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族博物館研究雜志》是我國最早專注于民族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博物館學研究的學術刊物之一。雜志秉持"傳承民族文化,促進學術研究"宗旨,致力于搭建跨學科交流平臺,推動民族文化遺產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創新。
該刊緊扣時代脈搏,聚焦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設置"民族文物研究""非遺保護""數字博物館""文化多樣性"等特色欄目,涵蓋民族文物鑒定、非遺活態傳承、數字化技術應用、民族文化旅游開發等前沿議題。通過田野調查、案例分析、理論建構等多維度研究,既展現各民族傳統工藝的精湛技藝,也探討城鎮化進程中文化記憶的保存路徑,為民族地區文化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依托中國民族博物館的豐富館藏資源,雜志匯聚了國內外民族學、人類學、博物館學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持續推出高質量學術論文。近年來,刊物積極適應數字化轉型趨勢,建設線上學術資源庫,并與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等機構建立合作,推動中國民族文化保護經驗走向世界。其研究成果多次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轉載,入選CSSCI來源期刊,為民族文化遺產的當代轉化與創新發展提供重要學理支撐。
理論 文物 實踐 歷史 田野
(1)作者信息請在文末附言:姓名、性別、民族、工作單位、職務/職稱、通訊地址、郵政郵編、聯系電話、E-maiI地址。
(2)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需注明,如:基金項目:×××基金(編號)。
(3)正文應條理清晰,層次分明。文中插圖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標明圖序與圖題;表格應結構簡潔,盡量采用“三線表”,必要時可添加輔助線,要有表序與表題。
(4)請將注釋置于每頁地角,注釋順序用①②……表示;參考文獻置于文末,著錄順序用[1][2]……表示。
(5)論文要求選題新穎,觀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的新成果。
(6)題名:力求簡明,反映出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中英文題名含義一致。
(7)文章格式一般要包括:題目、作者及單位、郵編、內容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等。
(8)參考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始文獻。一般論著不超過15條,綜述不超過20條。
(9)內容摘要:反映研究對象和范圍、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法、得出的核心結論,體現論文的創新性和學術影響,旨在提高論文的引用量與轉載量。一般以400-500字為宜。
(10)圖、表 、照片圖應清晰,線條圖用黑色筆在空白紙上準確繪出,另起一行附圖說明(文字要準確精練),并在文中插入位置寫明“見圖×”。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7
人氣 19506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2.03
人氣 18929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65
人氣 18514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8
人氣 16139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3.44
人氣 16108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62
人氣 15296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42
人氣 15024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0.51
人氣 14383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42
人氣 12526
部級期刊
人氣 12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