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研發投入的增加,我國的科研實力和水平得以快速提高,在一些領域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科研的基礎實力總體仍偏低,表現為科研產出的標志———科技論文的綜合質量和水平不高,少數有顯示度、高水平的論文因種種原因流向了國外期刊。這是導致我國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不高的根本原因。
一、提升我國的科技實力是根本
要提高我國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首先依賴于提升我國的基礎科技實力??萍紝嵙μ岣吡?其產出的研究論文的綜合水平自然提高,才能從根本上帶動科技期刊學術質量的提升,從而擴大期刊的學術影響,并形成良性循環。為此,國家要尊重科技規律,建立科學有效的科研管理評價體系;廣大科研人員也要擯棄浮躁之風和急功近利心態,扎實嚴謹做好研究工作,杜絕學術不端,從本質上提升我國的基礎科技實力。
二、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導是關鍵
在我國的文化產業中,電影、電視、報紙、圖書音像、文化演出等產業均得到相關政策的呵護,以確保民族文化發展壯大而不被弱化,但科技期刊發展卻處在一種缺少關注的境地。至今,我國科技期刊未對外商設限,愛思唯爾、施普林格等國外大出版集團迅速占領中國市場并大賺其錢。我們也沒有建立學術自信,缺乏一套科學的科研評價體系,過分強調國外某些數據庫的作用,導致稿源外流嚴重。在這種不利形勢下,我國科技期刊獨自支撐,廣大辦刊人苦思著走向世界之路。盡快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是提高我國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的關鍵所在。
1.實施分級管理,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科技期刊
世界著名科技期刊的成功經驗之一,就在于國際化程度高,起點就是面向世界。我國科技期刊要盡快躋身世界先進科技期刊行列,必須實施國際化戰略,辦出更多國際水平的科技期刊,搶占屬于我們的國際地位,實現從科技期刊大國向強國的轉化。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應實行清晰的分級管理制度,形成國家戰略。首先,國家要集中力量和資源,重點遴選、整合少數已經初具國際影響力的英文版科技期刊,或在某優勢、特色領域創辦新的英文版期刊,重點出擊,在政策和經費上傾斜,支持其在稿源、編審、出版和發行等方面的國際化,旨在吸引國內及國際相關學科領域杰出的、有代表性的論文,辦成具有廣泛影響的國際品牌期刊,并爭取在5~ 10年內從中培育出一兩種國際頂尖的科技期刊。其次,打造一批國家精品科技期刊,使其集中展示我國各領域科學研究的創新成果,反映我國的整體科研水平。第三,鼓勵其他科技期刊辦出特色和水平,滿足我國教育、科研的基本需求,為培育高水平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服務。對不同層次的期刊,給予相應的政策與資金的支持。各層次期刊采用動態管理,建立升優降劣、末位淘汰機制。
2.調整科研評價管理政策,鼓勵品質稿源首先在國內發表
近年來,許多科技人士對我國高水平論文大量外流深感憂慮。需要強調的是,國家應建立學術自信,不能過分推崇國外某些數據庫,貶低我們自己的學術期刊。不妄自尊大,也不要盲目自卑。應加快自己的科技期刊建設步伐,找到差距,苦練內功,迎頭趕上。只有這樣,在世界科技期刊強國中才能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3.緊跟國際出版形勢,搭建科技期刊平臺
國際主流科技期刊已從以紙介質出版為中心轉向以網絡出版為中心。在數字環境中,科研人員的研究方式發生了變化,研究成果交流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網絡為擴大科技期刊的傳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有必要建立國際化的類似于SCI、EI和愛思維爾的SCO-PUS等科技期刊平臺,以及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的Springer-Link和愛思維爾的ScienceDirect等高學術影響力期刊的全文數據庫。這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進一步提升我國科技工作的國際地位,從長遠看會使我國科研績效評價日趨合理,另一方面可以從根本上維護國家科技資源的安全。傳統出版的國際格局已經很難打破,但在網絡期刊領域,國外也是剛剛起步,中國學術期刊有很大機遇。通過開放式網絡平臺,在內容資源獲取、信息、傳播、銷售等方面覆蓋更多、影響更廣。我們應抓住機遇,以國家為主導,以企業為中心,通過高校和科研院所廣泛參與,盡快搭建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包含國內外知名期刊數據的網絡平臺,為我國科技期刊事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4.正確處理科技期刊市場化與公益化的關系
在當前出版體制改革的新形勢下,科技期刊是“市場化”還是“公益化”引起了熱烈爭論。我們認為,應根據我國科技期刊的定位、發展現狀,客觀分析,謹慎應對,減少盲目性。科技期刊在我國應被界定為文化事業的范疇,以非營利為目的,其內容和功能具有正外部性,它促進科學知識的交流與傳播,促進社會科技進步及科技成果的轉化等,有公益的屬性;但它又不是純公益的,因為它有特定的市場受眾,不具備純公益的非排他性特點:所以,科技期刊的總體經營定位應以公益性為主基調,市場化與公益化相結合。我國科技期刊不管是采取哪種經營發展模式,都要有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世界期刊之林中站穩腳跟,不斷提高其自我生存和發展的能力。
5.實現專業化、集約化、規?;l展和經營模式多樣化
我國盡管進行了多年的期刊“調整結構、優化布局”,但由于一些體制機制性的障礙,科技期刊業分散、弱小的產業格局遠沒有根本改變。專業化、集約化、規?;l展和經營模式多樣化,是期刊發展的大趨勢。新聞出版總署等期刊管理部門要通過推行出版體制改革,在宏觀政策層面引導我國科技期刊向這個方向發展,鼓勵并支持期刊以強強聯合、自愿聯合、品牌擴張、吞并和重組等形式,走專業化辦刊、規?;霭?、集約化或集團化經營的道路,以提高期刊學術質量和影響力,壯大出版規模,增加經營效益。探索學術期刊編輯與出版經營分離等多種運營模式,創造我國科技期刊多元化發展與經營的新局面。
三、建設高素質辦刊隊伍是保障
科技期刊編輯出版事業發展的關鍵在人才,穩定并培育編輯、管理經營人才是科技期刊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既懂編輯又懂學科專業的學者型編輯隊伍,聘請行業翹楚或業內精英為編委和專家審稿隊伍,擁有一位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眼光、熱心期刊發展的學術大師為主編,是辦高水平期刊的必要條件。同時也要重視期刊經營型人才的培養,建設高素質的辦刊隊伍。新形勢下,我國科技期刊編輯、編委、主編的及時要務就是要瞄準相關科研領域的近期趨勢,通過各種方式組織高質量、前瞻性的稿源,吸引一大批高水平的作者。其次要緊跟信息化、全球化帶給科技期刊發展的巨大變化,更新辦刊理念,在數字環境中的學術出版、開放獲取等新業態、新背景下,不斷學習并掌握近期的編輯出版技能。這些將豐富、完善傳統的編輯加工而成為新一代期刊編輯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科技期刊學術影響力是一個國家科研實力與水平的真實體現,其重要性被世界所公認。我國應盡快制定有關政策,落實有力措施,抓緊時間切實提高科技期刊的學術影響力,這是提高我國國際學術聲譽和科技影響力的重要平臺,也是我國科技期刊事業科學發展的關鍵。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