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老年醫學的核心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其次,在診斷方面,很多老年病常常以軀體不適癥狀就診,診斷治療以某一??频募膊榻K止,而忽略了老年群體本身的特殊性,其疾病診斷思路應該拋開局部看整體。另外,一些老年人群的軀體不適癥狀在進行了詳細的體格檢查或輔助檢查后,結果卻無異?;虍惓N⑿?,病人、病人家屬甚至各科臨床醫生都感到困惑,變成了疑難雜癥,而這些疑難雜癥有1/3可能就是心身相關疾病,由此可見,在老年疾病臨床診斷中認識心身疾病的重要性[6]。最后,治療上,老年病常常需要兼顧“心”和“身”兩個方面,因為老年群體往往患有多種軀體疾病,使用多種藥物,更易患上或共患心身疾?。?]。反過來,心身疾病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老年人的軀體不適,進一步增加用藥種類、用藥劑量以及用藥困難程度,嚴重影響病人的預后。而心身整合醫學模式下的治療方法不僅僅是單一的藥物治療,還涉及到了物理治療、心理治療、中醫理療(針灸、推拿等),包含了諸如佛教禪修冥想、正念療法、中醫唱歌治療、催眠療法、芳香治療、瑜伽太極等不同形式的綠色治療技術,可調節老年病人軀體與情緒的平衡,輔助治療,從而推進老年疾病治愈的良性循環[8-9]。
今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已超2.6億,中國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一個人口老齡化時代。面對基數越來越大的老年人群體,怎樣保證其心身平衡,提高生活的質量和水平,是現代老年醫學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傳統的醫療模式已經不再能夠滿足現代老年群體對于健康的需求,作為新一代的老年醫學踐行者,我們也許能從心身整合診療醫學模式中尋求答案。
[參考文獻]
[1]吳愛勤.心身醫學整合模式:探討心身交互發病機制[J].實用老年醫學,2021,35(11):1111-1114.
[2]梅妍.中醫學心身整合治療觀[J].實用老年醫學,2021,35(11):1115-1117.
[3]劉曉云,胡嘉瀅,吳愛勤,等.心身相關障礙的分類與處置[J].實用老年醫學,2017,31(10):903-905.
[4]袁勇貴,李英輝.心身整合治療技術簡介[J].實用老年醫學,2020,34(11),1107-1110.
[5]孫金鳳,袁勇貴.老年孤獨感與心身健康[J].實用老年醫學,2021,35(11):1121-1125.
[6]袁勇貴.心身醫學新理念[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
[7]袁勇貴.前言———提高對老年心身相關障礙的識別與治療[J].實用老年醫學,2017,31(10):901-902.
篇2
高血壓與心臟自主神經功能有著密切關系,心率變異(HRV)分析可作為反映自主神經對血壓調節的無創性指標。HRV是反映交感、迷走神經張力及其平衡的一項重要指標,并且是預測猝死敏感性的獨立因子〔1〕。心率震蕩(HRT)是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狀況的又一心電生理學檢測方法,主要用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糖尿病等預后的預測。本研究選擇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 HRT 和 HRV 各項指標參數之間的關系及其與脈壓的相關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73例老年性高血壓患者均為2005年10月至2008年12月江蘇大學附屬醫院門診或住院的患者,男性96 例,女性77例,年齡60~85〔平均(66.15 ±7.2)〕歲。所有患者均為初診及停用降壓藥或影響心率藥物3 d以上的高血壓患者。排除繼發性高血壓、非冠狀動脈性心臟病及外周大血管畸形等疾病。
1.2 方法
1.2.1 HRV分析 受檢者實驗前夜及當日禁飲咖啡、茶、酒,禁吸煙,并禁用影響心血管系統及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的藥物,保證睡眠,避免劇烈運動,實驗前休息30 min。采用由歐洲心血管學會和北美起搏電生理學會共同組成的HRV專題委員會推薦方法及指標〔2〕,時間自第一日上午8:30~9:00至次日上午8:30~9:00,使用美林公司十二通道全信息24 h連續動態心電圖記錄,應用3.4版HRV分析系統對每個QRS波群進行識別標記,通過人機對話方式去除異常的RR間期,觀察24 h平均RR間期標準差(SDNN)、相鄰RR間期差值均方根(rMSSD),相鄰RR間期大于50 ms的百分比(PNN50)、連續5分節段平均RR間期標準差(SDANN)、平均RR間期標準差指數(SDNNI)。
1.2.2 HRT的檢測 12導聯動態心電記錄器記錄患者心電信息,應用軟件分析并通過人機對話去除心房顫動、偽差、干擾,經分析系統自動檢出符合條件的室性期前收縮,且其數量為5~2 000次/24 h。有效室性期前收縮的入選條件:該室性期前收縮之前的心搏必須是一個正常的竇性心搏,且具有以下特征:QRS波形寬度120~160 ms,最小提早率為20%,并且期前收縮之后的代償間期至少超過正常RR間期的20%,計算竇性HRT的初始值(TO)和震蕩斜率值(TS)。TO代表室性期前收縮后竇性心律的加速,可用室性期前收縮后的前2個RR間期均值減去室性期前收縮前的2個RR間期的均值,兩者之差再除以后者,正常值2.5 ms/RR間期。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分析方法。
2 結 果
TS與SDNNI、SDANN、PNN50、RMSSD及脈壓相關,其中和PNN50的相關性最強(r=0.623,P
3 討 論
HRV反映機體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狀態,分為時域和頻域分析法,兩者均反映HRV的基本特征,實質是等效的。本文采用的時域指標中SDNNI主要反映交感神經活性,而rMSSD和PNN50反映副交感神經活性。竇性HRT是指單個室性期前收縮后竇性心率短暫的初期加速和緊隨其后的減慢現象,是室性期前收縮所致的心排血量的變化引起壓力反射的結果,它反映了迷走神經的反射功能。作為反映自主神經功能的心電學指標,竇性HRT對心血管死亡危險的預測價值已被臨床證實。雖然HRT的發生機制尚未肯定,但認為與壓力感受器的敏感性,即迷走神經的反應性有關,而HRV則主要反應心臟自主神經的張力大小,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聯系同時又有互補功能。
本研究結果發現TS與SDNNI及脈壓呈負相關,而與PNN50和rMSSD呈較強的正相關,TO與SDNNI、SDANN呈負相關,證實它們都代表了迷走神經傳出狀態〔3,4〕,同時還發現TO與脈壓呈弱負相關,因此推測TO的產生是交感神經和迷走神經共同作用的結果。SDNNI與TS、TO密切相關又相互獨立的關系也說明了HRV和HRT指標的檢測都可以對心臟自主神經狀態進行評估,但HRV更傾向于反映外部環境及體外刺激引起的一系列生理性反射的變異〔5〕,相反,HRT指標只是對一次室性期前收縮的反應,是因極弱的內源性刺激觸發的反射性調節的結果,這可以解釋HRT對猝死高危患者的預測強于HRV指標。
本研究中作為HRT主要指標的TO與和反映HRV的SDNNI、PNN50都密切相關,但是與TO相關性最好的還是PNN50。PNN50反映心率的瞬時變化,是評價心迷走神經功能的敏感指標,因此PNN50與TO良好的相關性表明與HRT的異常與迷走神經功能變化密切相關。
本研究還發現脈壓增寬與反映迷走神經張力的TO、TS相關,說明交感神經活性升高和迷走神經活性降低均是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的主要機制〔6,7〕。近年來有研究認為,寬脈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和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8〕,提示老年原發性高血壓脈壓增大患者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明顯,也就是說脈壓增大可能與交感神經張力增強、迷走神經張力降低有較強的相關性。這可能也是脈壓較大的高血壓患者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本結果提示在老年性高血壓的降壓治療中通過抑制交感神經功能,可能明顯降低脈壓及血壓,同時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減少靶器官的損害。
綜上所述,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有顯著的HRT及HRV的異常,而且HRT與HRV的密切相關,再次證明在老年原發性高血壓存在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異常,證實高血壓患者寬脈壓與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調節失調有關,特別與交感亢奮或相對亢奮有關。此外,HRT和HRV異常的程度與高血壓患者是否一定存在相對不良的預后,將有待進一步研究與隨訪。
參考文獻
1 Koizumi K,Terui N,Killai M.Effect of cardiac vagal and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on heart rate in rhythmic fluctuations〔J〕.J Auton Ner Syst,1985;12(23):2519.
2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North America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Heart rate variability:standards of measurement,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 Circulation,1996;93(5):104365.
3 Wichterle D,Melenovsky V,Malik M.Mechanisms involved in heart rate turbulence〔J〕.Card Electrophysio Rev,2002;6(3):2626.
4 Lombardi F.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present phys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HRV components〔J〕.Card Electrophysio Rev,2002;6(3)2459.
5 Francis J,Watanabe MA,Schmidt G.Heart rate turbulence:a new predictor for risk of sudden cardiac death〔J〕.Ann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2005;10(1);1029.
篇3
資料與方法
2011年1~12月收治肢骨折后期膝關節僵硬患者56例,男31例(554%),女25例(446%);年齡59~92歲,平均683歲;其中冠心病6例,心律失常11例、高血壓19例、心絞痛6例、心肌梗死3例,心臟神經癥10例。將56例患者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經調整后,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病情輕重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①臨床確診為心血管疾病(臨床癥狀表現為心悸、呼吸困難、紫紺、暈厥、疲勞等);②具有驚恐發作癥狀(臨床表現為發病時有心悸、胸痛、窒息、瀕死感等);③具有廣泛性焦慮癥狀(臨床表現為莫名的緊張不安和恐慌,同時有明顯的植物神經癥、運動性不安和肌肉緊張等表現),患者由于無法忍受和擺脫癥狀而感到痛苦;④驚恐發作癥狀和廣泛性焦慮癥狀都不能用患者本身心臟疾病解釋,且癥狀經鎮靜或安慰性治療有效;⑤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腦血管疾病、頸椎病、惡性腫瘤合并認知及感覺性、運動性語言功能障礙等生命垂危患者排除。
方法:醫院的專業醫師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家庭狀況及文化背景進行了解后,根據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所有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部分患者年紀較大、文化水平較低,應采用問答形式進行調查。然后根據SAS和SDS的評分結果,對觀察組的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和心理護理。對照組患者則給予日常護理。
觀察指標:照組和觀察組進行護理干預前后的焦慮和抑郁程度變化和心律失常的發生率。
統計學處理:將資料數據輸入電腦制作成Excel表格,采用SPSS130軟件包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
結果
治療效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干預前的SAS和SDS評分都無顯著性差異(P>005),干預后的SAS和SDS評分都無顯著性差異(P
焦慮量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心律失常發生率有顯著性(P
討論
心血管疾病合并焦慮癥的臨床癥狀表現為胸悶、氣急、心悸、惡心、胃口差、頭暈、慌張等負面情緒狀態,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2]。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出現抑郁焦慮狀態,有以下原因[3]:①患者一旦出現心血管問題便一知半解地評估自己的病情,過分關注從而引起抑郁焦慮。②某些醫生專業知識不扎實或專業知識更新不夠快,又或者出于經濟方面的考慮,有意含糊病情,誤導患者,使患者對病情了解不清楚,從而導致焦慮情緒。同時,有關文獻表明,抑郁、焦慮可加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甚至有焦慮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說法。這是由于焦慮情緒可增加交感神經張力,致使兒茶酚胺過多地釋放,從而導致心臟自主神經功能變弱,Q-T離散增加,因而使患者可能出現急性冠脈事件、致命性心律失常或猝死等嚴重不良影響。
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和對照組心理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和心律失常發生率存在顯著性差異(P
表2兩組心理干預前后的心律失常
發生率比較[例(%)]
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觀察組2819(67.86)11(39.29)對照組2821(75)19(67.86)
參考文獻
篇4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月~2014年5月在我院就診且監測血壓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1999 年世界衛生組織/高血壓專家委員會制訂),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老年高血壓組321例(男204例,女117例),平均(68.04±5.9)歲;非高血壓組179例(男119例,女60例),平均(68.16±6.01)歲。入院時均經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X 線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以及相關實驗室檢查等。排除所有感染、膠原性疾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謝性疾病、嚴重的慢性疾病。
1.1.1根據有無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將上述患者分為以下組別 無高血壓及冠心病者為(對照組)、單純冠心病組(A組)、單純高血壓組(B組)、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C組)。其中對照組:49例;A組130例,B組51例,C組270例。
1.1.2根據高血壓等級分為 無高血壓組179例,其中男119例,女60例,年齡(68.16±6.01)歲;1級高血壓組123例;2級高血壓組131例;3級高血壓組67例。
1.1.3按冠狀動脈病變狹窄程度分為三組 0 支病變組(LAD、LCX或RCA 中任何一支血管均無狹窄或狹窄程度< 30 %)100例;單支病變組(LAD、LCX或RCA中任何一支血管狹窄程度≥50 %)150例;雙支病變組(任何2支血管狹窄程度≥50 %)117例;3支病變組(任何3支血管狹窄程度≥50 %)133例。LM病變者,無論LAD及LCX有無病變,均歸為雙支病變組,若同時合并RCA病變則歸為3支病變組。
1.2方法
1.2.1 血清CysC測定 每例患者清晨空腹12 h采集肘靜脈血5 ml,2000 r/min離心10 min,吸取上清液于-80℃冰箱保存待測。測量前將樣本置室溫下復融,再次4℃ 3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應用免疫比濁法檢測CysC水平。
1.2.2采用荷蘭飛利浦公司生產的Integris H5000C型數字減影機,按Judkin's 法依次行CAG,常規多投照,均經過至少2位有經驗的醫生閱片,閱片前均不知本研究內容。采用直接法用定量冠狀動脈造影。生化指標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所有檢測符合臨床檢驗中心質控標準。
1.3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1.0/PC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數采用t檢驗, 多組間均數采用F檢驗,P
2結果
2.1高血壓不同級別患者CysC水平 1級、2級和3級高血壓組的CysC水平顯著高于無高血壓組的Cys(P
2.2不同冠脈病變支數血清CysC水平 單支冠脈病變患者血清CysC顯著高于無冠脈病變組(P
2.3不同組別患者血清CysC水平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組(C組)與對照組、單純冠心病組(A組)及單純高血壓組(B組)比較,CysC水平具有顯著性差異(P
3討論
Cys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家族的成員之一,表達于所有單核細胞,廣泛存在于動物、植物與原蟲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參與細胞內外蛋白酶水解。人體所有有核細胞都是以恒定的速率產生CysC并且發現 CysC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抑制內源性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參與炎癥過程等[2]。近年來研究[3]表明CysC參與了心血管系統的諸多的病理、生理過程,CysC與動脈粥樣硬化如冠心病、外周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預后密切相關,有可能成為心血管疾病診斷及治療預后的重要指標。
本研究顯示,1級、2級和3級高血壓組患者CysC水平顯著高于無高血壓組的血清CysC(P0.05)。這一結果與唐燕等有關報道[4]一致,說明高CysC水平人群患高血壓的臨床風險較高。
CysC雖然被作為早期腎功能損害的敏感指標,但這種危險性不能被臨床常規腎功能預測,推測CysC通過其他途徑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5]。本研究發現不同冠狀動脈病變支數患者血清CysC水平之間存明顯差異,單支冠脈病變患者血清CysC水平顯著高于無冠脈病變組(P0.05)。隨著我國基礎醫學的發展,臨床對血清CysC的檢測越來越廣泛,有可能成為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嚴重程度及預后的預測的重要指標。進一步的研究CysC水平與老年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關性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中蘇,劉以林,王士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老年醫學分冊,2001,22(3):97-99.
[2]Ganda A Magnusson M.Yvan-Charvel L,et al.Mild renal dysfunction and metabolites tied to low HDL atherosclerosis [J].Circulation,2013,127(9):988-996.
篇5
MS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產生的共同途徑,MS的發病原理主要是在糖脂代謝紊亂的基礎上而產生IR,主要的臨床癥狀常常表現為中心性肥胖,血壓、血糖升高,脂質異常以及各種炎癥癥狀,極易引發2型糖尿病、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EH是MS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有的學者認為IR導致高血壓發病的唯一危險因素,也有學者認為IR是聯系EH和MS的共同因素。本文主要通過研究EH、MS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IR和CEH的關系,從而為臨床上預防和治療EH和2型糖尿病提供重要依據,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住院患者和住院體檢健康老年人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120例,女性患者80例,患者年齡均在60歲以上,年齡最大的有87歲,平均年齡為(70.2±5.6)歲,現將所有的老年住院患者按照病情分為EH組、MS組以及2型糖尿病組,并選擇同年期的健康老年人作對照,其中EH組患者有75例,MS組患者有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35例,健康組有50例,健康組的老年人中有肥胖者,但均未發現有EH以及2型糖尿病等疾病。
1.2 方法
測量所有調查對象的身高、腰圍、體重以及血壓等基本情況,并進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試驗前應該保持空腹禁食8h,次日清晨采靜脈血測定空腹血糖(FPG),并同步測定空腹血清抵抗素、TC、TG、空腹胰島素(FINS),用氧化酶法測定血糖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抵抗素水平,利用全自動生化儀檢測TC、TG水平,用放免法測定胰島素含量。
1.3 計算指標
體重指數(BMI)的計算公式:BMI=個人體重/升高(kg/m2);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的計算公式:HOMA-IR= FPG(mmol/L)×FINS(mU/L)/22.5。
1.4 統計學處理
選用軟件SPSS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所有計量數據均用x±s表示,用方差齊性來檢驗各組的計量資料,P
2 結果
EH組以及2型糖尿病組患者和健康組比較均存在IR現象,EH和MS組患者中肥胖者的IR較嚴重;MS組的體重指數(BMI)以及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均高于健康組,EH組的TG、TG水平均高于健康組,但ISI水平降低,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討論
IR是指胰島素外周的靶組織對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反應性和敏感性降低,導致正常劑量的胰島素產生低于正常水平的生理反應,IR直接促進血管壁的生長以及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從而引發脂質和糖代謝發生紊亂,進而導致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等疾病。很多學者認為IR只是EH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也有學者認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關,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生原發性高血壓也和IR有關。代謝綜合征(MS)主要是以IR為核心而引起代謝紊亂性的綜合性疾病,MS中的每一項代謝指標若發生異常都是導致發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患者一旦出現糖代謝異常,極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且M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也明顯升高。
本研究顯示EH、MS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正常時均已存在高胰島素血癥并存在IR,肥胖是IR的重要影響因素,肥胖可以通過IR作用機制從而引發EH和2型糖尿病等癥狀。根據李光偉的相關報道,IR是發生高血壓和糖尿病的共同因素,高血壓是IR的早期表現,而IR的晚期主要表現為糖尿病和高血壓引發的動脈硬化。本文研究表明,EH組以及2型糖尿病組患者和健康組比較均存在IR現象,EH和MS組患者中肥胖者的IR較嚴重;MS組的體重指數(BMI)以及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均高于健康組,EH組的TG、TG水平均高于健康組,但ISI水平降低。表明高血壓的發生和患者的年齡、HOMA-IR 、TG以及BMI等因素有關,但是隨著高血壓病情的不斷加重,HOMA-IR 水平并沒有明顯變化,說明IR是發生高血壓的基礎因素。同時糖尿病患者的IR水平和肥胖有密切的聯系。
綜上所述,EH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IR和心血管CEH關系復雜,影響IR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導致EH和MS發病的主要原因,而心血管CEH可能也有協同作用,兩者相互影響,也可能是導致老年EH合并2型糖尿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參考文獻
[1]胡堅,林展冀,賴諾昔利對原發性高血壓胰島素抵抗的影響[J].廣東醫學 2010,1 9(9):655.
篇6
近日在京舉行的中國老年醫學與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解放軍總醫院原副院長范利指出,我國跑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并伴隨著慢病化、高齡化、失能化、失智化、空巢化的特點,老年醫學專科建設要加快腳步。
范利介紹,我國目前共有老年病醫院133家、護理院173家、康復醫院376家:只有6.2%的三級醫院設立了老年醫學科,床位數不到2萬張;2014年衛生行政部門才將老年醫學科定位于內科學專業下屬的三級學科,評選的國家重點老年醫學科不到30個;目前全國老年醫學科醫技人員不到3萬人,大部分來自干部保健科,缺少老年??漆t師考核準入體系、醫技培訓體系和職稱評定標準;醫學院校的老年醫學專業課時不足,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有待豐富:缺少相關規范、指南、共識等:老年專業護理人員嚴重不足,據估計目前需要近1000萬名養老護理員,而實際數量不足30萬名。
范利說,老年醫學的理念需要與時俱進,應由單病診療轉向“全人”個性化診療,推廣老年健康管理模式,以老年綜合評估為核心,以早期篩查、信息管理、康復輔具開發為技術平臺,從疾病、體能、認知、心理、社會支持多層面全面關注老年健康問題,強調老年科、心理科、康復科、營養科等的多學科合作。
(來源:《健康報》)
篇7
1我國老年人群個體化醫療的發展需求
1.1現代醫學發展讓老年人群個體化醫療成為可能現代醫學正經歷由傳統標準化醫療向個體化醫療的巨大轉變。標準化醫療忽略個體差異,個體化醫療是以患者的大量信息為基礎,通過綜合分析各方面特點,制定出適合每位患者獨特的、最佳的治療和預防方案,提高治療的針對性以取得最佳療效。因此,美國現代老年醫學已從傳統亞??埔浴凹膊橹行摹钡膯尾≡\治轉向以“患者為中心”的個體化醫療,為老年患者提供全面合理的治療與預防保健服務,最大限度地維持和恢復患者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F代醫學的變革讓我國老年人群個體化醫療成為可能。
1.2人口老齡化增速促進老年人群慢病高發老年患者具有生理功能減退、儲備能力下降、功能殘缺等特殊的老年問題或綜合征,臨床表現為多種慢病并存或多重用藥引起藥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病情易受心理、精神、社會和家庭環境諸多因素的影響。中國老年人口已經突破2億,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2025年前,將以每年100萬人數增加,預計20世紀末,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的33%[5-6]。人口老齡化的增速促使老年人群慢病高發,并形成以下特點:未富先老,發展極度不平衡;老年人群壽命延長,失能、半失能與空巢老人的數量增多導致社會養老剛性需求增加;國家養老體系和醫療保障體制尚不健全;部分老年人群期望安度高質量的晚年生活,醫療消費標準增高。
2我國老年人群的個體化醫療現狀
現代醫學發展對醫療衛生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并促進個性化醫療的進步,但全面實施老年人群的個體化醫療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和障礙。老年人群數量激增與各方需求之間的矛盾將影響我國老年人群個性化醫療的推進。
2.1老年醫學專業開設數量與質量難以滿足老年病??瓢l展需求高等醫學教育對老年醫護人員個體化醫療知識的掌握至關重要。當前老年醫學和老年健康服務業的發展遠不能滿足社會老齡化的需求。其中,老年醫學專業人才的嚴重不足是主要的問題。調查顯示,我國222所醫學院校中,59所建立了老年醫學專業[7],存在部分學校課程設置上有缺陷,專業師資不足,臨床教學實習基地缺乏等問題。部分醫學院校老年醫學專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尚無統編的老年醫學教材、課程設置和教學大綱,在校期間沒有開展系統的老年醫學理論教育或臨床實踐:科學學位型研究生課題涉及衰老機制偏少,臨床實習匱乏;專業學位型研究生接觸臨床相對較多,臨床工作能力較強,但其科研培養時間短,科研能力相對較差[8]。極少的三級綜合型大醫院設置老年病???,開展老年醫學教育培訓的合格師資和基地缺乏。部分老年人??漆t院或護理院正在積極籌建中,專職醫護人員相當匱乏。與我國部分醫學院校老年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相似,我校老年醫學專業掛靠于臨床醫學專業(老年醫學方向):專業設置上缺乏獨立性;課程設置僅在臨床醫學專業基礎上,增設了老年醫學(36學時)和老年護理(32學時)兩門課程,學生只了解老年病醫療與護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后期臨床見習和實習與臨床專業完全相同,沒有老年??茖嵙暬兀c老年個體化醫療標準相差甚遠。
2.2患者和醫護人員缺乏對個體化醫療相關內容的深入了解在我國,個體化醫療尚處于發展階段。由于教材內容更新緩慢,個體化醫療尚未編入醫學教材,國內一流院校的個別學生通過科研學術活動初步了解個體化醫療,我校作為普通醫學院校,臨床專業(老年醫學方向)的學生在校期間對個體化醫療內容體系了解甚少。廣大患者即使存有簡單的個體化醫護需求,但由于醫療費用和醫療模式的制約,對廣義的個體化醫療需求已望而卻步,對于基因組學等深層次的個體化醫療知識更是聞所未聞。另外,由于我國目前以傳統醫療模式為主,大部分醫護人員仍按照傳統醫療模式為患者服務,缺乏個體化醫療信息與內容的接觸。調查研究顯示部分醫護人員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9]。
2.3尚不完善的老年病樣本庫阻滯了個體化醫療的高質量實施目前我國大部分醫院的老年病樣本庫是按照疾病種類建立,不利于老年疾病機制研究和個體醫療的高質量實施。未來老年醫學研究應對衰老起因、老年疾病特征與防治措施進一步探討[10]。明確發病與衰老的相關機制是預防和治療老年疾病的基礎,從分子生物學、基因層面去揭示發病和衰老的原因,盡快實現“從基礎到臨床”。病變部位的標本對于發病機制研究、診斷性生物標記物篩選、靶向治療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建立包含患者血液、尿液、臟器組織及個人家庭情況、心理特點、社會關系等信息的符合老年病和抗衰老研究的規范化樣本庫,是老年醫學的基礎,這讓高質量的個體化醫療成為可能。通過高質量生物樣本與完整的臨床信息,分析歸納患者的各項檢查與診斷情況,形成一個綜合、巨大的數據庫,制定個體化治療策略,讓患者得到較好的治療[11],真正實現“基礎到臨床”。
2.4缺乏制度保障的老年醫學職業資格認證限制了老年個體化醫療進程我國目前非常缺乏老年人??漆t院或老年護理院,尚無老年醫學專業執業資格證和許可證設置制度,政策方面亦未出臺對患者醫療信息采集的保護措施,這些不利因素都大大限制了老年人個體化醫療的進程?!蛾P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醫療機構要積極支持和發展養老服務,有條件的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應當開設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數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復護理;加快培養老年醫學、康復、護理、營養、心理和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門人才,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大專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12]。由此看出,國家高度支持老年醫學建設,各項制度的落實會逐步推進老年醫療個體化進程。
3我校老年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新思路
3.1我校老年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老年醫學(GeriatricMedicine)是預防和治療與老年相關的疾病,最大限度地維持或恢復患者的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學科[13]。個體化醫療以個體獲得最優質的健康為目的,而不單是治療疾病,這與現代老年醫學教育相吻合。未來老年醫學將以老年綜合評估、多學科團隊協作、中長期照護基地聯網為特點。其中,多學科聯合工作是老年醫學的突出特點,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護理、保健醫學、社會醫學、老年生物學和老年心理學等。多學科融為一體,相輔相成,蓬勃發展。另外,在個體化醫療背景下,大數據云計算理應成為老年醫學專業學生必須掌握內容。顯然,目前我校老年醫學專業人才培養中的課程設置、教學大綱、后期臨床實踐諸方面都遠遠不能滿足現代老年醫學和個體化醫療發展要求,老年醫學專業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3.2我校老年醫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3.2.1獨立設置老年醫學專業:教學大綱要求與課程設置對未來醫生的培訓、考核、醫療水平的評價等有很大影響。老年醫學起源于臨床醫學,專業領域上息息相關,但老年病的發病機制、治療策略與途徑有其獨特性,學生將來從事的工作和服務對象大多與老年人有關?,F代醫學與老年個體醫療的強勁發展促使老年醫學逐漸走向學科交融式發展。因此,我校老年醫學理應成為獨立的專業設置,并按照現代老年醫學和個體化醫療的發展需求,重新設置教學大綱、課程安排和后期實踐教學,突出個體化醫療特點,以適應老年醫學的快速發展和個體化醫療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3.2.2更新現有教學大綱、課程設置與教學模式: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促使老年醫學教育與人才培養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領域,也是未來老年現代醫學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教學大綱、課程設置都需要突出老年特色,除醫學與護理知識的學習外,需要開設心理學、社會學、營養學、人文關懷等課程。另外,由于個體化醫療對于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出了新見解,分子診斷、大數據等課程也需要列入教學大綱的新要求。另外,新設置的教學大綱,利于現代醫學知識的融合、傳授,便于學生對授課內容的整體掌握,模塊化教學模式有必要取代傳統教學模式,后期實踐教學也應著重老年疾病機制的探討、診斷與防治,以促進個體化醫療的實施進程。
篇8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中選取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其中治療組50例患者中女性為28例,男性為22例,年齡為66~88歲,平均年齡為70±12歲,平均患病時間為20.22±15.23年,50例患者中初中學歷及以下有15例,高中學歷25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0例。未服用抗壓藥時以上患者收縮壓均≥140mmHg和舒張壓均>90mmHg。平均血壓值為(185.23±30.56)mmHg;對照組50例患者中女性為25例,男性為25例,年齡為67~82歲,平均年齡為70±13歲,平均患病時間為20.68±14.23年,50例患者中初中學歷及以下有14例,高中學歷26例,大專及以上學歷10例。未服用抗壓藥時以上患者收縮壓均≥140mmHg和舒張壓均>90mmHg。平均血壓值為(185.23±30.56)mmHg。以上患者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患者和肝腎功能障礙患者;同時排除惡性腫瘤患者;肺部結構發生病變,且癥狀較為嚴重的患者?;颊邔嶒炃熬鶎嶒炗凶銐虻牧私?,并且自愿參與,可以隨時退出,符合倫理學原則。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普通資料方面沒有顯著差異(P>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中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只給予依那普利藥物進行治療,每次5毫克口服,一天2次;治療組的5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則在給予依那普利藥物治療的基礎上,增加硝苯地平的使用。給予患者依那普利5~30毫克,硝苯地平藥片10~20毫克,服藥時間為每天上午7點~9點,一次性口服。對比治療組和對照組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進行不同的藥物治療方法后的效果,并對此進行分析討論。
1.3.療效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舒張壓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 Hg
有效:患者舒張壓下降未達10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lO~20mm Hg
無效:患者舒張壓較之前無變化,甚至出現情況惡化。
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100%
1.4.數據處理
所有實驗數據在實驗結束后均準確無誤地錄入到SPSS13.0軟件中進行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X2檢驗,當p
2結果
治療組患者在經過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的治療后,顯效患者25例(50.00%),有效為20例(40.00%),無效5例(10.00%);對照組顯效患者15例(30.00%),有效15例(30.00%),無效20例(40.00%)。p
表1 治療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不同藥物治療方法下的比較(n(%))
3討論
高血壓是老年患者冠心病癥狀的主要引起原因之一,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癥狀不但會在患者的生活中給患者增加治療難度,嚴重時還會危及患者的生命。由于老年患者的年齡特點身體較為虛弱,因此在用藥方面需對應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藥物。
硝苯地平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的治療中,可明顯使患者的心腦血管的并發癥減少。此種藥物主要通過使患者的血管平滑肌鈣離子轉運,致使鈣離子向細胞中流進,從而起著擴張血管,降低外周阻力的效果,同時還能增強紅細胞變形的能力,對患者的組織供血能力進行改善,建立起冠狀血管擴張和側支循環[2],使患者心肌出血部位的氧氣供給得到增加。依那普利的藥物治療效果,可以使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的全身血管舒張,以此降低患者高血壓,達到治療高血壓的效果[3],藥效作用較平穩,維持效果時間長。此種藥物還可以抑制患者的神經交感活動,阻礙患者體內礙緩激肽的分解,促使患者的前列腺激素分泌,并釋放,然后致使患者的血管發生擴張,達到血壓下降的目的。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對高血壓患者實施動態血壓監測的治療項目,已在臨床治療中廣泛的運用,證實了患者血壓的變化是具有規律性的,患者血壓通常白天會有所上升,在夜晚會有所下降[4],這種血壓起伏的差異會導致患者的靶器官缺血,從而導致受損。因此治療組中的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使用時間通常為白天,可使患者白天血液中所含藥物濃度高于夜間血液藥物濃度,降低夜間血壓差異,使患者的血壓維持在理想水平[5]。
根據本文研究顯示,在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舒張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過程中,依那普利聯合硝苯地平使用,在治療冠心病合并高血壓老年患者時,治療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徐建紅,趙依農,周少軍等.硝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8):2223-2225.
[2] 田文亮.硝苯地平聯合依那普利治療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研究[J].吉林醫學,2014,(32):7139-7139.
篇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Yixinshu capsule combined Maixuekang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Methods A total of 70 elderly diabetes and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diabete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received oral vitamin B1, oryzanol, cobamamide and metoprolol fo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Yixinshu capsule combined Maixuekang capsule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clinical symptoms score, laboratory indexes and clinical effect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and total score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Elderly diabetes; Cardiovascular neurosis; Clinical effect
心血管神癥屬功能性神經癥, 是一種主要表現為心血管疾病相關癥狀的臨床綜合征。心血管神經癥可以單獨發生, 也可在器質性心臟病的基礎上發生[1-4]。現代醫學認為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可調節心血管系統, 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主神經[2]。作者就本院采用益心舒聯合脈血康膠囊治療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了研究,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2型糖尿病心血管神經癥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參與研究的7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35例。觀察組男14例, 女21例, 年齡59~79歲, 平均年齡(66.5±5.3)歲。對照組男13例, 女22例, 年齡60~81歲, 平均年齡(67.5±5.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觀察組和對照組均進行糖尿病綜合管理治療, 即口服降壓、降糖及調脂藥物, 并控制體重、飲食及適當運動。研究前調節控制患者的血壓
0.133 kPa)及糖化血紅蛋白(HbAlc)
觀察組則服用益心舒膠囊3粒/次, 3次/d;脈血康膠囊3粒/次, 3次/d。治療時間為28 d。
1. 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胸悶氣短、胸痛、心悸、出汗、頭暈頭痛、睡眠障礙、疲勞)進行評分, 各癥狀以總分10分進行疼痛評分。②化驗指標:分析比較兩組治療前后血漿粘度、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纖維蛋白原( FIB) 、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2 h PBG)。③比較兩組臨床療效。
1. 4 療效評定標準[6] 根據尼莫地平法計算的總評分減少率評定療效。治愈:評分減少>75%;顯效:評分減少50%~75%;有效:評分減少30%~49%;無效:評分減少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 觀察組的胸悶氣短、胸痛、心悸、出汗、頭暈頭痛、睡眠障礙、疲勞評分及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化驗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各化驗指標較治療前均明顯改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2. 3 兩組患者療效比^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5.71%, 高于對照組的34.29%,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
3 討論
心血管神經癥的西醫治療以β受體阻滯劑和谷維素為常用藥物。β受體阻滯劑能選擇性地與β腎上腺素受體結合, 拮抗神經遞質和兒茶酚胺對β受體的激動作用, 通過抑制腎上腺素能受體, 降低心率, 減弱心肌收縮力, 降低血壓, 減少心肌耗氧量, 避免兒茶酚胺對心臟的損害, 改善左室和血管的重構及功能。谷維素系阿魏酸與植物甾醇的結合脂, 能改善患者緊張、焦慮情緒, 穩定睡眠, 亦可改善患者的自主神經、精神神經功能失調和內分泌平衡障礙情況[7-12]。因此神經衰弱癥患者可采用谷維素調節自主神經功能, 降低心肌興奮性, 改善心肌的血液供應, 從而起到調節作用。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 觀察組的胸悶氣短、胸痛、心悸、出汗、頭暈頭痛、睡眠障礙、疲勞評分及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 (P
糖尿病在中醫理論上屬消渴范疇, 病癥過久會導致患者瘀血阻絡、氣陰兩虛、陰陽兩虛, 并可能隨著病程的延長發生多種并發癥, 尤其是老年患者[6, 7]。心血管神經癥在中醫上屬于怔忡、驚悸、胸痹心痛、臟躁、眩暈、不寐、郁癥等的心臟神經官能癥范疇, 中醫診斷為陰陽失衡、氣血不足、氣滯血瘀、痰濁阻塞、痰瘀互結;臨床表現為心動不寧、心神不安、血脈不利, 發病原由:因內傷或外感致患者的心、肝、膽、脾、腎、胃等功能失調[8, 13]。益心舒主要由麥冬、人參、黃茂、五味子、川芎、山楂、丹參組成, 脈血康主要藥劑為水蛭。其中麥冬、五味子斂陰涼血, 黃茂、人參益氣養血、健脾肺氣, 川芎開郁暢氣, 山楂、丹參活血化瘀, 水蛭可走竄通絡[1-3]?,F代藥理中, 麥冬、人參、黃茂、五味子具有抗瘀勞、抗衰老、中樞興奮、降低血粘度、調節糖代謝、抗血小板、抗血栓聚集作用。山楂、五味子不僅增強免疫功能, 還能降脂及改善血流, 更能促進消化, 保護肝腎[8]。丹參、川芎、水蛭具有顯著抗凝、降脂、抗血栓, 改善血流的功能。諸藥合用, 安全有效, 無不良反應。
總之, 益心舒合用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糖尿病心血管神經癥效果顯著, 可改善患者的血脂、血糖、血液流變學, 益氣養陰, 生津安神, 通脈止痛, 活血化瘀,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曉娜, 王永生, 胡京光, 等. 心率變異性及心電圖藥物試驗在心臟神經官能癥診斷中作用. 臨床醫學, 2013, 33(7):4-6.
[2] 王凌芬. 脈血康膠囊合用益心舒膠囊治療老年糖尿病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57例.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1(8):
942-943.
[3] 黃賢勝, 宮春明, 趙紅蓮, 等. 心血管神經癥診治進展.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 8(1):93-95.
[4]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 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臨床診療案.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0:20-23.
[5] 王凌芬, 史穎, 焦紅蕾, 等. 益心舒膠囊聯合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消渴淋癥的療效分析.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 13(14):1672-1674.
[6] 王凌芬, 史穎, 焦紅蕾, 等. 益心舒膠囊合用脈血康膠囊治療老年糖尿病腎病40例.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5, 13(17):
1771-1773.
[7] 田紅. 脈血康膠囊治療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 糖尿病新世界, 2016, 19(7):16-17.
[8] 張德民. 用益心舒膠囊對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探析. 當代醫藥論叢, 2016, 15(15):43-44.
[9] 魏玲玲. 益心舒膠囊治療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臨床觀察.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8, 28(4):374-375.
[10] 王覺, 徐崇澤. 益心舒膠囊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療效觀察.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3, 11(10):1270-1271.
[11] 邢湘君. 益心舒膠囊治療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 中國醫藥, 2010, 5(2):103-104.
篇10
美國除了傳統的護理院(nursinghome)外,還有各種現代綜合服務的老年醫學診療、保健方法不斷涌現。這些新型醫療模式旨在全面提高醫療質量、便利老年患者和降低醫療消費。設置老年病房(acutecaref-0rⅡ1eelderly,ACE)。美國的老年病房一般設立在大型三級醫院,由老年醫學??漆t生負責,專門收治老年患者,并會同其他專科醫生對老年患者的會診與治療。該醫療模式能有效診治老年患者疾病,及時發現和防治老年病綜合征,縮短住院曰。開設老年髖部骨折專診(hipfractureservice)。老年人體質虛弱,容易摔倒,且老年人骨質疏松,從而導致髖部骨折發生率高。老年髖部骨折專科診療流程簡捷,由老年科醫生負責患者的術前評估、圍手術期處理和術后亞急性期診療與康復,可使老年患者盡快手術、減少并能及時處理術后并發癥,縮短病程和住院日,加速患者康復,降低治療費用。實施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subacuteandtransi.tionalcare)。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緩解或控制后,老年患者往往不能很快恢復,但其住院過久可能會引起活動能力下降、院內感染等問題,造成其疾病的惡性循環。在亞急性和過渡性醫療模式下,老年醫學團隊負責老年患者的康復理療、壓瘡治療、抗生素治療、腸內外營養、精神行為病癥等診療服務,并負責安排老年患者的出院后連續診療、保健以及指導相關機構改善社會和家庭環境,為老年患者在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控制后提供合理而安全的連續性診療服務,有利于患者恢復。開展全面的老年人服務項目(programofall—in-clusivecarefor血eelderly,PACE)。老年人服務項目是一種為衰弱老人提供基礎診療、預防、日問鍛煉與娛樂活動、急性病診治及慢病長期管理等全套醫療保健服務模式。老年科醫生定期對患者進行評估,及時調整服務內容和方式,對難以解決的病案邀請??漆t生會診。同時,為保證老年患者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使其能夠繼續居住在社區,減少住院次數和入住護理院的幾率,提高和維持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商議護理、診療方案。建立退休養老社區連續醫療(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ies,CCRC)。美國將退休老人聚居,對其提供連續性醫療、保健及日常生活服務與支持。大部分老人加入CCRC時屬低齡,比較健壯,生活能夠自理,CCRC為其提供基礎醫療保健和預防、及各種生活服務支持。隨著老年人年歲增長及急、慢性病患病率升高,需求逐漸增多,老年醫學團隊根據每個老人的具體需求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和長期慢性病管理,除急性病需要住院外,老年患者在CCRC社區可享受連續性的醫療保健服務。
3美國老年醫學教育現況
美國于1988年在全美內科資格認證中加入老年醫學專科資格認證考核,1995年設立老年醫學教育和培訓國家論壇,發表老年醫學和健康保護白皮書,包括老年醫學訓練、分布、應用的建議和獲政府健康體系資格認證人員所必須具備的條件,詳細列舉了醫學生、住院醫師、研究生、老年病??漆t生訓練、繼續醫學教育和資格認證的內容等。1998年美國老年病協會發表老年病??蒲芯可柧氈改希鞔_了老年醫學基本教育目標、核心教育內容及專業目標嘲。目前全美125所醫學院校都設置了老年醫學必修課程,旨在醫學生中普及老年醫學基礎知識,不少醫學院校還建立老年醫學臨床和研究中心。以及122個老年醫學??婆嘤柣?。老年科醫生需要經過系統性專業培訓和資格認證考核,包括取得醫學博士學位、3年住院醫生培訓后取得行醫執照,以及1.3年老年醫學??婆嘤柌⑼ㄟ^資格認證考核。
3.1老年醫學課程相關內容
美國老年醫學課程設置合理而全面,主要包括:①衰老的生物學:基因、生物化學、細胞、衰老進程的理論。②衰老的心理社會問題:正常行為、人口統計學和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政策問題、醫學倫理學和法律、社會資源和規劃、對老年人的態度、生物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③老年病及老年相關臨床問題:衰老過程中的器官組織解剖和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學、疾病和衰老相關障礙的流行病學和自然轉歸、評估和管理。常見問題有外科手術的評估、麻醉的選擇、事故和跌倒、住院相關損害、醫源性問題、營養問題、行為問題、社會問題。④老年人的評估和管理:面談和功能記錄、交流和相處技能、老年人體格檢查、特殊臨床試驗、臨床診治的做出、病歷的保存、預防醫學、循證醫學、臨床藥理學、康復、醫護團隊/科間合作、治療的連續和機構間交接、人道主義關懷。⑤老年病教育、管理和研究:規劃的制定和評估、基本原則和教學方法、教學的技能、研究設計和方法、研究技術、文獻回顧和解讀、規劃的管理。
3.2老年醫學研究生課程
研究生課程包括6類內容腳。第1類用于達到BHPr要求的老年病初級和高級咨詢專業人員的質量準入標準。第2類培養教員,保證老年病服務領域具有合格和優秀的師資。第3類培養研究生成為老年醫學教育的領導、骨干及學術專家。第4類培養研究生成為熟練的老年科醫師,勝任老年人健康和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第5類培養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包括綜述、制定科研計劃、科研實踐及撰寫科研論文等必需技能。第6類培養是為研究生獲得成為醫學管理者及從事臨床計劃、目標、評估等方案制定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其課程設置覆蓋了老年醫學所必需的所有元素。臨床訓練包括初級醫療、綜合老年病評估、院內院外患者的咨詢、護理院的醫療、家庭醫療、臨終關懷和姑息治療、康復、衰老的心理精神問題、醫學倫理、住院患者的救治、老年病的私人門診以及牙科和精神病治療??蒲杏柧毎ɡ碚撜n程和實驗室的實驗、與導師和實驗室成員討論預實驗問題、復習文獻、確定實驗內容、完成實驗內容、撰寫論文。管理訓練包括健康管理和美國醫學管理者協會課程、一些高級導師課程。
3.3老年病醫師資質證明
老年醫學是美國醫學專業委員會(AmericanBo.ardofMedicalSpecialties,ABMS)認證的2級專業組織。ABMS是美國醫師資格監督的初級實體。主修ABMS認證的老年病訓練課程的研究生必須完成內科學、家庭醫學、或心理/神經病學住院醫師的課程。經過1—2年的課程后,通過參加美國內科學和家庭醫學或心理學和神經病學委員會組織的考試,可以獲得老年醫學資質證書。
4對我國老年醫學醫療和教育的啟示
4.1發揮現代老年醫學的特點與作用
當今臨床醫學過度的專業化,不利于身患多系統疾病的老年人,導致他們輾轉于各個專科,得不到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增加了患者、家屬和社會的負擔。因此,老年科醫生首先在掌握全科知識基礎上應有側重的發展技術專長。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以老年患者整體健康需要為中心,綜合考慮患者生理功能和多種急、慢性病的相互影響,權衡各種診療措施的預期效果和不良反應,協調各專科的會診意見,多學科協作。還要系統考慮患者心理、精神和行為等方面的病癥,以及社會和家庭環境因素對患者健康和功能狀態的影響。
4.2騎立連續性健康保障服務的理念
老年醫學在教學中應將醫學實踐從疾病治療延沖割健康管理,使學生深刻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時,注重傳授健康管理知識、加強學生健康管理技能的訓練。另外,在健康管理中提供連續性的健康保障服務至關重要。老年人常患有多種不可治愈的慢性病,對其醫療服務需要一個連續的過程,即老年人在疾病慢性期、康復期可以在社區或家中接受繼續治療或功能康復訓練,如病情反復再回到醫院就診。美國的PACE項目即是一個比較成功的范例,值得我們參考和學習。我國應注重老年人養老保健工作,也需要大力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老年健康管理及健康保障體制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鼓勵學生積極投身基層健康促進事業。
4.3制定合理的老年醫學教育計劃
篇11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Luo Zhan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reating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Methods: Choosed 82 patients suffered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from Feb. 2011 to Sep. 2012 to divide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led group with 41 cases each other. The study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combined simvastatin and isosorbide mononitrate, the controll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mlodipine besylate only. Compared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in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led group(P
【Key words】amlodipine besylate, simvastatin, isosorbide mononitrate, senile simple systolic hypertension
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高血壓類型,主要表現為患者的舒張壓正?;蚪档?,收縮壓升高的癥狀,一旦不能夠進行及時的治療很有可能貴導致患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對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臨床治療該病癥的方式較多,均具有一定的臨床效果。本組研究回顧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2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老年患者的臨床資料,探究苯磺酸氨氯地平聯合辛伐他汀、單硝酸異山梨酯治療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對象是2011年2月-2012年9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2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老年患者,經臨床分級證實均為1-2級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齡62-83歲,平均(73.21±3.05)歲;排除合并心肌梗死、繼發性高血壓、糖尿病和腎臟功能不全患者,按照患者治療期間所采用的用藥方式不同,將82例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41例,觀察組患者41例,經比較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單一用藥方式治療。患者入院后給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療,每日1次,每次5毫克,于清晨空腹服用,治療6個月;觀察組患者采用聯合用藥方式治療,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聯合辛伐他?。咳?次,每次10毫克,晚9點服用)、硝酸異山梨酯(每日2次,每次20毫克)治療[1]。
1.3觀察指標
加強患者的臨床指標監測,采用ABPM系統[2]行治療前后治療后6個月24小時監測,記錄患者的舒張壓、收縮壓、脈壓等變化。注意患者的臨床癥狀變化。
1.4統計分析
本組研究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均數±平均數( ±s)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
2 結果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壓、脈壓等均發生明顯改善,均達到《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3]中規定的標準,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高血壓類型,隨著其發病率的逐漸升高和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有效控制該病癥是臨床面臨的重點問題。近年來,大量文獻中均報道收縮壓與患者的脈壓和心腦血管并的發生之間呈正相關的關系,是其一項高危因素。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治療較困難,在降壓治療時收縮壓降低的同時,舒張壓也降低,而當舒張壓低于維持重要器官的灌注所需水平時,心血管事件增加,故它的合理治療應是設法改善大動脈順應性,減小脈壓和/或設法減少心輸出量。同時,高血壓及血流的長期沖擊等切應力能促使內皮損傷,引起血小板聚集及釋放血管活性物質的失衡,血管收縮造成血栓形成。
二氫吡啶類鈣離子拮抗劑是治療老年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的有效藥物,長期服用鈣離子拮抗劑能夠明顯的改善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有效增加患者的血管內皮細胞合成,促進一氧化氮的釋放,提高大動脈順應性[4]。與此同時,鈣離子拮抗接還具有抑制血管平滑肌、抗氧化等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從而降低血壓。辛伐他汀為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抑制劑,抑制內源性膽固醇的合成。辛伐他汀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的機制如下:①直接激活NOs,引起內皮細胞NO的釋放,通過轉錄后機制使內皮細胞NOs mRNA表達上調,提高NOs活性。②增加LDL―c氧化阻力。③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和遷移.這一作用與其親脂性有關。④抗炎以及促進斑塊穩定作用。單硝酸異山梨酯主要藥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ISDN在體內代謝生成單硝酸異山梨酯(ISMN),后者釋放一氧化氮(NO),NO與內皮舒張因子相同,激活鳥苷酸環化酶,使平滑肌細胞內的環鳥苷酸(cGMP)增多,從而松弛血管平滑肌,使外周動脈和靜脈擴張,對靜脈的擴張作用更強。
本組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鈣離子拮抗劑苯磺酸氨氯治療,收縮壓下降明顯,但是觀察組患者聯合他汀類藥物和硝酸類藥物治療,顯著的改善大動脈的彈性,使舒張壓水平不致于過低。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無明顯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水平變化情況優于對照組,(P
參考文獻:
[1] 丁躍有,張維忠,邱慧麗,吳美枝,范明昌.5-單硝酸異山梨醇酯改善高血壓患者血壓以及血管彈性的臨床觀察[J].高血壓雜志,2011,18(07):109-110.
篇12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患者血脂異常是冠心病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1],調脂治療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他汀類藥物具有調脂、穩定斑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作用[2]。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被廣泛運用于老年患者的調脂治療。為探討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對老年血脂異常的效果和安全性,我們通過對86例血脂異?;颊邞萌鹗娣ニ』蛐练ニ〉幕仡櫺再Y料,對比分析其療效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我院老年科收治的86例老年血脂異?;颊?,均符合2007年《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4],根據危險分層需進行降脂治療,且排除甲狀腺功能低下、阻塞性肺病、腎病綜合征、慢性腎功能不全等繼發性高脂血癥、活動性肝炎等。將患者隨機均分為兩組,A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B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療,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及治療前的身高、體重、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血糖、血脂等資料,經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采用正常飲食,同時繼續原發病的常規治療,停用原調脂藥物2周,經2周洗脫治療后,進入觀察階段。A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商品名:可定,rosuvastatin,阿斯利康公司生產),10 mg/d;B組患者采用辛伐他?。ㄉ唐访菏娼抵绹硸|公司生產),40 mg/d;兩組患者均在晚飯后 2 h服藥,療程 8周。
1.3 觀察指標
分別于患者治療前和治療后14 d、28 d、56 d早晨空腹 (禁食12 h以上)抽血,做血生化檢測。檢測指標包括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還包括血清Lp(a)水平、肌酸磷酸激酶(CK),TC采用膽固醇氧化酶法(CHOD-PAP),TG采用甘油磷酸氧化酶一過氧化酶法 (GPO-PAP),HDL-C采用直接變構酶法,LDL-C采用直接選擇抑制法,以上指標均采用OLYMPUS AU5400全自動生化儀測定。用藥過程中記錄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3]
依據衛生部心血管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顯效:達以下任一項者:TC下降 ≥20%,TG下降≥40%,HDL-C上升≥10 mmol/L;有效:TC下降 10%~20%,TG下降 20%~40%,HDL-C升高(4~10) mmol/L;無效:未達到有效標準者;惡化:達以下任一項者:TC上升≥10%,TG上升≥10%,HDL-C下降>4 mmol/L。
1.5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方法進行兩組治療方法的兩樣本等級和檢驗(Mann and Whitney法),對兩個治療組病例各自在4個檢測時間的指標值進行方差分析,對經方差分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的再進行治療后3次檢測指標的均數與治療前均數的兩兩比較(Dunnett法),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變化情況分析
見表1。兩組間4項檢測指標治療前的差別均無統計學意義(P > 0.05);A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與治療前比較,治療后8周的TC,LDL-C均明顯降低(P < 0.01);TG治療后8周也有一定程度地降低;HDL-C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治療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B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療,與治療前比較,TC,LDL-C均明顯降低(P < 0.01);TG治療后8周也有一定程度地降低,HDL-C表現出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治療前后差別無統計學意義;對兩個治療組病例各自在4個檢測時間的指標值進行方差分析,對經方差分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的再進行治療后3次檢測指標的均數與治療前均數的兩兩比較(Dunnett法),顯示兩組的TC和LDL-C經方差分析,差別有統計學意義,進一步作兩兩比較,瑞舒伐他汀組較辛伐他汀組更早顯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療效比較分析
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療的43例患者顯效33例,有效9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67%;采用辛伐他汀治療的43例患者顯效22例,有效1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79.07%,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經統計學分析,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種他汀類藥物治療老年血脂異?;颊叩呐R床療效比較
注:*經秩和檢驗,Z = 2.754,P =0.006
2.3 兩組安全性分析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無嚴重不良反應發生,主要是腹脹等消化道反應,發生率低,癥狀輕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響繼續治療,未發現伴有 CK升高的肌肉疼痛。且治療前后的血常規、肝腎功能、肌酸激酶、血糖的變化水平經統計學分析,無明顯差異性。A組中有 1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B組中有 1例患者出現轉氨酶升高,停藥后轉氨酶恢復正常,B組中有2例胃腸道反應。由此可見,老年血脂異?;颊呤褂盟☆愃幬锊粌H療效確切,且用藥不良反應小。
3 討論
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血脂異常的發病呈現出日益增長的趨勢[5]。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致病因素,導致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是冠心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6],因此,調脂治療日益受到臨床醫生的重視[7]。降脂治療可以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和穩定富含脂質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降低死亡率。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LDL-C)為沉積在動脈粥樣斑塊中的主要脂質成分,高 LDL-C血癥能不斷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降脂治療十分重要[8,9]。有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明顯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水平[10],并使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下降約30%。老年血脂異?;颊卟捎盟☆愃幬镏委熞彩艿揭欢ǖ南拗?,主要顧慮是其安全性,如肝酶升高和肌病的發生[11]。由于老年患者身體臟器功能減低,并存著其他多種疾病,因此,聯合用藥時可能改變藥物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應盡量避免他汀類藥物與貝特類藥物合用,并重視檢測藥物的不良反應和用藥的安全性。實際上,面對眾多他汀類藥物,老年患者如何選擇安全性及療效好的他汀類藥物的研究較少。
瑞舒伐他汀是阿斯利康公司新近研發的一種他汀類藥物,是羥甲基戊二酰輔酶(HMG-CoA)還原酶抑制劑,它與HMG-CoA還原酶活性位點具有高度親和力,在現有他汀類藥物中半衰期最長,很少經細胞色素P450(CYP)酶系統代謝,因此與其他藥物交互作用少,是一種強效且相對安全的降脂藥物,有研究表明辛伐他汀具有良好的降脂療效[12]。
本研究觀察了瑞舒伐他汀與辛伐他汀治療老年血脂異常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兩組均有較好的安全性,且主要的不良反應相似,主要是腹脹等消化道反應,發生率低,癥狀輕微,患者均可耐受,不影響繼續治療,未發現伴有 CK升高的肌肉疼痛。瑞舒伐他汀組中僅有 1例出現胃腸道癥狀,辛伐他汀組有 1例患者出現肝功能異常,轉氨酶一過性升高,辛伐他汀組中出現2例胃腸道癥狀。
綜上所述,目前患者的病情強烈需要一種強效降脂藥物以提高降脂效果。因此,瑞舒伐他汀應在高膽固醇血癥的治療中成為一種重要選擇,并為需要進行調降脂治療的患者諸如冠心病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帶來更多的裨益。瑞舒伐他汀與辛伐他汀均為高效安全的降血脂藥物,但瑞舒伐他汀對老年血脂異常患者的降脂效果更為理想,對血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起效時間較辛伐他汀快,有效率較辛伐他汀高。根據本研究,兩種他汀類降脂藥在運用在老年患者上表現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較低的不良反應率,在排除可能增加他汀類藥物誘發肌病的危險因素后,高齡不是應用他汀類藥物的障礙。在密切監測肝腎功能、肌酶的情況下,有動脈粥樣硬化指征的高齡老人應當盡早適量地應用他汀類藥物,降低危險情況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李瑩,陳志紅,周北凡,等. 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對我國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預測作用[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4,32(7):643-647.
[2] 何坪, 殷躍輝. 阿托伐他汀對血管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J]. 中國全科醫學,2007,10 (16):1390.
[3]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定聯合委員會.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5):390-419.
[4] 瑞舒伐他汀中國注冊臨床研究協作組. 瑞舒伐他汀治療中國高膽固醇血癥患者療效和安全性的隨機多盲多中心對照研究[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3):207-211.
[5] 葉平. 老年人血脂異常的特點及治療[J]. 保健醫學雜志,2008,10(7):136-138.
[6] Nisssen SE. High-dose statin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notjust lipid levels[J]. Jama,2004,292 (11):1365-1367.
[7] 彭志平,王序. 血脂代謝異常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分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2):242.
[8] 秦兵.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脂蛋白及載脂蛋白觀察分析[J]. 實用醫技雜志,2008,15 (6): 4647-4677.
[9] Selwyn AP.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s of statins:LDL versus non-LDL effects [J]. Curr Atheroscler Rep,2007,9(4):281-285.
[10] 葉平. 他汀類藥物是抗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石[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2009,11(6):479-480.
篇13
1 "兩線并行"教學方法
"兩線并行"即教師知識傳授線與學生自主創造線并重,共同運用于教學實踐。傳統的授課方式只有一條線,即知識傳授線,教師將教材內容傳授灌輸給學生,這種方法以教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地位,缺乏深入探究,不利于知識內化以及能力的養成。因此,需要增加一條線,即自主創造線,在第一條線的展開過程中,教師通過諸如"成果導向"等教學模式的構建,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深入研究基礎上達到知識的內化和創造,這一過程也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以及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2 "知識傳授"教學方法的改進
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以教師為主體對于傳統文化及中醫學的一些基本理論的介紹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灌輸"也是需要的,這樣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點,進而為深入研究、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創新打下堅實的基礎。但這種"灌輸"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工夫,才能使學生將知識銘刻于心。
2.1教材語言轉換為教學語言 由于教材語言文言色彩較濃,專業術語、引經據典頗多,理論性強,照本宣科顯然不適合本科生教學。因此,教師需要經過內化后,深入淺出,轉變成通俗的、簡單易懂的教學語言,以學生能最大限度的理解為宗旨。同時可用案例、圖象及影視資料播放等教學方法作為理解的輔助手段。
2.2形象案例教學 收集與課程相關的各種人物傳記、逸聞趣事、醫事典故、歷史文化小故事等,一方面作為教學內容的有力支撐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案例教學使教學內容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易于學生理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前,本課程已收集到了諸如《中國歷代名醫傳》、《中醫藥趣聞》、《冷廬醫話》、《肯堂醫論》、《先哲醫話集》、《醫醫病書》、《吳鞠通醫案》、《臨證指南醫案》、《古今醫案按選》、《葉天士醫案精華》、《掃葉莊醫案》等十多種文獻資料中的案例。在此基礎上爭取進一步加以擴充,構建材料更為豐富并與課程具有密切相關性的案例類資料庫,進而使教材抽象的思想理論形象化、具體化與直觀化。
2.3藝術感染教學 通過播放影視視頻資料,使學生內心受到震撼。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已經收集到的視頻資料,如《跨越時空的文明--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紀錄》、《江南貢院》、《孔子萬世師表》、《黃帝內經:中醫醫史文化、醫理文化、養生文化》、《亂世郎中》、《醫癡葉天士》等近20部,下一步的工作即對這些資料進一步整理、篩選,提煉出適合向學生展示的視聽資料,不斷地推陳出新,尋找和收集使學生易于接受的、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并具有時代精神的優秀視頻資料,構建視聽資料庫。
2.4文化體驗教學 主要有兩種形式:①組織觀摩,即針對相關授課內容,選擇中醫文化景點組織觀摩,使學生更為感性的掌握授課內容。比如可依托上海中醫藥博物館的有利條件(此館即設在我校內,免費對外開放),把教學地點遷移到館內,針對授課內容帶領學生參觀各個相關區域,并做重點講解,如講到〈道文化--養生文化〉這一內容時,就帶領學生走進養生康復館。②學生自行體驗。由于課時有限、經費緊張等現實問題,教師推薦一些反映中醫文化的民間博物館、民間中醫診所等讓學生自行前往,直覺體驗中醫文化的力量。
2.5重視互動教學 在知識傳授中要注意的是,這種"灌輸"不是一言堂,在講課期間,教師應根據學生思維活躍、樂于互動的特點,不斷通過穿插提問、討論甚至辯論、表演等豐富多彩的互動形式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與此同時更能加深對授課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 "自主創造"教學方法的設計
隨著第一條線的展開,學生對新知識已初步掌握,而建構主義認為,"知識的獲得是學習者在一定情景下通過人際協作與互動實現意義建構與生成的過程。"[1]因此,學生需要通過協作探究來提升認知的層次,達到對新知識的遷移、應用和創造水平,實現知識的內化,這是教學的真諦?;诖?,筆者通過設計"成果導向"教學模式,激發學生進行知識的自主創造,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1"成果導向"教學 William Spady于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以學習成果為導向的一個教育學領域的新理念,隨后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高校實施,取得了明顯效果,得到了廣泛好評。成果導向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成果為出發點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相比,成果導向教學不是以學生必須學什么為出發點,而是以學生通過學習能夠做什么,能夠具有什么樣的能力、技能等競爭力[2],即在知識內化同時,培養各種能力。知識成果是形式,能力技能是實質。因此,它是一種強調能力培養、能力訓練的教育系統。[3]筆者在《中國傳統文化與中醫學》課程中注重貫徹"成果導向"理念,取得一些有益經驗。
3.2"成果導向"教學方法的實施
3.2.1 學習成果的設定 如筆者在講授到"儒文化與中醫學"這一單元時,在講解儒文化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先秦、兩漢、宋明)及其基本思想后,即提出"儒文化對中醫學的影響"這一課題讓學生以小組形式展開研究,撰寫研究論文,作為學習成果,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3.2.2 開展協作探究活動 上述課題可以分解成儒學三大發展階段的每個階段對中醫學發展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六個子課題展開論證。因此,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知識構
構成、能力傾向與認知水平,自行選擇研究方向并組成小組,通過收集資料、交流協作、探索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論文的初稿。
3.2.3學習成果的研討與提交 學生在完成研究論文初稿后,在課堂中進行匯報與展示,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和評論,同時教師進行輔導,提出完善建議,并說明理由。在多方意見的指導下,研究論文加以改進,并提交終稿。
3.2.4學習成果的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對學習成果的評價打分,對于能在高質量的論文期刊上得以發表的論文、獲得學校"大學生創新活動計劃"經費支持的研究論文等優秀學習成果,還要追加分數并發放小禮品??傊?,有了成果,學生體會到了求知的快樂、收獲的喜悅、激勵他們取得更多成功。
3.3成果導向教學體現的獨特價值 在小組協作探究,撰寫研究論文,獲得研究成果同時,更是培養了學生諸多能力。
3.3.1遷移運用能力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自覺地運用古代思想精華引導當今社會的發展。如在宋明儒學對中醫學影響的研究中,學生發現自宋以降,在儒學影響下形成的儒醫群體,其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技,是推進宋代醫藥繁榮、醫患和諧的重要力量。而在醫患糾紛不斷、醫生道德價值受到嚴重質疑的當下,如何培育醫學生核心價值觀成為日益關注的問題。學生認為可以擷取儒醫仁愛濟世、刻苦習業、求實不欺、人際和諧等思想精髓,有的放矢地融入到"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大氛圍中,進而使醫學生價值觀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這種思想不僅表現出較強的遷移運用能力,而且具有創新意義。
3.3.2分析批判能力 在對先秦儒學"仁愛思想"的深入分析過程中,學生發現儒家的仁愛思想存有差等,而這一思想也滲透進不少醫家的思想觀念和行醫活動。如張仲景主張醫藥"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把患者區分為上中下三等,有明顯的差等思想,對患者不能一視同仁。因此,學生認為對兩千多年前形成的儒家仁愛思想,不能全盤接受,對其糟粕,我們應堅決予以批判,這樣才能體現"醫乃仁術"的精神實質,進而構筑和諧的醫患關系。
3.3.3開拓創新能力 通過協作探究,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性。關注當下老齡化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醫學生希望在老年醫學的養生保健和疾病證治方面有所貢獻。在研究成果中,學生開創性的發掘出儒家所倡導的仁孝之倫理道德觀,天人合一、形神兼備之整體和諧觀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之世俗觀念等對傳統老年醫學產生了重要影響,并推動了傳統老年醫學的發展。這種發現另人振奮,為現代老年醫學的發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與探索。因此,我們決不能低估學生的開拓性,只要教法得當,創造力就會迸發。
3.3.4交流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 探究活動是以小組協作方式展開,學習成果也是以小組團隊形式體現的,因此在探究過程中組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必不可少,精誠合作相當重要。在整個成果獲得過程中,師生之間、協作組內、協作組間交流溝通非常頻繁,學生表達溝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為日后踏上醫務崗位,建立和諧醫患關系奠定了良好基礎。與此同時,組員間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幫助的團隊協作和團隊榮譽精神亦處處得以體現,這也是中醫藥科研事業謀求更好發展的重要保證。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