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少兒期刊的供給與需求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原有的出版生態格局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帶來了全新的傳播方式和傳播體驗,刺激了少兒期刊供給側結構改革,激發讀者新的閱讀需求。如何優化少兒期刊供給側結構改革,借力新媒體,從而構建少兒期刊核心競爭力,是當下少兒期刊編輯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1.少兒期刊需要刺激新供給,激活新需求

近期的《上海市青少年閱讀狀況調查分析報告》中顯示,青少年每天接觸紙質讀物的時間為15—60分鐘(不包括教科書、教輔讀物)。換言之,閱讀已成為少年兒童的生活“剛需”。

但縱觀少兒讀物市場,充斥著的是各種版本的教輔、名著和同質化的少兒期刊,讓人眼花繚亂,造成了一種“供給過剩”的消費反應。這些迅速攀升的少兒讀物品種不但讓讀者產生了換湯不換藥的視覺疲勞,并且無法滿足其深層次的閱讀需求。這樣的消費供給無法趕上消費升級的步伐,從而導致消費轉型升級時有效供給不足,漸漸淪落為“消費浪費”。為此,少兒期刊編輯需要以全新的辦刊理念在供給側開發新的閱讀潛能,激發新的閱讀興趣,創造新的閱讀需求,以高質量的少兒期刊來滿足讀者不斷增長和提高的高層次需求。

2.期刊資源整合,實現“一魚多吃”

少兒期刊需以消費意愿為信號,從期刊產品的創意設計、品種花樣、個性化、品牌質量等方面提高消費供給能力和水平,實現供給和需求的無縫銜接。在開辟刊物閱讀功能和增值服務上,許多少兒期刊積極嘗試新媒體技術,為刊物的打開方式提供了更多可能:能看——在科普少兒期刊中,如《我們愛科學》用手機APP一掃,就可以“喚出”隱藏的4D世界,體驗平面變立體的神奇;能聽——許多兒童文學故事期刊,如《小星星》與酷聽網合作,掃描刊物二維碼,就可以收聽到配上優美背景音樂的當期故事播音;能學——在《作文100分》中,讀者可通過掃描習作中的二維碼,進入在線微課堂學習,聽一線教師對該習作進行剖析講解,輕輕松松上一堂微作文課……

跨媒體合作的形式將現有的豐富的期刊資源素材進行整合,實現了少兒期刊“一魚多吃”的多功能特色閱讀,賦予了少兒期刊更多有益的身份,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滿足少年兒童讀者的更多閱讀需求。

3.細分讀者群體,滿足閱讀剛需

“將所有的雞蛋都撿到一個籃子里”,無疑是不現實的做法。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本少兒期刊所涵蓋的讀者的年齡范圍跨度之大,令人不解。少年兒童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表現出來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閱讀視野等能力都有所差別,需要進行精準定位,細分讀者群體。如許多作文少兒期刊往往“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層次地堆砌空洞枯燥的寫作指導,最終失去了刊物的實用性。

兒期刊作為少年兒童的課外閱讀拓展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多項社會調查,我們可以看到家庭閱讀投入在不斷增長,少兒期刊在某種程度上已成為滿足青少年學生的閱讀“剛需”的重要讀物。提高適用性與實用性,是保障少兒期刊作為閱讀“剛需”的充要條件。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