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原》雜志,雙月刊,由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管,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散筆、吟詠、知見_文學講稿等。雜志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刊物之一,該雜志最初作為《京報》的副刊發行,魯迅創辦《莽原》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新文化運動,培養青年作家,批判舊文化,傳播新思想。雜志的名字“莽原”寓意廣闊的原野,象征著思想的自由與文化的開放。
《莽原》的創辦背景與20世紀20年代中國的社會文化環境密切相關。當時,中國正處于新舊文化激烈碰撞的時期,五四運動后,新文化運動蓬勃發展,知識分子們積極倡導民主與科學,反對封建思想和傳統文化。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深感文化啟蒙的重要性,因此希望通過《莽原》這一平臺,發表具有批判性和思想深度的文章,推動社會進步。
《莽原》的內容以雜文、散文、小說、詩歌為主,注重社會批評和文化批判。魯迅在雜志上發表了許多重要的雜文和短篇小說,如《燈下漫筆》《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等,這些作品深刻揭露了社會的黑暗面,批判了封建思想和舊道德。此外,雜志還吸引了高長虹、韋素園、臺靜農等一批青年作家的參與,他們通過《莽原》發表了許多具有進步意義的作品。
敘事_中篇小說 敘事_短篇小說 新鄉土 散筆 吟詠 知見_文學講稿
(1)文章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內容一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及主要結果與結論,應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字數100-200字;提供3個以上關鍵詞。
(2)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3)注釋序號用[1]、[2]、[3]……標識。正文中的注釋序號統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時候也可能是詞或詞組)或段落標點符號之后的右上角。
(4)文稿應思想健康、主題鮮明、立論新穎、論述清晰、體例規范、富有新意。
(5)來稿應論點明確,論證周密,數據可靠,文字通順,語句精煉。本刊實施編輯三級審稿與社外專家匿名審稿相結合的審稿制度。
(6)獲基金資助的論文,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及基金項目編號,且按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 如獲多項基金資助,應依次列出。
(7)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籍貫、性別、職稱、職務、學位、專業研究方向、聯系電話、郵箱及論文屬項目、資金來源(應注明項目的名稱和項目編號)。
(8)正文標題:文內各級標題題號一律頂格書寫,標題題號分級采用1;1.1;1.1.1等標注形式。結構層次不宜過多,一般為二級或三級。
(9)文章中的圖表應具有代表性,表格使用三線表;圖片稿為TIF或JPG格式,像素不小于1M;計量單位請以國務院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為準。
(10)有參考文獻,專著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題名[文獻類型標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頁碼,文獻的格式為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志].連續出版物題名,年,卷(期):頁碼。
莽原雜志在線訂閱 雙月刊
主辦單位: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190.00/1年
人氣:18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