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雜志,半年刊,由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質性研究專業委員會;嶺南師范學院心理傳記學與生命敘事研究所主管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學界視點、名家自傳、研究方法、心理傳記、扎根理論與生命敘事等。
該雜志被定位為國家重點學術期刊之一,并在學術界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力。它的主要內容包括心理傳記學、質性心理學和生命敘事研究等多個方面,旨在探索個體生命故事與心理發展之間的深層聯系,并推動質性研究方法在心理學領域的創新與發展。
雜志的內容豐富多元,涵蓋了不同人物的生命故事,既有歷史名人也有普通大眾。通過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這些人物的生命歷程進行細致分析,揭示了他們的情感、動機和價值觀。例如,雜志中曾對蘇軾、海明威、貝多芬等歷史名人進行深入的心理傳記學研究,同時也關注如博士生、留守兒童等群體的生命敘事研究。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雜志的主要欄目包括“學界視點”、“名家自傳”、“研究方法”和“心理傳記”等。這些欄目不僅提供了心理傳記和質性心理學研究的最新趨勢和理論視角,而且還強調了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應用,如生命線圖、扎根理論等。雜志還注重跨學科研究,結合歷史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學科視角,全面揭示個體心理發展的復雜性與多樣性。
此外,雜志還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工作坊等活動,促進國內外學者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些活動不僅加強了學術界的聯系,還為心理學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及臨床實踐者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
學界視點 名家自傳 研究方法 心理傳記 扎根理論與生命敘事
(1)參考文獻一般列出文中出現的、正式發表的文獻。按作者姓的首字母排列,文獻序號用[1][2][3] ……表示。序號之后依次為作者姓名、文獻題名、及文獻類型標識(專著為M,學位論文為D,期刊文章為J,報紙文章為N,論文集為C)。
(2)文章主題明確、結構嚴謹、數據可靠、文字簡煉,具有科學性、首創性和邏輯性。
(3)前言應充分說明研究工作的背景、意義、本文擬解決的問題、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引出重要文獻,全面評述相關研究工作,突出本工作的重要性和創新性,不要忽視國內同行的工作。
(4)題名簡明精練,不宜超過20個字,應刪去無實質性內容、可有可無的字和詞。如“關于……”,“試析……”等詞一般可以省去;沒有特定定語成分的“研究”、“分析”、“思考”等,也應被視為贅詞,予以刪除。
(5)注釋是對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解釋或補充說明,列于當頁腳注,用①②……標注。(注意:注釋不是引文的參考文獻,引文引用文獻應放在文后參考文獻中)
(6)圖中外文字母用斜體,單位符號應為正體??驁D中英文字母用正體。圖中法定計量單位用符號標出,不用單位中的中文名稱。
(7)所有來稿均要求為原創首發作品,拒絕一稿多投。嚴禁抄襲,一旦發現抄襲行為,本社將嚴肅處理。對于優秀稿件,本刊將優先錄用、擇期刊發。
(8)數字用法:凡公元紀年、年代、年、月、日、時刻、各種記數與計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數字;夏歷、清代及其以前紀年、星期幾、數字作為語素構成的定型詞、詞組、慣用語、縮略語、臨近兩數字并列連用的概略語等用漢字數字。
(9)摘要一般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要素,結果和結論可合并,字數一般以200字以內為宜。關鍵詞可選3~8個。如果需要,請同時附上英文摘要。
(10)稿件應注明作者聯系電話、電子郵箱、工作單位及最方便的郵局收件地址,以便編輯部收到稿件后登記、編號,并寄樣刊。
心理傳記與質性心理學雜志在線訂閱 半年刊
主辦單位: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質性研究專業委員會;嶺南師范學院心理傳記學與生命敘事研究所
¥296.00/1年
人氣:21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