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流浪動物的來源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流浪動物的來源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流浪動物的來源

篇1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城市居民飼養寵物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然而許多城市不斷地出現寵物拋棄潮[1],加上城市流浪動物體系的不健全所造成的社會流浪動物消化能力弱等原因,流浪動物數量急劇增長[2,3],帶來了一系列生物倫理學、城市規劃等方面的問題。隨著合肥市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受城市流浪動物的困擾也逐漸增強,但是流浪動物本底資料仍十分匱乏[4,5]。為此,在安徽省動物學會、合肥市犬業協會小動物關懷中心的倡議下,安徽省動物學會學生分會、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安徽大學動物保護協會于2008年7月和2009年7月連續兩年進行了合肥市流浪動物的本底調查[6,7,8]。經過一個冬季和2010年合肥市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期間的城市流浪動物收捕之后,合肥市流浪動物的數量和生存現狀是否有所改善?在安徽省動物學會、觀鳥會和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支持下,安徽大學動物保護協會于2010年7月進行了合肥市第三次夏季流浪貓狗的生態調查。

1 區域概況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北緯32°,東經117°)(圖1),長江淮河之間、巢湖之濱,通過南淝河通江達海。全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7029.48 km2,建成區面積為224 km2。市轄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區和肥東、肥西、長豐3縣。合肥市可分為7種宏觀生境(圖2):大學城為代表的高校園區,占地共12萬平方公里,高校眾多如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等,人口數量多且穩定、食物來源多樣化;合肥市火車站為代表的車站生境,包括兩個火車站、五個汽車站及三個換乘中心,特點為人口數量大、流動性強;軸承廠石油庫沿線的老式居民區街道生境,受城市現代化進程影響較??;琥珀山莊為代表的現代社區生境,居民養狗氛圍濃厚、食量充足;杏花公園瑤海公園一線為代表的公園生境,人口流動性強、環境好;中心菜市場為代表的農貿市場生境,人口密度大流動性強,食物來源充足;天鵝湖畔為代表的建筑工地生境,人口稀少,食量來源較少,生活及建筑垃圾為主要來源;南艷湖風景區為代表的郊區湖畔生境,人口密度小,幾乎未收到城市化進程干擾。

2研究方法

本次本底調研前期,針對所有調查隊員集中培訓三天,內容包括對流浪貓狗的識別特征,流浪動物與家養寵物的區別方法,本底調查生態學方法和三種數據表格的使用方法。

14名調查隊員分編成2個調查隊,各調查隊再分成 2個小組,每組中至少有一名具有2008年或者2009年流浪動物本底調查經驗的領隊,同步進行流浪貓狗的調查工作。借助博冠牌雙筒望遠鏡,四個小組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樣線法徒步調查,每側視野范圍50米,重點調查大學城、火車站、各大公園及逍遙津一線、軸承廠石油庫一線老式居民區街道、芙蓉農貿市場、安居苑琥珀山莊、天鵝湖畔等各宏觀生境代表的地點。若調查過程中發現一只流浪狗,則由小組中兩人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的無干擾跟蹤,記錄其在半個小時之內的行為特征及受干擾行為特征,其他組員繼續沿路線前進。

最后,將所得數據輸入Microsoft Excel表格進行整理和分析,用SPSS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若方差分析的結果有顯著差異,則進行 Post Hoc多重比較檢驗。

3研究結果

3.1 流浪動物數量

2010年7月的合肥市區流浪動物本底調查共進行144h,每天出行調查時段為6:00~18:30,調查樣線長度約504km(調查速度3.0 km/h)。兩側視野各約50m,調查總面積約50.40 km2。調查到合肥市流浪動物59只,密度1.1761只/ km2。其中流浪狗21只,密度0.4167只/ km2;流浪貓38只,密度0.7594只/ km2。流浪貓的密度高于流浪狗的密度。

相比于2008年7月合肥市流浪動物本底調查結果[2],流浪動物密度明顯下降(見表1),流浪貓密度高于流浪狗。但由于流浪貓為夜行性動物,而調查是在白天進行,故流浪貓的實際密度應大于調查密度。

3.2 流浪動物的生境選擇

將合肥市流浪貓狗的棲息地結合地理位置與生態環境劃分成 7種宏生境類型,統計出各宏生境出現的流浪貓狗的數量(見圖2)。流浪貓活動范圍較活躍區域是大學園區和現代居民社區,其次是公園和老城區居民街道,活動范圍最少的是建筑工地、郊區湖畔、火車站和菜場。大學校園食物來源豐富,環境較為穩定安逸,適合流浪貓的生活特性,數量占首位;現代居民社區有較多寵物愛好者是流浪貓食物來源的保證,一些寵物拋棄現象也造成了該生境流浪貓數量較高;居民區、學校和公園的植被長勢較好,較多的墻角隙縫和花木草叢給流浪貓的棲息繁殖提供了隱蔽的窩址。從流浪貓微生境選擇的數據可知,流浪貓主要在垃圾堆中撿食為生,且選擇在灌叢花壇和墻角旮旯等遮蔽度較大的微生境棲息。流浪狗覓食及生存環境也主要為居民社區和街道,然而由于學生對于流浪狗的畏懼心理,數量相對少于流浪貓;菜市場人員驅趕造成流浪狗很少活動于此類公共場所;公園環境衛生管理較好,垃圾分類放置于垃圾桶里,流浪狗較難得到食物,數量很少;建筑工地、郊區湖畔等地食物來源不足,因此分布很少。

4 結果分析與討論

4.1流浪動物現行狀態分析

為了向有關部門和組織日后解決城市流浪動物問題時提供翔實且多元化的調查數據和信息,2010年夏季的合肥流浪貓調查在統計流浪動物數量的同時,也會關注并記錄流浪動物的行為狀態及規律,現做匯總分析如下:(1)流浪動物多喜歡在城市人工灌木叢里、垃圾區域等地方活動以獲得食物及避開強烈日照及人為驅趕,說明流浪貓狗主要受脅因素為食物、飲水和安全;(2)流浪動物在被發現時,多數全身較臟有污濁,皮膚及毛發多患有疾??;(3)只在高校園區發現了流浪貓和流浪狗的幼仔,其他生境均為發現流浪貓的幼仔;所發現的流浪動物均已成年,體型中等;流浪貓野外繁殖率極高,但由于起活動范圍較小且多為夜行性,所以很難看到;流浪狗的繁殖活動相對較低,幼仔存活率更低;(4)調查中所發現的流浪貓狗并非都為“土狗”,也有一些狗屬于名犬,但都有些身體表征殘疾或精神異常表現。在調查過程中發現一只“日本尖嘴”右后腿殘疾,一只“金毛犬”患有嚴重的皮膚病,一只“西伯利亞哈士奇”單眼損毀。通過這些表征現象可以推斷這些名犬是由于受傷或殘疾遭到主人丟棄。

4.2合肥市三年流浪動物密度走勢分析

4.2.1流浪動物的密度變化

2008年到2009年合肥市流浪貓狗密度明顯降低,流浪貓更為明顯,從0.8587只/ km2降到了0.2679只/ km2;從2009年到2010的夏季,合肥市流浪動物的總體密度有所回升,其中流浪狗的密度超過了2008年,總體密度也回升至1.1761只/ km2 。

4.2.2流浪動物的密度變化原因分析

1)2009年流浪動物的總體密度比2008年低。2009年,合肥市為響應建設和諧社會的號召開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設,流浪動物重點生境的改變嚴重影響了流浪動物的生存。4月中部博覽會在合肥舉行,為了創造良好的市容環境,合肥野生動物園為城市流浪貓、流浪狗緊急籌建了專門的“收容所”收容管理,這極大地減少了合肥市流浪動物的數量。2009年至2010年合肥市除了火車站改造之外沒有其他施工拆遷的現象,總體情況較穩定,生境類型無太多變化,為流浪動物的繁衍生存提供了機會,故密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2008年。

2)2009年流浪狗密度比流浪貓密度大的原因:流浪狗受人類的影響較大,對于流浪狗的捕殺每年都有進行。而流浪貓體型較小,活動輕便迅捷容易隱蔽,受人類生活影響較小,因此遭拋棄的流浪貓的死亡率低于流浪狗的,因此2008年調查結果顯示流浪狗的密度小于流浪貓的。另外此次調查的時間段都集中在白天,而貓主要在夜間活動,故今年調查所得流浪貓數量比流浪狗要低得多,但是從2008年白天與夜晚間的貓狗對比中我們仍可以發現流浪貓的數量與2008年白天發現的密度0.40只/2是持平并有所下降的。故從2009年的調查數據來說,合肥市流浪貓的密度仍是大于流浪狗的。

3)2010年流浪動物的密度相對于2009年增加的原因:這是我們第三次進行調查,在路線和調查區域上有了明顯側重,所得的數據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是有所增加的,這在今年是已預見的。在2009年對特殊地域的對比中,如火車站附近的新蚌埠路與物流大道交匯處附近前年發現流浪動物4只,今年2只;合肥老火車2008年發現流浪動物群體,2009年由于修路的主要原因,未曾發現,可以看出流浪狗的數量在數據的調查結果上是比2008年多,同時要理性的看出基于上述原因,流浪狗的密度在2008年密集區域是呈下降趨勢的,2010流浪動物數據是建立在前兩年調查總結后的基礎上,數據更加能反映出合肥市流浪動物在高頻出現區域的分布狀況。

致謝

感謝合肥市犬業協會小動物關懷中心、安徽省動物學會與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團委提供的經費支持和技術指導。感謝安徽大學宋秋婉、董宇、蔣瑩、李丹丹、王凱晨、汪蘇成、崔星、王齊、晏紹飛、顧成波、胡逸靈、任碩、王金剛、謝長輝、張晶、湯玉洲、李婷婷、呂文曉、李明月、劉艷、陳月、李振、劉偉燁、王超然、朱園園、張深彩、謝然、馬晗、陳巍巍、徐龍、梁爽、張冰雪、余玲玲、張萍、章臻、曹玉言、金建、郭宇、李龍杰、劉源濤、郭璐、等同學在此次調研和動物保護工作中的努力付出和支持!

5 參考文獻

[1]蔣志剛,郭曉輝.北京市區流浪貓密度的初步抽樣調查[J].野生動物雜志.2007,28(1):3-6.

[2]Fitzgerald B M,Karl B J.Home range of feral house cats(felis catusl.)in forest of Orongorongo Valley,Wellington,New Zealand.New Zealand Journal of ecology,1986,9:71-81.

[3]Page R J C,Ross J,Bannet D H.A study of the home ranges,movements and behaviour of the feral cat population at Avonmouth Docks.Wildlife Reasearch,1992,19(3):263-277.

[4] 李凌.合肥新聞網 2009,2.合肥召開09年重大項目調度會計劃投資近200億.ah.省略/hfnews/2009-02/26/content_15799941.htm

[5] 陳媛媛,葉琳玲.中安在線-合肥晚報 2009,4. 合肥野生動物園流浪貓狗收容所開門

ah.省略/system/2009/04/20/002244452.shtml.

[6] 侯銀續 ,張保衛,楊廣嵐 ,周立志.合肥市夏季流浪貓狗的初步調查.野生動物雜志.2009,30(1):9-13.

[7]侯銀續,張保衛,周立志,李進華.合肥市夏季流浪貓流浪狗行為時間分配的初步研究.野生動物雜志.2009,30(2):88-92.

篇2

3、建立寵物醫療體系,解決流浪貓問題,要出臺相關法律,特別是遺棄寵物的處罰;

4、建立寵物醫療體系;

篇3

1.流浪狗引發的社會問題

通過觀察周圍的流浪狗現狀,可以對流浪狗引發的社會問題歸納如下:

(一)流浪狗對人類健康和生活環境產生的影響

由于沒有固定的食物來源,流浪狗主要依靠垃圾來填飽肚子,這樣容易使流浪狗感染細菌導致死亡,尸體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處理容易導致傳染病的發生。另外,流浪狗本身攜帶的病毒以及寄生蟲容易通過排泄物等滋生傳染病、瘟疫等,影響人們的衛生環境和健康。有一部分的流浪狗有一種被拋棄感,因此往往會產生仇視人的情緒,為了保護自己就去攻擊路人,尤其是懷孕和曾經受傷害的流浪狗主動攻擊他人的概率更大,這樣就會對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二)流浪狗咬傷人引發的費用賠償問題

流浪狗咬人在我們的周圍經常發生,由于大部分的流浪狗沒有打過疫苗,因而在咬傷人之后容易引發狂犬病。但關于流浪狗咬傷人的賠償問題始終沒有一個定論。針對流浪狗咬傷人引發的法律糾紛,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沒有法律依據,無從下手?!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7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边@是對養狗人的責任、在第三人存在過錯及受害人存在過錯時相關的法律規定,并沒有體現無主流浪狗在沒有第三人過錯時咬傷人的賠償依據。

2.流浪狗問題產生的原因

流浪狗的產生有很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養狗人缺乏責任意識,以及政府沒有及時的出臺相關的立法規定流浪狗的管理制度,同時社會也沒有為大量涌現的寵物做好收養準備。

(一)流浪狗產生的個人原因

隨著城市老舊民房的拆遷、年輕夫婦生育小孩的需要、主人離異或去世等家庭變化和變故,以及迫于家庭其他成員和鄰里左右的壓力等客觀原因,造成了流浪狗的大量出現。同時還有養狗人的主觀原因,例如:由于寵物狗生病,主人不愿意承擔過高的辦證費和醫藥費。養狗時間長了,主人厭惡了寵物狗的生理特性,對狗沒了興趣,喜新厭舊。寵物狗主人的責任心缺失是導致流浪狗產生的主要原因。

因為沒有法律對保護小動物的基本權利進行規定,所以主人在拋棄寵物狗時很少會想到承擔責任。責任是一種能力,要引導市民做個負責任的養狗人,對養狗的市民加強宣傳和教育是很重要的。

(二)流浪狗產生的政府原因

因為我國針對動物的立法起步較晚,所以在流浪狗法律規定方面很少,只有在地方性法規中有對于無主動物的管理部門的規定。

1.有關流浪狗管理的相關法律規定缺失

目前造成小動物大量被遺棄和殘害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沒有反虐待動物法和動物福利法案。我國對于動物保護立法起步較晚。在200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保護法(專家建議稿)》已完成,在這個建議稿中強調了我國未來不會對貓狗等寵物數量實施硬性數量限制,也不會對沒病痛的寵物實施安樂死。在建議稿的第五章中專門規定了關于寵物動物的保護涉及到寵物生命和數量等敏感問題并且規定寵物貓狗出門時,要戴胸牌、避讓行人等。同時也規定了寵物主人的責任,保護和救助流浪狗,規定了流浪狗留檢、收容、救助場所以及民間救助組織等。但是關于流浪狗的管理沒有系統的規定,并且對于流浪狗的管理部門也沒有細化規定。

2.地方性法規有關流浪狗管理的規定存在的缺陷

國內大部分地區對飼養寵物狗進行了立法,在這些立法中有關于流浪狗管理的規定。地方性法規主要規定了流浪狗的范圍,無人牽領的犬也視為流浪狗;規定養狗人的責任,養狗人應對其寵物狗注射狂犬疫苗,并取得犬類免疫證;規定了公安部門、城市管理執法部門、畜牧獸醫部門、工商部門、衛生防疫部門按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來管理流浪狗。

縱觀部分地方性法規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這些地方性法規有關寵物狗管理的規定非常詳細,從寵物狗的銷售、飼養、繁殖,包括養狗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有詳細的規定,烈性犬的具體品種,由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確定并向社會公布,可是這些規定在執行時很困難。首先是寵物飼養登記不到位。地方性法規規定飼養寵物狗應該辦理相關手續及證明,需要繳納一定的辦證費用,有很多飼養人因為辦證費用過高而不去進行養犬登記。其次是地方性法規規定的流浪狗管理部門的不作為。在大部分人眼里,流浪狗是相當危險的,地方性法規規定的流浪狗管理部門對于流浪狗的捕捉常常很被動,很多市民向這些機構反映,這些機構常常會找一些借口推脫不去處理流浪狗。同時這些機構也面臨著很多問題:流浪狗的數量很多,他們沒有足夠的空間收留流浪狗,沒有足夠的資金飼養流浪狗。最后是有關銷售狗、繁殖狗的規定欠缺。在地方性法規中對狗的銷售做了詳細規定,但很多地方性法規沒有對違反規定買賣狗做出處罰性的規定,還有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買賣狗時應該做登記。在大部分的地方性法規中沒有對狗的繁殖及結扎做相關規定,造成了狗的肆意繁殖,為流浪狗的產生埋下了隱患。

(三)流浪狗產生的社會原因

現在在社會上對流浪狗的救助主要依靠動物保護組織、社會團體以及個人。但是目前社團及個人的力量弱小,缺乏相關支持,很多的組織和個人無法維系對流浪狗的救助。與發達國家的動物保護組織相比,我國的動物保護組織起步甚晚。1992年12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在民政部注冊登記,2000年1月清理整頓后再次注冊登記。2001年,國內第一家政府批準的非營利性民間動物收容及保護機構成立。但令人困惑的是,沒有官方的承認,這類組織會陷入“非法組織”、“非法活動”的困境。

現在,很多的個人也加入到了流浪狗救助中來,他們多是是自發的。動物救助的志愿者們通過網絡等辦法收留被遺棄的寵物,為它們尋找合適的領養人。但是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他們實施救助的過程中,噪音和異味擾民、城市動遷、資金緊張等問題使救助者面臨著政府的壓力、社會的壓力,使他們居無定所、多次搬遷。很多志愿者由于不能忍受這些壓力而將收留的流浪狗重新拋棄。

3.借鑒國外對流浪狗管理的相關立法及經驗

流浪動物造成的各種社會問題由來已久,在西方國家甚至有超過100年的歷史。國外的很多國家解決流浪狗的問題,主要從加強流浪狗登記、繁殖源頭等來控制流浪狗的數量。

(一)國外有關流浪狗管理的相關立法

1.通過動物福利立法,保障流浪動物的權益

國外將流浪動物的管理提高到了動物福利的高度并進行了相關立法。動物福利的概念最早提出源于英國。按照國際上通認的說法,動物福利被普遍理解為幾大自由,即讓動物不受饑渴的自由、生活舒適的自由、免受痛苦的自由、生活無恐懼感的自由以及表達天性的自由。

現在在我國對流浪狗的收容還存在很多的問題,而國外早已有了有關動物福利的立法。1822年,世界上第一部與動物福利有關的法律在愛爾蘭通過。隨后,西方很多國家都紛紛從組織機構、規章制度等方面保障動物福利。20世紀80年代后,歐盟、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都進行了動物福利方面的立法,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中也寫入了動物福利的條款。歐洲的丹麥,瑞典,亞洲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日本等國家在20世紀90年代完成了動物福利立法,對流浪狗的收留與領養做出了嚴格的法律規定。

2.規范流浪狗收留和收養程序

在德國想要擁有狗的人,通常會到收容所去收養流浪狗,想要領養狗的人需通過考核,包括領養狗的動機、是否有照顧狗的經驗、家居空間、經濟情況等,通過審核者需簽署接受動物保護義工隨時追蹤及審查犬只生活狀況的法律文件,以此來避免犬只再度被拋棄。有些狗經過長期流浪或者曾經遭到虐待,會變得暴躁孤僻,對人有攻擊性,還有的狗有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重病,總之只要不再適合被普通家庭收養的,會被安樂死;通過了評估的狗會被絕育和疫苗接種,然后進入收養程序。

3.建立合理制度,支持公益團體收容流浪動物

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家主要依靠法律規定及社團監督兩方面規范養狗行為。在美國和日本買一條狗就意味著買了很多責任,大部分的法律規定養狗必須要為寵物辦理許可證,許可證要一直掛在寵物狗的脖子上,許可證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已注射過狂犬疫苗及主人的相關情況,這就為流浪狗找回主人提供了方便。在美國還通過立法強制給狗上保險來對養狗進行管理。日本將對流浪狗的管理納入到現代社會公共服務中。如果單靠捕捉來解決或減少流浪狗的問題是不可行的,要加以國家的立法?,F在大多數國家對流浪狗的管理主要在動物福利法完善的前提下規范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二)國外有關流浪狗管理的經驗

在國外很多地方有一些對流浪狗管理的創新辦法值得我國學習。在英國如果狗的主人無力飼養寵物狗,政府動物保護辦公室會接受這些寵物狗,并會酌情收取一些費用。還有很多歐洲國家設立了嚴密的流浪狗管理機構,并且在每個區的委員會指定一名狗管理員,管理員的職責是抓住并扣留任何走失的狗,如果狗的主人前來認領必須繳納一定數量的罰款和看管期間所有的費用。動物保護法基本完善的國家一般會采取捕捉,免疫,驅蟲,絕育,然后釋放流浪狗的方法,只有對有疾病和表現出攻擊性的狗實施安樂死。①

4.借鑒國外經驗建立完善的流浪狗管理制度

有些人認為現在關于人們基本生活權益都沒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何談這些不會說話的動物的權益保障。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現在我們國家一直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流浪狗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和諧社會的發展。由于我國關于流浪狗管理的相關法律的缺失使得越來越多的流浪狗出現,所以要借鑒國外經驗針對流浪狗管理進行詳細的立法規定。

(一)從立法上規定和完善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1.國家立法規定流浪狗的管理制度

捕殺流浪狗常被作為疾病控制項目的一個部分,但這只能暫時減少流浪狗的數量,我們應該通過立法從源頭上規范養狗人的行為和公眾意識來控制流浪狗。立法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規定:政府,社會,養狗人。并且這三個方面應該從國家立法以及地方性立法兩方面完善。主要從流浪狗捕捉部門、登記部門、飼養部門、收養條件來進行規定。對于捕捉的流浪狗應該進行電子檔案登記,流浪狗收容站應該給流浪狗必要的生存條件及關懷。將流浪狗的管理和寵物狗的飼養的規定相結合,對于寵物狗的銷售、飼養等方面進行嚴格立法,并且將流浪狗的管理部門和寵物狗的管理部門組合成一個部門來管理狗的問題,以此來控制流浪狗的數量。流浪狗日益增多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養狗人的責任意識缺失,在國家立法中應該充分強調養狗人的責任意識,并規定養狗人的相關責任及違反后應該承擔的法律責任。

2.地方性法規完善流浪狗管理制度

地方性法規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在充分落實國家立法的前提下對本地區流浪狗的管理做細化規定。可以從流浪狗管理部門細化,規定到每個社區,街道對流浪狗的管理部門。政府對于流浪狗管理部門經費補貼細化規定,為流浪狗的生存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政府在制定地方性法規時可以通過網絡、媒體等方式向社會征集寵物狗及流浪狗的管理措施來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同時也要將寵物狗的管理辦法和流浪狗的管理制度相結合,尤其是寵物狗銷售市場的管理,要完善銷售登記,并且在每個社區及街道建立完善的寵物飼養登記。

(二)立法完善流浪狗留置站的責任,完善流浪狗民間救助機制

流浪狗收容中心現在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政府部門設立的流浪狗留置站,還有一類是民間成立的救助站。政府部門設立的流浪狗留置站很少,在這幾年較大的城市才開始建立流浪狗留置站,這些留置站由于空間狹小,政府發放的資金較少,造成了很多流浪狗被收留后死亡的現象。所以應該通過立法來規范留置站的責任。

流浪狗的問題這么多年沒有得到解決,和流浪狗的救助社團存在的非法性有很大的關系。我國的流浪狗收容中心的成立主要依靠社會力量的扶持,以社會各界捐資維持、愛寵人士認養為發展模式。通過這樣的模式,能夠讓社會各界更多有愛心的人士參與進來,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保護動物生命做貢獻。流浪狗的民間救助站現在還僅僅停靠在個人的努力層面,現在應該通過立法規范民間救助機制。最重要的是要通過立法讓民間救助站的身份合法化,以更好的開展救助工作。

(三)從道德層面增強養狗人的責任意識

筆者認為應該通過道德和法律的結合來加強養狗人對狗的責任意識。要引導市民做個負責任的養狗人,應該對養狗的市民加強宣傳和教育。對這些養狗人定期進行培訓,講解狂犬病以及寵物狗的防疫免疫,樹立為自己的寵物狗做結扎的意識。還可以辦一些板報或雜志來增強養狗人對寵物狗的責任意識,以免讓這些寵物狗淪為流浪狗。

5.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現在對于流浪狗立法思考還不是很多,而對于流浪狗的社會討論卻很多。流浪狗的立法和管理制度及監督等問題還有待于深化和具體??紤]到流浪狗的逐量增加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有關流浪狗的管理在法律上的空白。所以本文通過對流浪狗產生的原因及引起的問題進行分析,應該通過立法及完善流浪狗管理制度來減少流浪狗的數量,同時應該借鑒國外有關流浪狗的相關立法及經驗的基礎上,加速對流浪狗引發問題的研究,以促進流浪狗管理制度的完善,切實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及流浪狗的權益,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張恩迪.野生動物保護原理及管理技術[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飛.動物保護窘境之思考[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3]周立志.論中國工作犬業[J].溫州大學學報,2009,(6):10-11.

[4]周宇,飛.關于動物保護的法律思考[J].綠色中國,2006,(3):23-24.

[5]侯銀續,張保衛.李進化.論流浪動物的收容管理[J].野生動物,2009,(2):5-6.

[6]周玉文.論流浪狗救助[J].農家顧問,2005,(24):22-24.

[7]柏立習.論凄苦的流浪狗[J].檢察風云,2007,(3):11-13.

[8]池鵬.看國外如何規范城市養狗[J].金融博覽,2009,(3):15-17.

[9]智敏.論流浪狗的收容整治[J].2007,(8):26-27.

[10]張志偉,王琴.狂犬病致死之研究[J].2007,(15):77-85.

[11]張楠,童琳琳.論流浪狗的救助[J].2009,(3):11-14.

篇4

參與人員:愛之家創辦人陳運蓮女士及義工數名、媒體暗訪小組、社會愛心人士、相關專家

活動流程:

一. 快一周暗訪及報道(11月23日— 11月29日)

1. 媒體暗訪食用狗經銷商家,觀察冬日狗肉餐飲現狀,探求食用狗來源,追查屠宰場地址,呼吁更多愛心人士參與行動

2. 相關專家對食用狗的健康指數進行分析,對冬日飲食進行指導

二. 快一周召集愛心人士(11月24日— 12月初)

1. 確定愛心人士人數,組織愛心人士小組討論營救食用狗行動方案

2. 組織愛心人士群體前往成都愛之家小動物救助中心進行探訪

三. 愛之家帶領愛心群體開展營救行動(12月中旬)

1. 愛之家創辦人陳運蓮女士及愛之家義工組織愛心群體一同前往屠宰場進行探訪

2. 愛之家帶領愛心群體對屠宰場的殺戮行為發出抗議并設法展開營救

3. 快一周對營救實況進行跟蹤報道

4. 陳運蓮女士向愛心群體及社會各界親自講述流浪狗救助經驗與食用狗營救實例,呼吁社會各界停止食用狗肉

5. 陳運蓮女士宣傳救助流浪狗的相關知識與重大意義

四. 快一周報道與總結

1. 參與行動的愛心人士代表對此次行動感受進行表述

2. 相關專家對此次行動做出討論和評價,并再次對冬日飲食進行指導

3. 快一周呼吁社會各界停止食用狗肉

愛之家提供資源:

1. 陳運蓮女士負責各環節中的相關經驗和知識的講解

2. 由愛之家工作人員組織愛心團體進行屠宰場探訪行動,協助活動順利進行。

快一周需準備:

1. 對此次行動涉及的所有暗訪或探訪地點的先行選擇與確認

2. 對此次活動的宣傳及各環節的跟進報道

3. 對相關專家的聯系和采訪

4. 對陳運蓮女士及愛心人士代表的采訪

備注:

1. 活動許可、保安措施等相關手續由快一周負責辦理,快一周需保證活動在合法安全的前提下展開。

2.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導致活動延誤或意外終止,愛之家不承擔連帶責任。

3. 雙方應在11月20日前簽署合作協議,確定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完成。

4. 在愛心人士進行愛之家探訪環節的過程中,由愛之家工作人員負責動物管理。如愛之家動物造成混亂或意外等,快一周不承擔相關責任。

附件1

篇5

隱喻是一種常見的語言修辭手段。人們通常把抽象的不熟悉的概念通過具體的、熟悉的事物映射出來,以便對前者有更好的理解,這一映射過程便是隱喻。萊考夫運用源域(sourcedomain)和目標域(targetdomain)之間的映射(mapping)以及映象圖式(imageschema)來解釋隱喻現象。目標域概念是人們想要表達的對象或事物,即本體;源域概念是被用來描述目標域概念的對象或事物,即喻體。他認為隱喻是從一個易于理解的源域概念映射到一個比較難理解的目標域概念,也就是從喻體映射到主體。例如:Timeismoney.(時間就是金錢。)就是通過“金錢”這個相對具體的喻體去認識、理解“時間”這個抽象的主體。和明喻相比,隱喻具有較強的宣示意涵,即不用“像、如”等字眼明示主體與載體之間的比較,而是在主體和載體之間暗中畫一等號。從傳統意義來看,隱喻一直被認為是修辭學中與明喻、夸張、擬人等并列的一種修辭格,在語言運用中起修飾作用。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分別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對隱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人們對隱喻的認識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從現代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看,隱喻不僅是一種語言現象或修辭手段,而且是人們對不同事物的特征建立聯系的一種思維方式,是人們借助于一類事物理解另一類事物的認知手段,是人們認知新概念、表達新思想、創造新意義的重要途徑。在人們的常生活中,隱喻無處不在,隱喻性思維和隱喻性表達也隨處可見。

二、影片中的動物隱喻

通常來講,在隱喻結構中作為源域概念的事物是接近人類生活或者為人類所熟悉的,它來源于人類與自然界的長期接觸和相互作用。人們通常以具體喻抽象,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不熟悉來實現隱喻過程。動物作為大自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人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人類對動物的特征、習性產生了深刻的認識,發現動物和人類之間在方方面面的習性上有很多的相似性,于是逐漸形成了以“動物喻人”的語言修辭手法,創造了許多形象生動而又意義深刻的隱喻,實現了兩個不同概念域之間的映射關系。動物隱喻的產生,滿足了人類交際和認知的雙重需要。在動物隱喻中,人們首先賦予動物以某些人的特征,然后又通過具有某種人類特征的動物來理解人類的行為。由于文化的相通性和動物本身所具有的相同屬性,動物隱喻在不同的文化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由于地理環境的不同、的差異以及生活方式和文化習俗的迥異,動物隱喻在不同的文化里也表現出了較大的不同的意義指向。例如,在中國文化里,由于狗以前只是用來看家護院或者狩獵追捕,地位低下,人們對其吆來喝去,充滿了厭惡和鄙視,所以狗的隱喻意義常常帶有貶義,如“看家狗”“狗腿子”“狗膽包天”等。而在西方,狗一向被人們視為mansbestfriend,甚至是oneofthefamilymembers。在西方人眼里,狗是忠實可靠的朋友,人們對其喜愛有加。因此,狗在英語中的隱喻意義是褒義居多。如aluckydog,Loveme,lovemydog,Everydoghashisday等。動物隱喻的運用使得人們的常語言表達更加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會有隱喻的運用,使之令人發省,有所感悟,以達到非同凡響的效果。英文影片《太空犬》《神犬小伙伴》《流浪狗之家》等都運用了隱喻的手法,增強了故事的生動性。

三、影片分析

HotelforDogs是根據路易斯·鄧肯的小說改編的,影片內容發人深省,堪稱一部喜劇片。該影片沒有華麗的臺詞和復雜的人物角色,更沒有氣勢輝煌的場景,描述了一對年少的親姐弟和一群流浪狗之間的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情節并不復雜,表現手法也很直白,卻通過一系列的對比、映襯及詼諧幽默的喜劇手法,將善惡之間、渺小與偉大之間、人性和狗性之間的強烈反差刻畫得淋漓盡致,震撼著我們的靈魂,激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共鳴。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16歲的安迪和11歲的布魯斯,他們是一對親姐弟,也是一對孤苦伶仃的孤兒。該影片還塑造了另一個主角Friday,一條聰明忠實的狗狗。最近福利社的黑人大叔給安迪和布魯斯安排的養父母是一對狂熱的音樂人士,每天忙于擺弄他們的樂器,對狗狗一點都不喜歡,甚至是討厭至極。可憐的Friday晚上不能在家里過夜,更為可憐的是,它還得經常自己出去找吃的。影片開頭刻畫了一位路人,故意捉弄Friday,而且引以為樂,結果被路過的灑水車淋成了落湯雞,手里的面包也很自然地被Friday給叼走了。這一幕讓人捧腹的同時也發人深省,這些或許正是對現實的一種裸的映射吧。

Friday一向忠誠,盡管它可以很容易地掙脫項圈,卻從來沒有背叛過它的主人。當它被那些打著“維護城市安全”旗號的所謂的專業人士抓走并關進動物收容所的時候,Friday依然曉得絕不能拋棄主人,所以它沒有放棄任何可以逃跑的機會。后來,Friday乘看守不備之時,掙脫了項圈逃了出來,并一路聞著主人的氣息找尋而來,之后形影不離地跟在主人左右。

一次偶然的機會,足智多謀的姐弟倆幸運地在附近找到了一間廢棄的酒店,而且已經有兩只非常聰明懂事的流浪狗把這里當成了暫時棲息的地方……不幸的是,這里條件相當糟糕,這兩只先前就入住的狗狗也非常臟,為了能讓這些小狗狗們住得更舒服,弟弟布魯斯憑借極高的創造天分和一雙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的巧手,和姐姐共同將一些被扔掉的常用品變成了各種具備機械原理的小奇跡,再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設計和發明了很多有趣且方便狗狗們的裝置:方便的食物傳送帶,好玩的“汽車門”游戲,完美的排污系統,等等。并在鄰居朋友的幫助下,徹底地將那間已經許久無人涉足的破敗酒店,變成了一個充滿著奇幻色彩的狗狗的天堂,不僅讓Friday有了容身之所,他們還將每一只能夠找到的流浪狗都安置在這里。修建好之后,姐弟倆開始在全城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狗們,有些是無家可歸,有些是慘遭追捕的危險,這些狗狗都在姐弟倆的關懷下住進了“流浪狗之家”。而他們也得到了來自社工夫婦的幫助和一個在寵物店工作的店員的物資贊助。漸漸地,“流浪狗之家”越來越熱鬧,聚集的狗狗也越來越多。糟糕的是,溫馨的“流浪狗之家”也引起了警察的注意,他們逐漸查到了這個地方。

后來執著的Friday又和5個少年“火”一起強攻了那個動物收容所,解救出了上百條流浪狗。它們都是被各自的主人拋棄后一直躲在陰暗的角落里,或是在骯臟的垃圾堆里尋找食物來維持生存,還要經常面對被收容的危險。在被解救的那一刻,它們奔跑在繁華擁擠的街頭,在Friday的帶領下,瘋狂地奔向那個屬于它們的溫馨的天堂?;蛟S它們覺得自己終于成了這一繁華都市的一員,哪怕是微不足道、令人厭惡的一員,所以它們興奮無比,盡情地撒歡,釋放著自己的能量。影片中的Friday就像一位很專業的F1車手,帶領著所有的狗狗們風馳電掣地橫掃了一切,以壓倒性的氣勢向那些所謂的維護城市安全的專業人士發起了挑釁。其中一位貪吃的狗狗依然不失調皮本性,還順便叼走了警車的車牌。那一刻,從時間和空間上都覺得它們真正成了這一繁華都市的一員。路上人流馬川,無不退讓三舍,注視并欣賞著這群流浪狗們的狂歡。

最終,警察和所謂的專業人士還是跟隨狗群而來包圍了這個“流浪狗之家”,并試圖重新把這些狗狗們收容。就在這一關鍵時刻,福利社的“黑人大叔”很虔誠地捧著“狗狗志”出現在眾人面前,他一條一條地深情地讀著每條狗狗們的來歷和悲慘遭遇以及被孩子們接到“流浪狗之家”的過程?!昂谌舜笫濉泵磕畹揭粭l狗狗的名字,它們就會乖乖地從他背后慢慢地站到樓梯臺階上亮相,每一條狗的應聲出場都深深震撼著在場所有人的靈魂。平時在人們眼里骯臟狂暴的流浪狗狗們竟然如此溫順,如此聽話,如此有秩序,就像一個團結和睦的大家庭。躁動的人群開始慢慢安靜下來,屏住呼吸,深切體味著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動和溫馨。“狗狗志”反駁了人們嘲弄和疑惑的眼神,喚醒了人們沉睡的靈魂?!昂谌舜笫濉闭驹谡x和人性的角度居高臨下地呵斥并及時打斷了警察和“專業人士”的惡行。

這位曾經有點自私的“黑人大叔”,也被這幾個孩子和這群流浪狗們深深打動了,在這些幼稚卻又偉大的靈魂面前他的靈魂也被感化了。此刻站在臺階上的身影是如此高大,散發著人性的光輝,人群中他妻子的臉上也交織著幸福的笑容和感動的淚花,這一刻她和他都救贖了自己的靈魂。于是他們決定收留主人公姐弟倆,并一起經營打理這個“流浪狗之家”。

四、結語

全片的無疑是流浪狗們從收容所被解救出來,在街道上狂奔的場景,恐怕所有的觀眾都在慶幸它們終于要奔向自由了,這一轉折的確是導演的高明之處,看似孩子們的計劃功虧一簣,實則是影片的?!昂谌舜笫濉辈峤谐龅谝粭l狗狗的名字,狗狗依次出現在長長的階梯上,人群也隨之驚訝歡呼,每條狗狗都有名字,每條狗狗都把這里當做真正的家,它們都被拋棄過,它們在城市里流浪,努力地生存;或許這也是安迪姐弟倆決心建立流浪狗之家的原因,他們也失去過一個家,他們也在尋找一個家,他們也像這些流浪的狗狗一樣在努力,沒有放棄自己和彼此。影片以狗喻人,隱喻的作用在該影片中被刻畫得淋漓盡致。甚至連舊酒店本身,也是被拋棄的,只有當它遇到這些狗狗和孩子時,才敞開胸懷,接納他們、保護他們。善良的姐弟倆救贖了可憐的狗狗們,狗狗們又救贖了市民的靈魂,善良的光輝終于被重新點亮,久違的人性放下了偏見、自私和冷漠,全體被感化的市民出資把這個破敗的酒店裝修一新,以前厭惡狗狗的搖滾專業人士也在這里為狗狗們獻唱,這里終于成了真正的流浪狗之家。

[參考文獻]

[1]劉瑞琴,等.英漢辭格對比研究[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9.

[2]劉瑞琴,等.英漢委婉語對比與翻譯[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10.

篇6

楊一諾的表妹很想養狗,曾問她養狗好不好玩?!拔矣X得養狗雖然有點麻煩,但是它會帶給你很多溫暖?!笨墒且虌寘s很擔心,覺得小孩子可能養了幾天就不想養了。楊一諾問了一圈,發現很多同學都有同樣的想法,而他們的家長也都有同樣的顧慮。楊一諾和小伙伴們商量之后,提出了“自由養寵聯盟”方案:通過公眾號、網站等形式,建立一個透明的寵物信息庫,為喜歡小動物的人們提供寵物長期或者短期試養服務。

JA社會創新挑戰賽海選的時候,楊一諾他們一共提交了三個方案,其中主推的還不是“自由養寵聯盟”。但沒想到的是,最后只有這個方案入選了20強?!氨緛碇皇请S便參加一下,沒想到能進前20。我們就決定要好好做,于是開始努力。”

楊一諾他們的方案得到了寵物商店、寵物機構的店主們的認同和合作支持。他們所糾結的最大的問題是:“自由養寵聯盟”的性質應該是偏營利還是偏公益?通常參加商業挑戰賽之類的活動,方案需要具備一個完善的商業模式?!拔覀冇X得有些動物本來就很可憐,如果你想賺錢,很有可能就不能很好地照顧到小動物的感受,比如短期試養一結束,它馬上就會被送到下家,經常折騰,它可能過得很不好?!?/p>

最終,楊一諾他們選擇了偏公益的方案。在比賽展示中,他們以一個普通白領的口吻,講述了一個試養寵物的故事,并且把所有的操作流程嵌在了故事之中。評委的反應可謂“十動然拒”(網絡用語,意思是“十分感動然后拒絕”)?!霸u委說我們的故事很打動人,創意也很好,但就是欠缺商業模式?!?/p>

篇7

篇8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在2010年3月28日14:20分左右,山西省臨汾市,鄉寧縣境內,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有153人被困井下,經過9個日夜的救護,有115人被救出。在沒有食物,在沒有食物,沒有音訊,只有無邊的黑暗和隨時有可能沒頂而來的大水??墒撬麄儾环艞?,他們堅信奇跡。奇跡不光來源于人類,在動物世界里也有時不清的奇跡在發生。

我家的樓下,有一只流浪狗。有一天我看見它已經懷上小狗了,但還在垃圾桶邊上找食物,我想,他一定是為了生小狗才這樣做的。過了幾天,在一個車庫里,它生下了許多小狗,那些小狗一直圍在那只大流浪狗身旁,不停地叫。母狗慈祥地看著它的孩子。啊這就是生命的延續!

雖然生命短暫,但是,我們卻可以讓有限的生命體現出無限的價值。于是,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珍惜生命,決不讓它白白流失,失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

巴彥淖爾市實驗小學四年級:朱倬煒

篇9

一、基于社交網站的公益組織營銷傳播

1.公益組織

公益組織是一種合法的、非政府的、非營利的、非黨派性質的、實行自主管理的民間志愿性的社會中介組織,主要活動是致力于社會公益事業和解決各種社會性問題。一般來說,組織的運營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大眾或個人捐資、志愿服務以及實物捐贈等。

公益組織在傳遞正義社會價值的基礎上提供服務,所傳遞之社會價值的程度影響著公眾對組織的認同感及給予的支持。社會價值指在在針對特定的社會問題時,組織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在社會、公眾中認為的必要程度,社會價值的創造旨在對某一社會問題,消除公眾的誤解,提高公眾的理解、包容與支持。這對于公益組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與利益相關群體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非常重要。

而公益組織的關系營銷,重點是關系,而不是交易,在關系的營造過程中,同時強調組織在社會中的價值,以及捐贈者、義工等相關者本身在某個議題上的價值。

2.公益組織依托的社交生態

服務于各種社會議題的公益組織越來越多,社會所能提供給予的資源便相對會變少,組織的傳播運營也因此更重要。作為資源有限的志愿型組織,公益組織應該善用每一種能與利益相關群體接觸的傳播工具。關系的建立最重要的一環便是讓組織與公眾有對等的創造和共享信息的機會,社交網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社交網站在社會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很大一方面是,社交網站上的信息共享本身促成了活動的演化。人們在社交網站上他們對于社會某事的描述、觀點、看法或呼吁號召,而分享這些信息的不僅是現實生活中彼此熟悉的人,更多的可能是陌生人。陌生人的支持恰恰是信息在社群媒體中傳播的關鍵。

二、公益組織在社交網站上的傳播研究

本論文選取全球最多用戶使用的社交網站Facebook,以網站上的動物保護組織為例,采用大數據分析工具進行分析。

選取了三個來自美國和中國臺灣的,以貓狗拯救為主的動物公益組織進行數據提取與分析。

分析數據截取的是2016年8月8日至2016年8月26日三個星期里,三個專頁的全站數據。

1.信息的類型

由數據可得,三個粉絲專頁之信息類型主要是圖片和視頻,臺灣的兩個公益網站“APA保護動物協會”和“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的信息形式皆為圖片,而美國的公益網站“Hope For Paws”則以視頻作為主要的形式。

2.用戶聚合狀態及參與方式

三個粉絲專頁的用戶參與活動時間點之對比中,有三個峰點,分別是“APA保護動物協會”的兩個峰點和“Hope For Paws”的一個峰點。第一個峰點是“APA保護動物協會”2016年8月14日的一則圖片信息,講述一只懷孕受困的狗被消防隊員拯救的故事。第二個峰點是“Hope For Paws”8月14日的一段視頻信息,描述一只瀕死的流浪斗牛犬被救援人員拯救并獲得重生的經過。第三個峰點是“APA保護動物協會”8月12日的信息,公告為愛心人士成立的流浪狗場中的狗免費打預防針。

在用戶的參與方式中,“點贊”是最多人執行的參與動作。而“Hope For Paws”中,用戶的“轉載”動作比較多,這可能與的信息以視頻為主有關。

粉絲專頁的信息中,不同類型的信息所獲取的用戶參與情況之比較。可以看出,用戶參與最多的是圖片和視頻這兩種形式的信息,其中,又以視頻獲得了最高的參與度。

三、公益組織在社交網上的營銷傳播之啟示

從研究中可看到,公眾對于感彩濃重的信息,參與的熱情更高,主觀形式表達的情感內容信息會獲得最為強烈及積極的社會支持。并且,對于某一事件的持續跟進與展示,能積累更多的關注度,保持公眾參與。而對于信息的展現形式,圖片與視頻此類直觀淺顯易懂形象生動的表達方式,更能吸引公眾的參與。對于非營利組織而言,服務過程的展現,對公眾的正向感知有推動的作用。

總而言之,公益組織在社交網站上的營銷傳播,要用適當的方法來展現與表達自己的社會價值,從而凝聚社會資本,捕捉大眾心靈,引領社會情緒,尋求社會對話,引領社會共識,而實現社會議題的被正視、被重視以及被解決。

參考文獻:

篇10

1、同輩底線:樂于做同輩中大家比較的底線,反正總有人倒數第一為什么不能是我呢?甚至希望朋友能對我產生關懷流浪小動物般的憐憫,頹頹廢廢,快樂加倍!

2、同輩,讀音是tóng bèi,漢語詞語,意思是同列,同僚。

(來源:文章屋網 )

篇11

包括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后;咳嗽或打噴嚏后;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后;手臟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后,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動防護

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并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并洗手。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境清潔。

3、避免密切接觸

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篇12

印度哲學家克里希那穆提認為,人們讀書、娛樂、交友、戀愛、結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動、興趣、愛好、權力與金錢欲望都是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獨的心,怕自己無事可干而感覺到孤獨,怕由孤獨感引發莫名的焦慮、恐慌與不安。其實,連上帝也知道孤獨是驅使人最好的手段。古版圣經里,人原本是一體,上帝嫉妒人類無憂無慮的生活,把人劈成兩半,一半為男,一半為女,讓他們一生下來就不得不面對孤獨與不完整,只有努力尋找到另一半,才能擺脫孤寂的折磨。

哲學把孤獨、死亡、自由和意義列為人類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課題。孤獨感引發人兩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是人的歸屬感。一是存在的焦慮。

歸屬感好理解:“我是誰的孩子?”“我的家在哪兒?”“我的團隊是什么?”或者“我是誰?”“我被誰需要?”“我的信仰,主義?”“我的社會身份是什么等等?”回答這些問題正是在滿足人的歸屬感。婚姻也常受歸屬感的驅使,明明知道對方不適合自己。但失去家的孤獨恐懼使人屈從在不愉快的關系里。

存在的焦慮是與生俱來,正如我們對危險的恐懼,是不被理性、邏輯能夠解釋的。只要活著,由孤獨引發的焦慮、彷徨、不可知、慌亂就無處不在。

其實,不管人們怎么努力逃避孤獨,孤獨感卻總在一生的每分每秒陪伴著我們。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話,孤獨就是靈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我們的文化如果積極認同人的害怕孤獨屬性,那么孤獨感就像饑渴和一樣,可以自然地表露并得到合理的滿足。因為,我們知道饑、渴、正好是人類快樂的來源,認同它像認同人要穿衣吃飯一樣。孤獨感也能給人帶來人際社會無窮的愉悅和滿足。

篇13

北京的犬只管理問題到底關節何在?秦肖娜日前接受了本刊的采訪。

第一部養犬條例的前前后后

《瞭望東方周刊》:北京市出臺關于養犬的規定已有近20年,它的過程和趨勢是怎樣的?

秦肖娜:說起北京的養犬管理法規,是從1994年開始的。90年代以后,北京養犬越來越多。當時北京是不允許養狗的,一經發現就上門打死。有的就在大街上打。這種打狗行為引起國內國外的質疑。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辦奧運會,以當時北京市委書記為團長的申辦代表團出去,常被媒體質問北京市打狗的問題。這樣,北京就想出臺一個法規,立法的目的其實還是限制養狗。如果不遵守這個法規,狗就要打掉。這樣,其實打狗就有法律依據了。1994年9月至10月,全社會大討論是不是允許養犬。在這個基礎上,制訂了《北京市嚴格限制養犬規定》,它是北京市第一次對養犬立法,也是全國第一個。

這個法規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有一些規定并沒有考慮上位法的相關規定。比如說收費的問題,發生爭執后的處理,還有養犬人的合法權益,沒收、收容的犬只管理等等。收5000元登記費和每年2000元注冊費的根據是什么?當年5000元錢是不少的錢,一般老百姓交不起,那就打你的狗,這是為了使打狗合法化。因為當時社會上許多人,是非常反對養犬的。我們主張人權,不主張狗權。等等。

這個條例在全國起了一個帶頭作用。后來廣州收1萬塊錢。這就是用高收費的辦法,達到減少養犬的目的。但是這個管理法規出來以后,養犬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都不交費。

當時這個政策的出臺,提議案的是北京百貨大樓賣襯衫的售貨員,是北京市人大代表。據她說下夜班她被狗嚇到過。當時主流媒體也在大力宣傳狗的害處,如:“養狗、養貓是資產階級行為,喪志,有錢人才養狗”,“狗在時期幫助日本鬼子,是狗奸”,“狗毛也帶狂犬病菌,空氣也傳染”等等言論都出現在主流媒體上。

但是,也有相當多的居民反對打狗、高額收費等做法。我當時在北京電視臺,就這個題目做過專題。在市政協討論時,幾乎所有的委員都反對。在市人大,當時也是一半對一半的意見,爭議非常大。希望能夠寬容對待動物的,基本上都是知識分子,學者、資深媒體人。盡管有不少人反對,當時還是通過了這個規定。

干部在轉變

《瞭望東方周刊》:后來為何能夠得到修改?

秦肖娜:這個規定出臺后爭議很大。我們每年都通過代表委員們向人大、政協提案。由于法規一直都沒有修改,還是年年打狗。這損害了北京的國際形象和社會安定。我們非常焦急和憂慮。

2001年,我鼓了好大的勇氣,向當時的市委書記反映了收狗費的問題,因為這是突破點。這位領導后來到全國政協當領導。我在一個活動上見到他,反映說收5000塊錢管理費。他反應的第一句話讓我很感動。他說:“這么高的費用!老百姓能交得起嗎?”我說,“是啊,交不起就打狗?!蔽艺f因為這個問題,影響了我們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官員的形象。他說,這個事得調研一下。

到了“十一”之前,又是全市打狗。2001年9月下旬,有家報紙在第一版登了一幅幾乎整版的照片,一個警察拿著棍子打狗,一個“小京巴”躲在車輪后面。標題是《北京開始治理違規養犬》。一個志愿者連夜送給我,我很氣憤也很郁悶,社會各界人士呼吁了這么多年,就一點都沒用嗎?就在報紙的白縫那兒寫了幾個字,“書記,請您閱,這是對我們北京市工作的表揚呢,還是批評?百姓說,現在我們就是綁票,不給錢就撕票?!比缓蠛灹宋业拿?,第二天就送給他。我記得當時是禮拜天上午,他馬上就說,星期一讓秘書處理這件事。過了“十一”就開始了全市的調研。

北京市法制辦就在各區、街道辦事處進行調研、座談,聽取各方面意見。我參加了西城區月壇街道的討論,當時居委會的一個老太太的發言給我留的印象非常深。她說:“收這么高的費用,我們不知道這費用哪去了。把這些錢給我們一些,肯定比現在管得好?!?/p>

這筆錢一年大概能收多少?2001年我們協會和市政協的一個副主席、一個老主席,還有市人大的領導,以及一些政協委員一共十多個人,到公安局養犬辦去調研。收的錢都用到什么地方了?每年人大、政協委員都在質詢這個問題。那天,在我們的追問下,當時的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總隊犬類管理科科長說,2000年是1億8千萬。

《瞭望東方周刊》:從剛才的故事看,城市管理者對于養犬管理的看法產生了很大影響?

秦肖娜:是這樣。城市的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管理者是否具有人文關懷理念,這也決定著有關政策。

同志當市長的時候,兩次批復了我們協會的報告,最后由北京市財政撥出一部分經費資助民間組織和個人給流浪貓做絕育。這在全國是首例,開了好頭。在國際上增加了北京的美譽度。

有人文關懷理念的領導,和他溝通,他會理解。過去春秋兩次例行投放毒鼠藥,在水、土中的積累污染環境,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毒鼠藥也和兒童患白血病直接有關。我們在這方面與領導溝通過并提了建議,領導很支持。市衛生局從2008年已經接受我們的提議,不再外環境撒放毒鼠藥了。這次修改養犬法,我寄予希望和期待。

民間組織應參與養犬管理

《瞭望東方周刊》:這次養犬管理辦法修訂的焦點是什么?

秦肖娜:焦點是以什么樣的理念來主導修改。我們首都愛護動物協會剛剛給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寫了一個報告,因為聽說目前這件事情是委托給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在做。交給第三方機構去做,我不反對。但是制訂一個動物管理的法規,不是純粹從法律上講,還要符合北京這個世界城市管理理念,具備關于動物的專業知識和懂得動物福利。要懂具體操作的空間。比如,規定成年狗超過35厘米就不準養,這顯然是不夠了解動物常規知識的人決定的。因為狗有沒有進攻性不在于大小,比如我們用的工作犬都是金毛之類的大型犬。我們希望這次法律修改,一定要更新理念。

還有,收登記費1000元,根據是什么?依據是什么?90年代是一拍桌子說5000,后來幾個人大代表在一起說5000太多,就1000吧。修改管理法規,要有理性的、對社會負責任、沒有利益關聯的社會公益組織參與,可能會增加客觀性。我們已經提交了一份參與法規修改的申請書。

《瞭望東方周刊》:按現行法規,養犬管理由公安機關負責,對此您是怎么看待的?

秦肖娜:由公安局來管狗還是有些問題。因為90年代時想要消滅北京城里的狗,用很強勢的辦法就是讓公安機關來管。

這個辦法制定出來后,全國又都在學,形成了一種慣性。其實公安機關是強制性的機構,在不違法情況下,公安機關就不用出來管。我們目前在河北省威縣嘗試把狗的收容等功能交給民間組織,南京也在這樣做。民間組織不用那么多的費用;第二個,民間組織有動物福利的理念和常識,就會做得更好一些;第三個,民間組織有公開性,是透明的,大家誰都可以監督;第四個,民間組織有熱情,都是志愿者,都是自己的時間、金錢來做這件事,有社會責任感,能杜絕政府做這件事的一些弊端。我們一直在呼吁把狗收容交給民間組織,狗的登記可以暫時由公安部門負責?,F在養犬人的素質是不一樣的,在目前階段,用公安部門登記還是應該的。但是收容,應該由政府支持民間組織來做。這樣做對政府有好處。

管理不好容易引發社會矛盾

《瞭望東方周刊》:對于政府部門來說,養犬管理到底意味著什么?一筆比較巨大的收入?一種負擔?抑或是一種可能影響社會和諧的因素?……

秦肖娜:養犬管理應該是城市管理工作的一個內容,出發點應該是預防疾病,保護民眾的身心健康。目標是促進社會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動物和諧。這就需要有一個從和諧出發的管理辦法。一個主導思想就是約束人的行為,包括養犬的和不養犬的人的行為。人的不文明行為在各個領域都存在,與動物沒有關系。養寵物就像醉駕與車沒有關系一樣,所以一定要約束人的行為而不是消滅動物。

《瞭望東方周刊》:現在有一個問題是,很多市民也反對養犬?;蛘哒f,確實因為別人養犬干擾了他們的生活,如何尊重他們的意見和權利呢?

秦肖娜:養犬引起鄰里糾紛和其他原因引起的糾紛是一樣的。目前社會轉型,民眾各種價值觀交錯也反映到養犬的問題上來。

矛盾是雙方的,我們的社會需要對人寬容,也需要對動物的寬容。除了極個別的情況和故意縱狗咬人外,動物一般都不會主動進攻人。我們的社會缺乏和動物相處的善意和常識。我們曾介入過一個案子,就是崔美善老師因管理院子里的流浪貓被告上法庭。原告見到院里的貓狗就會感到對他有威脅,甚至有棵桑樹也覺得有威脅,就去砍掉。十幾年來一直為這些事打官司鬧糾紛。只有大多數人知道為別人著想了,社會才會和諧,我們每個人才會安寧。這不光是對養犬人說的。社會急需公民意識教育和善良教育。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