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互聯網+”的概念?!盎ヂ摼W+”代表了一種新的經濟形態,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利用信息通信技術與各行業的跨界融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并不斷創造出新產品、新業務與新模式,構建鏈接一切的新生態。在“互聯網+”時代,盡管醫學期刊作為傳統的學術交流模式仍將繼續存在,但其編輯、出版模式會隨著“互聯網+”時生新的改變。傳統的醫學學術期刊,讀者、作者和編者之間的交流是一對一的,而在“互聯網+”環境下,交流可以做到一對多、多對多,交流的廣度和深度都顯著增加,促進醫學研究的發展。
過去,醫學期刊編輯的工作主要是選題策劃和編輯加工,以保障期刊發表的內容不會以訛傳訛。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期刊編輯也逐步實現了數字出版,從而可以實現對科研成果的解析和大數據分析,科研工作者可以便捷地使用科研成果中所包括的知識元,醫學學術期刊網站也就具備了知識生產、加工、存儲與傳播能力,成為支撐整個科研過程的服務一體化的平臺。
醫學學術期刊網站的經營主要包括期刊品牌的經營和期刊營銷兩個方面。醫學學術期刊的品牌是期刊的生存之本,是期刊在業界的口碑。期刊在通過互聯網平臺宣傳自我,利用微信、微博等建立期刊媒體服務平臺的同時,要注意維護讀者和專家關系,保持良好的期刊-讀者關系,對損害期刊聲譽的不實情況要及時進行辟謠,宣傳正能量。醫學學術期刊的生存發展不僅需要實現其社會效益,也要實現其經濟效益?;ヂ摼W下紙質出版將逐漸被按需出版所取代,用戶可以通過各種終端,如電腦、手機、PAD 等檢索自己需要的文章,付款后直接下載和打印。按需出版不僅節省了出版資源,也使用戶的錢花在了“刀刃”上。O2O 是目前互聯網普遍的一種經營模式,期刊可以在自己的網站中建立網上商城,以供用戶在線下單、付款,編輯部收到訂單后通過快遞或者 Email 的方式將用戶選中的期刊發送給用戶。O2O 的方式簡單方便,在某種程度上對提高期刊的發行量有所 幫助。
“5W 出版”時代已經到來,即可以允許任何人( W h o e v e r ) 在 任何 時 間 ( W h e n e v e r ) 、任何地 點(Wherever),以任何方式(Whichever)獲取任何內容(Whatever)。因此,對于未來的醫學學術期刊,需運用互聯網技術發展學術期刊,調整期刊定位,與互聯團。而我國期刊辦刊分散、各自為戰、發行數量低、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同樣中醫藥科技期刊只有形成規模、集團化發展,才能為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平臺,提供更好的服務。而國家也推出相關政策鼓勵期刊編輯部改制,成立獨立的雜志社,推動我國新聞出版體制的改革。順應國家對期刊改革的要求,走集團化發展道路,《中草藥》雜志帶動天津藥物研究院主辦的其他 3 本期刊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現代藥物與臨床》《藥物評價研究》,有機整合,成立了天津中草藥雜志社,找準各刊定位,突出各刊特色,積極探索科技期刊市場化、集團化發展,為推動我國藥學事業的科技進步、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貢獻力量?!吨袊侣劤霭鎴蟆?012 年 6 月 19 日以“《中草藥》:探索科技期刊集團化之路”為專題介紹了雜志社的辦刊經驗。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