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食品健康趨勢實用13篇

引論:我們為您整理了13篇食品健康趨勢范文,供您借鑒以豐富您的創作。它們是您寫作時的寶貴資源,期望它們能夠激發您的創作靈感,讓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食品健康趨勢

篇1

希臘的科學家最近做的實驗表明:綠色蔬菜吃得越多,患關節炎的可能性就越小。這是科學家針對330人進行的試驗中得出的結論。

3、口氣渾濁與喝水

對于經常需要社交應酬的人來說,口氣渾濁可是最大的忌諱。中醫認為口臭與胃火有很大關系,治療口臭的簡單方法是,每天盡可能地多喝清水。

4、四肢乏力與香蕉

運動過量會導致人渾身乏力,這是因為運動排出大量汗液,身體中很多礦物質也隨著汗水排出體外,主要是鉀和鈉兩種元素。鈉比較容易從食物中得到補充,而補充鉀最理想的選擇是香蕉。

5、醉酒與西紅柿

喝醉后的嘔吐會造成體內的鉀、鈣、鈉等元素的大量流失,此時最好喝些西紅柿汁,因為西紅柿汁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鈉成分。

6、打嗝和糖

若打嗝止不住的話,可以試試在舌頭下面放一勺糖。糖可以刺激喉嚨后側的神經,中斷體內的、包括引起打嗝的那條神經。

7、心臟病和啤酒 、蘋果

實驗證明;如果保持一天喝一杯啤酒,就會使患心臟病的可能性減到最小。而常吃蘋果也會降低心臟病的患病率。

8、腹瀉和紅酒

試驗表明,在剛剛開始有腹瀉癥狀的時候,喝一兩杯紅酒就可以治愈。

9、高血壓和橘子汁

愛喝橘子汁是個好習慣,尤其是對于那些患高血壓的人或是有高血壓家族病史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10、感冒和大蒜

當你開始感到嗓子不舒服,鼻涕開始不聽使喚時,就是感冒的前兆。為了不讓感冒病毒大規模地襲擊你的身體,趕緊吃一些大蒜會幫助你將沒有完全發作的病毒扼殺在搖籃里。

11、牙痛和茶

茶水中含有豐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達到防齲固齒的功效。

12、皮膚青紫與花椰菜

有些人的皮膚一旦受到小小的碰撞和傷害就會變得青一塊紫一塊的,這是因為體內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K)的緣故。補充維生素K的最佳途徑就是多吃花椰菜,

13、脫發和牛排

科學證明:經常吃牛排的人即使不能完全解決脫發問題,至少可以延緩這一天的到來。

14、男性不育與五谷雜糧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男性含量低與體內葉酸缺乏有關,而補充葉酸最簡單直接的途徑就是多吃粗糧。

15、前列腺癌和香草冰激凌

篇2

聰明采購

在購買零食類食品、果汁飲料時,不僅需要仔細閱讀營養成分表,而且還要注意這些成分表所給的單位是多少。如果這袋零食的分量是此單位的2~3倍,那么在計算攝入量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計算總量。

100%就是天然的?

100%天然這個標語不一定代表產品內含的是水果原汁,充其量只能說這個果汁產品沒有添加防腐劑或人工調味料等。有時候,100%天然的果汁產品里,只含有10%或25%的水果原汁。此外,在果汁的加工過程中,含有纖維和營養素的果肉都被壓榨掉了。

聰明采購

在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將新鮮水果作為第一選擇。在選擇果汁時,盡量購買果肉果汁,能獲得更多的營養。

奶制品真像說的那樣低脂高鈣嗎?

很多號稱低脂的產品達不到低脂的標準,往往屬于中脂的產品。另外一個類似的陷阱是高鈣,牛奶本來就是鈣含量高的食物,并不是只有標示高鈣的牛奶鈣質含量才豐富。

聰明采購

花幾十秒時間,看一下營養成分表中的脂肪含量到底是多少。目前國際上對低脂食品的概念是:每100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少于或等于3克,而且來自脂肪的熱量占總熱量的比例不能超過30%。

全麥的就是健康的?

全麥面包比起精致的白面包含有更多的纖維、維生素E及鋅、鉀等礦物質。但是,標簽寫著全麥就能確保不買錯嗎?這也不一定。市面上的許多全麥面包可能是在白面粉內添加胚芽、麩皮制成的,而不是用整粒小麥打成的全麥面粉加工成的。

聰明采購

在買全麥面包之前,一定要先看清包裝袋上的成分標示,看見全麥面粉幾個字,再掏錢付賬。此外,另一個判斷標準是看纖維含量,一般而言,纖維含量高的更可能是全麥面包。

有機食品高于一切?

有人采購時,只要看見有機食品的字樣,就以為是健康安全的,但有機食品并不能使熱量、含鹽量、含糖量降低。

聰明采購

購買有機食品也要兼顧營養標簽,看清成分表。

膨化食品袋子里的氣體是安全的?

篇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實現中國夢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數,要以人為本。同樣,對教師而言,我們不僅研究教師的心理健康即教師的幸福感,也必須要探討幸福的教師對工作的意義,對學生的教育意義。教師是教學環節的組織者,是教學“心理場”的主角。所以教師應該幸福、快樂。教師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用健康的心態工作、學習和發展是刻不容緩的任務,否則我們面對的尷尬局面是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教師的價值觀念、生存狀態、性格特征、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的影響更為重大??茖W研究發現,教師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即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教師他們的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心理有障礙的教師,他們的學生產生心理障礙的比例也更高。教師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喜怒哀樂都直接影響教育教學工作。因此,研究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比研究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更重要。

我剖析一下學生、家長及社會的情況及他們對中職教師的看法。貧困地區的中職生被有些普通中學教師錯誤地定義為“后進生”,普通中學教師認為這些學生不僅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嚴重干擾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最終影響班級或學校的穩定,更有甚者,有的學校稱“學困生”為“差生”,他們認為這些學生在學習、言行、紀律方面表現出來的素質低于一般水平的學生,即心理品質嚴重缺陷,人格出現畸變,對抗心理嚴重,學習基礎差,紀律松懈,作風懶散,消極自卑,自暴自棄,招惹是非,缺乏自信心,沒有上進心,內心空虛和孤獨,對前途不抱希望,不完成學校的各項任務,是惡作劇的導演和演員,是教育界的包袱,是次品、廢品和危險品、經常以破壞者的姿態出現、人數少危害大。試想:把初中所有的“后進生”集中在中等職業學校的一個班級該怎么管理呢?當然對后進生的轉化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工作的老大難問題,做好后進生轉化工作困難重重。但是,這些同學在一個班里確實是不好管理,他們如果考不上對口學校就認為教師水平低,他們學不好技術就認為教師的技能差。這樣的學生群體所對應的家長也會認為中職學校是最差的學校,中職教師是最次的教師。此外貧困地區政府經費不足,所以學校經濟困難在軟硬件設施上有一定的欠缺,對教學質量必定有很大的影響。家長因思想認識不足,社會對中職教師存有偏頗,仍受普高熱的影響而對中職學校有錯誤的看法。以上原因造成對貧困地區中職教師有了不正確的認識。鑒于此,我身為貧困地區中職學校教學副校長,覺得對本地區的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研究很有必要,因此我多年來對貧困地區中職教師心理健康進行了潛心研究,我覺得應該在教師隊伍特別是貧困地區中職教師隊伍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了解簡單的心理調適方法,認識心理異?,F象,正確認識和把握自我,掌握心理保健常識。我讓我的課題組(在河北省職教研究所立項)用SCL―90心理健康測試方法及更新的心理健康測試方法對我縣及周邊貧困縣的全體中職教師進行拉網式的測試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況;根據教師的職業特點及教師羞澀的心態很難準確掌握各位教師的心理特征。但我通過開會、疏導、溝通及交友等方式做通了教師的思想工作,然后采用國際公認的心理健康量表這一工具,對貧困地區中職教師進行檢測。結果表明,62%的被測教師抑郁、精神不振、自卑心態嚴重,嫉妒情緒明顯,60%的教師感到壓力大,在工作中煩惱多于快樂,70%的教師有時忍不住要生氣發火。心理疾病檢出率48%,31.51%的教師有輕度心理障礙,12.37%的教師有中度心理障礙焦慮水平偏高。調查發現教師的心理問題癥狀主要表現為過分擔心、有說不出原因的不安感、無法入睡等,其中男教師的壓力大于女教師,中年教師的壓力大于青年教師和快退休的老教師,畢業班教師的壓力大于非畢業班的教師。此外,個別領導心理扭曲,他只關心自我,不照顧他人,不以全局為重,為了職稱和鄰校校長大打出手;部分教師不站在學生的位置考慮問題,只想到個人的收益。我們河北省北方貧困地區教師的心理障礙更是高于發達省市,我們地區竟然流傳著“白衣天使黑心腸,人民教師虐待狂”的傳說,說明欠發達地區的教師特別是中職教師更易發脾氣,心理健康狀況更不樂觀,據我們調查,有53%教師后悔當初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因此,我們有必要對貧困地區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

教師了解自身健康狀況后去教育學生了解學校生活、學習環境、學習心態、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自信心對學生的影響。教師以健康的心態根據學生特點對他們在成長、學習、生活和求職就業等方面的實際需要進行教學、咨詢、輔導和援助。用健康的心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他們的潛能,使他們認識自己,悅納自己,完善自己。幫助學生在學習上和其它活動中了解培養目標、學習目標、生活目標。教師要做學生的楷模,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提升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引導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體驗社會、融入社會。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的職業意識、職業興趣、職業理想,樹立正確的學業觀、擇業觀、就業觀、職業觀、創業觀,樹立合作與競爭意識,增強迎接挑戰的信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學會應對壓力和挫折。調控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態,完成學業、擇業、就業、創業。了解教師的心理狀況,告訴教師:學生在成長、學習過程中一定伴隨著喪失,但不是都會造成創傷。只要努力工作,就會為自己、為社會、為祖國服務。

根據以上論述,我的研究價值在于:貧困地區中職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影響中職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當地經濟的發展,加強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學校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舉措。教師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教師要把激情、專業知識、毅力等都傳授給學生。學生面臨職業競爭日趨激烈和工作壓力日益加大的環境變化,在自我意識、人際交往以及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因此,對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必然要求。中國的興旺在青年,中國的發展靠教育。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師了解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并調適后必然會培養出合格人才,會為學生、家長、學校、教育戰線、祖國交一封滿意的答卷。因此,對教師特別是貧困地區中職教師進行心理研究,為將來能尋求到更好有益于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工作方法具遠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篇4

    做父母的不僅要重視孩子合理的營養攝取,以滿足其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時,也要重視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孩子喜愛的有色食品,要嚴格把關,不可過分放任孩子。尤其要少購買那些染色重、色彩鮮艷的小食品,更不可購買未經食品衛生部門檢驗合格或批準生產的食品。

    即使為孩子購買有色食品時,也要注意認真挑選,購買正規食品企業生產的“本色”或顏色淺淡的食品,并且不可過久、過多地食入彩色食品,以免造成色素在體內蓄積中毒。

    有“色”食品暗藏隱患多

    不少彩色食品就像一只披著羊皮的狼,用它美麗的外表吸引孩子們上當。

    彩色食品所用的色素,有天然色素和化學合成色素兩大類。

    化學合成色素

    可能含致癌物

    天然色素是從動、植物組織中提取的,如姜黃、葉綠素、紅花黃、辣椒紅、玉米黃等。這類色素安全、無毒,有的還具有一定的營養保健作用。但由于天然色素提取成本高、著色力差,使用并不廣泛。

    化學合成色素則是從石油或煤焦油中提取的,或以苯、甲苯、萘等芳烴類化合物為原料合成的。化學合成色素種類多、數量大,具有色澤鮮艷、成本低廉、著色力強等優點,因而被廣泛運用?;瘜W合成色素不僅無營養價值,而且其化學成分本身對人體有害。

    同時,在經化學方法提取與合成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如砷、汞、鉛、苯胺、氯化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甚至有的還是可疑的致癌物。

    嬰幼兒食品

    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色素

    為了補充天然色素的不足,滿足人們對色素的需求,我國允許使用的化學合成色素有莧菜紅、胭脂紅、檸檬黃、日落黃、靛藍、亮藍、誘惑紅、赤鮮紅、新紅共九種,它們分別被用于果汁、汽水、果糖、罐頭、糕點等的上彩,并嚴格限定了在食品中的安全使用劑量和使用范圍。同時,嬰幼兒食品是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色素的。

    但是,個別生產企業為刺激孩子的購買欲望,只顧片面追求利潤,不嚴格按國家規定,在食品和飲料中擅自使用化學合成色素,把食品打扮得色彩斑斕,艷麗耀眼,這使對有毒有害物質解毒能力較差的孩子健康受到威脅。

    三大“色”害影響孩子健康

    孩子食用的彩色食品,雖然大多為允許使用的化學合成色素染色而成,孩子進食后不會立即引起臨床可見的癥狀,但醫學專家和食品專家經過大量的研究證實卻告誡說,如果長期、過多地食入彩色食品,色素就會逐漸在體內積蓄起來,引發“彩色食品綜合征”,危害健康。其主要的危害在于:

    1.干擾人體的正常代謝功能

    主要表現為體內亞細胞結構受到損害,干擾多種活性酶的正常功能,使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激素等代謝過程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腹瀉、腹脹、腹痛、營養不良和過敏癥如皮疹、哮喘等。

    2.消耗體內解毒物質

    兒童特別是幼小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尚不成熟,肝臟的解毒功能和腎臟的排泄功能都較弱,如果較多食入不合格的彩色食品,就會使色素在體內大量消耗解毒物質,并直接作用于靶器官,從而造成慢性中毒,妨礙孩子身體的發育和健康成長。

篇5

榧子粥 榧子30克,大米50克。將榧子去皮、擇凈、打碎,與大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每日一劑,連續2-3天。可殺蟲瀉下,適用于腸道寄生蟲病。

榧椒粥 榧子30克,花椒2克,大米50克。將花椒研細末備用。榧子去皮、擇凈、打碎,與大米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花椒末,再煮一兩沸即成,每日一劑,連續2-3天。可殺蟲瀉下,適用于腸蛔蟲病。

榧君粥 榧子、使君子各10克,大米50克。將榧子、使君子去皮,研細末備用。大米淘洗干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榧子、使君子末,再煮一兩沸即成,每日一劑,連續2-3天??蓺⑾x消積,適用于腸道蛔蟲癥及小兒疳積。

榧子天冬飲 榧子10克,天冬15克,水煎服,每日一劑。可潤燥清肺,降利肺氣,適用于肺燥及秋燥咳嗽。

榧子二仁飲 榧子、胡麻仁、火麻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蓾櫾锴宸?,通腑利腸。適用于秋燥咳嗽,燥結便秘等。

讀懂營養標簽挑選健康食品

國家規定,2013年1月1日起《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正式執行,當日起生產的預包裝食品銷售必須標注營養成分,否則不得流通。

5種核心營養素必須標清

“按現有的規定,我國僅對嬰幼兒等特殊食品強制性標注營養成分?!毙l生部食品安全專家組成員顧振華透露,新國標則要求所有預包裝食品標簽上都必須強制性標注5種核心營養素,分別是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它們的含量及其占營養素參考值的百分比也應同時標注清楚。

無糖、高鈣含義更清楚了

大量攝入反式脂肪酸是近年來心血管病高發的重要誘因。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很多,如餅干、面包、沙拉醬、炸薯條、爆米花、巧克力、冰淇淋、蛋黃派等。新“國標”規定,人造奶油、起酥油和代可可脂等以氫化油為主要原料的產品,也應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

市面上,一些餅干和糕點為突出健康理念,在其食品包裝袋上標注“低糖”甚至“無糖”字樣,而一些則特別注明“高鈣”。今后,企業必須用數字說話,把糖分的含量標明,或采用“不添加蔗糖”之類的說明性文字把原因講明白。

篇6

Rui-ling,ZHOU Qiang,TU Jun-ming,MEI Kai-hua,WANG Huan,JIN Hong-mei

Abstract: The field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66 rice cultivars against false smut (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 was conducted by the method of natural indu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66 rice cultivars there were 3 cultivars of high resistance,30 resistance,14 medium resistance, 17 medium susceptivity,1 susceptivity, and l high susceptivity.

Key words: false smut(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 field resistance evaluation; rice

水稻稻曲病是由半知菌亞門綠核菌屬綠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引起的水稻穗部真菌性病害,以前在農業生產上一直被作為次要病害防治。

近年來由于雜交稻的大面積推廣種植,稻曲病的蔓延十分迅速,世界各地都曾有稻曲病危害猖獗的報道[1,2]。一般年份稻曲病病穗率可達10%~20%,嚴重的年份可達100%。2004年湖南省中、 晚稻稻曲病發生普遍,尤以中稻發生嚴重,發生面積達63.3萬hm2,損失稻谷 1.37億kg,直接經濟損失達2億元。該病的發生嚴重影響了稻米的產量和品質,而且稻曲球還含有對人畜有害的毒素,長期食用含稻曲病毒素的稻谷可引起動物的肝臟、腎臟及其他組織器官的病變和中毒。稻曲病已成為中國水稻優質高產的巨大障礙。

本研究通過自然誘發抗性鑒定,旨在初步明確湖北省目前中稻品種對稻曲病的抗性水平,為生產上綜合防治水稻稻曲病提供參考,也為稻曲病的抗病育種提供借鑒。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68個水稻品種(含2個對照品種)詳見表1,所選材料均為華中地區近幾年的主要栽培品種。

1.2 方法

試驗在湖北省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梅家墩試驗農場附近選擇稻曲病常年發生較為嚴重的水田。66個水稻品種每10個品種設抗病對照(IR28)和感病對照(晚秈98)各1個,播種時間分3期,每期相隔10 d,每期均設3個重復,整個田塊周圍保護行種感病品種。田間管理按當地常規管理進行。全生育期內不使用任何殺菌劑,殺蟲劑視各時期蟲害發生的種類和數量適量使用。

稻曲病調查方法。在水稻黃熟期選取3個播期中發病最重的1期調查稻曲病發生情況,每品種調查20株,取3個重復的平均值。根據供試品種每穗稻曲病粒數確定各品種稻曲病發生等級[6,7]:0級,未發??;Ⅰ級,每穗1粒稻曲球;Ⅱ級,每穗2~3粒稻曲球;Ⅲ級,每穗3~5粒稻曲球;Ⅳ級,每穗6~9粒稻曲球;Ⅴ級,每穗10粒以上稻曲球。計算各水稻品種的平均病級。

1.3 氣候

中稻生長季節天氣干旱,插秧以后溫度適宜,比往年同期降雨量偏少。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水稻品種稻曲病的發病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66個水稻品種中高抗稻曲病的品種比較少,只有3個,概率為4.55%;高感稻曲病的品種也比較少,只有1個,概率為1.52%;抗-中抗的有44個,概率為66.67%;感-中感的有18個,概率為27.27%。

2.2 不同類型水稻稻曲病的發病情況

從表2可以看出,目前市場上的品種以三系和兩系雜交稻為主,常規品種較少,發病級別較重的也是雜交稻,從Ⅱ級到V級都只有雜交稻發病,常規品種不發病。

3 結論與討論

通過自然誘發方法測定了66個水稻品種對稻曲病的田間抗病性,結果顯示,在66個水稻品種中,中抗以上的品種占71.21%,可能的原因是稻曲病的發生與其侵入時期的氣候條件關系密切,如果能夠將自然誘發與人工接種鑒定和在溫室內進行稻曲病的人工輔助接種等方面研究相結合,進一步排除田間不確定因素,就能更好地弄清各水稻品種對稻曲病的真正抗感程度。潘波等采用水稻頭季稻和再生稻連續接種的方法來排除因為氣候、地域以及設備等因素對試驗數據造成的誤差的方法也是值得一試的。

稻曲病的侵入可能與水稻的品種特性有關,比如株型、穗型、有效穗等。李友榮等發現秈型雜交晚稻穗部主要性狀與稻曲病抗性關系密切,抗病品種每穗總粒數少,每穗總枝梗數少,著粒密度較稀,感病組合則相反。雜交稻一般植株高大,生長優勢較強,有效穗多,穗子較大,總枝梗數多,著粒密度較大,可能也是發病重的一個原因。

稻曲病的侵入還可能與水稻的栽培方式有關。王疏等[10]的研究表明,單位面積總施氮肥量越大,稻曲病發生越重。在施肥總量相同的情況下,水稻生長后期(穗肥)氮肥用量增大,其稻曲病的發生機率也隨之增加。插植密度越大,稻曲病的發生也相對越重。

參考文獻:

[1] RUSH M C,SHAHJAHAN A K M,JONES J P, et al. Outbreak of false smut of rice in Louisiana[J]. Plant Disease,2000,84(1):100.

郭躍華,姜 慎.3O個水稻品種抗稻曲病的田間抗性評價.[J]植物醫生,2010,23(4):32-34.

宰素珍.雜交稻稻曲病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162-164.

姜 慎,唐春生,譚志瓊.35個水稻品種抗稻曲病的田間抗性評價[J].熱帶作物學報,2010,31(5):849-851.

胡定漢,龔德祥,潘熙曙,等.優質中稻品種對稻曲病的抗性試驗[J].湖北農業科學,2007,46(5):749-750.

唐春生,高家樟,曹國平.稻曲病病情分級標準的研究和應用[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2000,26(2):122-124.

王連平,董明灶,郝中娜,等.浙江省水稻品種抗稻曲病自然誘發鑒定初步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0,22(7):73-74.

篇7

1 初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在人一生的成長道路上,初中無疑是青春期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無論心理上還是生理上,初中生都出現了多方面的變化,并且這些變化會對其今后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心理上的變化,可以說,初中階段的學生在心理感受以及心理體驗上是最豐富的,但同時這種感受和體驗也給初中生們帶來了諸多的矛盾和困惑。尤其在這個階段,他們對于自我、對于他人、對于人際關系、對于社會生活表現出極其強烈的認知需求,這種自覺、主動的求知狀態,也構成了可遇而不可求的教育契機。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否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達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將對他們個體的發展及其將來產生深遠影響。

心理健康教育是初一年級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心理健康教育對初中階段學生的成長是至關重要重要的,具有健康的心理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基本要求。在這里結合本人幾年的教育實踐,對當前中學生的心理問題和心理健康教育談幾點粗淺的認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青少年學生心理上的動蕩進一步加劇,他們所面臨的社會心理適應問題是前所未有的。這些問題不是傳統德育能夠完全解決的,這就要求我們的日常教育必須涉及心理健康教育。例如,較多中學生存在嫉妒、自卑、孤僻、焦慮、偏執、神經衰弱、社交困難、學習不良、吸煙飲酒,以及自殺、犯罪等心理行為問題,這些問題既出現在某些“問題”學生身上,在一般學生的身上也有所表現。這些現象不僅是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表面的現象,而且往往伴隨著深層的心理方面的原因。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思品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

我在去年對自己所任教的初一年級六個班級中選取了兩個班級做了一個實驗,一個是通常班,按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個為實驗班,在進行傳統的思品教育的同時并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年后,我對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從得出的結論中可以看出實驗班的學生在道德素質、心理素質和行為素質方面的進步,實驗班的同學在道德、心理和行為方面的發展顯著好于通常班??梢?,在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產生的額綜合力量比單純的思想品德課具有更為理想的德育效果。因此,為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效,有必要加強思品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然而在目前條件下需要由初中政治教師來承擔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那么增強政治教師的心理學素養、提高心理教育能力便是迫在眉睫的事了。

2 從教育者自身因素中探討

2.1 教師轉變理念,以自己健康的心態影響學生

要在思品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從心理教育角度出發全面推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因此作為政治教師首先應當對自身的觀念予以轉變,增強自身的對于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加強教學責任心。應當將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改良,要真正意識到健康的心態會影響到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的。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引導者以及組織合作人員,必須對學生的心理予以充分了解,并以尊重的態度,營造出和諧、平等的課堂教學氛圍,一次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了興趣才能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中,建立在興趣之上的學習,可以最有效的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對學生進心理教育的同時必須注意自身的情緒控制,因為教師的情緒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極大的影響,這種觀念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是所有教學人員的典范,馬卡連柯從來不會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學生,即便是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或者生病了,他也不會因此而展露出會應響學生的負面情緒。為人師表,教師就是學生的典范,只有這樣才能夠時刻保持平常心,為學生的心理發展注入正能量。根據相關調查,學生的不良情緒有80%來自于身邊人,尤其是長輩,這里當然有教師對其影響。若是教師的心理出現問題,不僅僅對教師的個人發展會產生影響,同時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育。

2.2 具備基礎心理學知識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是一項系統性的教育,會涉及多個學科,包括心理學、衛生學、哲學和教育學、行為學等理論學科,但從宏觀上,構成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柱的理論基礎主要是“哲學理論基礎、教育學理論基礎和心理學理論基礎”,由此看來,政治教師要能勝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就得夯實心理學理論基礎。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乃是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滿狀態?!边@表明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部分??梢?,是否一個健康的人其心理健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必須要通過心理學知識的系統學習,不斷完善自我,才能重視并努力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使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才能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真正實現。

2.3 能具備和應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

初中思想品德課中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非教給學生系統的心理學知識,而是要通過相關的活動在參與中領悟和解決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從而實現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教師要靈活掌握各種方法,培養學生認識自我,悅納自我的能力,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從小事中感悟、從參與中體會,善于采用多種方法適時適事的指導學生感悟中成長,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打開心鎖。

篇8

性病與問題成為我國目前面臨的重大社會問題,嚴重威脅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尤其是近年來艾滋病的感染率呈上升趨勢,女性艾滋病感染者比例有明顯升高,而健康教育仍是目前預防艾滋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1-3]。貧困地區女中學生父母多外出務工,且成長環境傳媒不發達,教育資源不充足。為了解該群體對性病和知識的了解情況,筆者于2006年9月對安徽省某貧困縣女中學生開展了基線調查,并實施為期1個月的健康教育,現對健康教育效果評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安徽省某貧困縣6所中學的女生1 492名,年齡在15~19歲,平均(15.22±1.19)歲。其中初中生906名(60.72%),高中生586名(39.28%)。

1.2 方法 采用匿名自填式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調查對象個人的基本信息、對性病和知識的了解情況。干預方法主要為健康教育,以專題講座(6次)、多媒體展示及發放包括性傳播疾病和知識的宣傳冊、宣傳畫(共發放相關宣傳材料近3 000份,對象不僅是接受調查的學生,還對學校教師和其他感興趣人員發放)等形式進行教育,干預時間為1個月。健康教育后用同樣的問卷進行復查。調查前對參與現場調查的人員統一進行培訓。

1.3 統計分析 用EpiData 3.0軟件進行數據雙次平行錄入檢錯,建立數據庫,用SAS 9.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數值變量資料以(x±s)表示,分類變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分類變量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一般特征 在1 492名調查對象中,家住農村的女中學生1 340名(89.81%),家庭經濟狀況處于當地一般水平的1 161名(77.82%),差的有218名(14.61%)。調查對象父親的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水平,共758名(50.80%),其次為小學文化水平427名(28.62%),有73名(4.89%)的父親為文盲,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只有47名(3.15%);母親文化程度為小學水平的867名(58.11%),其次為初中學歷占19.97%,母親為文盲的人數明顯高于父親,有253名(16.96%)。有593名(39.75%)學生的父親和261名(17.49%)學生的母親在外打工。1 492名學生中,共有1 090名女童完成了健康教育后的問卷調查,其中初中生588名(53.94%),高中生502名(46.06%)。

2.2 干預前后初中和高中女生對性病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干預前分別有25.06%,26.49%,18.32%和14.57%的初中女生和20.48%,21.33%,26.79%和11.77%的高中女生分別認為梅毒、淋病、尖銳濕疣和艾滋病不是性病,干預后比例均明顯下降。19.32%的初中女生和33.45%的高中女生在干預前認為因性病治療不徹底或延誤治療一定會損害其他器官,干預后比例均明顯升高。75.71%的初中女生和87.03%的高中女生干預前認為服用藥物不可以預防性病,干預后分別為91.84%和96.22%。干預前62.58%的初中女生和90.96%的高中女生知道是性病主要傳播途徑,23.29%的初中女生和6.14%的高中女生認為經呼吸道可傳播性病;干預后答題正確率均提高。干預前后高中女生答題正確率普遍較高,說明女生的文化程度直接影響宣傳教育的效果。見表1。

2.3 干預前后初中女生和高中女生知識知曉情況比較 干預前分別有13.58%,14.35%的初中女生和1.37%,7.68%的高中女生認為農藥、氰化物是,干預后答題正確率提高為93.03%和97.61%。干預前分別有94.81%的初中女生和99.32%的高中女生認為吸毒是違法行為,32.23%和24.40%認為因本身帶有艾滋病病毒導致傳染,18.10%和5.46%認為吸毒者間的相互接觸可以傳播艾滋病病毒,63.02%和74.74%知道無毒社區的創建標準;干預后各項答題正確率均提高,分別有79.42%的初中女生和87.05%的高中女生認為共用注射針具能傳播艾滋病病毒。見表2。

3 討論

我國性病感染人數尤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數逐年快速上升。據衛生部報道,截至2007年底,我國現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約70萬,全人群感染率為0.05%,其中艾滋病病人8.5萬人。目前艾滋病疫情仍處于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區高流行的態勢。全球流行趨勢顯示,它正在向貧窮社區轉移[4]。因艾滋病可能由特定的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傳播的轉移,而廣大農村地區人群在性病/艾滋病和等知識上的匱乏,農村的艾滋病和問題顯得日益嚴重[3]。目前國際上控制艾滋病和流行的六大成功經驗中最主要的一條就是對公眾進行健康教育和干預[5]。

調查結果顯示,進行健康教育之前,高中女生對性病與知識知曉情況較好,但總體對性病與知識了解不深入、不全面,僅對簡單的知識有一定的了解;對于一些較專業的問題,答題正確率較低,如對于吸毒傳播艾滋病的途徑和“無毒社區”創建標準等仍有部分女生不知道。可能因為貧困地區教育資源的貧乏,她們未受到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平時又忙于學業,疏忽了對健康知識的獲取。健康教育之后,女生的答題正確率普遍有較大提高,尤其是初中女生;對于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知識,總體答題正確率有提高卻仍不理想,提示健康教育效果明顯,但要長抓不懈,持續開展,尤其要加強初中女生的健康教育工作。貧困農村地區教育資源有限,家庭經濟狀況普遍不好,居民中重男輕女的思想仍然存在,女生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相對較少,因而在中學階段向她們提供預防性病相關知識十分必要。據司曉明等[6]報道,20歲以下年輕人苯丙胺類藥物濫用原因中,好奇心占74.22%,被人誘騙占19.61%,尋求刺激占2.94%。提示年輕人在服用時對其危害性知之甚少,充滿好奇而且容易被人誘騙,若再伴有不安全的發生將為性病艾滋病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另有報道顯示,某農村艾滋病流行區高三學生對某些艾滋病傳播途徑和非傳播途徑知識的總體知曉率女生明顯低于男生[7]。所以,加強女中學生的健康教育工作顯得更具急迫性。

4 參考文獻

[1] 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2006年我國艾滋病防治工作穩步推進.中國艾滋病性病,2007,13(2):99-100.

[2] 繩宇.關注女性人群的艾滋病防治.中國護理管理,2005,5(6):17-19.

[3] 馬杰民,劉娜,陳愛平,等.中國人群2002 年對感染性疾病的知識、態度和行為現狀調查. 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6):389-393.

[4] 王立秋. 全球艾滋病流行進展.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1):3-6.

[5] 曾毅. 宣傳教育與干預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主要策略. 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1):1-4.

篇9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貴州省畢節、遵義、銅仁等貧困地區的高中學生及貴陽市高中學生各3000人,分別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量表(EPQ)的測試,共獲得貧困地區有效問卷2361人,其中男生1183人、女生1169人;貴陽市有效問卷2136人,其中男生1202人、女生935人;高一學生1248人、高二學生2068人、高三學生1181人;年齡平均17歲。調查對象均為自愿參加活動,排除人格障礙及嚴重軀體疾病者。

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方法現場調查。測試前心理調查人員對協調人員進行培訓,在專業心理調查人員的指導下采用統一指導語,進行團體測試,要求學生獨立作答,完成后當場收回。分別將有效問卷輸入到心理健康測試軟件系統,計算其數據。

3.統計學方法。對以上數據進行檢查檢錯后輸入SPSS15.0系統進行統計分析,采用描述性分析、正態檢驗、方差齊性檢驗、秩和檢驗等統計處理。

4.調查工具。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學號、班級、民族等。采用的問卷:(1)癥狀自評量表(SCL-90)由Derogatis,L.R編制,共有90個條目,包括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偏執、精神病性等9個因子。量表采用5級評分,該量表用于反映有無心理障礙及其嚴重程度o(2)焦慮自評量表(SAS)是由張(w.K.Zung)編制。本量表含有20個反映焦慮主觀感受的項目,其中15個為正向評分,5個為反向評分,采用1~4的4級評分。該量表可以評定焦慮癥狀的輕重程度。(3)艾森克人格量表(EPQ)是由P、E、N、L四個量表組成,分別為精神質(P)、情緒穩定性{N)、內外向(E)和效度量表(L),對個性特質和心理健康都能較好的測查,共有R8個題目。

二、結果

1.貴州省貧困地區高中學生與貴陽市高中學生比較。SCL-90得分除軀體化、恐怖以外,其它各因子分均明顯高于貴陽市高中學生(P

2.SCL-90各因子與SAS焦慮程度呈正相關(見表3)。

篇10

1 提出對策的必要性

貧困大學生是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他們是當前我國高校在校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現。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高校在讀的近2000萬學生中,貧困大學生占19%,其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占9%。然而貧困大學生主要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了解老少邊山窮地區民族醫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幫助他們戰勝困難,擺脫不良心境,培養自立自強的意識,順利完成學業,成為祖國有用之才,是社會和高校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筆者從對老少邊山窮地區民族醫學院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現狀調查入手,結合實際情況,總結出了民族醫學院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與普通學生相比,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環境和經濟條件,貧困大學生面臨著更多的學習、就業、生活壓力,在心理上承受著更大的精神壓力和挫敗感,從而導致自卑、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自我封閉等一系列的心理問題。

2 促進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對策

根據老少邊山窮地區民族醫學院貧困大學生表現出的一系列不健康心理問題及特點 ,結合實際情況,我們可以從貧困大學生自身、老師、學校和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等方面著手建立多元的社會支持網絡為改變老少邊山窮地區民族醫學院貧困大學生心理狀態及促進心理健康發展提出一些對策。

2.1 貧困大學生自身

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承受能力,學會獨立、自主、自立、自強。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的大學生進入大學后首先要適應城市生活。然而,城市和農村巨大的文化差異和新舊文化文化或本民族文化與其他民族文化的碰撞、選擇和沖突在一定程度上給他們造成了心理壓力。因此,大學生們要學會自主學習和接受文化差異,入鄉隨俗,盡快適應大學生活,消除造成心理壓力的因素。此外,最重要的是樹立遠大理想。大學是個教育人、學習、培養與鍛煉自己各方面能力和施展才華于一身的殿堂,要明確自己上大學的目的,樹立遠大理想,并為之而努力奮斗。眾所周知,學醫學專業相對于學其他專業而言是比較累的,課程也很多,需要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將來從事的是與生命打交道的工作,除了要掌握理論知識外還要有嫻熟的操作技能,所以大學生們應從決定學醫的那一刻起就制定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將自己培養成一個合格的醫務人員。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健康的心態。很多貧困大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存在很多諸如自卑等心理問題,不能正確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他們總認為自己是這世上最不幸的人。貧困并不可恥,應該把貧困當作是鍛煉自我的機會,不斷地提升自我,壯大自我。實事求是,以實際的經濟條件為基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盲目攀比,跟同學比名牌衣服,比手機高級等。更不要因為自己貧困,經濟條件不如其他同學而產生自卑的心理,怨天尤人,埋怨父母。應該學會正視事實,接受事實,并努力改變現狀,養成健康的心態。

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際關系不但可以促進自我身心健康發展、贏得尊重、獲得認可、還能為以后的成功做好鋪墊。尊人者人尊之。在與人交往過程中要學會尊重他人這樣才能收獲更多的友誼。積極主動地與他人溝通。不要因為自己的家庭經濟困難而感到寒酸,自慚形穢,也不用害怕自己因文化差異而拒絕與人交談,更不要因為自己的認知局限害怕搭不上話而不敢與他人交往。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該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互相學習,長短互補。貧困大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表現出比較強的自尊心,對說話的內容比較敏感,在交流過程中可能因為一句話而產生誤解,因此要做到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積極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和掌握一些科學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方法。大學生應積極主動參加學校開展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學會評估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及產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出現心理問題時應主動求助,盡快解決心理健康問題。若同學出現心理問題時,不應該嘲笑他人,應該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幫助他們,若自己不能獨立解決應該向老師及學校匯報,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豐富業余生活,加強體育鍛煉。健康,豐富的業余生活可以可以使人身心愉悅、獲得朋友、增進友誼、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壓力造成的焦慮和緊張感。因此在課余時間應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在枯燥的學習中尋找樂趣,比如參加志愿活動、敬老院之行、文體活動、學術專題講座、社會實踐等,這樣不但鍛煉了大學生的能力,拓寬了知識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大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勇氣和信心,促進其身心健康發展。

2.2 老師,同學和父母方面

老師應該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應該出現歧視貧困大學生或者有心理問題的貧困大學生的現象。相反,應該對有心理問題的貧困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愛以幫助他們盡快解決心理問題和促進心理健康發展。加強貧困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幫助他們正視困難,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要教育學生們意識到貧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為貧困而喪失追求理想信念和實現夢想的勇氣和信心。平日里應多與學生們溝通交流,關心學生的發展動態,及時發現有心理問題傾向或者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并主動幫助他們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此外,老師也可以多組織同學們參加團體活動,鼓勵同學們共同參與,增強彼此了解,溝通交流,減少隔閡感的產生。同時,老師也應該起到先鋒模范作用,以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待人處事,為同學們樹立榜樣,使貧困生能從榜樣的身上得到啟迪,以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挑戰。

茫茫人海,能在同一個屋檐下共同生長,生活和學習是一種緣分,緣在惜緣。因此,在學習和生活同學們應互幫互助,和睦相處。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的同學可能因為經濟困難而在生活和消費觀念上與非貧困大學生有所差別,因此非貧困大學生不應該嘲笑貧困大學生的生活方式或嘲笑他們的穿著與時代的發展格格不入。更不應該在他們面前炫富,給他們視覺上裸的打擊。在與貧困的同學溝通交流時不要過多談論他們不怎么熟悉的關于高檔消費的話題,應該找一些大家都熟悉的話題進行交談,這樣可以減少對他們心靈上的刺激,也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和非貧困大學生溝通交流并沒有自己心中所想的那樣恐懼和艱難,同時也可以消除他們想與大家交流而又害怕的心理。在與貧困生交談過程中,要是碰到因為他們的生長環境等因素而造成他們對某些事情的認識不足時產生的尷尬場面,同學們應該要主動轉移話題,不應以此事為笑柄大肆宣揚與告知其他同學,更不應該因此而看不起他們或者嘲笑他們。若發現存在心理問題的同學,應積極主動地去幫助他們,如果自己不能幫助其解決應向老師或者學校及時匯報,以免悲劇發生。

家庭教育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許多貧困家庭,尤其是老少邊山窮地區家庭把擺脫貧困的出路全部寄托在孩子的學習上,而缺乏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教育、理解,對家庭教育而言,父母也應承擔起對子女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職責。在生活上多關心自己的子女,并教育子女,同時也要起先鋒模范作用。大學生雖然已是成年人,但是他們的心理仍不夠成熟穩定,如果家長只關注孩子的成績、過分考慮經濟因素,容易造成親子沖突和代溝,會給孩子造成沉重的負擔。很多研究表明,高親密度、低矛盾性的家庭環境有利于個體的心理健康,低親密度、高矛盾性的家庭環境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

2.3 學校方面

學??梢詮暮芏喾矫娲龠M老少邊山窮地區的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了解決貧困大學生就學難的問題,國家已初步建立了“獎、貸、助、補、減”及入學“綠色通道”六位一體的資助體系。各高校應認真貫徹落實,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貧困大學生經濟困難。家庭經濟困難是貧困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所以學校應采取教育為主,經濟為輔的措施。

加強貧困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經濟上的困難不必然引起心理問題,貧困生不應該以貧困為借口而作踐自己,并以此為幌子而理所當然地認為應當得到學校的資助,產生依賴行為。鼓勵貧困大學生自尊自強。貧困不是理由,很多貧困大學生并沒有因為貧困而自怨自艾,而是積極進取,比如徐本禹和洪戰輝,他們都給貧困大學生樹立了榜樣。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我國的現有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識,再加上大多數貧困大學生存在的觀念障礙,不能主動求助,心理問題日積月累,導致情緒崩潰和引發心理危機。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學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使貧困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識,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狀況及產生問題的原因,并掌握一些科學的方法進行心理調整,解決心理問題。

增加勤工儉學的機會。勤工儉學有助于大學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緩解經濟困難,幫助他們自強自立。通過勤工儉學,讓貧困大學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相應的報酬,實現貧困大學生“被動輸血”到“主動造血”的轉變,既緩解了貧困大學生的經濟壓力,又為貧困大學生提供了鍛煉自己能力的機會。這樣不僅僅會幫助他們重新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而且還可以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個性得到健康的發展。

醫學院校的學業是很繁重的,學生們每天都穿梭于不同的教室接受不一樣的知識教育和學習各種操作技能,巨大的學業壓力也是造成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因此學校應在學習之余開展一些豐富多彩文娛活動,豐富同學們的生活,做到勞逸結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篇11

1 引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的要求水平日益增強,消費者在食品的選購上也越來越“苛刻”。他們更多地開始關注食品的新鮮程度、營養成分含量、有害物質殘存情況以及生產流程是否安全可靠。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眾多有關食品生產和農作物種植的科研成果紛紛面世,在喜悅的同時,也引發了消費者對高科技產出的食品提出質疑。59%的購買決定是在顧客進入商場后臨時做出的[1]。因此,店內的刺激至關重要,而商品包裝便是店內最有效的溝通工具,通過包裝可以使消費者了解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信息。反之,通過對包裝提供信息的統計和分析,也能間接反映出消費者需求的動向。

2 分析模型

在過去25年的研究中,健康消費相關產品的廣告數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相似的趨勢在其他需求上也暴露了出來。一些市場營銷者已經通過廣告宣傳了他們的產品的益處,以此迎合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普遍的及特定的健康需求已經越來越大眾化[2],提供營養和健康相關信息的新產品的包裝數量也在逐年增長,而這些需求在八十年代是十分稀少的[3]。

通過對營養需求的研究,本文提出營養成分既包括積極類,也包括消極類。消極(或負面)營養成分指的是應該減少的營養性,例如卡路里、糖、鈉、脂肪和膽固醇[4]。積極(或正面)營養成分有鈣、纖維和維生素,簡言之——能夠使人們更健康的成分[5]。

為方便分析研究的進行,我們應用了國外已有的食品消費需求分類表進行分析,該表將人們的食品消費需求進行了分類,并將具體的需求歸入不同的需求類型中(見表1)。

本文對消費者需求在食品包裝上得以體現的演變過程進行了確定性趨勢分析,以使得對食品特殊需求的使用隨時間的推進進行系統的檢驗可行。

為測試確定性趨勢是存在的,本文使用線性回歸模型(1)加以證明:

αt=β0+β1t+μt (1)

阿爾法作為因變量,t作為自變量,μt作為誤差項,β0和β1均為估計參變量。β1系數為正時,代表增加,若為負,代表降低。使用此模型和對相應的數據統計,便可以確定在本研究的發現趨勢效應的大小。

我們使用不同的因變量來估計幾種不同的確定性趨勢分析。所有的因變量均采用比率,這個方法要求分別對待每年推出的新產品。因此我們同樣使用比率法來控制隨著時間推移推出新產品的進程。

3 資料選用及測試

本文主要運用單純回歸分析方法,對罐頭、谷類食品、飲料和其他食品等4類食品在積極營養成分、消極營養成分和生產工藝等方面的需求分別進行分析。分析所用的資料,為2002-2003年的《中國包裝統計年鑒》以及2004-2012年中國食品博覽會所提供的信息。其他信息來源有:商業展示會、在地方的零售商店購物、從制造商和分銷商處獲得的新產品樣本,以及二手資料來源,包括公司官方網站、零售貿易網站、新聞會、消費者交易雜志和報紙。由于本文需要調查食品包裝所提供的信息及其變化趨勢,首先應統計各類食品采用不同種需求信息的數量(見表2)。

在利用一次趨勢性分析模型(1)進行測試時,利用參考資料提供的2002-2012年的積極營養成分、消極營養成分和生產工藝等需求應用數量作為因變量,時間t作為自變量,進行線性回歸分析。

此時,需求分析結果如下:

(1)無論采用何種需求的新產品的數量,均因在新產品發行中使用包裝需求而顯示出顯著的積極趨勢(見圖1)。

(2)與需求類型相關的三種變量中,使用積極營養成分需求和產品需求的新產品數量顯示出顯著的正系數——最高的正系數意味著最優的進展。

(3)以包裝上同時出現不同需求的新產品數量作為的變量,除了一個特例外均得到顯著的正系數,該特例始終顯示為不相關。

(4)使用兩個到五個需求的產品顯示出明顯的積極趨勢。

4 測試結果及分析

圖1顯示了對各項需求類進行一次趨勢分析的測試結果。從圖中可知,所有需求在各年測試的結果其系數均為正,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積極營養成分需求、消極營養成分需求和產品需求將逐漸增加。其中產品需求的增加最為顯著,緊隨其后的是消極營養成分需求。顯而易見,需求的總體數量也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增加,這種現象自2009年起為突出。據此可以估計消費者的食品消費需求量,將以全面增加且產品需求最為突出為變化方向。

圖2顯示,人們對從食品包裝上顯示的需求數量表現出截然不同的反應。由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消費者對5項及以下的需求描述所表現出的喜好在逐年增加,而對更多的需求描述反應平平,并無太大波動。

圖3、圖4和圖5顯示了每項需求類的具體需求趨勢分析結果。從圖3中可以看到,維生素的需求趨勢在不斷提高,在積極營養成分類中排名第一,而這種增加的趨勢自2008年再次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緊隨其后的是礦物質,消費者對礦物質的需求自2005年起成為新的消費熱點。至于纖維素和蛋白質,消費者雖然有所關注,但并沒有明顯的增加趨勢。而消費者關注最少的是對抗氧化劑的需求,種種跡象表明,其主要原因是消費者對其了解甚少[6],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國民文化水平程度的提高,抗氧化劑很可能成為今后消費需求的熱點。

消極營養成分類中,人們對脂肪的關注居高不下(見圖4),因而控制食物的脂肪含量是制造商必須重視的生產要點。相比之下需求增加較為平穩的

卡路里和糖類也應受到制造商的關注,隨著肥胖成為困擾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一個社會問題,不僅是消費者自身的喜好在影響其需求,社會的總體環境也在引導消費者更加傾向于低卡路里和低糖的健康飲食習慣。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認知愈來愈深,膽固醇的需求也在緩步上升,對于老年消費群體,特別是心腦血管不好的消費者,對膽固醇的需求日益增加。

圖5是消費者對產品需求變化趨勢的測定結果。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種類繁多,其中最為普遍的是“純天然”食品。此外“真實”和“新鮮”兩項需求也呈現一個較高的值,充分說明了隨著時間的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愈來愈回歸自然健康。由圖5可觀察出,“有機”需求自2008年起也有了相對之前較快的增長趨勢,相比之下消費者對人工色素的關注則沒有顯著的波動。此外,盡管在90年代初美國已經出現了“轉基因”食品,但是中國對其引入相對較晚[7],人們對“轉基因”食品自2007年才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8],加之社會媒體對“轉基因”食品的宣傳仍處于起步階段,消費者對其需求并不顯著。

當人們收入寬裕的時候,首先會提高“純天然”食品的消費量,伴隨著轉基因食品的增加,人們對食品健康需求的關注將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9]。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以及可選擇商品的增多,預計今后中國的食品消費將從傳統的注重口味和價格,向健康營養的方向轉變,飲食生活綠色天然的消費趨勢將日益明顯[10]。而“高維生素”和“低脂肪”將占據食品消費需求最受關注的部分,此外預計抗氧化劑有望成為新的消費熱點。

5 結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消費者愈來愈重視食品健康和綠色消費需求,由過去薄弱的健康意識引導的傳統飲食習慣,逐步轉向由現代科學引領的健康飲食方式。飲食生活高級化、現代化的現象日益明顯。食品消費需求變化趨勢分析結果表明,人們對食品健康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通過對不同種類的需求進行測試,我們發現人們對積極營養成分的需求在增加,特別是有“高維他命”或“高纖維素”出現的產品;許多新產品打出“純天然”或“有機”的名頭以吸引消費者購買;然而自2002年發行的新產品在使用“低脂”,“零脂”或“低膽固醇”上有降低趨勢。本研究還特別指出在同一包裝上引入多元需求的趨勢。結果明確顯示出在同一包裝上同時使用需求的數量有上升趨勢,盡管這些使用可能會造成一些溝通風險。在需求的數量上很可能有一個臨界值,一旦超過這個臨界值便會使消費者產生困惑,特別是這些需求分屬于不同屬性的時候。

參考文獻:

[1] Nora Lado Cousté, Mercedes Martos-Partal and Ester Martínez-Ros. The Power of a Package: Product Claims Drive Purchase Decisions[J].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2012,52(3):364-375.

[2] 張丹.中國主要食品消費需求分析[J].科技與管理:2005(6):16-18.

[3] 杜會永.我國居民食品消費升級與食品產業結構優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商業大學,2011:32-34.

[4] 王德章,杜會永.消費需求變化與綠色食品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C]. 桂林: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2009年年會論文集,2009:49-57.

[5] 王兆鋒,俞紅.消費者綠色食品消費行為影響因素分析[J].統計與決策:2008(12):93-95.

[6] 鄭偉強.消費者購買有機食品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2:65-67.

[7] 成黎.北京城市消費者對食品新產品的感知及食品產品趨勢的初探[J].中外食品:2008(9):6-12.

[8] 戴迎春,朱彬,應瑞瑤.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選擇意愿——以南京市有機蔬菜消費行為為例[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47-51.

篇12

根據歐睿信息咨詢公司的預測,到2015年,中國包裝加工食品、零食和飲料的市場將超過美國,其中包括餅干、薯條和汽水等。屆時,中國可能會消費多達1.07億噸包裝食品,而美國則消費1.02億噸。從2008年起,中國此類食品的消費量增長了66%。

本該正常補充碳水化合物等主食的早餐桌,如今在中國越來越多地成為餅干的主戰場。數據顯示,中國的餅干市場2013年底預計將達到240 億美元(1 美元約合6.13 元人民幣),每年約增長20%。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脫離農村前往城市生活,以及更多的女性成為勞動力,從嬰兒配方奶粉到速凍餃子、速食面,一系列方便食品迅速興起?!泵绹洞笪餮蟆吩驴赋?,財富增加意味著更多中國人吃掉更多的肉類。

中國專家表示,近年來,加工食品、方便食品、半加工食品和中央廚房制作食品在市場消費的比例越來越高,因其適應了現代人快速的生活方式,食品深加工化本身也能帶來農產品或原材料價值的提升,是行業發展的方向。

多位食品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餐飲業的中央工廠化與包裝食品行業的深加工化本身是不可逆的趨勢。

“標準化和規?;乾F代食品工業的發展趨勢,采用中央廚房的加工方式既可以保障口味,也可以保障其安全性。”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郭順堂表示,中餐在制作中經驗化、復雜化,想要“同一口味”很難,因此,標準化一直是烹飪界追尋的狀態,也是現代餐飲發展的基石和大勢所向,加工食品、半加工食品也是食品行業近年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誤區與“崇洋”有關

隨著包裝食品消費量的增加,各種健康誤區也逐漸暴露。比如有些消費者對“香濃和強烈刺激口味的追求”已經到偏離正軌的地步,而這甚至是導致食品添加劑被不斷發明乃至使用的重要原因。

復旦大學教授顧曉鳴認為,“有的商家甚至開發一些純粹由添加劑調成、名字洋氣的味道,通過廣告包裝宣傳,宣稱其為‘夏日限量口味’,迎合年輕消費者對口味乃至‘限量’帶來稀缺感的片面追求,形成誘導性消費?!?/p>

其實,包裝食品也有比較健康的,但與西方不同,中國消費者一般無法選擇更健康、通常也更貴的包裝食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部分中國農村地區,加工食品、“洋快餐”依然被視為“有錢人的標志”,本可以母乳喂養的家庭也出于面子用洋奶粉進行喂養,出現了明顯的消費逆選擇。

此外,還有不少人只吃膳食補充劑聲稱自己是“健康派”。一位年輕女性在午餐時段取出一把“藥丸”,包括維生素補充劑、DHA補充劑、抗氧化葡萄籽補充劑等,加上一杯口服膠原蛋白沖泡的“飲料”,以此作為當日的午餐。而根據她的食譜,除早餐可以食用一定食物,中餐晚餐均只用藥丸和沖劑代替,口渴也只喝果汁,以達到瘦身和健康的效果。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認為,和完整的食物相比,膳食補充劑過度食用易增加健康風險,可能出現過度補充維生素等情況。即使是所謂100%的果汁,流行病學研究也顯示,喝果汁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而水果本身會減少患糖尿病的風險。

飲食西化催生糖尿病和肥胖

包裝食品消費的增長,使得中國人飲食結構正向多鹽、多油、多肉、少蔬果方向轉變。

朱毅介紹,我國北方居民食鹽日人均攝入量在11克左右,而山東省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人群標準人日調味品食鹽攝入量為12.5克,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6克)的兩倍多,這與加工食品的大量食用不無關系。餅干、面包等食品中本身有鹽,口感上卻吃不出太多的咸味,一些話梅等甜味食品中加入鹽能帶來更加豐富的口感,這些都導致了鹽的額外攝入。

油脂攝取量也同樣超標。據統計,我國居民日人均攝入植物油脂已高達41克,而據中國營養學會公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攝炔物油脂25克即已足夠。

中國居民近年來肥胖、“三高”、糖尿病的比例越來越高,不少慢性病出現年輕化趨勢,不少專家指出這些與不健康的飲食結構不無關系,可謂“病從口入”。

一項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內分泌代謝病研究所主持的近10萬人大型調查表明,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樣本中,根據國際臨床診斷標準進行診斷的糖尿病估測患病率為11.6%,約1.139億人。

篇13

一、運動營養食品的現狀

(一)國外運動營養食品現狀

國外運動營養食品的發展時間較早,因而其市場相對較為成熟,食品類型多樣,功能齊全,滿足人們的需求。尤其對于歐美國家而言,對運動營養食品發展給予高度重視,他們認為,其能夠為人體補充能量、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有利于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保持關節健康和改善中樞神經系統。當前,國外運動營養食品的形式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飲料、片劑、營養棒等,類型之多,數不勝數。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美國運動營養食品市場總銷售額超過200億美元,而新產品逐漸進入市場,并占據較大的銷售額比重。如百事可樂的“佳得樂”品牌,其發展歷史較長,在美國運動飲料市場中占據較大的份額,約在85%以上。由此可見,國外運動營養食品的發展勢頭良好。

(二)國內運動營養食品現狀

1.運動營養食品的整體發展概況

關于運動營養食品,我國對其的研究時間相對較晚,于1991年開始,但在短短的二十余載中,取得良好成效。就我國運動營養食品類型而言,主要有補充或控制能量類、補充蛋白質類、水解物類、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類、恢復運動疲勞類等。以運動飲料為例,自2000年起,紅牛、健力寶等運動飲料迅速占據中國市場,而2005年后,脈動、激活等品牌相繼出現,進一步豐富我國運動營養食品。就當前國內運動營養食品發展現狀看,每年的市場銷售額呈現循序上升的狀態,對國家經濟發展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且在未矸⒄怪校運動營養食品仍然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基于功能成分劃分的運動營養食品現狀

我國運動營養食品發展中,相關人員對其功能成分的研究逐漸深入。首先,多肽和氨基酸。基于植物來源的蛋白質在酶的作用下,能夠得到活性肽,其在人體的吸收率較氨基酸高。人體運動后,應對支鏈氨基酸進行補充,可促進有氧代謝,以維護運動員的身體健康。其次,糖是人體內最為直接的能源物質,只有為人體提供一定的糖分,才能及時補充能量。尤其對于運動后的人員而言,低聚糖是理想的糖類物質,不僅甜度低,而且口感好,更能及時補充血糖。再次,脂肪。中鏈脂肪是運動后人群的最佳選擇,能夠幫助運動員快速恢復體力。第四,礦物質是運動營養食品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能及時為人體做補充。運動后人體出汗,使鉀、鈉等丟失嚴重,通過補充礦物質,可以為機體提供充足的水分。第五,維生素。對于運動人群而言,B族維生素可促進能量代謝;C族可延緩疲勞。最后,活性物質。這是相關專家和學者在近年來研究較為活躍的課題之一,活性物質能夠發揮抗疲勞的功效,增強機體對疲勞的耐受力,因而多糖、黃酮等活性物質的應用研究逐漸深入,極大程度的豐富運動營養食品。

二、我國運動營養食品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問題

從我國運動營養食品發展看,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其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首先,與國外運動營養食品發展對比之下,我國運動營養食品雖然已有二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但其仍然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具有較大的發展潛能,而尚未得到有效挖掘。其次,國內運動營養食品發展中,未能遵循國人運動狀態下腸胃消化吸收的實際特點而開展產品研發活動,導致其在我國部分人群中出現不適的反應,這對國內運動營養食品發展產生較大的阻礙影響。再次,國內運動營養食品市場發展中,其營養食品以營養素單體配制為主,口感風味并未達到理想的狀態,不能受到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最后,國內部分運動營養食品中的營養素單一,不能滿足人員運動后的全部需求,甚至人們如果長期食用某一運動營養食品,可能造成營養素失衡的問題??梢姡覈\動營養食品要發展,必須打破傳統思維桎梏,以實現新的突破。

(二)原因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