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學》雜志,年刊,由北京大學中文系主管,北京大學中文系主辦的學術性刊物,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其中主要欄目有王力學派研究、譯文、筆談、轉載等。其誕生順應了中國語言學研究蓬勃發展的趨勢,旨在為國內外語言學研究者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促進語言學領域的學術繁榮與創新。在發展歷程中,《中國語言學雜志》始終秉持嚴謹的學術態度和開放包容的辦刊理念。早期,雜志聚焦于傳統語言學研究,對漢語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層面的深入探討,為構建中國語言學理論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隨著時代的發展與學術研究的拓展,雜志逐漸涵蓋了更為廣泛的領域,包括但不限于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計算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等新興交叉學科方向。
該雜志的編委團隊匯聚了國內外頂尖的語言學專家學者,他們憑借深厚的學術造詣和豐富的研究經驗,嚴格把控稿件質量,確保每一篇刊發的文章都代表著語言學研究的前沿水平。雜志發表的研究成果不僅推動了國內語言學研究的進步,也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提升了中國語言學研究在全球的話語權。
《中國語言學雜志》已成為中國語言學界的權威刊物之一,是語言學研究者、高校師生以及相關領域從業者獲取最新研究動態、交流學術思想的重要渠道,在促進語言學學科發展、培養語言學專業人才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王力學派研究 譯文 筆談 轉載等
(1)提供第一作者簡介,內容包括: 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職務)、主要從事的工作及詳細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子信箱、聯系電話。
(2)參考文獻:用于說明引文的出處,采用文末注的形式。注號:用“[1]、[2]、[3]……”。
(3)引言:簡明扼要地說明本課題的背景、研究理由、目的、方法和意義。介紹研究的背景資料時應引用相關文獻。不應與摘要及討論部分的內容重復。
(4)不提倡引征作者自己的未刊稿,除非是即將出版或已經在一定范圍內公開的。
(5)關鍵詞:必須是意義明確的術語,一般應選取3~5個能準確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領域及研究地點的詞。詞與詞之間用分號“;”分隔。
(6)文章思想健康、主題明確、立論新穎、論述清晰、體例規范、富有創新。獨著稿件優先于聯合署名稿件進行錄用,本刊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
(7)文中如需插圖,請提供清晰的照片,或繪制精確的圖、表等,并在稿中相應位置留出空白(或用文字注明)。圖、表編號以全文為序。
(8)標題層次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不同層次的數字之間加下圓點相隔,最末數字后不加標點,如第一級標題用“1”、第二級標題用“1.1”、第三級標題用“1.1.1”等。
(9)基金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項目,應腳注于文題頁左下方,作者單位上方,并附基金證書復印件,本刊將優先處理與刊登。
(10)對文章某一部分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在正文中以注釋首次出現的順序編號,注釋內容按編號順序標注于正文之后,不得用于引文索引或致謝。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2.03
人氣 18929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1.65
人氣 18514
省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8
人氣 16139
北大期刊
影響因子 3.44
人氣 16108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62
人氣 15296
統計源期刊
影響因子 0.51
人氣 14383
部級期刊
人氣 12459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4
人氣 11451
CSSCI南大期刊
影響因子 0.1
人氣 11140
部級期刊
影響因子 0.16
人氣 10882