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人體必需的化學元素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了解人體的元素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體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與同學討論、查閱資料,了解鈣、鐵、鋅、碘等營養元素的食物來源。

(2)調查市場上有關補鈣、補鋅等保健藥劑,查看它們的標簽或說明書,了解它們的主要成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課本知識。

(2)通過本課題學習,更加注意平常的飲食營養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習慣。

(3)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辯證地看待化學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

人體的主要元素組成、分類及作用,一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三、教學難點:

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及適宜攝入量。

四、教學準備:

1、學生以“你知道人體內含有哪些元素”為題,在課前進行資料查找。

2、教師在充分估計學生查找資料的情況的前提下,制作好課件。

五、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個課時

新課導入:

師:俗話說:“吃什么補什么”生活中有些人用骨頭燉湯,多喝骨頭湯,能補充什么營養元素呢?(展示骨頭)

生:

師:那么人體由哪些元素組成,這些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什么重要?怎樣補充這些元素?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板書

課題2

化學元素與人體健康)

講授新課:

同樣是為了補充鈣元素,喝純牛奶和高鈣奶,哪一種補充鈣元素的效果更好呢?

生:(回答)

師:鐵強化的生抽比普通的生抽,強化補充了什么元素?

生:(回答)

師:用加碘鹽呢,強化補充了什么元素?

生:(回答)

師:請同學們來討論一下,這幾種營養強化食品有哪些共同之處?還能列出類似的食品嗎?

生:

師:人類為什么要生產營養強化品?

師:前面我們學習過生物細胞中的元素,讓我們通過微課一起認識人體中存在的元素。

(板書:一、人體中含有的元素)

師:同學們能說說人體中有多少種元素嗎?《板書:(50)》

生:

師:下面請同學來回答

生:回答2、3、4、

(板書:常量元素

>0.01%

微量元素

<0.01%)

同學們讀課本P97頁圖12-10人體中存在的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哪些

(板書:O、C、H、N

...

Fe、Co、Cu、Zn...)

師:這些元素在人體中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讓我們繼續通過微課來了解某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板書:二、某些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師:人體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是什么?

生:

師:誰來說說鈣元素在人體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生:

師:它的生理作用是什么呢?

生:

師:缺乏鈣元素,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危害?

生:

師:鈉元素和鉀元素對人體健康也有著重要作用,它們在人體中存在形式分別是什么呢?

生:

師:它們的生理作用呢?

生:

師:同學們來思考一下運動員激烈運動,大量出汗之后,常會飲用一些含無機鹽的運動飲料。為什么?

生:

師:除常量元素外,不少微量元素也是人體必需的,下面請幾位同學抽簽回答幾種必需元素對人體的作用及攝入量過低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生:

師:同學們來了解一下幾種元素的主要食物來源,為接著的小游戲做準備(板書:微量元素)

師:先請一位同學上來做模特,出示某元素,其他同學上講臺選出該元素的缺乏癥,及其主要的食物來源,看看誰最快,選出的有多又正確,參與的同學都有獎勵哈!

師:鐵、鋅、碘等這些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還有一些微量元素是有害元素

比如:攝入汞、鉛、鎘等攝入過多會中毒、

所以我們要防止有害元素對人體的侵害。

篇2

有些元素是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并通過復雜的化學變化轉化為人體的各個組成部分。人體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化學反應系統,生命現象就是一系列復雜的有機物相互制約、彼此協調的變化過程的體現。

一、人體內的化學元素

構成人體的元素很多。有些元素在人體內含量較多,如O、C、H、N、Ca、P、K、S、Na、Cl和Mg共11種元素,占人體體重的99%以上,屬于常量元素。其它元素在人體內含量微小,僅占體重的1%不到,屬于微量元素。其中F、I、Si、Cr、Cu、Mn、Fe、Co、Mo、Zn、V、Ni、Sn、Se共14種元素,是在人體正常生命活動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體總量的0.01%的元素,稱為必需微量元素;其中Al、Ba、Ti等人體內不必有的微量元素,稱為非必需微量元素;其中Hg、Pb、Cd、Tl、Be等對人體有很大危害的元素,稱為有害微量元素。

二、一些常量元素在人體內的生理功能

常量元素在人體中的主要生理作用是維持細胞內、外液的滲透壓的平衡,調節體液的酸堿度,形成骨骼支撐組織,維持神經和肌肉細胞膜的生物興奮性,傳遞信息使肌肉收縮,使血液凝固以及酶活化等。

1.碳、氮、氧、氫是人體必需的常量非金屬元素

C、H、O、N幾種元素以水、糖類、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形式存在于體內。氮是構成蛋白質的重要元素,是人體的生命元素。蛋白質是構成細胞膜、細胞核、各種細胞器的主要成分。動植物體內的酶也是由蛋白質組成。此外,氮也是構成核酸、腦磷脂、卵磷脂、葉綠素、植物激素、維生素的重要成分。

2.鈉、鉀、鎂、鈣是人體必需的常量金屬元素

Na+、K+、Mg2+、Ca2+四種離子占人體金屬離子總量的99%。如果得不到足量的食鹽,就會患缺鈉癥。主要癥狀是惡心、肌肉痙攣、神經紊亂等,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鎂是體內多種酶的激活劑,對維持心肌正常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主要成分。鈣和鎂都能調節植物和動物體內磷酸鹽的輸送和沉積。鈣能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和心跳規律,血鈣增高可抑制神經肌肉的興奮,血鈣降低,則引起興奮性增強而產生手足抽搐。

3.磷也是人體必需的常量元素,主要參與機體組成及能量代謝

人體骨骼,牙齒中的磷為鈣量的一半,磷也是軟組織的重要成分。此外,機體中的磷還有許多結構性的性能:貯存能量、活化物質、組成酶的成分、調節酸堿平衡。

三、微量元素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微量元素與人類健康密切相關。已引起國內外營養界和醫學界的普遍重視。

(一)必需微量元素的功能

人體正常生命活動中所必需的而含量又低于人體總量的0.01%的元素是必需微量元素。每種必需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盡管它們在人體內含量極少,但它們對維持人體中的一些決定性的新陳代謝卻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就會出現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總的來說,必需微量元素在人體中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細胞和組織的成分、作為功能蛋白質的成分、維持身體內的滲透平衡、作為酶的激活物、參與神經脈沖的傳遞。

1.碘 通過甲狀腺素發揮生理作用,維持中樞神經系統結構。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重要微量元素。

2.硅 硅元素在人體內,主要參與粘多糖的合成與代謝。人體缺硅,可導致關節硬化和動脈硬化,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

3.鋅 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是直接參與免疫功能的重要生命相關元素,鋅缺乏時,會引起食欲減退、免疫功能低下、眼睛呆滯無神、皮膚粗糙易感染、貧血、視力下降、毛發枯燥,甚至引起肝脾腫大,從而導致發育緩慢。

4.氟 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松。

5.鈷 是維生素B12的重要組成部分。鈷對蛋白質、脂肪、糖類代謝、血紅蛋白的合成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可擴張血管,降低血壓。

6.鉻 可預防高血壓,防治糖尿病、高血脂膽石。鉻元素 可協助胰島素發揮作用,防止動脈硬化,促進蛋白質代謝合成,促進生長發育。但當鉻含量增高,如長期吸入鉻酸鹽粉,可誘發肺癌。

7.銅 銅還與人體皮膚的彈性、潤澤有密切的關系。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銅含量在體內減少時,會影響鐵的吸收,導致鐵的利用障礙,最終發生缺鐵性貧血。

8.錳 能刺激免疫器官的細胞增值,大大提高具有吞噬、殺菌、抑癌、溶瘤作用的巨噬細胞的生存率。

9.硒 是免疫系統里抗癌的主要元素,可以直接殺傷腫瘤細胞。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

10.鐵 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鐵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缺鐵常常導致缺鐵性貧血。

(二)非必須微量元素對人體的影響

1.鋁(Al)是非人體必需元素。

2.砷(As)也是非人體必需元素。

3.硼(B)也是非人體必需元素。

篇3

鍍鋅的容器不能放酸性食品或飲料。因為鋅的特性是難溶于水,但易溶于酸性溶液。酸度越高,盛放的時間越長。鋅就溶解得越多。這樣會容易引起慢性中毒。

鋅是一種化學元素,化學符號是Zn,原子序數是30,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ⅡB族。鋅(Zinc)是一種淺灰色的過渡金屬,也是第四“常見”的金屬。在現代工業中,鋅是電池制造上有不可替代的,為一相當重要的金屬。此外,鋅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來源:文章屋網 )

篇4

礦泉水 礦泉水是寶貴的礦產資源。它是在特定的地質構造和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在高壓、高溫環境下自然凈化、溶濾、離子交換富集等綜合作用。將周圍巖石和礦物質、微量元素轉移到水中,形成既干凈、安全、無污染,且又富有營養的好水。

經科學測定,人體血液中各種化學元素、微量元素平均值與地殼中元素的豐度值密切相關。礦泉水溶解了地殼中相關地層的礦物質,所以礦泉水中所含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也最接近人體的自然狀態。從營養學上來講,礦物質、微量元素在人體中所起的作用不亞于維生素。

另外,水中的微量元素比食物中的微量元素更易被人體細胞所吸收。而且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因受植物纖維和植酸的影響,攝入量多數小于30%,有的甚至不足10%;而溶于水中的微量元素吸收率則高達90%以上,且我們每個人每天的飲水量遠大于食物量,因此其不足部分,必須靠飲水來補充。

據大量調查和分析研究發現,長期飲用礦泉水的人群。其心血管和腫瘤等疾病的患病率明顯降低,且平均壽命延長。所以,天然礦泉水是健康水中的冠軍,對人體健康最有利。

水是生命之源

篇5

現代人與古代人人體中的微量元素的變化是由環境污染而造成的。隨著人類新技術的發展和對地球資源的開發利用,現代環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過了古代環境。因此,現代人人體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過了古代人.

現代人體內大多數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許多元素對人體的健康構成危害。它們在人體中有隱性,當高于某一閾值時,人體便發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銅的過量攝人曾導致了轟動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長期食用含銅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達72處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鉛也是一個潛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來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劑——四乙基鉛。在汽油時代開始以前,古代羅馬人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鉛了。古羅馬人用鉛制成貯存糖漿和果酒的容器,貴族婦女癡醉于鉛做的化妝品。有的歷史學家認為,鉛中毒引起的死胎、自然流產和不孕癥是羅馬帝國上層階級出生率低,從而導致古羅馬最終衰亡的原因。隨著鉛的開采和汽油的使用,環境中的鉛越來越多。鉛中毒引起人體壽命縮短,情緒低沉、疲倦、貧血,甚至影響兒童的智力。

二、人體對污染物的富集

人類利用自己的智能得到的物質越多,“潘多拉魔盒”效應也越明顯。據統計,已有96000種化學品進入了人類環境。這些化學品在給人類生活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環境問題。100年前,“滴滴涕”的發明者(瑞士人綴勒)由于發明了“滴滴涕”而獲得諾貝爾獎,而現在許多國家因其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危害,已將“滴滴涕”列為禁用品。

科學家發現,人體對環境中某些元素具有驚人的富集效應。美國的科學家在長島河口區做過這樣的實驗,大氣中“滴滴涕”濃度很低,但經過食物鏈放大,進入人體的“滴滴涕”濃度可達大氣“滴滴涕”濃度的1000萬倍以上:大氣“滴滴涕”(富集1.3萬倍)浮游生物(富集14.3萬倍)小魚(富集57.2萬倍)大魚(富集85.8萬倍)水鳥(富集1000萬倍)人體。

現代科學證明,人體對有毒物質的富集放大是驚人的。世界上有名的公害事件,包括日本水侯縣受汞毒害的水俟病,富山縣的痛痛病及農藥的污染,研究表明,工業廠礦的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到環境中造成環境鎘污染,從而使當地居民種植的水稻等農作物含鎘量超標,居民長期食用被鎘污染的糧食、蔬菜等,導致體內鎘負荷逐漸增高,鎘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長達10-30年,為已知的最易在體內蓄積的有毒物質。鎘的不斷累積,可使接觸者產生各種病變。急性或長期吸入含鎘煙塵可引起肺部炎癥、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纖維化乃至肺癌。長期、低劑量接觸鎘污染主要產生的腎臟病變,表現為腎小管吸收功能降低,尿中低分子蛋白含量增高。鎘中毒時,腎臟對鈣、磷的吸收率下降,對維生素D的代謝異常,長此以往,可導致鎘接觸者的骨質疏松或骨質軟化。鎘還可引起肺、前列腺和的腫瘤。都是由于食物鏈和生物富集放大的結果。著名物理學家牛頓在1692年由于患嚴重的失眠、消化不良、健忘、憂慮及妄想等癥狀而與世長辭。100多年后,人們分析了這位大物理學家的頭發樣品,發現牛頓死于鉛、砷、鎘中毒。這些元素都是牛頓用金屬做煉丹實驗時,從“潘多拉魔盒”中跑出來的。牛頓當年萬萬不會想到,自己的身體吸收了他的煉丹元素,并因此而喪生。

三、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途徑及危害

對人體健康有影響的環境污染物主要來自工業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廢水、廢氣、廢渣,包括城市垃圾等。環境污染物影響人體健康的特點,一是影響范圍大,因為所有的污染物都會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而流動,并且對所有的接觸者都有影響;二是作用時間長,因為許多有毒物質在環境中及人體內的降解較慢。

環境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也可經皮膚和其他途徑進入。氣態污染物一般是經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由于呼吸道各個部位的結構不同,對污染物的吸收速率也不同。人體肺泡面積達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極快,僅次于靜脈注射。進入肺泡的污染物直徑一般不超過3μm,而直徑大于10μm的顆粒物質,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管粘膜上。水溶性較大的氣態物質,如氯氣、二氧化硫,往往被上呼吸道粘膜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極少進入肺泡;而水溶性較小的氣態毒物(如二氧化氮等),大部分能到達肺泡。污染物進入人體后,由血液輸送到人體各組織。不同的有毒物質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狀況不同。一般來說,重金屬往往分布在人體的骨骼內,而“滴滴涕”等有機農藥則往往分布在脂肪組織內。毒物長期隱藏在組織內,并能在組織內富集,造成機體的潛在危險。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強、相對分子質量極小的污染物可以原報排出體外,絕大部分都要經過某些酶的代謝或轉化,從而改變其毒性,增強其水溶性而易于排泄。人體的肝、腎、胃腸等器官對污染物都有一定的生物轉化作用。其中以肝臟最為重要。污染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氧化還原和水解,這一代謝過程主要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關;第二步是結合反應,一般經過一步或兩步反應,原屬活性的有毒物質就可能轉化為惰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增大活性的現象,如農藥1605在體內氧化為1600,其毒性更大。

各種污染物在體內經生物轉化后,經腎、消化管和呼吸道排出體外,少量經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種分泌液排出,也有的通過皮膚的新陳代謝到達毛發而離開機體。

人體除了通過上述蓄積、代謝和排泄三種方式來改變污染物的毒性外,機體還有一系列的適應和耐受機制,但機體的耐受是很有限的,超過一定的限度,人體就會出現中毒癥狀,甚至死亡。影響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劑量、作用時間、反應條件和個體敏感性等。總的來說,不同的污染物對機體危害的臨界濃度和臨界時間都是不同的,只有當環境污染物在體內蓄積達到中毒閾值時,才會發生危害。

篇6

土壤標本館負責人陳冬峰說,全世界的泥土就中國的泥土最具多樣性,土壤類型最豐富。我國的泥土大致按照“東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黃”分布。黑土主要分布在東北,因為東北溫度低,氮含量高,微生物分解微量元素的速度慢,泥土中營養積累多,才讓泥土泛黑。而四川、重慶的土呈紫色是因為泥土中氧化錳的含量偏高,這一帶的土質適合種植果樹。西沙群島的土含磷多,泥土中有豐富的貝殼、鳥糞殘留,所以偏白。而南京地區的土壤主要是黃棕壤,呈深黃色,南京土壤偏堿性,種植水稻、小麥等禾本科植物比較適宜。

專家說,事實上,土壤的營養成分也都集中在泥土表層,20厘米以下營養成分就不是很足了。這是因為上面的土壤,植物的根系大多集中在這里,泥土中的養分可以和植物進行很好的交流。就水稻田而言,種植時間越長,肥力就越高,而且解毒能力和自凈循環能力也越強。

泥土成分關乎健康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篇7

生物是從低等進化為高等的,今日的復雜生物就是由億萬年前的簡單物質發展而來的。元素稱得上是生物的基礎,它們在生物的生長、發展、衰弱、死亡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磷,近些年來的研究表明,它的某些化合物是人體內部的能源“供應站”。所有的食物在人體經代謝一氧化反應之后,所釋放的能量除一部分以熱能形式失散于體內之外,其余大部分則被同時發生的吸熱反應所利用,并儲存于某些特殊的化合物中。這個現象,與我們將電能儲于蓄電池的過程十分相似。研究發現,這種蓄電池般的特殊化合物,竟然全是有機磷化物,以三磷酸腺苷為代表,遍及人體各部位。以后各項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再由有機磷化物氧化供應。

又如鎂離子,它能激活人體中的許多酶,一旦人體內的鎂離子濃度過低,蛋白質的合成就會出差錯或中斷。某些地區食道癌發病率高,很可能就是那里的土壤缺少鎂離子的緣故。即使是植物,它的葉綠素中也含有大量的鎂離子,進行光合作用離不開它。為此,人們稱鎂離子為太陽能的最好轉換器。

被譽稱為“生命火花”的鋅,它包含在許多蛋白質之中,也是大多數酶的必要組分,能激活腸磷酸酶及肝、腎過氧化氫酶,又是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元素。心臟病、肝脾腫大、性腺功能減退和癌癥等,在一定程度上都與鋅在人體中的含量不正常有關。體內缺鋅的兒童,常表現出食欲不振、味覺不靈敏、身高和體重都差。甚至在眼睛里也含有高達4%的鋅,看來它對視覺必有特殊的效用,可惜至今尚未明確。

此外,人們了解到鈷是維生素B12的一個必需的組分:維生素B12由細菌生成,且為哺乳動物生長所必需。人體內缺乏鈷,腸道細菌便無法合成維生素B12了。其次,有些酶催化反應,也需要維生素B12作為酶的輔因子,例如參與核糖核酸的合成。而核糖核酸與神經纖維的功能有關,因此缺鈷時就會引起神經退化。醫生們認為,它很有希望成為治療某些神經系統疾病的基礎元素。鈷還能防止脂肪在肝中積累。根據研究,青光眼急性發作時,血中鈷含量往往會減少,而采用“鈷食”療法能使患者的眼壓很快恢復正常。

從以上的事實可以看出,生物體內的元素含量雖少,但它們的作用和功能確實對生命現象有巨大的影響,成為生命科學所不能忽視的一個方面。近年來,這方面的研究,已逐漸形成了一門嶄新的學科。因為人們通常都把鐵、銅、鋅、錳、鈷、鉬和鉻等金屬元素的離子及它們所合成的絡合物(它們的結合沒有像化合物那么緊密,而像是聯絡在一起的物質),列為無機化學的研究范疇。所以這一門研究生物體內無機物與生命現象的嶄新學科,被稱為生物無機化學。

犀利的武器

生物無機化學一般從研究小分子(例如鉀、鈉、鈣、鎂等離子)對生物體的作用入手。

例如蛋白質,它是生命現象的物質基礎。生物體各種組成部分的自我更新或新陳代謝,歸根結底是通過成千上萬種化學反應來實現的,而這些化學反應幾乎又都是在一類特殊的蛋白質――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的。至于酶,鎂、鋅、錳、銅等金屬元素是它們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酶作為催化劑,其催化效率高得驚人。例如同樣是使過氧化氫分解成為氧氣和水,過氧化氫酶的催化效率比一般化工廠中常用的無機催化劑高出1000萬倍!其實,這還不算突出的,某些酶的催化效率,甚至比催化相同化學反應的非生物體催化劑高10萬億倍!換句話說,在相同的條件下,用普通催化劑催化需要1年甚至100萬年才能完成的化學反應,用酶催化則只要1秒就成了。

只要我們真正弄清金屬元素和酶的結構、關系,十分有希望人工合成出高催化效率的酶,使化學工業發生一場根本性的變革。這方面工作,在固氮制肥料的研究中已取得了不少成績。

不僅如此,如果進一步根據遺傳工程學,把固氮基因轉移到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根系的細菌中去,就能使它們獲得大豆那樣的固氮能力,為作物提供氮肥。還有人設想,把固氮基因干脆轉移到動物甚至人體的腸道細菌的細胞中去,以實現由腸道細菌利用所固定的氨態氮來制造氨基酸、蛋白質等,達到部分自造營養,減少食量的目的。這并非是天方夜譚,因為白蟻和船蛆就早已具備了這種功能,它們的腸內都有固氮細菌,所以能靠含氮量很低的食物生活。人的腸內也可能有固氮細菌,只是固氮量很少罷了。這方面的設想,現在已有人在蠶絲生產上做努力。如果最終能把產生絲蛋白的基因引入細菌細胞中,使它具備合成絲蛋白的能力,那么就可以在發酵罐中生產蠶絲,大大縮短生產周期,并使整個生產實現工業化。

當前,由于環境受到污染,造成了我們生活環境的惡化,某些化學元素進入人體引起的危害,也是大家熟知的事實。例如汞,它是水俁病的根源;鎘積聚在。腎臟、動脈和肝中,則會干擾某些需鋅的生物酶的作用?,F在,通過生物無機化學的研究,科學家已經找出其中的原因。原來,由于鎘和鋅的化學性質相似,而鎘對某些腎組織比鋅有更大的親和作用,因此它能不可逆地取代鋅,從而改變了依靠鋅的一切生物化學反應,最終引起尿蛋白癥、糖尿病、水腫甚至癌癥等病癥。此外,像鍺中毒,主要是因為它會引起水平衡失調,積存在脾中就會縮短壽命。所以,研究化學元素的作用,將有助于防治因環境污染所引起的各種疾病,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篇8

Determination of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of Potentilla anserine

WANG Feng1, LU Jian-xiong2 ,SHEN Xiao-rong 2

(1.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2. 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Lanzhou 73003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of Potentilla anserine. Methods The ingredients in Potentilla anserine, including calcium, iron, magnesium, fosforus, zinc, iodine, potassium, water, ash, total reducing sugars, protein, crude fat ,vitamin A, vitamin B1, vitamin B2 and vitamin C, were determined by EDTA(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titration method, Kjeldah method, Soxhlet extraction method and other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s.Results The contents of potassium, magnesium, protein, total reducing sugars, vitamin C, vitamin B1 were655μg/g, 9.16μg/g, 10.06 g/100 g, 9.78 g/100 g, 3.88 g/100 g and 1.45 g/100 g , respectively. The contents of nutritional ingredients were also high. Conclusion Potentilla anserine possesses higher nutritional value, edible value and healthcare function, so it can be used as a food resource and a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Key words:Potentilla anserine; nutritional ingredient; determination

蕨麻又名“人參果”,為高原薔薇科植物鵝絨萎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 I.)的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主要產于青海、甘肅、等地。蕨麻含有大量淀粉、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具有較高的醫療和營養價值,有健胃補脾、生津解渴、益氣補血的功能,藏醫稱它為卓老沙僧,深受國內外人民的喜愛,也是饋贈親友之佳品[1]。作為一種藥食兩用品,對其灰分、蛋白質、糖分含量等營養成分的報道較少。我們測定分析了其營養成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

蕨麻,由蘭州金力食品廠提供。

1.2儀器

FZ102粉碎機(河北黃華京振光機廠);SRJX4-9高溫爐(長沙華光電機廠);索氏脂肪抽提器(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HH-6單列6孔水浴鍋 (北京永光儀器廠);凱氏燒瓶、凱氏半微量定氮儀(北京中興偉業儀器有限公司);721分光光度計(上海第三儀器廠)。

1.3試劑

鹽酸(化學純,甘肅白銀市化學試劑廠);濃硫酸(天津化學試劑六廠);硫酸銅(西安化學試劑廠);氫氧化鈉溶液(上?;瘜W試劑站);無水乙醇(廣東石歧化工廠);

實驗過程中同時配制并標定了標準鐵溶液、0.1 mol/L鹽酸標準溶液、1 mol/L高錳酸鉀標準溶液。

1.4實驗方法

將干蕨麻100 g粉碎,過篩,備用。依次測定蕨麻中鈣、鐵、鎂、磷、鋅、碘、鉀等7種化學元素,及水分、灰分、蛋白質、總還原糖、粗脂肪、維生素A、B1、B2、C等營養成分[2]。

2結果與討論

2.1蕨麻中營養成分的測定結果

化學元素含量測定結果見表1,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分測定結果見表2。結果顯示,蕨麻中鈣、鐵、鎂、鎂、鋅、鉀等元素含量相當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總還原糖、粗脂肪等含量較高。

表1化學元素含量測定結果(μg/g)

表2維生素及其他營養成分含量測定結果

注:維生素含量為mg /100 g ,其他為g/100 g

2.2討論

由表1可見,蕨麻中鉀含量較高。鉀攝入有調節普通人群和高血壓患者血壓的作用。高鉀飲食還能減少中風危險,阻止腎血管、腎小球和腎小管病變的發展,降低尿鈣排泄,減少腎結石形成及減少骨骼去礦質 (骨質疏松) 等作用[3]。人每天必須攝入足夠的鈣,才能保證血液中鈣濃度穩定,維持神經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多次全國調查顯示國人膳食中鈣不足需要補充[4]。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機體缺鐵是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營養問題之一[5]。鐵能運輸氧與電子轉移,促進生長發育,防治缺鐵性貧血,增加對疾病的抵抗力。蕨麻中鈣、鐵含量相對較高,可用以輔助治療因鈣、鐵缺乏所導致的相關疾病。

由表2可見,蕨麻中蛋白質含量約為10%,比甘薯、芋頭及山藥等根莖類高5~7倍;比竹筍粗蛋白含量高4倍[6]。總糖含量約為9%,可起到降低血漿膽固醇水平,改善大腸功能、改善血糖生成等作用[7]。脂肪營養價值很高,如機體攝入不足,會使組織細胞發生異常變化,還可促進體內脂溶性維生素A,D,E,K等的吸收。

3結論

蕨麻是我國特有的野生植物,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化學元素,是營養豐富、食用安全的食品。本實驗檢測表明,蕨麻中蛋白質、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含量較高,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有機酸等,是一種理想的藥食兩用植物。

參考文獻

[1]熊亞,刁治民,吳保鋒. 青海草地蕨麻資源及開發應用價值[J]. 青海草業,2004,13(4):24.

[2]魯長豪. 食品理化檢驗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46-71.

[3]Feng J He, Graham A, Mac G. Beneficial effects of potassium[J]. 英國醫學雜志中文版,2002,5(2):84.

[4]丁雙勝,安紅鋼,金麗麗. 生物補鈣和磷[J]. 甘肅科技,2005,21(12):167.

篇9

而實際上,錳是人體必需元素之一。對于人體來說,錳的情況跟鐵很相似。大多數人都知道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鐵的缺乏會導致一系列癥狀,比如嗜睡、虛弱、貧血等,而過多的鐵又會造成鐵中毒。

錳的情況與此相似。它是人體結締組織、骨骼、凝血因子、性激素等的組成成分,對于脂肪與碳水化合物代謝、鈣吸收、血糖調節等也不可或缺。正常的腦與神經功能,也離不開它的參與,錳不足會影響神經發育。跟鐵元素一樣,過多的錳也會危害人體。錳過量會抑制鐵的吸收,長期過量則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新聞中嚇唬公眾的“錳過量導致帕金森病”也不算無中生有。

無獨有偶,對于人們一直使用的碘鹽,有關專家也指出,過量攝取會引起甲狀腺功能紊亂,誘發帶有或不帶有中狀腺腫大的甲狀腺功能減退,及甲狀腺腫瘤發生和種類的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每人每天的食鹽攝人量是6克,但中國國民普遍超過20克。這就需要同時提供不含碘的鹽供人選擇,否則碘攝人過量的危險性極大。

它們是人體的“老大”

實際上,在人體內,錳和碘都是“小弟弟”,比它們含量更多的元素還有很多。換一句話說,我們整個人體都是由化學元素組成的,可以劃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兩大類。

常量元素又稱宏量元素,是指含量大于體重0.05%的無機鹽和以有機物形式存在的碳、氫、氧、氦、磷、硫、氯、鉀、鈉、鈣、鎂等11種元素,它們構成人體的肌肉骨骼和器官,是人體組成和體現生命的必需元素。具體來說,人體含氧65%、碳18%、氫10%、氮3%、鈣1.5%、磷1%、鉀0.35%、硫0.25%、鈉0.15%、氯0.15%、鎂0.05%。

約占人體重1.5%的鈣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其99%以羥基磷酸鈣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另外血液中占比也達到0.1%。離子態的鈣可促進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使傷口處的血液凝固。鈣在其他多種生理過程都有重要作用。

鈣還是很好的鎮靜劑,它有助于神經刺激的傳達,神經的放松,而缺鈣神經就會變得緊張,脾氣暴躁、失眠。此外,鈣還能降低細胞膜的滲透性,防止有害細菌、病毒或過敏原等進入細胞中。

成人對鈣的日需要量為1.0克以上,但也不宜過大。奶及奶制品是理想的鈣源,此外海參、黃玉參、芝麻、蠶豆、蝦皮、干酪、小麥、大豆、芥末、蜂蜜等也含有豐富的鈣。適量的維生素D3及磷有利于鈣的吸收。

氧、碳、氮、硫和磷等其他元素組成人體糖類、蛋白質、脂肪、生長因子、輔酶、激素等物質,有著重要的作用。宏量元素互相制約

鎂在人體中含量約為體重的0.05%,它是生物必需的營養元素之一。人體中鎂50%沉積于骨骼中,其次在細胞內部及血液中。鎂和鈣一樣具有保護神經的作用,是很好的鎮靜劑,嚴重缺鎂時,會使大腦的思維混亂,喪失方向感,產生幻覺,甚至精神錯亂。鎂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主要催化劑,又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所以攝人足量的鎂,可以防治心臟病。鎂又是人和哺乳類動物體內多種酶的活化劑。人體中每一個細胞都需要鎂,它對于蛋白質的合成、脂肪和糖類的利用及數百組酶系統都有重要作用。因為多數酶中都含有VB6,必須與鎂結合,才能被充分的吸收、利用。缺少其中一種都會出現抽筋、顫抖、失眠、腎炎等癥狀,因此鎂和VB6配合可治療癲癇病。

但若鎂太過量也會導致鎂、鈣、磷從糞便,尿液中大量流失,而導致肌肉無力、眩暈、喪失方向感、反胃、心跳變慢、嘔吐甚至失去知覺。因此對鈣、鎂、磷的攝取都要適量,符合比例,就能保證你健康長壽。鎂最佳的來源是堅果、大豆和綠色蔬菜。男人比婦女更需要鎂。

鈉、鉀、氯也是人體內的宏量元素,分別占體重的0.15%、0.35%、0.15%,鉀主要存在于細胞內液中,鈉則存在于細胞外液中,而氯則在細胞內、外體液中都存在。這三種物質能使體液維持接近中性;決定組織中水分多寡。

鉀主要由蔬菜、水果、糧食、肉類供給,而鈉和氯則由食鹽供給。人體內的鉀和鈉必須彼此均衡,過多的鈉會使鉀隨尿液流失,過多的鉀也會使鈉嚴重流失。在美國一項調查發壩50歲以下猝死于心臟病的人大多是由于心肌細胞內缺鉀所致,所以建議每天鉀、鈉、鎂、鈣都應均衡攝人,才能保證有健康的身體。

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幼兒缺碘會影響生長發育,造成思維遲鈍。碘過量也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碘缺乏病(1DD)在世界130個國家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通過全球食鹽加碘的努力,減少碘缺乏病取得了明顯的進展,但估計仍有5000萬人不同程度地受到碘缺乏病的影響,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大腦損害癥狀。少但不可缺的元素

除了宏量元素,人體還有大量的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人體中含量小于體重的0.01%,僅占人體中元素總重的0.05%,在適宜低濃度條件丁有重要生物學作用的一些元素。另外,根據機體對微量元素的需要情況又分為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

目前多數人公認的必需微量元素有:鐵、銅、鋅、鈷、鉬、錳、釩、錫、硅、硒、碘、氟、鎳14種。

人體中的微量元素主要溶融在人體的血液里,雖然在人體中需求量很低,但作用卻非常大。

具體來說,鐵在人體中含量約為4~5克,在人體中的功能主要是參與血紅蛋白的形成而促進造血。在血紅蛋白中的含量約為72%。鐵元素在菠菜、瘦肉、蛋黃、動物肝臟中含量較高。

銅在正常成人體內含量為100~200毫克,其主要功能是參與造血過程;增強抗病能力;參與色素的形成,銅在動物肝臟、腎、魚、蝦、蛤蜊中含量較高;果汁、紅糖中也有一定含量。

鋅被稱為智慧元素,微量的鋅可以強化記憶力,參與多種酶的合成,可加速生長發育,延緩腦的衰老,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對人體多種生理功能起著重要作用。鋅在魚類、肉類、動物肝腎中含量較高。

氟是骨骼和牙齒的正常成分。可預防齲齒,防止老年人的骨質疏松。含氟量較多的食物有糧食(小麥、黑麥粉)、水果、茶葉、肉、青菜、西紅柿、土豆、鯉魚、牛肉等。但是,過多吃進氟元素,又會發生氟中毒,得“牙斑病”。體內含氟量過多時,還可產生氟骨病,引起自發性骨折。

被稱為生命的奇效元素的硒,成年人每天約需0.4毫克。硒具有抗氧化,保護紅細胞的功用,并發現有預防癌癥的作用。硒在小麥、玉米、大白菜、南瓜、大蒜和海產品中含量較豐富。

篇10

氫(h)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一位,是第一個存在的元素,雖然從重量上只占了百分之一,但不可思議的是,在太陽的大氣中,它竟然占到了百分之七十還要多。而且氫是高度易燃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它的燃燒產物是我們生命不能缺少的水!這樣既無污染、又能產生很高熱量的寶物,將來一定會普及到人們的生活中。

氦(he)在周期表中排第二位,近代才被人們漸漸認識。氦是一種惰性氣體,是除氫以外密度最小的氣體。目前,氦的用途正慢慢被人們發掘著。因為它很“輕”,不會燃燒,也不會爆炸,所以漸漸代替了氫氣被用來填充氣球或者汽艇的氣囊。又因為它是最不活潑的氣體,所以在工業上可用來焊接金屬鎂、鋁時與氬氣一起提供惰性氛本文由收集整理圍??蓜e小看了這樣一個還沒有被人們重視的氣體,它的用途很大。

再說說氧氣(o2)。在我們看來,氧氣就等于生命。雖然它是無色無味的,而且我們都無法看到它的形態,但是,你千萬別小瞧它!在海平面上,氧氣占空氣的21%……雖說氧氣對生命很重要,試想一下,如果空氣中全部是氧氣,那么,生命還能存在嗎?如果氧氣占空氣的25%以上,生命將不能存活,如果低于17%,我們也將窒息而死。氧氣是很隨和的氣體,它可以和其他的元素結合,生成人類所需要的多種多樣的物質,如生命之源——水。

說到占我們周圍空氣78%的氮氣(n2),或許你會覺得它沒有多大用途,這你就大錯特錯了!一切生命都需要用氮來合成自身必需的營養物質——蛋白質,這是生命體中細胞的基本構造。氮氣的用途也有很多。不活潑的氣體,可用來作保鮮材料;在低溫條件下形成的液氮,還可以用作冷凍劑。

說到碳,或許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生活中常用的煤炭,其實,煤炭只是碳自身形成的一種物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個傳說中的“友好”元素!碳不僅可以與自身結合形成閃耀的鉆石和煤,而且也能與其他元素形成一千多萬種化合物,它在空氣、海洋、巖石、植物中無止境地循環著?,F在,人們為了節能環保,都在慢慢走向低碳生活。

鈉(na)這個金屬,在生活中或許我們并沒有印象。但是如果說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食鹽(nacl)時,大家就不會陌生了。我們吃的大多數食物中都有食鹽,如我們最愛吃的薯條等。食鹽對于我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人體40%的能量用于把鹽運送到身體各處。試想,如果沒有食鹽,我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呢?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人們說要“補鈣”。“鈣”的作用是什么?我們身體里的鈣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現在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看看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補鈣。鈣是儲藏在牙齒和骨骼中的主要元素,鈣是人體最豐富的元素。它可以保持我們的細胞、肌肉、神經、血液等的正常工作。如果我們的血鈣水平過低,鈣就會從骨骼中釋放出來,造成骨質疏松等疾病,這時,人體就需要補鈣。

鉈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金屬,它是白色的,可卻會發出藍色的光!把它放在空氣中,不久就會變得灰暗無色。它很喜歡與各種酸液相處,十分容易與硝酸和硫酸反應。但當你把它放進堿液中,它卻很冷淡,把它撈出來后,就會發現它“毫發未損”。

對于人們來說,鉈是一種十分討厭的元素,原來它最擅長的就是使人們脫發。當然,它也有很多好處,比如人們可以用它的化合物來制造備種農藥,消滅害蟲,它在這方面也很有“一手”,原來用它制成的農藥無臭無味,很容易使

各種害蟲上當受騙。

篇11

1、自然資源分布

該屬約有30余種,是北溫帶典型屬,但在我國分布到亞熱帶山區。我國有27種3變種,全國南北各地均產,但較集中分布在西南(如四川、云南、貴州、等)和東北(如黑龍江大、小興安嶺,吉林長白山地區)[1]。

2、利用價值

2.1 藥用價值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載的中藥鹿銜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P calliantha H.Andres或普通鹿蹄草P decorate H.Andres的干燥全草,具有祛風濕、強筋骨和止血的功能,用于治療風濕痹痛、腰膝無力、月經過多,久咳勞嗽。藥理實驗表明鹿蹄草具有強心、降壓、抗炎及改善冠心病患者癥狀等作用。鹿蹄草屬除藥典收載的兩種外,尚有其他種類植物圓葉鹿蹄草P rotundifolia L.、紫背鹿蹄草P atropurpurea Hanch.、長葉鹿蹄草P elegantula H.Andr.、短柱鹿蹄草P minor L.、腎葉鹿蹄草P renifolia Maxinm.等在不同產區亦作藥用[3]。

2.1.1抗菌消炎作用

鹿蹄草的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福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及綠膿桿菌等有廣譜的抑菌活性[14],對消化道、上呼吸道、泌尿道、創傷感染等常見多發病有較好的抗菌消炎療效[13]。實驗結果表明:鹿蹄草能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殼炎癥,抑制醋酸誘發小鼠腹腔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明顯抑制大鼠角叉莢膠性關節炎,對大鼠慢性肉芽腫也有明顯對抗作用,并明顯抑制佐劑性關節腫脹[5]。多次用藥可明顯提高胸腺、脾臟重量,提示對免疫功能有促進作用[5]。1978年上海曙光醫院等曾用水煎酒沉法制成鹿蹄草注射劑為100余例急性扁桃體炎、上呼吸道感染和菌痢患者靜脈滴注,效果良好,對某些抗生素無效的病例,用鹿蹄草治療效果滿意,體外藥效學實驗結果表明,鹿蹄草素是一種廣譜抗菌藥物,對G+和G-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的抑制作用與丁胺卡那霉素相當[7]。

2.1.2對心腦血管系統使用

鹿蹄草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高血壓、冠心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8]。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的實驗研究發現鹿蹄草具有明顯的擴張腦部等動脈血管作用, 同丹參等藥物對比有顯著性差異,且無任何毒副作用[4]。用鹿蹄草、短柄五加、柿葉制成的藥劑進行開放型單相序貫試驗研究表明,其對冠心病心絞痛有非常顯著性療效[6]。

2.1.3保肝、利尿作用

鹿蹄草中化學成分齊墩果酸有護肝作用,能促進肝細胞再生[15],另外藥理實驗還表明鹿蹄草水煎劑具有利尿作用[16]。

2.1.4鎮咳、祛痰作用

鹿蹄草對虛弱咳嗽有一定的療效,其化學成分金絲桃苷具有較強的止咳和祛痰作用[15]。

2.2保健價值

鹿蹄草不僅可作為中草藥在醫學上應用,還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鹿蹄草中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揮發油、蔗糖等營養成分。紫背鹿蹄草(Pyrola atropurea Franch.)中含有14種人體所必需的化學元素,且富含Mg,Fe,Ca,P,Zn5種化學元素,可供給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又可調節人體機能[12]。國外一直有用鹿蹄草屬植物的葉片制作花茶草飲用的傳統[20],陜西太白縣民間也采集此草,粗制成茶、四季飲用,可起到補氣補血、治病、助消化、強身健體等作用。劉存海等還對鹿蹄草保健茶的工藝技術進行了研究[11]。

2.3觀賞價值

本屬植物花葉秀美,四季常綠,葉脈明顯,初夏開花,帶有芳香,是良好的觀葉觀花植物。如本屬中的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 Andr),為多年生常綠草本,葉基生,春季葉色嫩綠,夏季葉色油綠,花葶自葉叢中生出,高20-30cm,花瓣白色或粉紅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兼其四季常綠、耐寒性強、耐陰、夏季開花等特點,是良好的園林地被植物材料。本屬植物中的有些種還具紅色、綠色等花色,還有的葉上具斑紋,極具觀賞價值。由于本屬植物性喜陰濕,特別適合栽植于光照條件較差的室內,在園林中應用時,適宜配置在郁閉度較高的林下,也適合用于水景的配置。

2.4其他方面的價值

近年來,鹿蹄草屬植物還被用來提取某些有益成分生產美容香皂、美白乳等[20]。一些研究表明,鹿蹄草在作為防腐劑方面也具有良好的開發應用前景。蘋果的保鮮試驗結果表明:鹿蹄草對根霉、黑曲霉、青霉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鹿蹄草0.20%酒精浸提物的抑菌效果優于0.50%苯甲酸鈉、山梨酸鉀兩種化學防腐劑[9]。鹿蹄草對于導致醬菜敗壞的酵母菌、細菌、霉菌也有較好的抑制效果,可使低鹽醬菜在室溫下的保質期延長2d左右,抑菌圈實驗表明,100mg/L的鹿蹄草水煎液具有同濃度的山梨酸鉀和丙酸鈣溶液相近或更好的抑菌效果[10]。

3、栽培技術

鹿蹄草宜采用分株繁殖,可在林下大量栽培繁殖。在9-10月,連匍匐莖一齊采收,分成單株,每株都要帶有部分匍匐莖和須根。在選好的林下,將灌木雜草除去,不要翻動土層,開1.3m寬的畦。按行距22-26cm開小溝,深約7cm,把幼苗放到溝里,株距10cm左右,斜靠溝壁。先蓋腐殖質士約2cm,再蓋枯枝落葉,使與畦面齊平。栽好后,葉片要露出地面,最后澆水。鹿蹄草也可盆栽與室內,因為它喜寒冷、陰濕的環境,以有較多枯朽落葉而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為好。應用于室外園林綠化時,需要避免將其栽植于城郊的局部高溫地區,如樓體南面或空曠的鋪裝地,如廣場、道路,或者栽種于沒有上木庇蔭的環境中,栽植時應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不宜單獨作為地被層,保證灌水,遇高溫、干旱時,可以采取葉面噴水、遮蔭的方法,降溫、保濕。

4、存在的問題與展望

綜上所述,鹿蹄草屬植物具有廣泛的利用價值。它不僅在醫學上具有廣泛用途,在食品領域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除此之外,它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耐寒耐蔭特性,使其在園林應用上也有較好的前景。但目前對其開發利用存在諸多問題:其一,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由于鹿蹄草屬植物長期生長于野生環境,許多人認為它只不過是野草,其價值未能得到充分的認識。其二,對其化學成分、藥理作用方面研究的較多,但很多工作還只是初步和探索性的,仍需更加深入地研究。其三,引種馴化方面的研究很少,僅趙霜紅[18]、趙耀新[19]對紅花鹿蹄草、鹿蹄草的引種馴化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因此,今后應加大對鹿蹄草屬植物利用價值的宣傳,同時加強科學研究,開展鹿蹄草屬植物的分類學、引種馴化、遺傳改良、栽培生產及加工利用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從而為鹿蹄草屬植物的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保證。

【參考文獻】

[1]方文培,胡文光.中國植物志第五十六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篇12

1.硒作為一種化學元素是1818年由瑞士化學家Berzalius發現的。硒的原子序數為34,單質硒有三種同素異形體:無定形硒、晶體硒和金屬硒。無定行硒粉末的顏色是從深紅色到黑色,在50-60℃溫度下軟化,70℃時具有彈性。深紅色的晶體硒熔點為144℃。紅色晶體不很穩定,加熱時可轉變為穩定的灰色晶體。

硒,元素符號為Se,它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人體是由各種化學元素組成的。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學元素有92種,在人體內已發現81種。元素是構成人類生存環境的基本物質,也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成份。人們通常根據元素在生物體中的含量將其劃分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人類機體內常量元素共11種:氧、碳、氫、氮、鈣、硫、磷、鈉、鉀、氯和鎂,占人體總質量的99.95%,是人體的造體元素。其余70余種元素僅占人體總質量的0.05%,被稱做微量元素。

目前被世界公認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有14種:鐵、銅、鋅、鈷、錳、鉻、鉬、鎳、釩、錫、硅、硒、碘、氟。硒是人和動物活動中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無論動物或人類硒主要經胃腸道吸收,吸收后的硒經血漿運載進入各組織,主要分布于腎、肝、胰腺、垂體及毛發,而肌肉、骨骼和血液相對較低,脂肪中最少。硒的營養保健作用: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抗病毒、保護視力、提高人體免疫力。硒是人體免疫調節營養素,既能激活細胞免疫中淋巴細胞,又能刺激免疫球蛋白及抗體產生。免疫調節作用是通過抗氧化劑輔酶Q、半胱氨酸、維生素E來完成,而這些都要在硒的參與下才能激活,缺硒必然導致免疫力下降,各類疾病相繼出現。2003年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明示:“硒能降低患癌風險”和“硒可在人體內產生抗癌變作用”。

2.硒的解毒、排毒及對人體健康的因素。硒與金屬的結合力很強,能抵抗鎘對腎、生殖腺和中樞神經的毒害。硒與體內的汞、鉛、錫、鉈等重金屬結合,形成金屬硒蛋白復合而解毒、排毒。

除此之外,硒還能防治肝病、保護肝臟。

我國醫學專家于樹玉歷經16年的肝癌高發區流行病學調查中發現,肝癌高發區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發區,肝癌的發病率與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她在江蘇啟東縣對13萬居民補硒證實,補硒可使肝癌發病率下降35%,使有肝癌家史者發病率下降50%。

近年來,作為人體內無法合成的一種微量元素,硒的營養研究,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亞各國微量元素營養研究最受關注的熱點之一。有人曾這樣頗為感慨地說:“我們對硒了解得越多,就越體會到它對健康有多么重要?!?/p>

人們給了硒很多美稱:硒是微量元素皇冠上的一顆明珠、硒是生命的面包、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防肝壞死保護因子等等,甚至有人把90年代稱為“硒年代”。在過去的十年里,發表的關于硒營養研究的科學論文超過了10萬篇,幾乎所有的新發現、新進展都表明,硒對人類健康至關重要。

3.硒雖然有很多好處,但任何食物過量都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硒也一樣。持續攝入高硒食物、水等可導致硒在體內蓄積而引起硒中毒。

慢性硒中毒動物的特征是脫毛、畸形和肝硬化。急性硒中毒的特征是脫發、脫指甲(趾甲)、皮疹、周圍神經病、牙齒顏色呈斑駁狀態、齲齒發病率升高。這些病人的食物和體液及組織中硒濃度是克山病流行區的1000倍。如果每日攝入硒400800μg/kg就可導致急性中毒。

過量硒可引起DAN堿基替換增加,誘發染色體畸變及外周血淋巴細胞姐妹染色體互換頻繁升高。高濃度的硒可產生致突變作用及對細胞內遺傳物質有損傷作用,甚至引起細胞癌變。

人體對硒的認識是從中毒開始的。1934年美國農業部在本國的兩個農業實驗站發現,導致動物堿毒癥的原因是吃了含硒量高的食物。1984年美國曾報告過13人吃了一種補硒“健康食品”而發生硒中毒,其硒含量高于標簽所示的182倍。受害者攝入的總硒量估計位27―2387mg。中毒病人出現惡心、嘔吐、頭發脫落、指甲變形、煩躁、疲乏和神經病變。

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恩施市曾發生人食用高硒水果和糧食引起的中毒。其中毒特征為頭發、眉毛、指甲脫落、皮膚損傷、牙齒腐蝕和神經系統異常.

4.硒的所有化合物都為劇毒物。硒有毒,它的所有化合物均屬劇毒物。曬的化合物掉在皮膚上會產生斑疹。曬中毒后,人會感到頭痛,長期喪失嗅覺.不辨香臭,牛羊吃了含硒較多的牧草會掉毛、軟蹄。總之,硒是一種可造成公害的毒性物質。

二、含硒廢水的一般處理法

1.離子交換法

此為處理工業含硒廢水的常用方法。此法原理為:離子交換法除硒是利用陰離子樹脂與含硒原水充分接觸,交換樹脂有選擇的吸收水中的硒酸根離子,從而達到去除水中硒的目的。影響其去除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原水PH;原水溫度;原水濁度;持續時間。

利用此法去除硒不僅效果好,操作簡單,而且水中殘留硒濃度低,能滿足水質標準的規定含量。通過諸多比較發現,201×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是較理想的除硒交換劑,它交換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對亞硒酸根離子的親和力較大,交換容量較高。它屬于Freundlich吸附模型。一般經處理后可得到SeO2白色粉末。此為最常見工業廢水處理法。

2.活性碳吸附法

活性炭是一種非常優良的吸附劑,它是利用木炭、竹炭,各種果殼和優質煤等作為原料,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對原料進行破碎、過篩、催化劑活化、漂洗、烘干和篩選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的雙重特性,可以有選擇的吸附氣相、液相中的各種物質,以達到脫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純等目的。

活性炭微孔的孔隙容積一般只有0.25-0.9mL/g,孔隙數量約為1020個/g,全部微孔表面積約為500-1500m2/g,通常以BET法測算,也有稱高達3500-5000 m2/g的?;钚蕴繋缀?5%以上的表面積都在微孔中,因此除了有些大分子進不了外,微孔是決定活性炭吸附性能高低的重要因素。中孔的孔隙容積一般約為0.02-1.0mL/g,表面積最高可達幾百平方米,一般只有活性炭總蠶種的約5%。其作用能吸附蒸汽,并能為吸附物提供進入微孔的通道,又能直接吸附較大的分子。

此法的原理是利用多孔性的固體物質活性炭,使水中被吸附在活性炭表面的亞硒酸鹽和硒酸鹽分離出去而達到去除的目的。有關此類活性炭吸附除硒的方法目前國內并不成熟,在國內外報道中還比較少見。

3.鐵硒共沉淀法

此法主要是使氧化鐵投入水中二生成氫氧化鐵沉淀,當溶液中三價鐵離子過量時,氫氧化鐵沉淀首先吸附構晶離子三價鐵離子,使沉淀帶正電荷,能夠吸附水中的雜志陰離子三氧化硒進而形成難溶物質使之與原水分離,而將三氧化二硒離子除去,以達到除硒目的。此法的優點為除硒投資省,處理成本低,操作比較簡單。當以氯化鐵為沉淀劑使用此法時,最佳Ph以6-8為宜,此法對原水的濁度,溫度范圍均較大。

4.人工濕地法

人工濕地一般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與沼澤類似的吃力系統。主要是利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重協同作用來實現對廢水的凈化。它主要是通過對濕地床中填料的定期更換或栽種植物的收割,而最終使污染物從系統中去除。

目前,人工濕地法多以蘆葦作為濕地植物。目前此法正在不斷研究應用和發展當中。

三、結語

我國目前地質中儲備著大量的硒元素,只有隨著了解的增多,才能熟悉并利用它。硒的重要性已日趨凸顯出來,對含硒廢水我們要嚴格控制并加強管,稍有不慎,就會對環境和人體造成巨大的危害。相信隨著了解的升入,硒必將在我們生活中占有一個或不可缺的地位。

參考文獻:

[1]秦鈺慧等.飲用水衛生與處理技術.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2]施永生等.鐵硒共沉淀法去除原水中硒.中國給水排水,2004.

[3]湯鴻宵.用水廢水化學基礎.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篇13

該評估中心采集了基本覆蓋市面上品牌的40個不銹鋼樣品進行試驗,其中也包括蘇泊爾的產品。本次試驗采取了極端試驗的方式來達到有害元素析出的最高狀態。結果顯示,不銹鋼制品的平均錳析出量為每公斤食物0.35毫克,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據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調查數據,不同國家居民的錳攝入量差異較大,每日從不到1毫克到18毫克不等,美國成年人每天攝入錳在2~9毫克,我國居民錳的攝入量在4~7毫克。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年人適宜攝入量是每人每天3.5毫克,可耐受最高攝入量是10毫克。)

針對報道中錳含量高出國標近4倍的質疑,北京朝陽醫院職業病與中毒醫學科郝鳳桐主任認為,安全標準的設置中都會使用一個“安全系數”,并不是“超標即中毒”,就會出現一些癥狀。臨床上也并未發現因為使用金屬廚具中毒的病例。實際上,科學家們通常會采用“大劑量”下得到的實驗數據,來“估算”在小劑量、長期攝入的情況下對人體的影響,從而制定“安全標準”。

郝鳳桐介紹,人體有較為完善的自我保護能力,消化系統可以對金屬元素有“取舍”地吸收,正常人體胃腸道對錳的吸收只有3%~5%,其余的會被身體的消化系統自動“屏蔽”掉。所以,對于飲食正常的人來說,對錳的吸收能力不足以給身體造成危害。而在人體缺少錳元素時,消化系統對錳的吸收能力會提高,最高吸收能力可達到12%。

那么,什么情況下會發生錳中毒呢

錳中毒主要發生在接觸錳機會較多的人員,其中主要有錳礦開采和冶煉、錳焊條制造、焊接和風割錳合金,以及制造和應用二氧化錳、高錳酸鹽和其他錳化合物產業的工作人員。據研究表明,慢性錳中毒多集中于呼吸道接觸錳,消化道接觸錳中毒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流行病學研究報道,我國糧食錳污染地區兒童攝取錳高于其他地區同齡兒童,而平均智商低于其他地區同齡兒童,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錳中毒有哪些癥狀呢

錳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錳中毒常見于口服濃度高于1%的高錳酸鉀溶液,引起口腔黏膜糜爛、惡心、嘔吐、胃部疼痛。慢性錳中毒一般在接觸錳的煙塵3~5年或更長時間后發病。

慢性錳中毒是長期接觸錳的煙塵所引起的以神經系統改變為主的疾病。根據職業性慢性錳中毒診斷標準,具有頭暈、頭痛、容易疲乏、睡眠障礙、健忘等神經衰弱綜合征的表現,以及肢體疼痛、下肢無力和沉重感等癥狀。

若再有下列情況就值得重視觀察:有多汗、心悸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表現或尿錳、發生錳超過本地區正常值上限。

除上述癥狀外,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可診斷為輕度中毒:

一是肯定的肌張力增高。

二是肌張力增高雖不肯定,但手指有明顯震顫、腱反射亢進,并有容易興奮、情緒不穩定、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等精神情緒改變。

錳元素還是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錳以離子形式存在于人體內,總含量僅有12~20毫克。人體通過飲食攝取錳,主要在小腸內吸收錳。錳在人體內經過營養代謝后,絕大部分經腸道排泄。錳是人體內多種酶的成分,與人體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因此有人將錳稱作“益壽元素”。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體內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抗衰老作用,而此酶內就含有錳。造成人體內錳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從膳食中攝入的錳不足,食物中的鈣、磷、鐵及植酸過多而干擾錳的吸收。

通常茶葉、堅果、粗糧、干豆等食物中含錳最多,蔬菜和干鮮果中錳的含量略高于肉、乳和水產品,魚肝、雞肝含錳量比其肉多。一般葷素混雜的膳食每日可供給5毫克錳,基本可以滿足人體需要。當正常人出現體重減輕、低下、頭發早白時,可懷疑錳攝入不足。

小提示:如何辨識優質不銹鋼產品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