病人的術前宣教、培訓考核、門診隨訪;中心有專職營養師1名,負責對腹膜透析病人的營養狀況進行評估,及時給予營養干預。

1.2.2建立腹膜透析病人檔案

建立規范的腹膜透析病人檔案,包括病人基本資料、病史、出院記錄、隨診項目明細表、藥物記錄表、檢查結果記錄表、營養觀察表、培訓記錄、考核問卷、隨訪同意書、SGA問卷等,1個月~3個月評估病人1次并登記[2]。

1.2.3術前評估腹膜透析報銷情況

良好的經濟狀況及醫療保險情況對于終末期腎臟病病人的治療依從性至關重要[3]。根據我們的經驗,農村病人在選擇透析方式時,需要在詳細了解當地新農合報銷政策的情況下充分的分析及周全的考慮,避免置管后因報銷的因素隨訪失敗。具體方式:介紹與病人同地域的病友溝通,了解當地的區內定點醫院;根據以往所掌握的資料判斷該地區的報銷情況;通知病人家屬到當地了解,具體落實到購買腹膜透析液的區內定點醫院、各種耗材的購買、其他所需口服藥物的報銷情況。病人及家屬在考慮了腹膜透析的優缺點、報銷情況、自我管理能力的情況后選擇是否腹膜透析置管。

1.2.4制定培訓考核流程

①培訓方式:為“一對一”的培訓方式,即一名腹膜透析護士培訓1名病人及家屬,尤其強調家屬參加培訓的意義。②嚴把培訓質量關,培訓內容包括[2]: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清潔與無菌的概念;家庭腹膜透析的環境要求與物品準備;腹膜透析的操作培訓;腹膜炎的表現及處理;導管出口處的護理;洗澡;腹膜透析意外狀況的處理;透析物品的購買與存放;腹膜透析門診隨訪流程;腹膜透析中心及責任護士的聯系方式。③重點強調意外狀況的處理流程:如腹膜炎時如不能馬上用藥,劇烈腹痛的處理方法;透析導管意外脫落或破裂時的處理方法;停電時的加熱方法等。④出院前考核內容:嚴把出院考核關,腹膜透析操作及理論知識病人及家屬必須通過責任護士的考核方能出院,否則繼續留院培訓,推遲出院時間。

1.2.5制定隨訪流程

①制定專門的腹膜透析門診,出院時預約下次隨訪時間,培訓期間強調定期隨訪的重要性,簽署隨訪同意書,聲明凡超過6個月未能回院隨訪的病人不再納入中心管理目標人群。發放隨訪流程圖,講解隨訪流程及注意事項。周一至周五均接待病人隨訪,方便了病人,提高了其隨訪依從性[4];②隨訪方式包括電話隨訪[5]、網絡咨詢、居家隨訪;③按SOP要求定期更換腹膜透析外接短管、腹膜平衡試驗及充分性檢查,及時調整透析方案;④每6個月由營養師評估營養狀況,根據評估狀況及實驗室檢查結果調整飲食;⑤如病人透析情況穩定,在評估透析情況及抽取血標本后可返程,待結果出來后電話反饋各種檢查結果及處理措施;⑥為提高新農合病人的報銷比例,辦理24h出入院。

1.2.6降低病人門診隨訪費用

新農合病人的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未納入報銷范圍,為降低門診費用,我們采取的措施有:①降低口服藥物的費用。腹膜透析病人還需要用降壓藥、補鐵及磷結合劑、促紅細胞生成素等。采用門診開藥和當地開藥相結合的模式,盡量選用當地醫院有同樣或同類的藥物,特殊的藥物來我院門診開,使病人平均總費用報銷比例由原來的30%~40%提高至70%~80%。②縮短復診時間,當天往返,減少住宿環節。③透析穩定的病人采用3個月來院復查1次與每月當地復查相結合的方式。

1.2.7開展病人活動,促進病人社會回歸

從2011年開始,每年開展1次腎友會活動,安排腹膜透析醫生、護士、營養師講課,榜樣病人發言,加強病人之間的交流與聯系,受到病人歡迎。

2效果

2.1一般情況

2011年1月—2015年7月腹膜透析中心共納入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162例,刪失病人81例,現管理隨訪病人139例。

2.2中心隨訪病人管理目標達標情況

我中心在病人透析前教育方面投入力度很大,醫護溝通合作良好,歷年的病人接受透析前教育均為100%;置管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方面,因在中心建立初期,對于預防性用藥的重視程度不夠,2011年僅為70%,通過持續質量改進,加強對指南的學習,規范術前用藥,規范手術前的準備工作流程等方面改進后該項目均能達到目標值;過去6個月測量透析充分性病人比例這項指標初期不達標,主要是病人費用緊張及對透析充分性檢查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后期加強宣教及溝通后逐漸提高。

2.3中心隨訪臨床管理目標達標情況

通過制定規范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的培訓考核、管理制度及隨訪流程,病人透析治療的質量指標逐年上升,均能達到目標值,尤其是腹膜炎控制指標達到1∶75(病人月)。

3討論

3.1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管理的難點

腹膜透析因其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的特點,尤其適用于我國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的終末期腎病病人[6]。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無獨立的腎臟???,缺少專業的腎臟科醫護人員,大多數新農合終末期腎臟病病人會首先選擇到市級以上的醫院置管。選擇腹膜透析的病人在完成置管術后,又必須到當地醫院領取透析液,才能實現較高比例的新農合報銷政策。目前,國家缺乏相關的政策指導,導致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的管理存在諸多問題:許多病人無法在當地完成隨訪管理;當地腹膜透析中心規模偏小,管理水平有限[7];對于定期到大型腹膜透析中心完成隨訪,農村病人因路途遠、文化水平及新農合報銷比例低的因素隨訪依從性差[8-9]。國內大型腹膜透析中心有研究表明,來源地以及醫療保障水平影響病人的隨訪依從性。新農合病人在這兩方面皆處于劣勢,因而透析質量較差,并發癥多,病死率和失訪率均高于城鎮病人。

3.2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管理未受到足夠的重視

由于進行腹膜透析的新農合病人多數采用在市級以上醫院腹膜透析中心門診隨訪和當地開腹膜透析液相結合的模式進行治療,一方面存在門診檢查費用高且不報銷的問題,另一方面政府缺乏針對醫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隨訪管理的費用支持政策,導致大多數醫院對管理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的投入積極性不高。

3.3加強新農合腹膜透析病人管理的措施

在管理新農合病人的過程中初期,我們發現部分病人因不需要每月前來本院開腹膜透析液即可維持透析。由于對隨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再加之地域條件、新農合報銷方式原因,因而隨訪主動性不夠。國內腹膜透析中心普遍采用的病房式門診隨訪管理模式不能完全適合本腹膜透析中心病人的管理。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培訓期間重點強調定期隨訪的重要性,簽署隨訪同意書,聲明凡超過6個月未能回院隨訪的病人不再納入中心管理目標人群;優化了隨訪流程,縮短門診復診時間;同時將病人門診復診的費用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為降低透析費用,鼓勵病人在區內定點醫院開藥;宣講新農合地方報銷政策,幫助病人辦理,爭取最高的報銷比例;定期舉辦腎友會。以上措施的實施很大程度提高了隨訪率。透析中心醫護人員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摸索創新,制定針對新農合病人的管理措施,提高了新農合病人的隨訪管理依從性。目前本中心管理的新農合病人透析質量逐年提高,但臨床管理的指標與國內大型腹膜透析中心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希望政府繼續加快完善終末期腎病的醫療保障體系的同時,我們還將繼續關注透析給病人和家屬帶來的經濟、心理、康復等問題,不斷改進管理模式,使廣大的農村病人受益。

作者:張春秀 錢坤 梁望群 胡向榮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參考文獻:

[1]鄭先平,劉雅.新農合制度推進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29(9):686-687;701.

[2]王蘭,汪濤.腹膜透析中心管理模式的建立與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4(7):69-70.

[3]王學梅,唐雯,方積乾,等.新管理模式下腹膜透析病人的隨訪和生存情況分析[J].中國醫院管理,2008(11):27-29.

[4]楊桂鮮,韓慶烽,周曉玲,等.腹膜透析患者門診隨訪頻率與生存率關系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2(11):596-599.

[5]武向蘭,蘆麗霞,喬婕,等.腹膜透析患者來電咨詢的原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4(10):681-685.

[6]余學清.腹膜透析的現狀及展望[J].中國血液凈化,2007(12):639-640.

篇8

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體內的代謝產物和多余的水分,由專業的護士操作而無需自己動手,透析時專業的醫師可根據患者病情及時調整透析方案及用藥,而患者也可每周與腎友或醫護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

缺點

患者無法任意更改透析時間,需配合透析中心的安排。每次透析須忍受扎針的痛苦(針頭要比普通靜脈補液的針頭粗得多)。透析間期須嚴格控制飲食以避免體重增長過多,導致超濾過多。在每次血液透析時會有一定量血液以及氨基酸、水溶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丟失,導致貧血加重。由于透析時水分及血壓的變化較大,患者可有較明顯的不適,如惡心、嘔吐、頭暈、頭痛,長期下來不利于心血管系統,使心血管并發癥增多。由于血液透析是體外循環,需要全身抗凝,所以出血的并發癥也較多。

腹膜透析

首先通過手術將一根導管放置于腹腔內,利用導管將透析液灌入腹腔,人體的腹膜則充當天然的半透膜,毒素和多余的水分可通過腹膜進入透析液中,定時更換腹腔中的透析液,即可達到透析的目的?;颊邿o需前往醫院,家中即可進行,一般每天更換3~4次透析液。

優點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殘余腎功能,治療時間比較彈性,在家中或工作場合,甚至任何干凈的環境即可進行,而且操作簡單,患者和家屬經過簡單的培訓可以完全掌握?;颊邿o須每周頻繁前往醫院,只要每月定期至腹透門診隨訪即可。無需體外循環,更接近生理性的物質交換,沒有明顯的血流動力學改變,患者不會感到特殊的不適,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較小。

篇9

只有優秀的護士,才能提供高質量的優質護理,才能更好地貫穿??瓢l展的主旨,更專業地解決疑難、復雜、危重病例的護理問題。因此,我院堅持以人為本,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以適應臨床護理專業實踐發展的需要。根據臨床護理崗位的需要,完善培訓體系,建立培訓基地,改革培訓方式,規范培訓課程,把教育訓練貫穿于日常護理活動中,把??谱o理人才的培養與查房制度、會診制度、病例討論制度等核心工作制度緊密結合,在日常查房、會診等工作中,實現高級責任護士對初級責任護士的傳幫帶和規范的技術指導,實現層級管理,保證護理質量。此外,護理部不斷提供各種??平涷灧窒?、交流的平臺,使相同??坪筒煌瑢?崎g互相啟發,共同進步。每年除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來院交流講學外,同時選送近200名臨床??谱o理骨干赴各專科護理學術交流和學習。迄今為止,我院已經培養了具備??谱o士資格的??谱o士40余名。

2開展危重癥護理特色培訓

危重癥患者護理聯合查房是我院專科護理發展的亮點之一。此項工作已開展10多年,每月1次的危重癥護理聯合查房護理部主任都堅持參加,通過專題討論、疑難危重癥護理業務查房、工作坊、臨床實踐等方式,解決急危重癥護理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如針對1例主動脈夾層的病情觀察、用藥護理等做詳細的查房;就如何讓使用硝普鈉患者的血壓不因藥物更換而變化等方面展開討論,解決臨床硝普鈉更換零縫隙連接難題等。借此培養臨床護理人員急危重癥護理的臨床思維,為急危重癥患者及時解決更深更難的專業問題。此外,每個病區每月進行1次疑難病例討論,護理部每半年組織全院護理疑難病例討論。通過討論,提高護士病情觀察的能力,培養護士對危急情況的迅速反應能力,同時增強護士不斷學習和總結經驗的能力,為??谱o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開拓創新,應用現代化手段開展培訓

將傳統的培訓課程(專題講座、多媒體課件、技術操作演示)開發成網絡課程,為臨床護士提供數字化學習平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的專科護理教學培訓及認證體系?,F已有5個培訓基地和1個中心落戶我院,分別是廣東省ICU專業護士準入培訓基地、靜脈輸液??谱o士培訓基地、消毒供應中心技能培訓基地、慢性傷口造口專科護士培訓基地、急危重癥醫學護理基地及我院與美國心臟協會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其中,心血管急救培訓中心是美國心臟協會授權的華南地區第一家培訓中心。

搭建??谱o理發展的平臺

1規范??谱o理小組的管理

專科護理小組作為??谱o理活動的基本單位,保障??谱o理的發展。2007年我院成立專科護理管理委員會,先后成立了18個護理專科小組,分布在重癥監護、造口傷口、急診、腫瘤、靜脈輸液、骨科、腹膜透析、糖尿病、老年等護理單元,每個小組還設立了18名??谱o理帶頭人。各專科護理小組結合護理專業問題,建立標準規范,制訂科學流程,用以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護理工作效率;每月安排??茖W術講座、??谱o理查房,定期召開??菩〗M會議,介紹各小組活動進展,進行臨床疑難護理技術和疑難病例討論等。各專科小組緊密圍繞“解決疑難、復雜、危重病例的問題”主旨,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已創新技術19項,解決臨床疑難復雜護理問題4590余例。

2立足崗位,促專科護理發展

??菩〗M的成立保證了??谱o理的規范發展,而“責任制整體護理”和“醫護共同管床”的開展,則為專科護理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平臺。通過“醫護共同管床”,責任護士與管床醫生、教授共同查房,使責任護士更加全面深入掌握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整體情況,有計劃、有預見性地安排檢查和治療。責任護士在病情觀察、判斷、迅速反應能力等的提高,讓她(他)們在同行和患者眼中變得更專業,拓寬了護士職業發展的道路。

??谱o士兼任科室的護理組長,負責護理組日常組織管理、科室危重病例及疑難個案的護理、科室的教育研究、全院相關??谱o理會診等工作。針對臨床護理難題,各??谱o理小組發揮護理會診的作用,使患者得到更加合理的護理。其中,重癥監護、慢性傷口造口護理、PICC???、糖尿病、血液凈化5個??频娜簳\已經成熟運作,臨床上患者很多復雜疑難危重癥的護理問題都得到解決,每年的會診量達到2200多例次,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他??埔苍诓粩嗤晟浦?。

改進護理質量管理體系

1建立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及數據庫

2011年4月,我院的“三級綜合醫院臨床護理質量評價敏感指標的建立與應用研究”被批準為廣東省衛生廳的指令性課題。我院對質量控制模式進行了探討改革,采用了數據化的敏感指標,有效地反映了護理質量問題,為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提供了科學依據。我院8個ICU率先建立ICU護理質量指標數據庫,制定了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常規與工作管理制度,全面實施??谱o理質量管理目標監測。

2開展品質圈活動

護理部鼓勵各科室根據患者滿意度與病區實際存在的問題選擇QC課題進行持續質量改進工作,內容涉及患者用藥、安全、飲食、健康教育、滿意度等,每季度進行1次成果,還通過現場驗收質量改進的結果,評選出優秀QC課題并給予獎勵。QC課題的開展,完善了臨床常見疾病病情觀察指引、突況的處理指引、??扑幬锸褂谜f明書、護理工作交接流程等指引,使??谱o理發展觸及臨床護理工作的每一個角落。

延伸??谱o理服務范圍,深化優質護理內涵

1開設??谱o理門診

早在2004年我院率先開設了慢性傷口造口???,至今我院共開設5個??谱o理門診,包括慢性傷口造口專科、靜脈治療???、糖尿病??啤⒛I病腹膜透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延伸了專科護理的服務范圍,為出院患者提供換藥、造口護理指導、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導等服務。2011年造口??崎T診、靜脈輸液??崎T診、糖尿病??崎T診、腎病腹膜透析??频慕釉\人數達14533例次。護理門診的開展,拓寬了服務范圍,加快了護理的專業化進程。

2出院患者隨訪服務

我院獨有的出院患者電話回訪制度,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開展隨訪的病區由最初的6個增加到55個,共隨訪了超過2萬余例次,為患者提供專業的康復指導,滿足了患者出院后的需求,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

3開展居家護理

針對乳腺癌術后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腹膜透析患者、腸造瘺患者、無喉患者等還開展了出院后康復指導、透析指導、導管護理等,每年進行居家護理人數達到210余人次。

篇10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行腹膜透析導管置入的糖尿病腎病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25例,男23例(92%),女2例(8%)年齡25~80歲,平均52.6歲;對照組25例,男22例(88%),女4例(12%),年齡29~78歲,平均51.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25例患者按照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患者實施早期全面護理干預。糖尿病腎病是尿毒癥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其病程大部分較長,本身由于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降低,并常合并有微循環障礙,使患者易于合并多種感染,如皮膚、呼吸道、泌尿道等,具有開放性創口的腹部更是易感部位。如透析室的環境,透析出口處的護理,更換透析液的操作過程等任何一個環節疏忽,均可導致感染的發生。

1.2.1術前責任護士向患者詳細介紹手術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同類手術成功的病例,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在以后治療過程中的依從性。并向其介紹手術中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指導其正確應對,提高其安全感。

1.2.2血糖檢測與控制 控制血糖是延緩糖尿病并發癥出現,預防和防止感染加重的重要手段。糖尿病腎病透析患者,由于腎功能衰竭對降糖藥物清除率不斷降低,同時患者常伴有胃腸功能紊亂,飲食不規則,既可以出現高血糖難以控制,也可能常合并出現低血糖。因此必須密切觀察患者的飲食情況,根據臨床癥狀的變化,定時、動態檢測血糖,并根據血糖情況,及時調整胰島素等降糖藥物的用量,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適量活動。

1.2.3嚴格無菌操作,做好導管出口處的護理 早期出口處護理由腹透護士完成,操作過程嚴格遵守無菌原則。長期出口處護理由接受培訓的患者或家屬完成,要求徹底的清洗和擦干手并嚴格無菌操作,妥善固定腹膜透析導管,避免扯傷導管出口處,如扯傷后應立即在??谱o士指導下進行導管出口處的特殊護理。做好皮膚護理,注意個人衛生,教育患者減少抓撓皮膚,以免皮膚破損。如遇秋冬季天氣干燥,皮膚瘙癢,指導患者洗澡后在皮膚上涂潤膚露,緩解瘙癢癥狀[2]。同時應高度重視對患者及家屬在家庭腹透中的健康教育。

1.2.4做好并發癥的早期觀察 監測患者體溫、脈搏、呼吸、血壓,透出液的量、顏色、性質等表現及導管出口處的皮膚情況。如出口處出現紅、腫、觸痛或疑似膿性分泌物,需立即給予處理并做細菌學檢查。必要時遵醫囑靜脈應用抗生素治療。

1.2.5飲食指導 根據患者個體情況指導進食優質蛋白飲食,蛋白質攝取量為1.2g/(kg.d),少食蝦及動物內臟等含磷高的食物。注意水、鹽的控制,鹽的攝入量3~4g/d,水的攝入量為500ml+前1d排尿量+前1d腹透超濾量。不宜過量進食含鉀高的食物,熱量146~176kJ/(kg.d),并注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1.2.6加強出院患者的管理 由專職腹透護士定期舉辦腹膜透析患者規范化操作培訓班、定期家庭隨訪、門診電話訪問、組織腎友聯誼會等,以加強護患溝通及病友間交流,耐心傾聽患者的問題,引導其正確有效的進行導管護理。

1.3評價標準 患者導管出口處感染的分級標準:出口處極好、出口處皮膚良好、可疑感染、急性感染。

可疑出口處護理:送檢滲出液進行培養和藥敏檢查,根據培養結果開始相應的抗菌治療,如2w內仍無改善,則根據培養結果給予全身抗生素用藥,癥狀好轉后,繼續治療7d。

急性感染:出口處疼痛、腫脹、紅斑直徑大于13mm(以導管為中心的紅色或者深粉紅色,外緣直徑超過13mm,出口處褪色的粉紅色或紫色斑不能視為紅斑),出口處周圍及隧道口上皮組織褪卻處,可見隆起的肉芽組織,觸之即出血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

2結果

篇11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8.057

連續性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具有保護腎功能、操作簡便、安全、治療相對價廉,且可居家繼續治療等優點,已成為尿毒癥患者首選的治療方法,在國內外廣泛開展[1]。隨著腹膜透析的不斷開展,CAPD患者中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由此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是相關并發癥及致死率增加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綜合評估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況,探討其可能影響因素,為營養干預提供科學依據?,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選擇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腹透中心接受CAPD治療的161例CAPD患者為調查對象,男98例,女63例。年齡(38±1.65)歲。大專以上學歷30例,中學學歷100例,小學及以下31例。在職工作97例,失業64例。已婚135例,未婚或離異26例。納入標準:(1)腹膜透析3個月以上,病情穩定者。(2)自愿參與研究者。排除標準:(1)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膜炎或其他部位感染者。(2)心力衰竭、肝功能異常者。(3)原發性甲狀腺疾病患者。(4)惡性腫瘤、結核病等消耗性疾病患者。(5)不同意參加研究者。(6)資料不完整者。

1.2調查方法CAPD患者門診隨診時,研究者指導患者或照顧者正確填寫調查表,調查表包括患者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狀態、婚姻、BMI、腹膜透析時間等。共發調查問卷170份,當場回收有效問卷161份,有效率為94.71%。同時采集患者的外周靜脈血樣。

1.3觀察指標

1.3.1改良定量主觀整體評估量表(MQSGA)在主觀整體營養評估量表[2]的基礎上進行定量化評分,包括2部分,7項內容,每項1~5分,總分7~35分。分值越高,代表營養越差。營養正常7分,輕、中度營養不良8~15分,重度營養不良≥16分。

1.3.2體重指數BMI(kg/m2)=體重(kg)/身高(m2),WHO 1997對BMI分級:體重過輕,<18.5 kg/m2;體重正常,18.5~24.9 kg/m2;超重,25~29.9 kg/m2;肥胖,30~39.9 kg/m2;極度肥胖,≥40 kg/m2。

1.3.3連續3 d飲食回顧記錄由經過營養師培訓考核的??谱o士指導患者將連續3 d的早、中、晚及中間加餐的食物種類及量進行回顧性記錄,結合食物營養成份速查表和食物等值交換份法[3],計算患者每日的蛋白質攝入量(DPI)。

1.3.4實驗室檢查指標采集患者外周靜脈血,檢查血清白蛋白、血紅細胞、紅細胞比容、血紅蛋白。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或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CAPD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率161例患者中,MQSGA平均得分(10.68±2.79)分。營養正常者37例(22.98%),營養不良者124(77.02%)例,包括輕、中度營養不良120例,重度營養不良4例。

2.2影響營養不良發生的單因素分析(表1)

2.3CAPD患者營養不良的多因素分析將表1中兩兩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的指標,進一步作相關分析,連續變量間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非連續變量間采用Spearman相關性分析見表2。

3討論

3.1MQSGA評分對CAPD患者營養狀況的評價本研究采用MQSGA量表對腹膜透析患者的營養進行評定,161例患者中有124例(77.02%)發生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其中輕、中度營養不良120例(74.53%),重度營養不良4例(2.49%)。有資料報道,長期腹膜透析患者營養不良并發癥的發生率高達30%~60%[4-5]。

3.2導致CAPD患者營養不良的多因素相關分析目前,MQSGA評分被廣泛應用于CAPD患者營養評估工作中,結果顯示,CAPD患者是否正常工作,直接影響患者營養不良的發生,在職患者營養不良發生的機會低于非在職患者,這個結果可能是因為患者的工作狀態與其生活質量相關。有研究指出,良好的社會回歸能夠促進生活質量的提高,消除患者與社會的距離,而且通過工作還可以減輕透析帶來的經濟負擔,增強自信心[6-7]。有報道[8],負面情緒對軀體的病理生理直接產生作用,加重患者軀體的癥狀,形成惡性循環,促進患者營養不良等并發癥的發生。

血清白蛋白是反映機體內蛋白質儲藏常用的生化指標,目前公認,35 g/L是營養良好的最低限,低白蛋白血癥也是腹膜透析患者預后不良的指標。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和紅細胞壓積是CAPD患者貧血狀況的評價指標,也是衡量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貧血是尿毒癥患者的主要合并癥,貧血增加心血管事件發生率,導致死亡率增加,而蛋白質是紅細胞生成的原料,最終導致貧血加重。本研究得出,營養不良與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和紅細胞壓積相關。這也反映了血清白蛋白、血紅蛋白、血紅細胞和紅細胞壓積在CAPD患者營養評估中的意義。

DPI與CAPD患者營養不良直接相關,發生營養不良的患者DPI偏低,這可能因隨著透析治療時間長,相關合發癥的出現,體內蛋白質的分解代謝紊亂,治療不滿意,遭受疾病的折磨,使患者悲觀、抑郁,食欲下降,而且隨之飲食依從性下降,導致DPI不足。

綜上所述,醫護人員應重視CAPD患者營養狀態的綜合評估,尤其是透析時間長、因疾病失去工作的患者,臨床護士應與醫師、營養師合作,為患者共同制定營養干預措施,包括疾病知識、飲食原則、食物交換份和飲食量化知識,定期隨訪跟蹤,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和依從性;針對因疾病失去工作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患者在穩定的腹膜透析治療過程中,可以進行正常工作,同時鼓勵家庭成員和社會人士的支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營養不良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陳香美,周建輝.中國腹膜透析技術發展現狀與未來[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3,33(6):413-415.

[2]Fontes D,Generoso Sde V,Toulson Davisson Correia MI.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a reliable nutritional assessment tool to predict outcome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Clin Nutr,2014,33(2):291-295.

[3]楊月欣,李寧.營養功能成分應用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185.

[4]史均寶,孫玲華,張曉宇,等.老年透析患者飲食蛋白攝入和營養狀態的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1,10(7):353-356.

[5]陳勝芳,崔春黎.持續非臥床腹膜透析患者營養狀況評價[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1(1):49-52.

[6]楊亞麗,靳引紅,呂晶,等.社會回歸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學報,2009,16(5B):30-32.

[7]Takeuchi K,Aida J,Ito K,et al.Nutritional status and dysphagia risk among community-dwelling frail older adults[J].J Nutr Health Aging,2014,18(4):352-357.

篇12

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CKD5期患者重要的腎替代療法之一。腹膜透析的優點在于可以每日24小時持續地進行透析,患者內環境穩定,自覺癥狀良好,不會發生透析失衡綜合征;大部分患者可以在家可自行透析,自由活動,具有安全和簡便的優點,醫院內感染機會?。徊恍枰褂每鼓齽?,不會丟失血液;沒有血管通路的問題;更好地保護殘余腎功能等等。但腹膜炎是PD患者最常見并發癥之一,它嚴重影響了腹膜超濾和透析效果、導致蛋白質丟失增加、降低了患者存活率和生存質量。因此,對PD并發腹膜炎進行分析,積極采取護理預防措施,減少其發生極為重要。我們對2009年1月一2011年8月在本院的25例PD患者加強關于腹膜炎的防治和護理,取得良好效果??偨Y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25例,男14例,女11例。平均65歲。采用Baxter雙聯腹膜系統,腹膜透析方式采用持續性不臥床腹膜透析(CAPD),7例出現腹膜炎。

1.2 診斷標準[1]

(1)腹部有壓痛或反跳痛。(2)腹膜透析液混濁,自細胞數計數>0.1×109/L,單核細胞數>50%。(3)細菌涂片或培養陽性。以上三條符合兩條診斷即成立。

2 結果

25例患者中發生腹膜炎者7例。其中發生2次或2次以上者3例。經及時診治,l例并發嚴重腹腔感染治療效果不佳,拔管改為血液透析,余6人繼續行維持腹膜透析。

3 討論

3.1 PD并發腹膜炎的原因

(1)PD操作因素,換液操作不規范,表現為環境不消毒、不按六步法洗手換液、重復使用碘伏帽等。因此應加強透析后的培訓,防止腹膜炎的發生[2]。(2)腹腔感染,尿毒癥患者免疫力低下,腸道感染時細菌可通過腸壁或淋巴途徑進入腹腔,而腹透液是很好的培養基。(3)導管出口和皮下隧道感染,是發生PD相關性腹膜炎和腹膜炎遷延不愈的最主要原因,也是拔除導管和退出PD的常見原因。當腹透管的外cuff脫出皮下隧道外口后,會失去其阻隔細菌進入的屏障作用,使細菌易進入皮下隧道。(4)隨透析時間延長,患者警惕性下降,依從性隨之降低,甚至產生惰性,或患者的文化程度不高,從而使PD相關性腹膜炎的人為因素增加。因此,要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5)糖尿病患者的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降低,微循環、神經及代謝功能障礙,普遍有不同程度的眼疾、視物不清,且手眼協調能力差,使患者易于合并多處感染,如皮膚、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6)營養因素。腹透患者食欲差,加上腹透后大量蛋白質及水溶性維生素丟失,當出現低蛋白血癥、重度貧血、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力低下,對感染的易感性增加。

3.2 防治處理

(1)對不同患者采取個體化的PD換液培訓方法,培訓前對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家庭情況等進行評估,采用給患者及家屬發放相關資料,反復觀看操作錄像,耐心指導患者或家屬進行操作,并在操作中不斷加強患者及家屬的無菌觀念及操作熟練度。出院前對患者或協助患者操作的家屬進行腹透操作考核,不能合格者繼續培訓直至合格為止。在患者出院后,我院開設有專門PD門診,在患者的門診隨訪過程中,檢查皮下隧道外口有無紅腫、疼痛和滲液;外cuff有無脫出?,F場指導并演示正確的消毒方法,持續加強患者的無菌觀念,使患者能持續重視操作的規范性。(2)規范治療環境及個人衛生。出院時我院有專科護理人員到患者家中進行環境、消毒設備檢查,使透析的條件、設備更趨于合理,室內每日用紫外線照射2次,保持地面清潔,每天用84消毒液擦洗桌椅。督促患者注意個人清潔衛生,勤換農被,勤剪指甲,減少外因引起的感染,換液時避免閑人在場。(3)腹透導管出口處的護理。腹透導管應用腹袋妥善固定,防止牽拉、移位、扭曲、受壓等;患者導管周圍出現瘙癢時,不能隨意亂抓,避免皮膚破潰發炎;患者鼻腔攜帶的金葡菌是導管出口處感染的一大危險因素,可預防性的使用百多邦軟膏;導管出口處每日5%碘伏消毒,無菌敷料覆蓋;嚴禁盆浴,淋浴前使用肛袋做好切口和導管的保護,淋浴后立即換藥。(4)加強鍛煉,鼓勵進行散步、打太極拳等,合理、適量的鍛煉可以增強患者體質,同時也會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

3.3 腹膜炎的護理

(1)心理護理。住院時多與患者及家屬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向患者介紹治療成功的病例,以消除各種不利于治療的焦慮或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引導患者正確對待疾病。出院后的門診患者則通過家訪或電話交流。(2)加強飲食護理。營養不良可導致機體防御能力下降而增加患者對感染的易感性,一旦發生腹膜炎,腹膜通透性增加,蛋白質丟失也隨之增加,進一步加重患者營養不良,惡性循環最終導致患者退出腹透。因此必須改善患者營養狀態。①改善食欲:創造良好就餐環境,鼓勵適當運動,以增進食欲。使用嗎丁啉等胃腸動力藥物。②補充足夠熱量、蛋白質及維生素:熱量146一176kj/(kg?d),蛋白質1.2—1.5g/(kg?d),以高效優質蛋白質為主,如牛奶、雞蛋、瘦肉等。多食含維生素豐富的谷類、干果、新鮮水果及蔬菜。建議患者服用復方a酮酸片改善蛋白質失調。③水、鈉及電解質的攝入:水的攝入量=前1d液體排出量+500 ml;食鹽的攝入量

4. 小結

引起PD相關性腹膜炎的原因多樣,有效的操作培訓、患者能良好掌握操作技巧、準確的護理指導、優良的門診隨訪管理是提高腹透治療質量的關鍵,護士在腹透治療中起著很關鍵的作用,掌握好科學的護理方法,對改善腎衰患者生活質量并延長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義。

篇13

1 對象

研究對象19名,為2009年2月至2010年12月的剛畢業或剛從其他醫院應聘到我院而分配到我科工作不滿一年的護士,年齡21-25歲,均為女性,學歷,本科13人,專科6人。通過對她們的合理帶教使其近快擔當起腎內科護士角色。隨著醫學的發展和教育事業的改革,傳統的帶教模式已不適應優秀護理人才的培養。因此,提高護理帶教質量已成為當今醫學護理院校及教學醫院的當務之急。[1]

2 方法

2.1 帶教老師的選擇

腎內科的工作不同于普通內科,工作比較繁瑣,??铺攸c突出,患者多較重,常合并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等疾病,作為一名合格的腎內科護士不僅要具備本科的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內分泌科、循環科、神經科等的業務知識。對于帶教老師的選擇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外,還要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同情心、愛心和耐心,身心健康、思想進步、較強的溝通技巧、具備一定的管理經驗、工作嚴謹、以身作則,要有創新意識、競爭意識,是科里的業務骨干。

2.2 制定帶教計劃

2.2.1 新職護士報道后第一天,簡單介紹科室人員情況、環境、物品擺放情況,消除其對人員及環境陌生的心理。

2.2.2 第一周熟練掌握醫院核心制度及護士職責,其中包括查對制度、級別護理制度、不良事件報告制度、交接班制度、搶救制度、藥品管理制度等。

2.2.3 第二周由跑外護士帶其做跑外工作,不僅能熟悉醫院環境,還學會各種檢查化驗及留取標本情況,更能鍛煉其對工作的統籌安排情況。

2.2.4 第三至第四周使其熟練掌握搶救藥與科室常用藥物的用藥知識。

2.2.5 第五至第六周使其熟練掌握??萍膊〖俺R娂膊≈R的護理常規。

2.2.6 第七周至前半年由責任護士重點帶其進行學習,學習晨晚間護理、重患護理、靜脈輸液、加藥、肌肉注射、皮下皮內注射、留置導尿、灌腸、鼻飼、吸氧、霧化、動脈采血、口腔護理、會陰護理、腹膜透析與血液透析等各項操作技術,學習如何接待新入院患者、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健康指導以及出院指導等,學習如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等。如接待新患者時,首先是監測生命體征,建病例,安排床位,錄電腦,帶患者進病房,介紹病區環境及人員,通知醫師,為患者準備病號服,暖瓶,介紹醫院規章制度,作息時間,輸液、檢查、服藥時間,醫囑開好后,執行醫囑,收費,進行處置,處置前如何向患者及家屬告知,告知書的簽寫,病房及衛生間呼叫器的使用,簡單的健康宣教等。

2.2.7 帶教老師要放手不放眼的原則,邊學習邊考核邊指導,護士長不定期對新職護士及帶教老師進行考核與指導。

2.3 加強與新職護士的溝通

工作之余要洞察其情緒變化,及時有效的溝通,并給予其生活上和學習上的關心與幫助,使自己真正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

2.4 愛默生說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因此,尊重學生,愛護學生應是帶教老師必備的品德。在帶教過程中,帶教勞師不要趾高氣揚,不要把新職護士當成勞動力,不要隨意辱罵學生,不指責,不挖苦,在批評和建議之前先肯定。[2]注意說話語氣及方式,盡量避免在患者及家屬面前進行批評與指導,減輕其心理壓力及避免自尊心受到傷害,同樣也會更快的被患者及家屬所接納,樹立其自信心。

2.5 強化團隊意識

在當前事業單位改革的過程中,更多的融入現代化企業的團隊合作方式,通過良好的協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應該在新職護士的培養階段有意識灌輸這種團隊意識,工作中注重聯勞協作。

3 結論

帶教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帶教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新職護士的質量與水平。作為腎內科的一名帶教者,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探索與研究,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護理人才來。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