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目前來看,我國有關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速度相對比較快的,而對于無線通信技術的運用來說,通常表現在多方面的特點之上的,其主要特點有一下幾個方面:1、移動通信技術。目前,我國移動通信技術可以說在全球發展當中仍處于比較快的國家,移動網絡的發展不僅能夠促進業務平臺朝著更為廣泛的方向發展,而且還不斷的朝向更多方面的客戶發展,據相關調查顯示,中國以逐漸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移動運用實現4G服務,而且采用這種網絡形式的用戶還在進一步的增多,依據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正在逐漸朝向5G服務的時展,這種快速而迅猛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2、藍牙技術的發展。藍牙技術主要是以現代化無線通信技術作為其發展的重要基礎,采用無線數據技術以及語音技術作為其發展的主要載體,進而更好的實現具有全球通信理念的開放性的通信技術,這種技術的發展能夠更好的滿足人們在短距離之上,通過降低較低的成本實現高效的傳輸方式,其主要所采用的服務對象則為固定的終端設備以及移動端等,從而實現信息的傳輸。3、無線寬帶技術。無線寬帶技術則主要是基于固定的寬帶接入方式,這種方式采用較為特殊的優勢,在起初的投資速度上表現出非??斓乃俣龋谥笏憩F出來的則是一種具有無線寬帶方式的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優勢,但是在發展過程當中仍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是缺少良好的結技術,其次則是所采用的接入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
二、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
2.1通過群體傳輸轉向個人信息傳輸
在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過程當中,個人信息傳輸則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采用無線通訊技術,為個人方便、快捷的傳遞相關信息一定會成為后期逐漸發展和演變的主流形式。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當中,個人信息的需求逐漸得到了更為強烈的重視,而這種發展同樣是一種具有客觀性的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方向,并且在推廣形式上表現出良好的自由化特點,與移動智能網絡共同促進全球個人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開拓。
2.2構建系統、完善、優良的無線通訊技術寬帶系統
對于寬帶系統的發展方向則是非常明確的,也就是通過無線接入的方式,進而實現對無線傳輸速度進行提升,由傳統上的通信系統逐漸向更高層次的通信系統進行發展。無線通訊技術作為一種特殊的寬帶系統,在接入方式上肯定不能僅僅只是采用無線的介入方式,而是應當朝向具有人工智能化的方向不斷的發展,同時對傳輸的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從而使得無線通信技術不斷的完善和優化。
2.3對無線通訊技術內部結構進行優化
對無線通訊技術內部的結構進行轉變則是進一步提高其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傳統的無線通信網絡當中,已經很難滿足現當代高速度、大容量的運用上的發展速度及需求,因此需要不斷的研究和探索之后,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其重要的優勢以及高頻率的特點,促進增強其中的頻段通信技術,進而實現高效率的發展。
2.4運用新技術對無線通信格局進行轉變
無線通信技術在未來的發展上一定會呈現出綜合化、多元化、一體化和寬帶化的發展趨勢,從目前有關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LTE技術將會逐漸成為發展中的主流方向,進而逐漸實現對全世界網絡移動的全方位覆蓋模式,而對于WLAN、WIMAX等寬帶接入技術,將會因為其所表現出來的不同特點,在不同的覆蓋區域能夠與移動通信網絡之間形成良好的發展互補趨勢,從而在未來,逐漸將寬帶化演變成一種具有無線通信技術特點的特殊演進方式。
參考文獻
[1]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劉波,劉建偉.通訊世界.2016(17)
[2]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分析及其發展前景[J].葉紅霞,代博蘭,李軍.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5(12)
[3]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陳芳芳,蘇艷濤.中國新通信.2014(15)
[4]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分析及其發展前景[J].熊卿青,鄧媛嫄.科技創新導報.2012(02)
[5]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應用[J].彭罡.中國新通信.2014(12)
[6]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J].趙璐,張坤.民營科技.2009(09)
篇2
無線通信技術是一種運用電磁波原理進行通信的一種現代化通信技術,由于其傳播速度快,使用方法便利,該通信技術已經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無線通信技術主要采用兩種通信方式,運用衛星通信進行長距離的通信,有效地解決了通訊者的距離問題,滿足了人們的通訊需求,這主要是因為衛星通信技術可以在傳輸信號的中途設置站點,延續前一段的信號繼續傳播,十分便利;然而無線通信技術中的微波技術并不適合長距離的通信,但是兩種通信技術各有所長,微波通信技術可以對大容量的信息進行傳播,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微波通信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為人們的交流及通信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平臺,保障了人們的正常通訊及交流。無線通信技術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取得了極大程度的進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無線通信技術有可能會取得更大的成就[1]。
2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2.1無線寬帶技術發展現狀
無線寬帶技術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無線寬帶技術包含多個方面,其中微波寬帶接入技術占首要地位,其通過特殊的網絡布局能夠實現近距離內圖像信息及語言的傳播,同時也大大降低了無線通信技術在運行時所消耗的功率;無線通信技術中的衛星接入技術,傳播信息的性能十分穩定,已經投放到了教育等事業的發展過程中,無線通信技術中的紅外光通信接入信息也具有很大的社會價值,能夠長距離的傳送信息,但對接發信號的儀器有一定的要求。
2.2藍牙技術方面的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目前的藍牙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但是藍牙技術在傳輸距離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夠在短距離上進行藍牙連接,為信息傳遞帶來了一些不便,但是藍牙技術為使用者帶來的便利不容忽視,通訊者在一定的距離范圍內使用藍牙技術能夠傳遞分享圖片,視頻,文本信息等數據,藍牙技術主要應用于手機,平板等移動通訊設備上,因此無論何時何地,使用者都可以使用藍牙技術進行信息的交流,但是就當下社會的藍牙技術方面的發展狀況而言,還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難以滿足使用者對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這就要求相關技術員進一步的關注藍牙通信技術[2]。
2.3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現狀
在我國現代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移動通信技術體系,全國移動網絡4G體系的發展就已經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就目前而言,4G網絡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據調查到目前為止已有80%的移動通訊用戶在使用4G通信技術,隨著4G通信技術發展的不斷完善,其應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做到了“天涯若比鄰”,隨著移動通信的發展,世界已然成為了一個地球村,移動通信技術將全球人員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促進了人們的交流,開闊了人們的視野,為移動通信使用者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目前我國的5G移動通信技術已經嶄露頭角,吸引著廣大網民的目光,移動信息的發展象征了國家的通信發展水平[3]。
3現代無線通信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3.1無線通信技術變革的發展趨勢
為滿足人們對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無線通信技術將會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注重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改革,全面發掘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增加頻譜,從而保證無線通信技術的傳播效率,加大移動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讓用戶更好地體會到現代通信技術的優勢,享受到科學技術在通信方面帶來的巨大便利,根據人們的需求,目的性的對現代無線通信技術進行變革,為使用者提供更前沿的通信技術,讓消費者體會到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便捷。
3.2寬帶化方向的發展趨勢
眾所周知,無線寬帶已經在國內得到普及,家家戶戶都能體會到無線寬在通信方面帶來的極大的便利,但是無線寬帶的普及并不是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極限,相關人員及部門正在努力的對無線寬帶技術進行更深刻的分析與發展,以便給現代無線通信技術使用者提供更高的運行速度,讓使用者深刻地體會到無線寬帶帶來的便利,享受到世界前沿的無線通信科技成就,提升使用者的幸福感及民族榮譽感,讓人們充滿對社會的希望,從而能夠促進整個國家的全面發展。
3.3完善信息個人化的發展趨勢
篇3
在近幾年的信息交流通信領域中,無線通信技術是發展形勢最好的一種通信手段。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便是依附于它的。而無線通信技術究竟該如何去定義,這就是本文要闡述的了。無線通信是利用電波信號把信息在空間中自由傳播的一種通信方式。將移動的特性結合此項技術得到的移動通信,我們把它稱之為無線移動通信,這技術在智能手機上運用最為廣泛。其中WAP、GSM、SIM卡、3G最為人們熟知。
WAP是在全球中形成的一種網絡通信,是為了將因特網中的功能發展到移動終端。WAP將因特網和移動電話聯系在了一起,把因特網中的HTML語言轉變為WML所能接受的信息,將其顯示在移動電話的屏幕上。GSM是全球移動通信系統,是現階段應用于移動電話的全球性標準,GSM傳遞的信息都是數字形式的,所以我們也稱它為2G。SIM卡我們就更為熟悉了吧,它的標準中文解釋是客戶識別模塊,作用是在網絡途徑上識別客戶的身份,并且加密客戶的通話記錄,促進了移動通信的應用率。3G是在2G的基礎上發展的下來的,是可以同時傳送聲音和圖文的高速傳輸技術,是現階段主要的發展主體。
二、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當前,無線通信技術活躍于各大商業領域和日常生活中,移動通信用戶一直是增長的趨勢,但是此技術發展中出現了“區域性”,就是發展的不均衡,根據資料顯示,一些地區仍是沒有普及無線通信技術。但是這并沒有影響寬帶無線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研究和運用,對無線通信的研究一直是現階段的熱點。
根據資料來看,在全球通信市場行情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移動通信一直是以增長的趨勢來面對國際市場的,近年來,全球的移動通信使用者同比增長的速率大增,整個國際市場的業務量和產值大幅度提升,在美洲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無線通信系統的普及率已經達到很高的數字,就連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無線通信用戶也一直是增長的趨勢,可見,無線通信技術的歡迎程度在市場中的作用是無法忽略的。
除了傳統的移動通信模式外,新型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也是大放異彩,WLAN技術、WIMAX技術、USB技術的出現,為無線通信這個市場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尤其是3G網絡的出現,帶給用戶不一樣的體驗。3G以其高速傳送和更多應用的優勢來區別2G,有著更豐富的終端來支持3G的發展,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還是其他,都將推進了無線網絡的改革,但是,現在仍然是3G的試驗期,沒有達到白熱化的狀態,主要是還有一些技術上的瓶頸沒有被打破,但我們應該對中國的無線通信事業有著強大的信心,3G終端的慢慢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廣泛應用,會使我們看到,無線移動互聯網的時代將會是我們的時代。
三、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一)實現未來無線網絡趨勢的融合體。根據當下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是不足以滿足不同人群不同場合的通信需求的,將整個國家甚至是全球都包圍在一片無線網絡之下,是無線技術研究者最終極的研究方向,只有達到了無線網絡和不同區域之間的完全融合,就可以使信息更加快速的傳遞,在監測網絡環境是否優良的問題上也增加了實施的可行性,使全球的信息化進程發的發展擁有一個無可比擬的速度,使此項技術更好的服務于公眾。
(二)提高無線通信技術之間的互補性。由于區域的不同性,每個區域接入無線網絡的方式也大不相同,所以在每個區域的網絡運行速度,傳遞的覆蓋面也有很大不同,WLAN主要解決的是遠距離傳輸信息的問題,3G則是為了解決移動漫游中出現的問題,可以看出,不同的無線技術只能從一方面解決整個無線網絡系統中出現的問題,為了解決區域網絡中存在的全部問題,只有將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現無線通信技術之間的互補性,才能使此項技術更好的造福于人類,這是此階段研究者的要發展的熱點方向。
(三)實現無線通信技術的創新化。由于無線通信技術是要運用于不同的領域中的,所以是要適合各種不同的要求,擁有不同的功能,這就要求無線通信技術擁有創新性來滿足各行各業的獨特需求,例如在商務、軍事、政治中,所要求無線網絡的功能的側重點不同,則達到的效果也就不同,所以,只有根據不同行業的要求作出的適應這個行業的特殊網絡系統,才能實現無線通信的改革和完善。
(四)實現無線通信的信息個體化。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需求,在未來市場,這些人就是無線通信運用的引領者,為了滿足個體化無線通信的更高要求,智能手機和移動網絡的廣泛運用都體現了這一點。走在街頭,可以看見很多人在拿出手機上網,不依靠群體,只是利用手機隨便一點,就可以使無數的信息傳播于不同的人群中去,甚至剛剛從你旁邊走過去的那個人,就是你傳送信息的接收者。在實現無線網絡的個體化的進程中,只有掌握了更先進的技術,才能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可見,未來的無線通信技術是會向個體化的進程邁進的。
四、結束語
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至此,還是存在不少的弊端,時代不是停滯不前的,無線通信技術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是需要我們一同去實現的,無線通信技術在不同領域的運用和成效使得更多的人對其的作用有了更高的期盼,無論是智能手機的普及還是其他,都無形中發展了此項技術,可見,這種發展的勢頭是不可避無法阻擋的,我們都期待著更高更強的無線通信技術系統的問世,來便利我們的工作與生活,為我們的時代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魏巍;陳楠楠;張曉暉;饒炯輝;王文博;;用于水下傳感器網絡的無線光通信研究概況[J];傳感器世界;2011年03期
[2]張??;基于數據挖掘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若干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篇4
近年來車輛、飛機、手機定導航定位等對媒體音視頻傳輸的需求大大刺激了中波傳輸技術的應用與研究,在傳輸聲音的同時,中波傳輸技術還需要發送股市行情信息、天氣預報信息、交通節目信息、服務區信息等,因此中波傳輸技術與當前的數字技術進行有效結合,可以提高中波傳輸技術的實用性,滿足人們的多樣化需求。
2 中波傳輸技術發展現狀
中波傳輸技術的頻率通常是300~3000kHz,又被人們稱為中頻通信,中波傳輸技術已經誕生了許多新型技術,尤其是中波天線技術方面得到了較多改進,詳細描述如下。
2.1 中波單塔天線
應用中波傳輸技術時,可以發射垂直于極化波的信號,以便提高通信性能和改善信息發送成功率。中波廣播技術必須發射垂直的極化波,受此影響,中波天線的主要形式為與地表垂直的單極振子。單塔天線事實上是一種在底部饋電的垂直振子,它將塔身作為其振子,主要由絕緣拉繩、底座絕緣、鋼桅桿以及放電球和地網等部件構成。中波單塔天線的主要組成內容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拉繩、桅桿、放電球、絕緣底座、地網等,將這些硬件單元集成在一起,就可以在水平面范圍內發射中波信號,這些中波沒有固定的方向。目前最為常見的中波單塔天線是76m高的輕型拉線塔。
2.2 中波斜拉線頂負荷單塔天線
這種類型的天線適用于頻率小于900kHz并且功率較小的中波發射臺,其具有較小的阻抗,中波傳輸效率低,需要在塔頂安裝斜拉線,以便能夠提高單塔天線的工作高度,確??梢苑€定地發射中波信號。
2.3 并饋式中波天線
這種天線與中波單塔天線的工作原理非常相似,主要區別在于硬件組成單元,并饋式中波天線使用導線將鐵塔和絕緣子連接在一起,同時可以基于垂直振子發射中波信號,鐵塔基座僅僅具有支撐功能,但是中波單塔天線還兼具饋電功能。并饋式中波天線具有較好的防雷效果,更加適合在自然條件更為惡劣的環境中應用。
2.4 新型中波小天線
中波單塔天線、并饋式中波天線均是桅桿式天線,隨著中波傳輸技術的應用,桅桿天線越來越多,并且需要占用較大的地面面積,土地征收利用需要耗費較高的資金,因此桅桿天線建設需要較高的投資成本,不利于大規模使用。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人們經過多年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型中波小天線,該類型的天線可以充分利用折疊振子、錐面頂負荷提高天線的整體電阻分量,加大中波信號的發射功率,進一步增強天線的穩定性。中波小天線占地面積小,建設投資成本低,有利于運行維護,已經成為未來中波天線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3 無線通信系統中中波傳輸技術的應用
目前,國家電聯對中波傳輸技術在無線通信的應用領域進行了相關的規定,一般情況下規定526.5~1606.5kHz頻段可以用作廣播通信;300~526.5kHz以下的波段常用于中程、近程無線電導航通信、機載通信、艦船通信;1606.5~3000kHz的波段可以應用于無線電定位,同時也在軍事上用于近距離戰術訓練通信。中波傳輸技術應用于廣播電臺通信時,電臺的覆蓋區域取決于中波發射臺的天線位置和發射功率,使用地面波作為傳輸介質時可以達到數十公里,使用電離層天波作為傳輸介質時可以達到數百公里。在艦船通信過程中,許多大中型民用船舶、飛機安裝了先進的中波天線,可以應用于岸船間、艦船間、機載通信之間的應急、救生通信,已經有許多的艦船安裝了航線告警系統、氣象預報接收機等,這些都可以發射和接收中波信號,具有重要的應用。隨著中波應用領域的擴展,實現中波頻率復用、解決頻率分配不足已經成為未來研究熱點。
4 結束語
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和改進,中波傳輸技術也在不斷地優化和發展,其在傳輸信號時可以大大地提高了數據傳輸的保真性、可靠性。針對不同的中波應用環境,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選擇通信頻段、傳輸速率、發射功率、傳輸安全性等,利用最適合的方案構建中波發射臺,盡可能地保證通信傳輸最優化,同時降低建設成本。另外,無線通信系統的技術也包括很多,比如Wi-Fi、WLAN、TD-LTE、WCDMA、Bluetooth和ZigBee技術,構建無線通信系統時也可以將這些技術融合在一起使用,以便利用各種技術的互補和兼容特性,實現無線信號無縫覆蓋和強漫游,更好地發揮無線通信技術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李波.中波傳輸技術在廣播電視業務中應用于探討[J].西部廣播電視,2015,31(10):223-223.
篇5
1 前言
傳統測控系統的數據傳輸主要為有線方式,存在鋪設線路復雜、維護困難、成本較高等缺點,不易大規模實現。在傳統的測控技術的基礎上,現代測控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資源,在人工最少參與的條件下盡量以軟代硬,使得現代測控系統具有測控設備軟件化、測控過程智能化、高度靈活性、實時性強、可視性好、測控管一體化、立體化等特點。無線計算機測控網絡因其無需布線,成本較低,易于維護,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主要討論了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計算機測控技術及其發展。
2 無線技術簡介
2.1 藍牙技術
藍牙技術(Bluetooth)起源于1994年,是一種低成本、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藍牙是短距離無線語音和數據通信的開放標準,利用藍牙技術,能夠有效地簡化掌上電腦、筆記本電腦和移動電話手機等移動通信終端設備之間的通信,也能夠成功地簡化以上這些設備與Internet之間的通信。藍牙技術的有效距離達10m,傳輸速度達720Kbps,最高速度達到10Mbps。其工作頻段選在2.4GHz的ISM頻段。藍牙技術遭遇了最大的障礙是過于昂貴,突出表現在芯片大小和價格難以下調、抗干擾能力不強、傳輸距離太短、信息安全問題等等。
2.2 WiFi技術
WiFi(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其突出優勢在于:(1)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于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100米;(2)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3)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由于“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因特網。
2.3 Zigbee技術
ZigBee技術的特點突出在低功耗、低成本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低功耗。在低耗電待機模式下,兩節普通5號干電池可支持一個節點工作6~24個月。(2)低成本。通過大幅簡化協議,降低了對通信控制器的要求,而且免協議專利費,大大降低了成本。(3)低速率。工作在20kb/s~250kb/s,專注于低數據傳輸應用。(4)近距離。有效覆蓋范圍10~75m之間,具體依據實際發射功率的大小和各種不同的應用模式而定。(5)高容量。ZigBee可采用星狀、樹狀和網狀結構,每個主節點可管理254個子節點。ZigBee主要應用在距離短、功耗低且數據傳輸速率不高的各種電子設備之間,主要應用目標是工業控制(自動控制設備、無線傳感器網絡)、醫護(監視和傳感)、家庭智能控制(照明、水電氣計量控制及報警)、消費類電子設備的遙控裝置)、玩具(電子寵物)、PC外設的無線連接等領域。
2.4 NFC技術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信。NFC具有雙向識別和連接的特點,工作于13.56MHz頻率范圍,作用距離10厘米左右。NFC的速度傳輸速度較低,僅為212Kbps。NFC是一種提供輕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無線連接技術,具有距離近、帶寬高、能耗低等特點,并且與現有非接觸智能卡技術兼容,目前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主要廠商支持的正式標準。與無線世界中的其他連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種近距離的私密通信方式。與藍牙相比,NFC面向近距離交易,適用于交換財務信息或敏感的個人信息等重要數據;藍牙能夠彌補NFC通信距離不足的缺點,適用于較長距離數據通信。因此,NFC和藍牙互為補充,共同存在。
3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器網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新型的傳感器網絡,同時也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領域,使用802.15.4 標準。WSN 是由具有感知、計算和通信能力的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感器以Ad hoc方式構成的無線網絡,通過大量節點間的分工協作,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網絡分布區域內的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獲得詳盡而準確的信息,最終傳送到需要這些信息的用戶。WSN 可廣泛應用于國防軍事、國家安全、環境監測、交通管理、醫療衛生、制造業、反恐抗災乃至商業和家庭等諸多領域,正受到政府、軍隊、研究機構、商業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
4 無線測控技術的未來發展
盡管無線測控技術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由于無線技術仍存在的一些不足,制約著無線測控技術的應用。主要不足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無線網絡的電源時長仍是無線測控技術需要考慮的一大問題。商品化的無線發送接收器電源遠遠不能滿足測控網絡的需要。電池無線充電技術是特別引人關注和可能發展的方向。
(2)無線通信協議仍需完善。現有的網絡組織結構及協議主要考慮如何在滿足數據收集任務質量要求的前提下節能以實現最大化生命周期。節點不能根據所需應用進行自配置,限制了網絡的可擴展性。
(3)無線接收模塊現階段的造價還比較高,阻礙了其在現代工業中的廣泛應用。
(4)無線傳輸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仍是阻礙其廣泛應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安全是系統可用的前提,需要在保證通信安全的前提下,降低系統開銷,研究節能的安全算法。現有的網絡安全機制無法應用于本領域,需要開發專門的協議。
(5)無線遠程測控技術的關鍵是要使射頻模塊的接收靈敏度和發射功率足夠高,以擴大站點間的距離,同時還需要考慮無線電波波段的選擇;無線通信調制解調器已經有許多比較成熟的產品,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來選擇。
另外,隨著無線通信、微電子技術、傳感器技術以及嵌入式計算等技術的不斷進步,低成本、低功耗無線傳感器網絡將會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與發展。
5 小結
對于工作點多、通信距離遠、環境惡劣且實時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較高的遠程測控場合,可以利用無線電波來實現主控站與各個子站之間的數據通信。采用無線通信的遠程測控方式不僅可以減少復雜連線,而且無需鋪設電纜或光纜,大大降低了建設成本?;跓o線通信的遠程測控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如小區的智能保安系統、油井遠程監測系統、航空航天技術中的無限跟蹤軌跡、遙測和遙控系統,都是基于無線通信技術的典型現代測控技術的應用。相信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成熟,將有越來越多的測控系統選擇無線方式進行數據通信。
參考文獻:
[1] 韓九強,張新曼,劉瑞玲.現代測控技術與系統[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2] 宋文.無線傳感網絡技術與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
篇6
一、回顧無線電通信技術的歷史
19世紀60年代,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麥克斯韋建立了完整的電磁場理論,預言了存在電磁波。1887年,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第一次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1893年,尼科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在美國密蘇里州圣路易斯首次公開展示了無線電通信。馬可尼(Guglielmo Marconi)擁有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無線電技術的專利,英國專利12039號,”電脈沖及信號傳輸技術的改進以及所需設備。尼科拉·特斯拉1897年在美國獲得了無線電技術的專利。然而,美國專利局于1904年將其專利權撤銷,轉而授予馬可尼發明無線電的專利。這一舉動可能是受到馬可尼在美國的經濟后盾人物,包括愛迪生,安德魯·卡耐基影響的結果。1909年,馬可尼和卡爾·菲迪南德·布勞恩(Karl Ferdinand Braun)由于“發明無線電報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43年,在特斯拉去世后不久,美國最高法院重新認定特斯拉的專利有效。這一決定承認他的發明在馬可尼的專利之前就已完成。雖然兩者有些矛盾,但最終仍是證明了無線電通信技術已經走入人們的生活。
二、目前無線電通信技術方法簡介
1、WiMAX技術
篇7
目前,無線通信及其應用已成為當今信息科學技術最活躍的研究領域之一。其一般由無線基站、無線終端及廊用管理服務器等組成。
2.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
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信息化,人們要通信息化開創新的工作方式、 管理方式、商貿方式、金融方式、思想交流方式、文化教育方式醫療保健方式以及消費與生活方式。無線通信也從同定方式發展為移動方式,移動通信發展至今大約經歷了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20年代初至 50年代初,主要用于艦船及軍用,采用短波頻及電子管技術,至該階段末期才出現150 MHZ VHF單工汽車公用移動電話系統 MTS。
第二階段為50年代到60年代,此時頻段擴展至UHF450MHZ,器件技術已向半導體過渡,大都為移動環境中的專用系統,并解決了移動電話與公用電話網的接續問題。
第三階段為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頻段擴展至800 MHZ,美國貝爾研究所提出了蜂窩系統概念并于70年代末進行了AMPS試驗。
第四階段為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為第二代數字移動通信興起與大發展階段,并逐步向個人通信業務方向邁進。
第五階段為90年代末至今,隨著數據通信與多媒體業務需求的發展,適應移動數據、移動計算及移動多媒體運作需要的第三代移動通信開始興起,其全球標準化及相應融合T作與樣機研制和現場試驗T。
3. 無線通信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
3.1無線通信領域各種技術的互補性日趨鮮明。這主要表現在不同的接人技術具有不同的覆蓋范圍,不同的適用區域,不同的技術特點不同的接人速率。
3.2從公眾移動通信網絡發展來看。3G已經成為全球包括中國移動網絡演進的主要進程。從歐美發達同家的經驗來看,由于其移動話音用戶的普及牢高, 通過發展用戶實現增長的模式已成為歷史。
3.3我國政府應該給企業配置更多柏尤線頻率資源,推進不同技術相關頻譜的規劃和應用工作。這樣才有利于不同的企業根據不同的發展策略和巾場需求,綜合地規劃 白己的無線通信網絡,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當然,政府也需要加強對有限頻率資源的管理。
3.4更遠的未來,按當前專家們的預想,通信信息網絡將向下一代網絡NGN融合。在未來NGN概念中,固定網絡將形成一個高帶寬、IP化、具有強QoS保證的信息通信網絡平臺。在這一平臺上,各種接人手段將成為網絡的觸手,向各個廊用領域延伸。
4. 無線通信領域的發展前景
4.1網絡泛在化推動短距離無線技術與蜂窩網技術走向融合。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一直多用于物流和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主要實現計費和監測功能。近年來,隨著通信技術和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RFID、zijbee、藍牙等短距離無線技術開始和蜂窩網技術結合,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業務。日韓、歐洲推出的無所不在的網絡概念,短距離無線通信也被賦予了關鍵的任務。在香港,首個融合了RFID與3G技術的物業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已經在數碼港試用,并達到了縮短物業管理人員檢查和響應時間的效果。隨著IPv6以及物流技術的發展,短距離無線技術會更多地與蜂窩網技術結合應用。
4.2視頻、多媒體業務的需求刺激數字電視廣播和無線通信技術走向融合。利用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技術為移動用,用戶提供語音、視頻節目也是無線通信技術的一個發展方向。就視頻業務來說,在現有的移動網絡上開展視頻業務存在著網絡帶寬、功耗、資費以及合適的商業模式等問題。
4.3移動與寬帶無線技術在互補和競爭中走向融合。移動通信的成功發展、寬帶業務的迅速增長以及Wi—Fi的成功,促成了WiMAX、Flash—OFDM等多種寬帶無線技術的誕生。另一方面,WiMAX的出現又推動了3G增強型技術的發展。兩者將在互補和相互競爭中發展,最終在4G時代實現融合。
南于無線通信網絡存在的帶寬需求和移動網絡帶寬不足的矛盾,用戶地域分布和對應用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以及不同技術優勢和不足共存的矛盾,此外,決定了發展尤線通信網絡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從全局和長遠的眼光出發, 采取一體化的思路規劃和建設網絡。發揮不同技術的個性,綜合布局,解決不同區域、不同用戶群對帶寬及業務的不同需求,達成尤線通信網絡的整體優勢和綜合能力??傊?,無線通信未來的發展趨勢表現為:各種無線技術互補發展,各盡所長,向接人多元化、網絡一體化、應用綜合化的寬帶無線網絡發展,并逐步實現和寬帶同定網絡的有機融合。
5. 3G、4G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發展
5.1 3 G技術現狀及發展趨勢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看,3G已經非常成熟。WCDMA和CDMA200正在全球呈現可喜局面,用戶不斷增加,帶寬不斷升級對于中國來說,更牽動人心的是TD—SCDMA的發展,可喜的是TD—SCDMA的商用進程很順利,并在逐步打開國外市場??偟恼f來,當前的3G技術已經能夠支持規?;纳逃镁W絡部署。
《中國3 G現狀調查報告》的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被調查者表示愿意在換機時選擇3G手機,在3G終端的各種功能中,視頻通話和手機上網最受歡迎,資費和終端不豐富成為阻礙3G發展的兩大瓶頸。報告指出,我國目前由于換機產生的市場容量接近2億部,目前3G市場消費理論上可以達到一億部的銷量??梢灶A見,在未來兩三年內,3G消費將迎來第一個消費。
5.2 4G的發展前景
移動通信技術是在不斷演進的,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數據傳輸的速率越來越高。比如,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國際電信聯盟對3G速率的最低要求是384kbps, CDMA2000、WCDMA、T D—SCDMA等3G標準都不低于這一速率。在這個基礎上,電信的技術組織提出了LTE,而真正的4G可能是在LTE基礎上更進一步
的發展。目前已經有6個提案入圍4G備選標準,我國提出的TD—LTE Advanced 也是備選方案之一。
使用了4G技術,通信網絡的數據傳輸速度會有極大的提高,隨時享受高速帶寬網絡的夢想將向現實更走進一步。通信會從簡單的打電話、發短信,過渡到許多更加豐富的應用。4G手機不但支持高速度的網絡,它還會支持更加強大的身份識別、定位和電子支付的功能,它會對于不同的用戶,開發有針對性的應用。 一方面,手機功能會更加強大,另一方面,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可能會被賦予通信功能,比如通過向手表、眼鏡、化妝盒等植入通信和多媒體芯片,使其具有通信的功能。
篇8
近距離無線通信的英文全稱為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其經常以縮寫形式“NFC”作為簡稱。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以下簡稱NFC技術),是索尼公司與飛利浦公司一起與諾基亞手機廠商進行聯盟,從而形成的無線技術標準。NFC技術需要以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作為基礎,并且與射頻識別技術能夠形成良好的兼容性,從而為建立網絡以及選擇連接目標等一些列活動提供良好的便利性。
對于NFC技術而言,其擁有幾項主要的參數指標:
1、工作頻率
NFC的最佳工作頻率為13.56MHz,根據NFCIP-2的相關規定指出,NFC的可能工作頻率幅度13.56MHz±7 kHz。在這一頻率幅度范圍內進行工作,NFC將能達到0~20cm的無線傳輸距離。
2、通信模式
NFC技術的主要通信模式有兩種:一種是主動通信模式,其英文全稱為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在主動通信模式下,進行通信的雙方均需形成射頻場,從而實現數據在彼此間的傳輸;另一種是被動通信模式,其英文全稱為Passive Communication Mode,在被動通信模式下,僅需要通信雙方中的一方形成射頻場,而另一通信方則需要利用加載調制實現數據在彼此間的傳輸。
3、傳輸速率
采用NFC技術進行數據傳輸時,其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24kbit/s,在有些情況下,甚至可以達到更高的水平。針對NFC的傳輸速率所存在的差異,其相應的調制技術同樣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當傳輸速率未達到424kbit/s時,需要選擇振幅鍵控調制技術。
4、傳輸協議
傳輸協議可以具體細化為三個分項內容:協議激活、數據交換、協議關閉。
二、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
當前NFC技術普遍應用于手機中,除了常見的諾基亞、HTC、索尼、三星等手機品牌應用了NFC技術,VISA、Vivendi Universal等同樣在其產品中應用了NFC技術。在NFC技術的應用中,其主要的傳輸模塊分為兩種:一種是PN511模塊;另一種是PN531模塊。
(1)傳輸模塊――PN511
PN511傳輸模塊的工作頻率為13.56MHz,屬于中度或高度集成模塊,其通信方式采用非接觸式通信。PN511傳輸模塊在設計的過程中融入了前沿性的調制與解調理念,其將在13.56MHz工作頻率下的所有非接觸式的通信方式和通信協議完全集成了一個整體。與此同時,PN511模塊對ISO18092、MIFAREC以及FeliCa讀寫模式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此外,當PN511傳輸模塊和安全控制芯片進行聯合應用時,還可以作為一個非接觸式的智能卡來應用。
具體而言,傳輸模塊――PN511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①PN511支持EMCA340,其傳輸速率最高可以達到424kbps[1];
②PN511可以以低功耗模式以及備用的軟件控制模式完成強制性的系統重置;③SPI接口的最大傳輸速率能夠達到5Mbps;④I2C 接口的最大傳輸速率能夠達到400Kbps。
(2)傳輸模塊――PN531
PN531傳輸模塊是一種智能型模塊,其芯片內置處理器為32KB ROM和1KB RAM型號的80C51處理器,其對讀寫模式的支持作用以及作為非接觸式的智能卡的應用均與PN511相同。
具體而言,傳輸模塊――PN531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①PN511的微控器內核主要是32KB ROM和1KB RAM兩種型號;②PN511的模擬電路的集成度很高,并且可以作為卡片回應的解調;③利用緩沖輸出驅動器與天線進行連接時,可以使用最少數量的外部器件;④在以非接觸式方式進行通信時,其傳輸速率為212KB和424KB。
三、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分析
經過對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的基本概念的明確,以及對其當前發展現狀的分析,對NFC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了以下幾點合理展望:
1、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娛樂以及商務等方面
當前,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移動電話已經不僅僅是人們單純用于接、打電話的語音設備,它還為人們提供了文字短信、電子付款、電子游戲等服務項目。
首先,經過NFC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未來NFC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將逐漸趨于精簡化、便捷化,例如為人們通過移動設備進行的付費停車、購物結賬以及日常開銷等活動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和便捷的操作。其次,隨著移動設備在人們生活中的高度普及以及移動熱點、移動wifi等無線網絡的出現,使得人們在連接網絡方面產生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從而促進了移動設備娛樂項目的興起和發展。移動設備所提供的娛樂項目既包括激動游戲又包括電子新聞,對于使用者而言,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可以使得通過無線進行的娛樂項目和服務項目能夠準確的傳遞到使用者一方,與此同時,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的娛樂項目方面,可以方便使用者更加及時的了解到更新的服務內容,并且有利于娛樂項目在使用者群體中的廣泛傳播。再次,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對于使用者預約出租車、購買火車票等都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使得通過移動設備便可完成費用的支付,為商務旅游提供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2、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的接觸連接
隨著我國的不斷發展、進步,各行各業在業務流程、業務連接等方面都呈現出了復雜化、多元化、交叉化的趨勢。在業務不斷運轉的過程中,資料的傳輸等活動都是業務間的必須環節。將NFC技術應用于設備內,為設備間的數據、資料的傳輸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例如,某些管理者在施工現場發現了施工過程中的施工結構或者施工外表存在的問題,并利用移動設備將其問題部位進行拍照存儲。在向上級進行反應、匯報時,為了便于描述清楚,同時使問題展現的更加清晰,可以利用帶有NFC技術的移動設備進行相互間的接觸連接,使圖片數據更加快速、更加便利的傳輸到目的方。
3、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的下載接觸
當前,由于各行各業業務量的加大,以及各項技術的不斷涌現,人們在很多情況下都選擇用郵箱傳送資料和數據,一方面是為了使得傳輸文件可以留有底根;另一方面是為了收信方能在需要的時候隨時下載所需資料和數據。在下載資料、數據的過程中,就會涉及到下載接觸問題。NFC技術在移動設備上的應用,使得移動設備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需要的時候,通過GPRS網絡或者CDMA網絡下載所需資料,為使用者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辦公條件,既可以促進NFC技術在應用方面的完善,又可以促進行業辦公的優化。
4、NFC技術應用于接觸通過[2]
NFC技術的另一個應用前景即接觸通過。對于接觸通過,很多人對其表示存在一定的理解困難。所謂接觸通過,就是一臺設備充當門票的作用,而另一臺設備充當驗票員的作用,當兩個設備之間進行“接觸”時,一旦信息相符,就可以具有相應的進入權、觀看權等,否則,將不允許進入。例如,利用帶有NFC技術的移動設備通過網絡購買電影票,通過手機支付后,會在手機內存有一個帶有固定信息的二維碼,當需要看電影的時候,在電影院會有另一個移動設備,其中裝有識別二維碼的軟件,當兩個設備進行“接觸”時,識別軟件會對相應的二維碼進行檢測,當信息核對無誤后,方可進入。
三、結語
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是當前移動設備的一項重要合作技術,其對相關領域的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從“PN511”以及“PN531”兩種模塊闡述當前NFC技術的現狀,并從“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娛樂以及商務等方面;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的接觸連接;將NFC技術應用于移動設備的下載接觸;NFC技術應用于接觸通過”三方面對NFC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合理展望。
篇9
一、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1、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快速發展,適應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
日益增長的數據業務需求、快速發展的信息科學技術,都強調無線通信技術快速發展的必要性。在近幾年的發展中,我國無線通信技術得到長足性發展,特備是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的認可,強化了無線通信技術的現代化發展。該技術的優點,在于接入方式更加靈活,且高寬帶的顯著特點,極大地滿足了數據新業務對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要求。因此,無線通信技術在立足于現實發展要求的同時,也著力于技術的創新性發展,為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構建更加良好的著力點。當然,我國寬帶不足的問題,對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局限性”。但是,隨著各方基礎條件的不斷改善與完備,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的全面發展,必將更好地適應并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價值。
2、藍牙技術發展迅猛,迎合了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領域,藍牙技術無疑是發展的重點,也是契合社會發展需求的集中體現。一方面,藍牙技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傳統電線電纜數據傳輸的不方便性,進而在提高短距離傳輸效率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基于數據接入點或語音接入點,進而改變了傳統紅外線路進行連接的方式,在應用上更有優勢。因此,藍牙技術的迅猛發展,是現代社會生活的現實需求,便捷化的技術特點和服務模式,決定了其發展及應用的重要性。
3、UWB、WIMAX技術應用廣泛,新技術發展步伐加快。
新技術的發展發展,是基于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依托先進科學技術,實現技術創新性發展的重要之舉。相比于傳統無線通信技術,UWB的技術特點十分顯著,不僅在運行成本上比較低廉,而且傳輸速度快、功率消耗小。因此,在實際的應用中,可以憑借極快的傳輸速度,獲取廣泛的應用價值。此外,WIMAX技術的發展及應用,集中體現了無線通信技術依托現代化先進技術,推進遠距離通信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就是說,WIMAX能夠滿足多用戶的上網需求,并通信信號良好,有效消除了因室內外的原因,而出現通信信號強弱差異的問題。
二、基于“5G無線通信技術”下無線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如何實現技術發展的可持續、創新性,是當前無線通信技術著力于未來發展的重要領域。從實際的發展來看,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5G無線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以更好地滿足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需求,充分利用無線互聯網網絡。從上世紀90年代2G無線通信技術的提出,到現在的4G商業化發展及應用,再到未來5G無線通信技術的強勢推進,都表現出無線通信技術良好的未來發展前景,以5G無線通信技術為主角的發展趨勢,日益顯現。在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之下,5G無線通信技術迎來了發展的機遇。當前,移動互聯網技術成為了各大新興業務的基礎平臺,特別是云計算、后臺服務等的廣泛應用,對5G無線通信技術的需求日益緊迫,強調基于5G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對現有無線通信技術系統進行改善,實現系統容量、傳輸質量的極大提高。從全球目前的發展情形而言,以5G無線通信技術為主的無線移動網絡技術,其發展的重點主要在于三個方面:一是先進的無線傳輸技術。通過先進技術引進,在現有4G無線通信技術的基礎之上,提高10倍的網絡資源利用率;二是優化并引入新的體系機構,有效改善并拓展智能化能力。這樣一來,無線網絡系統的吞吐率將會井噴式提高,提升大概有25倍之余;三是先進頻率資源的進一步挖掘,如高頻段、毫米波等,都將是未來5G無線通信技術在資源拓展中的重點,在4G的基礎之上實現近4倍的擴展,無疑提升了5G無線通信技術的業務支撐能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既有良好的發展環境、日益完善的發展基礎;也有強烈的內在發展需求。在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諸多的發展成果。但要實現技術的可持續發展,應著力于創新驅動力,實現無線通信技術的創新發展。當前,著力于5G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是基于無線通信技術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集中體現,也是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實現技術自我發展的有力之舉。
參考文獻
[1]李瑾.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前景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4(06)
篇10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人們的生活變得異常便捷起來,各種通信技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在商業談判、私人交流、教育、醫療、企業生產、會議當中,都可以看到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例子,換言之,我們早已進入無線通信時代??v觀國內移動通信技術發展歷程,總體上可以分為五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是1940年代采用的短波通信技術,它利用電子管技術作為信息載體實現無線通信,主要在軍事領域應用,民間應用相對較少;到了第二個階段,無線通信網絡可以與固定通話網絡自由連接,通過無線通信終端可以與固定網絡終端實現自由連接,并呈現廣泛的民用趨勢;第三個階段,就是進入到1980年代后,各國移動通信公司開始針對個人消費者推出移動通信服務,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移動通信服務,它采用蜂窩通信技術打造移動通信網絡,為人們提供便捷的無線通信服務;到了第四個階段,也就是2G時代,將人們帶入了全面的無線通信時代,個人無線通信產品變得更加便捷,收費更加低廉;最后一個階段,也就是當前我們正面對的3G時代,無線通信信息在數量和速度上都得到了大幅改善。
2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從當前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現狀來看,它表現出了兩個明顯特征:一個是個人用戶數量呈快速增長趨勢;另一個是寬帶無線通信產品開始大面積推廣使用,服務質量不斷提升,相關技術研究也日趨活躍。總體來說,無線通信技術發展正朝著模塊化、一體化和綜合化方向發展。從不同國家的具體情況看,無線通信技術呈現不同的發展面貌,各具特點、各有千秋,但是每一個國家都在致力于推進本國無線移動網絡的建設,力爭盡快實現信息高速網絡的建設目標。
3 無線通信五大新技術及應用
3.1 3G是當前無線通信技術發展主流方向
3G可以說是當前世界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主流方向,不僅西方發達國家將重心放在了3G網絡的建設上,而且我國也針對如何實現2G向3G過渡進行了全面工作部署??梢哉f,3G正在引領全世界無線通信技術發展方向。有學者預測,3G時代將會為我們帶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催生各種經濟增長熱點。盡管如此,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宣布自己已完全進入到3G時代,畢竟,從網絡升級到終端的產業化,再到技術標準的統一,都亟待完善和更新。在網絡技術標準方面,我國采用了與其他國家相異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國移動通信市場潛力還沒有徹底釋放出來,可以根據本國通信技術發展特點來打造3G網絡。
3.2 3.5GHz技術的應用
3.5GHz技術屬于較高階段的技術體系,具有成熟、穩定、覆蓋面廣、抗干擾性強、故障率低、保密性高、兼容性高等優點。一旦該無線通信技術體系建成投入使用后,能夠為無線寬帶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無線通信服務,例如可以提供WIFI漫游、無線寬帶、視頻通話、保密通話、遠程會議等多種業務服務,能夠為教育培訓、金融服務、行政辦公、商業談判、遠程監控、精密控制提供綜合性寬帶業務服務。值得注意的是,該技術也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缺點:例如運行不穩定、保密性差、信道資源占有率高等。
3.3 對WLAN的推廣應用
無線局域網絡,英文縮寫WLAN,是目前最流行的數據傳輸網絡體系,它采用了最新的無線射頻技術,放棄了傳統的銅線網絡搭建技術,大大提高了無線局域網的使用效率,為用戶提供給了隨時隨地上網的機會,促進了社會整體信息化水平。WLAN無線局域網技術能夠提供高流量通信服務,實現用戶快捷接入。當前國內采用的是對接802.11b標準的WLAN網絡,在國外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推動下,國內三大運營商也在將注意力放在歐美等國流行的新WLAN技術上。但是,考慮到國家信息安全因素,WAPI一直存在技術標準規范爭議。在國內通信市場激烈的競爭推動下,多家無線通信企業都希望能夠在新技術領域提升自己的綜合競爭力。由于WAPI技術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加之國內通信行業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因此在技術應用上一直持保守觀望態度。由此可以看出,WLAN技術以重要戰略地位居于全球范圍,但市場動態變化,WLAN雖然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它的運營發展速度是否能達到預期目標,還有待觀察。
3.4 WIMAX新技術成為無線界的新歡
篇11
1當下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狀況
(1)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迅猛發展,這與逐漸增長的業務需求是相適應的。在不斷增長的數據業務需求和信息科學技術方面體現了無線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必要性。目前,我國的無線通信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的認可,強化了無線通信技術的現代化的發展。這種技術具備了非常鮮明的優勢和特點,其接入的方式的靈活度不斷提高,同時,也具備了高寬帶的特點和優勢,正是因為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數據新業務對于見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需求。在此情況下,無線通信技術需要與實際的發展進行充分的結合和聯系,與此同時,也需要在技術的創新發展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為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構建重要的基點。但是,我國的寬帶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對于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使其有著很大的局限性。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迅猛發展,使得多方面的基礎條件不斷完善和改進,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也實現了全面的發展,必定會在更大程度上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提高無線通信技術應用的價值。(2)藍牙技術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與現代社會發展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它的需求。在短距離的無線通信技術的范圍中,藍牙技術的發展成為其重要的內容??梢詮膬蓚€方面進行相應的闡述和分析:①在對傳統的電纜數據傳輸方式進行相應的應用的過程中,其便捷性是非常缺乏的,當然,在對藍牙技術進行了充分的應用之后,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使其得到了有效的解決和改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影響。②在數據接入點等的基礎上,對傳統的紅外線連接的方式進行了有效的改善,在對其進行相應的應用的過程中,有著非常突出的優勢。所以,對于現代社會生活來說,實現藍牙技術的迅猛發展是非常必要的現實需求,其有著非常鮮明的優勢和特點,其便捷性尤為突出,這對其發展和應用和重要性和必要性有著非常重要的決定作用。(3)對UWB和WIMAX技術進行了廣泛的應用,新型技術的發展是非??焖俚摹P录夹g的發展有著相應的基礎,具體是自我發展的內在需求,同時,將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重要的依靠,在此基礎上實現了技術的創新性發展。與無線通信技術進行比較,這種技術有著非常突出的特點,主要包括運行成本低、傳輸速度快和功率消耗小等。在此情況下,當對其進行實際應用的時候,能夠對傳輸速度快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充分的應用,從而獲取廣泛的應用價值。與此同時,WIMAX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在無線通信技術依托現代化先進技術,推動遠距離通信傳輸技術的快速發展。
2無線通信技術的特點
2.1技術互補性
在不同的通信領域中所應用的無線通信技術也是有所差異的,對目前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方向和趨勢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從中可以發現,在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改進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無線通信技術之間吸收彼此的優點,并且摒棄掉自身的確定,實現優勢互補的目標。比如說,3G無線通信技術的網絡覆蓋性和漫游性要比WLAN強,但在中短距離的數據傳輸卻不如WLAN無線通信技術。
2.2地域差異性
在通信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因素對其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在不同的地區之間有著相應的科學差異和用戶地域分布不均衡等多種因素,全部對不同地區的通信技術差異產生影響。
3無線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5G移動通信技術,已經成為了移動通信領域的全球性研究熱點。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5G移動通信系統的關鍵支撐技術得到了相應的明確,在今后的發展中,這項技術進入了實質性發展的階段。同時,5G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也會得到大大的提升,其途徑主要是進一步提高頻譜的效率、變革網絡結構和開發并利用新的頻譜資源等。
3.1無線通信技術相融合
對傳統的無線通信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不同的領域場所的多種無線通信技術有著非常大的區別,不過,目前,多種無線通信技術之間實現了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彼此取長補短,同時,多種無線通信技術能夠適應的方式和趨勢也不斷一致,多種無線通信技術之間也越來越接近融合,對于今后的無線技術的更加深層次的技術突破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3.2藍牙技術將成為無線通信業發展的契機
藍牙技術有著非常鮮明的優勢和特點,其便捷性是非常突出的,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吸引了眾多的消費者的注意,并且得到了充分的廣泛的應用,在無線通信行業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要使其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抓住這個發展機遇。
3.3無線通信系統不斷融合
在此方面,主要包括三項內容:①多種無線通信系統中的不同適用標準有著相應的追求,朝著相互融合和取長補短的方向發展。②不同的系統之間,進行了相應的磨合,在此過程中多種系統都在不斷改進和完善。③無線通信系統和互聯網之間也實現了相應的融合,對于IP業務的傳輸的透明化的實通信設計與應用45現是非常有利的。
3.4網絡優化無線通信技術
近年來,我國的科學技術迅猛發展,在此過程中,網絡得到了充分的優化,大部分的移動運營商都憑借增量升級,在4G網絡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同時,網絡的融合和對于目前的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是其重要的發展方向。無線通信技術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和完善,使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對于網絡的完善是非常有利的。
4結束語
通過對無線通信技術進行相應的研究和分析,從中發現,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有著良好的發展環境,并且其發展的基礎得到了充分的完善和改進。與此同時,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內在發展的需求。在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非常重大的進步,取得了多種多樣的成果。不過,需要在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和創新性發展方面投入更大的力度,對這兩方面的目標進行有效的實現,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對其創新驅動力進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目前,將5G無線通信技術作為重要的對象,不斷推動它的發展進程,這對無線通信技術基礎上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充分的體現,同時,與社會的發展也進行了充分的結合,在更大程度上滿足了其需求,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于泳.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及未來發展趨勢[J].民營科技,2010(6):46.
[2]徐連飛.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J].數字化用戶,2014(18):86.
[3]王紀剛.淺談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17).
[4]趙韶華,張漢財.無線通信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8):161~162.
篇12
隨著我們國家科學的不斷更新,無線通信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被廣泛的應用起來,而且也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項,在以后的發展中,無線通信技術將會迎來一個新的發展趨勢,那就是不同無線通信技術之間也將會彼此互補,與此同時,無線通信也將會被更廣泛的應用在各種領域,這樣的前景,就需要我們的專業人員去不斷的根據實際情況去不斷的創新,才得以盡快的實現,也只有這樣,無線通信技術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1無線通信的相關概念
所謂的無線通信就是不用在固定的地點進行通信,與有線通信有著本質的區別,它是通過電磁波利用一定的我們看不到的介質和有型的設備(比如像路由器等等)通過這些來進行傳播,通過信號的調解,實現原始信息的一種技術,我們是看不到的,無線通信對于現如今的社會來說,發展的很快,它不僅可以帶動互聯網和電腦技術,也給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人們可以通過無線通信技術進行遠距離的信息交流,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目前我國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
2.1移動通信技術
現在,對于全球的發展來說,我們國家的移動通信技術算是發展很快的國家了,它的發展不僅可以使平臺的方向更廣闊,并且,還可以使其朝向更多方面的客戶發展,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現在,中國9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4G網的服務,而且,用戶的數量也在不斷的增加,而且,4G的服務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我們國家正在朝著5G的服務時代進行飛速的發展。
2.2藍牙技術的發展
對于藍牙技術的發展來說,它主要就是以現如今我們的無線通信技術做為基礎而進行發展的,而且,數據技術和語音技術是它發展的載體。藍牙技術的發展使人們能夠在短距離之內進行數據的傳輸,而且成本較低,主要運用藍牙技術的人群為固定的最終端設備以及移動端等。
2.3無線寬帶技術
所謂的無線寬帶技術則是用固定的寬帶進行接入的,無線寬帶技術在傳輸的速度上是非??斓?,這也是它的優勢所在,雖然它的傳輸速度很快,但它在發展的過程之中,也是有很多的不足之處的:①它沒有良好的接入技術;②它目前所用的接入方式還有很多的問題。
3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前景及展望
3.1通過群體傳輸轉向個人信息傳輸
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為人們提供了很多的方便,而個人的信息傳遞則是以后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要進行的一步,為人們的個人信息進行傳輸,也將成為以后的主流形式,在當今的社發展中,人們對個人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大,所以,無線通信的發展必然是一種具有客觀性的發展方向,而且,我們在推廣的時候也是很自由的,它與移動網絡會共同的為人們的更好的服務。
3.2構建系統、完善、優良的無線通信技術
在今后的信息發展中,我們對于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就是把無線的傳輸速度提高上去,讓其能夠更好的為人們服務,把以前傳統的通信方式進行改變,讓其往更高的層次上發展,在接入的方式上來說,我們不能拘泥于現狀,要朝著更先進的人工智能化方面發展,讓它的工作效率越來越強,對無線通信技術還要不斷的進行完善和優化,讓其能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3.3對無線通信技術內部結構進行優化
對無線通信技術的內結構來說,我們也要進行轉變,這也是能夠使無線通信技術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的一個重要內容,傳統的通信網絡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所以我們要對其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對其進行更好優化,把它的優勢以及高頻率的特點發揮出來,從而使其得到更高效率的發展。
3.4運用新技術對無線通信格局進行轉變
對于今后的無線通信技術發展上來說,它的發展形式肯定是趨于綜合和多元化的,現在看來,有一種技術將會成為以后發展的主體,那就是LTE技術,它的發展會把全世界的移動網絡進行全面的覆蓋,而對于現在WLAN等寬帶的接入技術來說,也會根據它們自身的特點,在覆蓋的區域會使其與移動通信進行取長補短的互補形式發展,以后,無線通信技術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把寬帶化逐漸代替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3.5個體化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網絡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為了滿足于用戶的需求,我們要對無線通信技術應用進行大規模的擴大,在以后,一定會把無線通信的技術運用到智能手機和無線電腦等多個地方,這樣,也是用戶能夠應用的越來越多,相對于無線通信技術的功能價值來說,也就相對越來越多,所以,在將來的發展道路上一定更趨于個體化的發展。另外,由于無線通信的接入方式各不相同,所以,在使用的范圍以能覆蓋面等等來說,也就各不相同,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像WLAN這種無線通信技術,就是為了使傳輸的距離變大,而且傳輸的速度也快,解決了那些想要遠距離傳輸不了的問題,而對于3G的無線通信技術來說,它的出現就是為了滿足那些想要移動漫游而移動漫游不了的人們的需求,因此,為了使無線通信技術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要對其的接入方式進行具體的研究和分析,讓其之間的互補性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4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代的無線通信技術雖然發展的十分迅速,在很多的地區都已經進行了全面的覆蓋,但是,還有一些地區是沒有進行網絡,尤其是農村,有的地方,幾乎都沒有涉及到,所以,對于網絡的覆蓋面來說,應該是我們國家政府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如果不去重視,那么很多人,對于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是跟不上的,就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以及學習的質量和效率,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大無線通信網絡的覆蓋面,讓更多的人都能使用到。
篇13
1.1無線通信的定義
電磁波信號可以在自由空間中傳播,無線通信利用了電磁波的這一特性實現了空間中的信息交換。近年來無線通信技術發展飛快,應用領域也不斷拓寬。無線通信分為微波通信和衛星通信兩種通信模式。微波通信的優點是頻帶寬,通信容量大,缺點則是傳送的距離比較短,一般只有幾十千米,因此每隔幾十千米就要建立微波中繼站來保障通信網絡的暢通。而衛星通信是通過通信衛星作為中繼站來實現地面上不同通信體之間建立微波通信聯系,其優點是通信距離較遠。
1.2無線通信發展的特點
①公眾移動通信不斷增長,但世界各地發展不均衡。一方面,在許多移動通信普及率已經很高的發達國家和地區,新增移動用戶的數量在不斷減少;另一方面,在許多移動通信剛剛開始發展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移動用戶數量猛量增長;但是,發達國家用戶創造的ARPU值要比發展中國家要高得多,而且,韓日等國在數據新業務方面的增長迅速,成為全球移動通信發展的新熱點。
②無線寬帶通信技術飛速發展,技術不斷更新升級。伴隨著傳統公眾移動通信的不斷發展,近年來全球寬帶無線接入技術領域研究和應用也十分活躍,各種寬帶無線接入技術的出現,如: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WLAN技術、UWB技術等等,給無線通信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3無線通信技術的應用
無線通信技術被廣泛應用于生產生活領域,其中應用在工農業生產中的無線通信技術主要有兩種,包括短距離無線通信和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具有安全性能高、耗能少、成本低、覆蓋率高等優點,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具有信息量大、分辨率高、覆蓋率高、時相性強等優點,兩種無線通信技術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促進了我國工農業的發展。
2.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現狀
①第三代移動通信3G技術不斷成熟。3G即第三代移動通信,目前世界上3G三大主流標準為WCDMA、cdma2000、TD-SCDMA。其中,TD-SCDMA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這三種主要的技術在技術特點上,各有所長,是3G技術應用的主流。3G網絡不但可以實現不同蜂窩直接的信號切換,支持移動環境下的數據服務,而且信號覆蓋面廣,可以同時支持語音和數據信號。
②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快速發展。寬帶固定無線接入技術的優點比較多,如:帶寬高,建設速度快,具有靈活的接入方式等等,越來越受到無線通信業的重視和關注。但其也有其固有的缺陷,如高頻段26GHz的LMDS技術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而3.5GHz DDMS技術在我國帶寬不足等等,其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發揮其優勢,回避其劣勢。
③藍牙技術成為新興的短距離無線通信技術。在各種遠距離無線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的同時,近距離無線通信技術也逐步得到發展。目前,各種近距離便攜式設備之間的通信連接用的主要是紅外線鏈路,使用IRDA可以免去使用電線電纜的連接,但是使用起來不方便,藍牙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在短距離內為公眾和商業用戶提供服務的無線網絡。數據和語音的接入點,替代電線和電纜,包含硬件、軟件和互操作需求的一種無固定中心站的網絡等三個方面的短距離無線連接都可以通過藍牙技術來實現。它主要可以應用于三合一電話、因特網橋、交互性會議、數字相機中圖像的無線傳輸、各種家用設備的遙控和組成家電網絡等等。
④wimax成為寬帶無線技術新產物。wimax技術以其遠覆蓋和高帶寬特性, 成為無線業界的新的焦點。wimax優勢主要體現在解決了無線城域網的問題。Wimax可以將信號傳送31達英里之遠,網絡連接速度為每秒70兆。因此便有專家覺得,wimax的覆蓋范圍之廣和傳輸速度之快可能會對3g構成威脅。在成本、覆蓋范圍和傳輸速度等各個方面的優勢使wimax技術可能成為一項打破產業格局的技術。
⑤超寬帶無線接入技術UWB。UWB屬于時域通信技術,具有速率高、成本低、耗能少等特點,是一項高速率的超寬帶無線接入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不同的是,它不使用載波,而采用超短周期脈沖進行調制,把信號直接按照0或1發送出去。脈沖調制產生的信號為超寬帶信號, 譜密度極低, 信號的中心頻率在650MHz―5GHz之間,平均功率為亞毫瓦量級,抗干擾和多徑的能力強,具有多個可利用信道。與CDMA系統相比,時域通信系統結構簡單,成本相對較低。
3.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
(1)3G無線通信技術早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移動電話業務在世界范圍內的普及,促使了3G業務的飛速發展,同時也為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2)每一種無線通信技術都有不同的任務,不同類型的無線通信技術對于不同的應用領域技術手段也不盡相同,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其覆蓋范圍和技術要求具有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之間在合理的覆蓋范圍內具有良好的互補性,根據自身的特點,發揮各自的優勢,保證無線通信技術向著多元化、一體化的放向發展。
(3)高通道傳輸技術的不斷發展,有線網絡的寬帶化得以廣泛應用,不僅促進了寬帶速度和覆蓋率的提升,同時也對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高品質的服務。在無線通信技術的發展過程中,也正向寬帶化方向發展,寬帶化會成為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
(4)在無線技術的不斷發展中,逐漸顯露出綜合化和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這一特征使得多種形式的信息和數據可以在同一核心網絡上進行有效傳輸,不僅滿足了網絡市場的需求,同時又實現了無線通信技術的健康快速發展。
(5)IP技術在無線通信技術中的應用,實現了IP技術與無線通信技術的完美結合,實現了信息通信的個人化需求,隨著IP技術的不斷發展,會為無線通信技術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推動無線通信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向個人化目標邁進。
4.總結
目前,無線通信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等諸多領域,人們對無線網絡技術的需求和依賴也不斷加大。對無線通信技術的不斷研究,充分發揮無線網絡技術對各行各業的建設作用,對于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