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如何塑造科技期刊的品牌作用

1利用互聯網明確科技期刊選題策劃方向

“內容為王”“期刊內容精品化”已成為業界的共識,也是科技期刊品牌建設的關鍵。如果把期刊比作產品,那么期刊的選題策劃相當于產品研發的過程,是期刊經營與發展的基礎,是科技期刊核心競爭力的關鍵體現。順應當前趨勢,中小科技期刊要轉變辦刊理念,將期刊往細分前沿方向定位,增強期刊學科優勢,打造具有特色品牌優勢的科技期刊是中小科技期刊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1.1追尋細分前沿熱點

從讀者的角度搜尋近期細分學科前沿熱點,包括從各大數字出版平臺、相關研究論壇、同類期刊網站各方面獲取相關資訊信息,通過微信、微博公眾號等平臺發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從下載量、主題詞、搜索量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當前研究熱點。

1.2創立“個性化”板塊

立足科技期刊辦刊宗旨,通過綜合數據庫平臺、各大數字出版平臺、期刊網站、社交平臺如微信等,運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進行用戶分析、接口分析、圖文分析、消息分析等多種后臺數據統計,總結自身辦刊優勢,整合相關資源,形成期刊的“個性化”,打造期刊的特色欄目。

1.3穩定品質稿源

注重期刊現有資源、其它信息渠道如各大高校研究所網站、科研立項資料等相關信息來源、各大學術論壇、學術交流中作者資源的挖掘和聯系,擅于應用社交平臺,通過實時推送、信息訂閱等方式,建立一批穩定的品質作者隊伍。

1.4提升期刊影響力

利用互聯網平臺,在審、編、校、發行各個環節增強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拓寬期刊的影響半徑,提高期刊的國際競爭力和學術公信力。

2利用互聯網增強科技期刊營銷傳播能力

結合互聯網思維模式,科技期刊的出版傳播是為了更好地聚集學術資源,打造學術生態圈,通過提高用戶參與和體驗,進一步促進學術交流與傳播。在科技期刊的營銷傳播中應通過多媒體的手段應用,豐富期刊的傳播渠道,拓寬期刊的傳播覆蓋面,增強互動性。

2.1推廣開放存取

出版開放存取出版即OA(OpenAccess)期刊出版模式。OA出版作為互聯網思維“流量思維”的體現,它通過對讀者免費閱讀的方式,能夠較大限度的加大期刊文章的可獲取性,依靠全球化的市場運作和網絡營銷,加速期刊對數字出版的趨勢的適應,加快中國科技期刊與國際接軌的步伐。但是,目前OA出版主要依靠主辦機構資助的方式維系,這對于分散的期刊而言難以形成規模,且運作成本較高,所以應重點打造國內的OA期刊數據庫、OA期刊集成平臺。

2.2加快移動閱讀平臺建設

移動閱讀具有便攜性、及時性、片段性和個性化的優點,更加適合數字傳媒時代的讀者閱讀習慣。截至2016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8億人,手機出版能夠很好的擴大期刊影響力和傳播力。當前主要的移動閱讀模式包括微博、微信和手機APP三種方式。但由于移動設備終端容量和傳輸的限制,要求科技期刊應對期刊內容進行二次編輯,優化數字信息,并根據用戶的需求實現手機出版。移動閱讀方式的推廣,對于科普類科技期刊在大眾群體中的普及推廣具有提高科學普及水平與塑造科技期刊品牌的重要作用。

2.3加強與數字出版商合作

加強與數字出版商合作,完善產業鏈。隨著云計算技術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加強科技期刊與數字出版商的合作,通過明確分工、有機互補,能夠充分整合上下游資源,在優先出版、高校檢索、精準服務方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2.4加強科技期刊集團平臺建設

科技期刊集團式發展是當前科技期刊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對于單一期刊而言,不論是數據量還是用戶量都相當有限,塑造科技期刊集團品牌能有效整合各科技期刊資源,實現數據與資源的優化配置,形成龐大的規模效應。同時,通過集約化的推廣營銷手段,提升各科技期刊的辦刊水平,形成整體的品牌優勢,凸顯各個期刊的優勢,形成優勢互補的集團品牌。

3利用互聯網提升科技期刊的增值服務水平

當前科技期刊對于數字出版熱情不高的主要原因還在于數字出版難以獲取高額利潤。但通過“互聯網+”思維方式,從用戶、讀者角度出發,提供符合需求與預期的增值服務,有利于科技期刊在日常運營中尋求到新的盈利增長點??萍计诳ㄟ^“用戶思維”、“思維”培養用戶和讀者的使用與思維習慣,建立符合自身科技期刊定位的學術生態圈,通過激發用戶的興趣、拓寬用戶的潛在需求,為用戶提供低成本的期刊刊物,通過大量的用戶需求帶來龐大的數據流量,從而獲得廣告收益,實現科技期刊的盈利效益。

3.1個性化訂閱服務

包括RSS訂閱、E-mailAlerts個性化定制服務、手機公眾號推送等,訂制的內容可以包括閱讀熱點推薦、深度分析、專輯特寫以及相關的行業資訊、近期熱點進展,甚至可以包括相關的行業培訓、繼續教育服務等。

3.2線上線下的學術交流活動

通過建立學術生態圈,在線上或線下組織讀者與作者深入開展學術研討會、討論會等學術交流活動,促進學術的交流與發展,有利于編輯獲得品質的稿源;時刻把握行業熱點,提升編輯自身的學術水平。

3.3提供咨詢服務

行業中有實力的期刊社可申請咨詢資質,通過自身的審稿專家隊伍、編委會、知名作者等為企業提供專家咨詢、產品論證等專業學術服務,擴大科技期刊的服務范圍,打造真正服務科研、服務科研工作者、促進溝通交流的科研學術平臺。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