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客服

期刊編校質量的對策探討

編校質量是構成期刊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將科研領域的近期成果、技術和信息傳遞給讀者,應從編輯和校對兩個方面努力提升出版物的質量。筆者結合近幾年的編校工作實際,提出了在編輯加工過程中提升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強化編輯的質量意識、創新編輯工作方法、堅持“三審制”和“三校一讀制”等方面提高期刊編校質量的有效措施。

期刊編校質量是期刊整體質量的重要指標,是期刊出版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提高期刊的編校質量,對于從整體上保障期刊質量意義重大。隨著出版業改革的深入,期刊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各家期刊不斷進行改版創新,出版周期縮短,信息量增加,與此同時,一些期刊編校質量卻在下降。出版物的編校質量是從編輯和校對兩個方面對編輯提出的要求,編輯在保障出版周期的前提下,又應該如何提升出版物的質量呢?

1、提升編輯的選題策劃能力

提升編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對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選題策劃的基礎。要從紛繁復雜的各類信息中提煉出有價值和生命力的信息,編輯非下一番苦功不可。首先從宏觀上要隨時關注國家關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等信息,特別是關于文化、出版類的信息,并加以理解和分析,抓住關鍵點。其次對市場信息要有分析和判斷能力,對于出版物的市場供需信息,甚至是其他出版社的出版信息,都應進行充分調研,并做出正確判斷。再次是了解作者信息和讀者信息,要針對作者的類別和特長,讀者的特點和喜好,收集、整理相關信息,有必要制作成圖表等形式,加以保存。

策劃編輯要注意收集、研究與本社業務有關的信息,了解掌握有關的學術、學科發展狀況及讀者的需求和圖書市場的供求情況,聯系一批高素質的作者,從源頭上保障圖書的內容質量,培養作者隊伍。在寫作過程中編輯也經常與作者溝通,從根本上保障期刊的內在質量。

2、強化編輯的質量意識

質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構成出版物的首要因素。出版物離開了質量,一切就無從談起。出版物的質量固然主要取決于作者,但也與編校質量密切相關。編輯必須以質量作為安身立命之本,牢固樹立質量意識。

編輯的質量意識體現為一種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面對前所未有的社會轉型,編輯應從大局出發,不圖眼前利益,著眼未來。編輯要秉持更高的責任心,深入掌握編印環節的方方面面,以圖書“零差錯”作為工作目標。

編輯崗位責任重大,是出版社圖書產品質量把關的及時責任人,編輯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自學能力,不局限于某一專業背景,以復合型、學習型人才標準要求自己,增強稿件編校過程中的知識儲備和判斷能力。

3、創新編輯工作方法

書稿的編輯加工是出版物編校質量最重要的一道防線。編輯的傳統工作方法是在紙介質原稿上進行編輯加工,編輯改完的書稿經過復審、終審,帶著滿篇紅字和各種符號進入排版環節。在這種工作模式下,不僅編輯工作中的錯漏在所難免,而且編輯發稿后,改版的工作量比較大,在改版過程中也極容易漏錄、漏排、漏改、錯改,給出版物編校質量埋下隱患。

在高新科技條件下,編輯工作手段日趨現代化。編輯加工的工作方法也應該隨著新技術的運用不斷創新。由于電腦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與普及,絕大多數作者都使用電腦寫作,這為編輯實現電腦編稿提供了便利條件。

工作方法的改變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書稿的編輯質量。一部書稿的編輯過程往往是一個斷斷續續的工作周期,所以書稿前后加工不一致的問題不僅常見,而且難以克服。電腦編輯書稿可以運用Word的“查找”“替換”功能,對全書進行搜索和修改,不必像以前那樣,擔心有所遺漏。同樣,對于人名、地名、錯別字的處理也可以采用這個辦法,既又省時。另外,Word自帶糾錯功能,對于一些明顯的語法、拼寫錯誤,它都能以紅色、綠色下畫波浪線提示,從而成為編輯的得力助手。

免責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均來源于本站老師原創或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僅供學習和參考。本站不是任何雜志的官方網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請聯系出版社。

91综合网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